第74章 燕北獨立

“白蒼歷七百七十三年,五月初九,後歿,百官慟哭於紫金門外,萬民哀慟,舉國服喪。五月十六,發陵於太卿街,車馬綿延十數裡,西懷王戴孝守制,跟隨棺木一路相送,前往九恩山皇家陵寢。”

歷史上關於穆合那雲皇后的記載,只有這麼寥寥數筆,看似繁華榮寵的背後,卻竟然沒有一個死後加封的封號。對於死亡原因也是閉口不談,一個“歿”字,就代表了昔日車水馬龍繁盛榮華的穆合一脈,真正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長老會七大世家只剩其六,而因爲穆合氏敗退而空缺出來的位置,頓時引來了更多世家大族的覬覦和窺視,而這種窺視,也因爲穆合那雲的去世,而更加明目張膽了起來。

穆合皇后出殯的那一天,楚喬站在皇宮西南角的鐘鼓樓上,看着漫天的白綾飄蕩天際,遮住虛無的長空,一切好似一場繁華的夢境。燕洵站在她的身側,目光淡然,看不出是什麼情緒,可是當他轉身離去之後,楚喬卻注意到剛剛被他握住的欄杆竟然清晰的印出五個指印。

怎能忘記,當初第一個踏進燕北高原的鐵騎正是屬於穆合一脈的雄兵,又怎能忘記冷水河畔,燕紅綃屈辱不甘憎恨難閉的雙眼。

隨着穆合氏一脈最後一個當權者的死去,關於燕北和穆合氏的血海深仇,終於在血腥中塵埃落定了。

回鶯歌院的途中,楚喬意外的見到了七皇子趙徹。年輕的皇子穿了一身淡青色的袍子,只有腰帶和袖褂是月白色的,和整座皇宮如今遍目所及的慘白顯得極不搭調。

趙徹面色平靜,站在高高的圓山亭子裡,細如牛毛的小雨灑下漫天的雨霧,讓人看不清他的眉眼。楚喬打着青傘,微仰着頭,小雨打溼了她的鞋子,連帶着也溼了一小截裙角。

趙徹仰着頭,眺望着西面的天空。楚喬知道,那裡聳立着一片一片連綿起伏的高原,相傳大夏黃金的先祖們就是從那羣山中走出來的,他們躍馬揚鞭,用鮮血和信念開闢出了這片廣袤的國土,讓混亂的紅川高原臣服在一個政權之下,而他們死後,靈魂也將回到故鄉,長眠在那片赤紅色的土地上。

大夏皇朝的地下皇陵,也坐落在西北的九恩山下,世代百姓口口相傳,說那山上擁有巨大的神廟,鯨油明燈暗夜閃爍,萬年不息。

細雨斜飛,打在油紙傘上,少女身形掩映在花樹之間,只有白色的裙角在半空中靜靜的翻飛。

爲了限制穆合氏,七皇子趙徹在出生之時就被抱給了文華閣大學士的女兒元妃娘娘,作爲大夏皇帝一生中唯一一位比較寵愛的妃子,元妃是後宮之中比較特殊的一位。她跟隨元大學士從卞唐而來,生在東南水鄉,雖然沒有顯赫的家世,但卻深得皇帝的寵愛,長達十七年不衰。然而在趙徹十七歲生辰的那一天,元妃卻當着衆多侍女宮人的面投湖自盡。

對於元妃的死,沒有人知道原因,宮中風傳是穆合皇后嫉妒毒害,逼得元妃自盡,但是皇帝卻並沒有對此作出任何迴應。元妃死後,他照常上朝,照常處理朝政,完全符合一位英明君主的風範,然而從那以後,他卻再也沒有納入任何一名妃嬪。

趙徹也因爲養母的死而和自己的生母漸行漸遠,終於漸漸的因爲政見不同,而最終和母族反目,以至於當初被髮配邊疆卻無一人願意對他伸出援手。

也正是因爲如此,穆合氏倒臺之後,他的弟弟西華王、妹妹淳公主都聲勢大墮,備受牽連,只有他毫無影響,照常手握重權,兵領一方。

很多時候,擺在表面上的東西未必就是真的,楚喬轉過身去,不再去看那個人前顯赫的年輕皇子遠眺落寞的身影。

這個深宮,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悲哀,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殘忍,她的眼睛太過滄桑,早已看不盡那些繁華之下的灰敗了。

ωwш●tt kan●C〇

回到鶯歌院的時候,燕洵正在梅林的亭子裡飲酒,這些年他向來淡定,除了必要的場合,很少喝酒。楚喬站在廊下,看着青衫磊落的年輕男子,突然覺得胸口涌起一陣酸楚。她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個午後,少年於噩夢中驚醒,抓着她的手,脆弱的問:“阿楚,我何時纔可以放心一醉?”

那時的他們,太過孱弱,連放心喝一口酒的勇氣都沒有。可是如今,他們有了這樣的勇氣,肩上卻擔上了更多的責任,壓的他們再也無法安心的端起金盃。

果然,燕洵只喝了兩杯就住了口。寒冬已過,梅林漸漸零落,微風吹過,漫天花樹搖曳,梅花繽紛,青衫男子墨發飛舞,雙眼緊閉的仰着頭,眉心輕蹙,任漫天白梅落於臉面。清風吹來,衣袖鼓舞,張揚如鳥翼。

楚喬沒有走過去,她只是靜靜的站在遠處,望着那個並肩多年的人。

有些感情,他人無法理解,有些仇恨,他人也無法承擔,哪怕是親密無間如他們,她也始終無法去替他承受那份蝕骨的恨意。

她能做的,也許只是遠遠的望着,等待下雨的時候,將自己手中的傘送去給他。

帝國最尊貴的女人撒手而去,留下的,卻是一個巨大的石塊,轟然砸塌了看似平靜的湖面。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後宮之中風頭最勁的舒貴妃並沒有順理成章的接替穆合那雲的位置,短暫的開懷之後,無數懷疑的利箭頓時對準了魏閥一脈,舒貴妃也成了最大的嫌疑人。書記局、內務院、大寺府的官員們走馬燈一樣的走進了舒雲殿的殿門。七日探查無果,卻並沒有因此而洗清了舒貴妃的嫌疑,在某些人的有意縱容下,舒貴妃在後宮的地位一落千丈,魏閥殃及池魚,也遭到了御史臺衆多筆桿子的口誅筆伐,情況不容樂觀。

而與此同時,蘭軒殿的軒妃娘娘卻憑空得勢,接連三日侍寢,更在第四日被冊封爲貴妃,成爲後宮之中除了舒貴妃之外品級最高的妃子,更代理鳳印,全權統籌打理穆合皇后的葬禮大典,儼然已是後宮第一人。

軒貴妃不同於當初的元妃,也不同於世家沒落的穆合那雲。小名蘭軒的得寵女子還有一個耀眼的姓氏,她出身於傳承上百年的古老氏族,擁有強大的家族後盾,她的全名叫做——諸葛蘭軒。

風向轉變,諸葛氏水漲船高,霎時間成了和魏閥並駕齊驅的大族之一。

大夏皇帝的這個生辰,註定不會過的風平浪靜,穆合皇后喪禮過後,據他的生辰只有三日了,而就在同一日,皇帝會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嫁給燕北世子,完成這一場舉國矚目的賜婚。

所有的弓箭,霎時間都拉滿了弦。空氣裡,一片劍拔弩張的緊迫。五月十七,一路彪悍的騎兵踏碎了帝都的寧靜,西北巴圖哈家族的賀壽使者們姍姍來遲,老巴圖最小的的親生弟弟巴雷剛一進城就痛哭出聲,撲在紫薇廣場的國母雕像上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隨即,他得到了聖金宮的傳召,因爲他的忠君愛國,尊貴的皇帝陛下決定親自接見他。

巴雷的還朝並沒有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在帝都的官僚們看來,一個已經過了氣的長老會元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分量,更何況穆合氏倒臺之後,巴圖哈這個被排擠到西北的野蠻家族,就更加可有可無了。陛下會召見巴雷,無非是想要收買人心罷了。

在聖金宮御書房,皇帝的召見整整持續了一個時辰,侍衛們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靠近。

當巴雷走出聖金宮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九崴長街上長風倒轉,年輕的巴雷將軍仰天長笑,過往的行人都以一種看瘋子一樣的表情偷偷的看着這個又哭又笑的西北重臣,暗暗的皺起了眉頭。

當天晚上,諸葛玥和剛剛回京的魏閥少主魏舒燁都接到了印着西北蒼鷹的信函,諸葛穆青看了半晌,最後放置一旁,緩緩搖頭道:“就說少爺染病,不便外出。”

諸葛玥眉頭一皺,上前說道:“父親,爲什麼?”

諸葛穆青沉聲說道:“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不宜節外生枝,家族勢力如今還不穩妥,蘭軒在宮中還需要時間。”

“如果我們促成此事,皇上會更加器重我們。”

諸葛穆青緩緩皺起眉頭,沉聲說道:“玥兒,你還不明白嗎?皇上是否器重我們,不取決於我們爲國做出何等貢獻,而是取決於諸葛一脈有怎樣的實力。蒙將軍世代爲國,卻至今仍只是一個將領而已,封地財力一無所有,世家和皇權分權而制,不可調和,這一點爲父已經和你說過很多遍了。”

“可是……”

“此事不必再說,從今天開始閉門謝客,我們坐等三天後的結果吧。”

諸葛玥的話強行被諸葛穆青打斷,其實他想說,若是巴雷那個蠢貨不能成事,燕洵真的活着逃離帝都回燕北即位,那麼帝都會怎樣?大夏會怎樣?整個天下又會怎樣?他們因爲自己的利益放走了這隻猛虎,究竟會釀成怎樣的災難和禍患?

他想說,父親已經老了,他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家一戶的得失和利益,卻看不到天下的大勢。國若不在,諸葛一脈安存?

若是他真的走了,那麼她呢?是否也會離開帝都,遠走燕北?

好在,巴雷雖然是蠢貨,還有魏舒燁在,魏閥失勢,想要站住腳跟,就不得不抓住這個機會了。

諸葛玥緩緩的仰起頭來,喃喃說道:“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第二日,魏舒燁帶着十八名武士走進了老巴圖在帝都的府邸,而西北的武士們等了一日,卻沒有見到諸葛玥的影子。

初次見面的巴雷和魏舒燁並沒有如何拘謹,曾經在西南大營,他們曾有過共事的機會。剛一落座,巴雷將軍頓時說明來意,年輕的帝國新貴輕扯嘴角,邪笑着說道:“諸葛家放棄這個爲國效力的大好時機,看來這個升官發財的機會註定要落在你我兄弟的頭上了。”

魏舒燁面色陰沉,似乎並不願意和巴雷多做糾纏,直接切入正題,沉聲說道:“在下魯莽,敢問將軍,可有計劃了嗎?”

巴雷得意一笑:“有。”

“願聞其詳。”

整個行動聽起來像是一個小規模的軍事政變,三天後,也就是皇帝大壽的當晚,駐紮在城內的驍騎營第七師和第九師會加入西北巴圖哈家族的軍隊,喬裝西北軍,和巴雷一起圍攻燕北車隊,巴雷會親自到場指揮,粉碎一切抵抗,直接緝拿叛逆,隨後鍘刀立下,奸臣伏誅,天下太平。

魏舒燁當然明白聖金宮的想法,能做這件事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卻只有西北的巴圖哈家族最爲合適。

雖然大張旗鼓,但是整個行動看起來就會像是一場報復和謀殺,以西北老巴圖和燕北的恩怨,沒有人會懷疑這裡面另有乾坤。老巴圖害怕燕洵娶了公主之後力量膨脹,回到燕北接任後與自己爲難,於是派遣自己的弟弟前往帝都謀殺無辜的燕北世子,事情青紅皁白再清楚不過,一目瞭然。

之後,皇帝會秉公辦理,將西北軍大加訓斥,然後收押巴雷將軍,再然後,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再鑑於西北良好的認罪態度無罪釋放,象徵性的收一點賠償金。相信,無人會爲已經絕了後的燕北而伸張正義的。

整個行動看起來就是一場私人恩怨,和國家無關,和已經要把自己女兒下嫁的皇帝陛下更是不可能有一絲半點的聯繫。

魏舒燁心下生出一絲厭惡,但卻還是皺眉沉聲說道:“魏閥三百死士,願意追隨將軍,供將軍驅使。”

對付一個沒落的世子,哪裡需要這麼多的軍隊,巴雷嘿嘿一笑,說道:“那好,那少將就負責在外圍清剿和攔截援兵吧。”

魏舒燁溫和一笑:“多謝將軍栽培。”五月十八,深夜。

少女站在地圖前反覆推敲着後天晚上的行動,最後沉聲說道:“各個環節都已經安排妥當,唯有前往城南祖廟請命的這一塊,我還是不放心。”

燕洵眉梢一挑,示意她繼續說。

“根據儀式,你需要前往祖廟祭祖,再隨禮官回到皇宮迎娶公主。這一段路護衛你的人是從禮部抽調來的官兵,忠誠並不可靠。如果有人在這段路上攔截你的話,必出大禍。”

燕洵看着地圖,沉聲說道:“此處地勢開闊,靠近西南鎮府使,魚龍混雜,一旦起事就需要出動大軍,況且西南鎮府使和我們頗有淵源,他們未必有這個膽子。”

楚喬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做事需萬全,越是不可能的地方越可能會出差錯,我們需要對一切的變數有所準備。況且,你我知道,西南鎮府使並未效忠燕北,也並未效忠於你,我們不得不防。”

燕洵點了點頭,拿起地圖,就開始計劃可能遇到的戰役和應對方法。

楚喬也同樣拿出紙筆,伏在案上寫了起來。

一炷香過後,兩人同時直起身子,交換紙張,只看了一眼,頓時齊齊露出笑容。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如果夏皇敢出此下策,那麼就要整座真煌帝都來給自己送行!兩日的時間,波瀾不驚的度過,五月二十日一早,整座真煌城都陷入了盛大的歡樂之中。大紅的朱錦錦緞從紫金門一路鋪滿九崴街直達東城門,大夏皇帝公開亮相,帝都的官員、商販、百姓、平民將街道堵死,在帝都警衛的指揮下爭相叩拜,高呼萬歲,完全呈現出一個盛世榮華富麗堂皇的畫面來。

夏皇大壽,除了犯了人命案的犯人都得到大赦,紫薇廣場上,密密麻麻跪滿了得到赦免的犯人們。夏皇的馬車剛一靠近,這些人立刻大呼萬歲,叩謝皇帝天恩。

文武百官和各番地使節們跪在紫金門前,後來跟隨着車隊一路遊行,享受萬民的朝拜。

遊行持續到下午,聖金宮內召開了盛大的宴會,到了傍晚,漫天火樹銀花,彩燈高燃,無數歌舞伎在廣場之上華麗舞蹈,聲樂浩瀚,傳播整座皇城,百姓們歡呼震天,聲勢驚人。

然而,就在紫薇廣場傳來一陣又一陣的人浪歡呼的時候,在前往城南祖廟的道路上,卻有一隊衣衫華麗的人馬,依照禮制,緩緩而行。

不同於內城的歡騰,城南祖廟的這片禁區猶自沉浸在一片安靜之中,遠處的歡呼聲不斷傳來,卻更加顯得這裡死寂一片。

月色暗淡,大紅的宮燈閃爍在道路兩旁,燕洵一身大紅吉服,坐在馬車之內,微閉着雙眼,靜靜等待着時機。

“桄榔”一聲,馬車一頓,緩緩停住,燕洵睜開眼睛,眉頭微微皺起,心底的最後一絲猶豫也頓時退去。

“怎麼回事?怎麼停下來了?”

帶隊的禮官上前問道,一名小武校尉快步跑上前來,對着簾子後的燕洵和外面的禮官說道:“世子殿下、禮官大人,前面是祖廟的守衛,他們要求我們下車給他們檢查。”

“怎麼搞的?這是禮制上的祭祖,十天前就做好批覆了,連公主殿下的大婚也敢攔截,他們是哪個小隊的?不要命了?”

小武校尉苦着臉說道:“大人,我也是這樣跟他們說的,可是他們堅持要檢查。”

“世子,卑職到前面去看看。”

馬車裡寂靜無聲,禮官當做是燕洵默許了,跟着校尉就離開。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馬車裡的人早已神不知鬼不覺的悄悄離去。

殺機已經在空氣裡盪漾起來,濃厚的像是死人的屍臭。

在車隊的前方,禮官大隊和祖廟的守衛者們爭吵的臉紅脖子粗,幾乎要大打出手。

一片高大的宅院之後,戰士們的戰馬通通用棉布包裹了蹄子,迅速上前接應極速而來的男子,阿精翻身下馬,爲燕洵牽來戰馬,沉聲說道:“殿下,一切都準備好了。”

燕洵沉默的點了點頭,翻身上馬,隨即向着長街另一頭的西南鎮府使策馬狂奔。那裡,有帝國從燕北抽調的野戰軍,長期鎮守帝都,人數在一萬以上。

雖然並不是自己的人,可是就衝着同樣出身燕北的這一點,燕洵已經決定將他們拉上賊船。

現在,他就要去求救了。

僵持中,突然一聲尖銳的長鳴刺破了黑夜的寧靜,祖廟守衛統領笑容一斂,頓時厲喝道:“動手!”

刀光閃爍,驚變驟發!

尖銳的喊殺聲中,祖廟的守備們紛紛拔出了身藏的利刃,揮刀便砍,人人身手敏捷,行動矯健,哪裡是什麼祖廟的守備,分明一個個都是久經沙場的軍人。霎那間,刀光閃亮,血花四濺,利刃砍入肉體和骨骼的刺耳聲中,驚呼和慘叫聲密集的響起。

“誅殺燕北叛逆!”刺客們呼喝着口號,如狼似虎的躍過了前方禮官們倉促結成的脆弱的陣型,迅速向車隊的中路衝去。

“有刺客!敵襲!”帶隊的禮官這時才反應過來,他也是武將出身,一把抽出腰間的戰刀,奮力迎敵,盡忠職守的高呼道:“保護殿下!列陣!呼救!反……”

話音未落,一把利刃頓時抹過他的咽喉,鮮血瞬時間大片的涌出。男人的聲音頓時沙啞,轉瞬只見他屍身一歪,就倒在一片猙獰的血泊之中。

馬車裡的禮官們還沒來得及下車,就被刺客們堵在了車廂的門口,只聽一連串的尖銳響聲呼嘯而來,十幾根銀色的箭芒從四面八方刺穿了車廂的隔板,將他們紮了個對穿。

車廂狹窄,根本無處可躲,巨大的慘叫聲和哀求聲在帝都西南的上空迴盪着,讓人頭皮發麻。

但是殘忍的儈子手們卻沒有絲毫的動容,他們伏在地上,平舉着小型的弓弩,穩健的上弦、拉弓、射擊,一排排的利箭呼嘯而來,穿透馬車的隔板,將那些無辜的帝國禮官們刺的破碎,偶爾有膂力強悍的射手將箭射穿了兩扇隔板,穿過來的箭矢都充滿了濃厚的血腥味道,箭頭上還有紅色的鮮血在觸目驚心的不斷的往下滴。

馬車的守衛們拔出戰刀,奮力反擊,把箭裝到弩上,然而對方的速度太快,他們尚來不及瞄準就扣動了手指。然而,黑暗射擊何來準頭?何況是這些不擅征戰的禮部守衛,倉皇間,箭矢全無作用。他們不得不把弩機就地一扔,拔出了腰間的佩刀應戰,喊殺震天,血泥揉雜。可並行八匹戰馬的寬闊御道上,兩方戰士交纏在一處,呼喝衝殺,誓死拼鬥。

狹路相逢勇者勝!他們已經來不及去喝問對方的名字和來歷,所能做的,只是將戰刀舉起,然後狠狠的砸在對方的腦袋上!

但敵人實在太多,幾個守衛在人潮中恍若激流中的稻草,轉眼就被大浪淹沒,連影子都看不到。

低沉的呼喝聲猶如悶雷一般,迴盪在大街上。爲這一切做背景的,是帝都中部一浪緊接一浪的歡呼聲,漫天的禮花和煙火再不斷宣告着今日是個怎樣喜慶的日子。然而,也正是這份喜慶的熱鬧,將這一片嗜血的殘殺聲掩蓋了下去,無人知道,無人聽見,無人會想象到在這樣盛世繁榮的喜宴下,竟會明目張膽的存在着這樣毫無顧忌的殘殺。

禮部的護衛們怒吼着反擊,敵人太多,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瘋狂涌上!那些猙獰的臉孔和嗜血的眼睛,好似蠻荒的野獸般吞噬着人心的最後一絲希望。

“反擊!迎戰!帝國馬上就會給我們支援!”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今日的刺客來源正是他們心心念唸的帝國,不會有支援,不會有援兵,他們註定是被拋棄的一隊,要爲帝國的強大而殉葬!

眼睛通紅一片,天地都被血色瀰漫,他們近得幾乎是貼着敵人的腦袋放箭,射光了弩機中的箭就掄着十幾斤重的弩機當錘子用,狠狠將敵人腦袋砸得腦漿崩裂,然後被亂刀砍倒。整個長街都陷入了血腥的混戰中。雙方展開了慘烈的廝殺,慘叫聲和哀號聲密集的響起。

燕洵所在的馬車已經被射成了馬蜂窩,沒有人會奢望他還活着,慘烈的廝殺持續時間並不長。一炷香的時間之後,交戰聲逐漸稀疏,漸漸平息。護衛的兩百多名士兵全軍覆沒,無論是反抗的,還是投降的,全都慘遭屠殺,一個不留!鮮血汩汩匯成了一條可怕的小河,在大街上靜靜的流淌着,直到被凍成了血塊,血腥味撲鼻

就在此時,帝都的中央突然爆發出一朵盛大的煙花,五彩繽紛,光彩奪目,巨大的歡呼聲海浪般涌來,越發映襯出此處的死寂。

這絕對是一場相當成功的謀殺,但是謀殺的策劃者卻並未因此而高興,巴雷失魂落魄的站在血泊中央,對手下呵斥道:“怎麼回事?人呢?”

下屬面色驚慌,一片慘白,哆哆嗦嗦的說道:“屬下不知,在死者中並沒有找到燕世子,馬車裡也沒有,屬下估計,他可能逃了。”

“逃了?”

巴雷厲喝一聲,怒然說道:“八百人的圍攻,外圍三百人的防守,武器精良,準備充足,有心算無心下你們還讓人逃了?我要你們還有什麼用?”

“將軍,我們,我們可以去外圍魏少將處查看,也許他們抓到了。”

“對,”巴雷頓時點頭,抱着萬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上馬,可是就在這時,一陣震天的馬蹄聲頓時響起,整個大地霎時間都在劇烈的顫動,巴雷驚恐的擡起頭來,只見一片漆黑的長街盡頭,密密麻麻的火把緩緩逼近,漸漸匯成了一片閃亮的光帶,戰馬昂然,殺氣如虹!那迎面而來的,竟是一隻彪悍的騎兵軍團!

“是西南鎮府使的燕北軍!”

巴雷失聲高呼,利落轉身:“快跑!”

此時再逃跑已經來不及了,兩條腿不可能跑得贏戰馬的四條腿。這已經不是一場戰鬥,絕對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屠殺,西北巴雷的部下中間並不缺高手,但爲了刺殺而倉促組建起來的烏合之衆對上了配合默契的騎軍軍團,結果並不難想像。刺客們連第一輪攻擊都頂不住就被弩弓射得潰不成軍,接下來就是全面的潰敗,狼狽的逃跑。

“我是西北巴圖哈家族巴雷將軍,我們奉有王令!”

驚慌失措的聲音頓時響起,巴雷在手下的護衛下節節敗退,嘶聲裂肺的高呼自己的身份。

可是哪裡有人相信,剛剛被燕北世子調來的西南鎮府使的官兵們一個個殺紅了眼。自從燕世城倒臺之後,西南鎮府使在帝都就低人一等,被綠營軍、驍騎營的人欺凌侮辱,就連城守軍也敢給他們白眼看。此刻好不容易抓到這麼一個立大功的機會,誰會相信那些刺客們死到臨頭的瘋話?

敢在真煌城裡組建這樣大規模的刺殺,簡直是活的不耐煩了。

士兵們大喝一聲,揮舞着手中的戰刀,就將叫的最大聲的一個腦袋砍了下來!

猶如一陣狂風驟雨,騎兵們迅猛的撲近身來,追上了逃跑的人羣。人馬未到,迎頭就是一通箭雨,當場就把逃跑的殺手們射倒了一片,然後馬蹄兇猛的踩踏過去,將他們踩成了肉泥。

報應來的如此之快,一炷香之前的殺戮者們,轉瞬就變成了刺客屠刀下的待宰之物,逃無可逃。

馬蹄聲轟隆震天,黑壓壓的騎兵如同潮水般涌過,所到之處,所有的反抗都被迅速夷平。在大隊人馬的簇擁之下,一身大紅吉服的燕洵面色冷然的騎坐在馬背上,雙目如鷹隼般審視着戰場,嘴脣抿起,帶着冷硬的鋒芒。

“世子殿下!”

西南鎮府使的副統領賀蕭策馬上前,滿面紅光的開心說道:“世子殿下,任務圓滿達成,所有刺客都已伏誅,沒有逃脫一人。”

燕洵點了點頭,微笑說道:“賀統領居功甚偉,救命之恩,燕洵不敢或忘。”

賀蕭搖頭道:“殿下言重了,保護帝都安全本就是末將的責任,更何況殿下和西南鎮府使同出自燕北,我們更不能袖手旁觀。”

燕洵笑道:“統領的功勞,本王定會完完整整的向皇上稟報,相信很快的,賀副統領的這個‘副’字就能去掉了。”

賀蕭一喜,笑道:“多謝殿下提拔!”

“統領!”這時,一個小參將走上前來,趴在賀蕭的耳邊小聲說道:“事情有點不對勁。”

賀蕭一愣,轉過頭來小聲說道:“什麼不對勁?”

參將眉頭緊鎖,眼神驚慌,沉聲說道:“您跟我過來看看。”

賀蕭和燕洵打了聲招呼,就跟着參將離去,看到那一具一具狼藉的屍首的時候,他頓時覺得眼前一黑,好似天地在一瞬間坍塌了一樣,幾乎要從馬上摔了下來。

巴雷爲人跋扈,喜歡張揚,當初進城的時候幾乎全城百姓都目睹了他的真容。賀蕭作爲維護現場秩序的將領又怎會不識,看到這位老兄胸前插着密密麻麻一堆箭矢四仰八叉的躺在那裡,賀蕭頓時覺得眼前一片漆黑,差點暈了過去。

強打起精神,年輕的副統領還在幻想着,也許只是西北巴圖哈家族自己獨自的暗殺行動,想要除掉燕北世子,畢竟老巴圖和燕世城的恩怨,早就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無人不知了。

可是,當他看到大批驍騎營將士的時候,賀蕭頓時知道,擺在自己面前的,已經是死路一條了。

雖然這些士兵都穿着西北巴圖哈家族的衣服,但是常年駐軍在帝都的西南鎮府使將士們一眼就能認出這些經常跟在驍騎營統領的屁股後面來自己軍中耀武揚威的王八蛋們。看到這些人,賀蕭就算再傻,也明白所謂的暗殺不過是一場帝國授命的誅殺了。

那麼,自己帶着兵馬強行殺出,誅滅了帝國的兵馬,救下了燕北世子,又該得到怎樣的下場?

那一瞬間,賀蕭只有一個念頭:拿下燕洵,將功贖罪!

“要殺我的人,是大夏皇帝。”

一瞬間,所有人愣在當場!

燕洵高居馬上,輕描淡寫的看了在場的衆多兵士一眼,隨後轉移到賀蕭的臉上,語氣清淡的說道:“賀統領,將你牽涉其中,我很抱歉,如果你們西南鎮府使不是燕北出身的軍人,拿下我也許就能免此災禍了。”

一語提醒夢中人!賀蕭瞪大眼睛,看着燕洵高深莫測的臉孔,頓時回過神來!

西南鎮府使,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如果是別的部隊,誤打誤撞殺了巴雷和驍騎營的士兵,那麼以一句不知內情還可以解釋過去。但是作爲本身就被帝國高度關注,屢次被懷疑匿藏燕北叛黨的西南鎮府使來說,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逃的性命。帝國不會放過自己,長老會不會放過自己,聖金宮更不會放過自己,再回頭只有死路一條,男人的眼睛通紅,他狠狠的看着眼前一身紅袍的俊朗男子,一個聲音在腦海裡瘋狂的叫囂:他全都知道,他是故意將自己引上死路的!

然而,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片刻之後,男人眼中的戾氣緩緩消逝,換做了一副亡命徒一般的瘋狂。

上萬人匯聚在長街上,頭腦清楚的人頓時就明白過來事情的前因後果,他們只覺得大地似乎都在搖晃,一片空蕩蕩的畏懼。衆人仰着頭,望着賀蕭,望着燕洵,或者是望着蒼天,苦苦的爲自己思索一條活命的路。

所有的出路都被堵死,退無可退,回頭便是死路一條,唯一的出路,也許就是拼死一戰!

賀蕭陡然跳下戰馬,對着身後的士兵們高舉雙手,厲聲高呼道:“兄弟們!有些話我憋了八年了,今天要說一說!當年,是誰搗滅了滄瀾王叛亂,於聖金宮一路衝殺救出了皇帝?是誰在白馬關萬里奔襲,解救了整個帝國的長老官員?是誰在燕北高原上抗擊犬戎人,讓北蠻子們不敢踏進關內一步,保護了我們的父母妻兒?是燕北的王,是燕世城老王爺!可是忠臣最後得到了什麼?是滿門抄斬,是斬首示衆!八年來,我們燕北一脈的軍人在帝都受盡屈辱,被驍騎營和綠營軍的狗崽子們瞧不起,這些,我們也都忍了!可是現在,帝國又要無緣無故的對老王爺唯一的血脈下手,以卑鄙的手段妄圖除掉世子殿下,作爲燕北的軍人,我們服嗎?”

“不服!”

雷霆般的呼喝聲頓時響起,無數的士兵們舉起了手中的刀槍,那些關於燕世城所向無敵的神話,又一次在軍人們熱血的胸腔裡奔涌了起來,多年來所受的壓迫也像岩漿一般的沸騰。他們嘶聲長呼,聲勢驚人!

“弟兄們!我們是燕北的軍人,今晚,我們殺了帝國的陰謀者,我們已經和世子殿下綁在一根繩上,世子若是不在了,我們也沒有好下場!你們說,我們能坐以待斃嗎?”

“不能!”

“我們不能死!”

“皇帝忘恩負義!不配統領我們!”

“昏君亂命!我們反了!”

不知道是什麼人喊出了最後一句,整個隊伍霎時間一片死寂。

終於有人喊出了這句話,緊隨其後的,彷彿是大火燎原,無數個聲音齊聲高呼:“昏君亂命!我們反了!”

“燕北的戰士們!”

燕洵坐在馬上,眼神冷冽的望着下面無數雙高舉的手掌,他的眼睛緩緩眯起,聲音堅定的沉聲說道:“家父蒙冤已有八載,燕北凋零,被惡人踐踏,燕北戰士的關榮,也被腐朽的帝都摧毀!我們都是對帝國忠心耿耿的臣子,我們鎮守邊疆,和北蠻人抗爭,保護帝國內陸的太平。可是時間久了,繁華和奢靡矇住了帝國長老和皇帝的眼睛!他們忘了,是誰戰死邊疆,用熱血和白骨築起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他們忘了,是誰頂風冒雪,將犬戎人抗擊關外!他們忘了,是誰在帝國的危難之際,一次又一次的救國於水火!”

“是我們!”士兵們齊聲高呼:“是我們燕北!”

“對!是我們!”長風呼嘯而來,捲起燕洵獵獵翻飛的衣衫,年輕的男子一把扯掉身上的大紅華服,露出裡面墨黑色的戰袍,那衣衫之上,竟繡着一隻金碧輝煌的戰鷹,那是燕北的戰旗,金色鐵鷹旗!燕洵厲聲說道:“主上昏庸,不辯忠奸!他忘記了我們的功勳,不加嘉獎,反而痛下殺手!我們有功無罪,我們堅決不從!”

“堅決抵抗!誓死不從!”

無數個沙啞的嗓子齊聲高呼:“我們反了,誓死不從!”

燕洵一把拔出腰間的長劍,狂風吹卷着他漆黑的戰袍,那隻金色的蒼鷹獵獵翻飛,好像隨時都會振翅昂揚一般!

被困了八年的年輕世子發出獅子一般的怒吼:“戰士們!跟隨我!殺出帝都,回到燕北,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兵變,今日,我燕北一脈就此獨立!”

“殺出帝都!回到燕北!”

激盪吼叫聲穿透長空,與此同時,一連串碩大的煙火在上空炸裂,漫天火樹,滿目繁華煙塵!

此時此刻,鶯歌院,女子一身黑色戰袍,站在漆黑的夜幕之下,在她的身後,跟隨着一羣同色衣裝的黑衣人。一隻雪白的長鷹飛過夜空,落在少女的肩頭,拆開信件,女子的眉頭輕輕皺緊,又再鬆開。

“戰士們!考驗你們的時刻到了!”

楚喬凌厲的轉過身去,眼神如雪,秀髮如瀑,語調鏗鏘的沉聲說道:“燕北需要你們!大同需要你們!天下蒼生、萬千黎民需要你們!去吧,用腐朽的當權者的心肝,來祭奠我們新生的政權!”

呼嘯聲頓時響起,片刻之後,庭院裡除了楚喬,再無一人。

柳綠小丫鬟跑上前來,緊張的說道:“姑娘,我們該走了。”

“不,”少女斬釘截鐵的搖了搖頭:“我們還有一件事沒有做完!”

第139章 我回來了第141章 蒹葭蒼蒼第118章 梧桐深深輪迴終篇第84章 賢陽街頭第34章 雪旅歸人狼煙第86章 詹府內亂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95章 如此倒黴第42章 零落成泥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151章 咫尺黃泉逆鱗第48章 天朝貴胄第83章 再入奴籍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53章 狐裘之暖第155章 與君訣別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88章 少女懷春第9章 荊家滅門名將第81章 折道卞唐人亡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73章 大唐狐變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64章 惡梟俯首第88章 少女懷春第98章 燕洵打劫第20章 學習騎馬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94章 卞唐漸近第1章 軍事法庭第124章 救星來了第72章 鐵骨柔情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47章 有朋遠來第23章 見招拆招第124章 救星來了第98章 燕洵打劫第191章 天下取捨第110章 李策逃婚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28章 竹馬青梅第101章 並肩而戰第98章 燕洵打劫第119章 李策舌戰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59章 天子賜婚卞唐繁花上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80章 兩處天涯第40章 千古一恨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79章 血海深仇第17章 分道揚鑣第144章 你怎麼了第95章 如此倒黴第3章 爲國捐軀第158章 青海之王第109章 我做不到第69章 獵場遇險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48章 心如桑陌罌粟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114章 夏末溫情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184章 有你無懼第87章 詹府揚威第132章 鴻雁傳書第190章 再次重逢第69章 獵場遇險第57章 冤家路窄第3章 爲國捐軀鋼鐵第128章 現代軍事理論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172章 等你回來第35章 深入虎穴第49章 十三皇子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46章 昔日兩小第65章 烏龍搶親第26章 誰比誰快第112章 太子多情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35章 落日之戰
第139章 我回來了第141章 蒹葭蒼蒼第118章 梧桐深深輪迴終篇第84章 賢陽街頭第34章 雪旅歸人狼煙第86章 詹府內亂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95章 如此倒黴第42章 零落成泥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151章 咫尺黃泉逆鱗第48章 天朝貴胄第83章 再入奴籍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53章 狐裘之暖第155章 與君訣別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88章 少女懷春第9章 荊家滅門名將第81章 折道卞唐人亡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73章 大唐狐變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64章 惡梟俯首第88章 少女懷春第98章 燕洵打劫第20章 學習騎馬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94章 卞唐漸近第1章 軍事法庭第124章 救星來了第72章 鐵骨柔情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47章 有朋遠來第23章 見招拆招第124章 救星來了第98章 燕洵打劫第191章 天下取捨第110章 李策逃婚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28章 竹馬青梅第101章 並肩而戰第98章 燕洵打劫第119章 李策舌戰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59章 天子賜婚卞唐繁花上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80章 兩處天涯第40章 千古一恨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79章 血海深仇第17章 分道揚鑣第144章 你怎麼了第95章 如此倒黴第3章 爲國捐軀第158章 青海之王第109章 我做不到第69章 獵場遇險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15章 道阻綿長第148章 心如桑陌罌粟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114章 夏末溫情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184章 有你無懼第87章 詹府揚威第132章 鴻雁傳書第190章 再次重逢第69章 獵場遇險第57章 冤家路窄第3章 爲國捐軀鋼鐵第128章 現代軍事理論第186章 生死不負第172章 等你回來第35章 深入虎穴第49章 十三皇子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46章 昔日兩小第65章 烏龍搶親第26章 誰比誰快第112章 太子多情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35章 落日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