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

緊鄰勝利港六號碼頭的倉庫區,有一條看起來並不起眼連正式名稱都沒有的背街,長不過兩百餘米,兩米寬的石板路一邊是碼頭倉庫的石磚背牆,另一邊是由各種小飯店、茶館、旅店、米糧鋪、雜貨鋪等店鋪所組成的“商業街”。這種背街小巷裡的店鋪主要服務對象是碼頭上的力工、水手,檔次自然是比不上景觀大道那些大店。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於那些尚未拿到海漢籍貫,又或是在港口短暫停留的外國水手而言,這裡的消費低、位置方便,而且日常所需都能滿足,住在附近的下層民衆在放工之後往往都會來這裡消費一番。

這條背街的東頭是一間茶館,早在勝利港落成當年就開了,一開始只是個連頂棚都沒有的茶攤,就露天擺着幾張桌椅賣最便宜的茶水,據說有不少首長也光顧過這裡的生意。隨着勝利港的逐漸繁榮,這茶攤也慢慢做大,搭起了棚子,後來又修了一樓一底的門面,算得上是這條街上經營面積最大的一處店鋪了。

當初開茶攤的老闆早就沒有再親自打理這裡的生意了,據說名下已經有了好幾處種植園,在三亞城區買了大房子住,將這茶館交給子侄後輩經營,自己安心當翹腳老闆了。而接班的年輕老闆據說在海漢學堂裡讀過幾年書,思想倒也跟得上時代發展,不單在茶館裡經營傳統的項目,還加上了讀報這個新時代之下的產物。逢海漢官方報紙每月十五、三十兩次出刊之日,店裡的說書先生便停了原本的段子,給茶客們誦讀講解最新的新聞消息。

在這地方消費的茶客,十之七八都是大字不識一筐的下里巴人,聽說書先生講解報紙上的官方消息,算是他們了事時政的主要渠道了。因此到了報紙出刊日的晚間,這茶館裡基本都會坐得滿滿當當,就算是那最勤儉的力工,也會花八分錢買一碗最便宜的茶,在店門口占個小板凳的位置。

這天又是到了月底的報紙發行日,茶館裡早早就擠滿了剛放工的碼頭勞工和來看熱鬧打發時間的外國船員,對他們來說,最爲關心的便是即將到來的海漢開國慶典會有哪些活動安排,官府在此期間是否會放寬入籍門檻,今後海漢國是否能一如既往地安定下去等等。而這些問題,或許都能從最新一期出版的《海漢時報》中找到答案。

臺上的說書先生不慌不忙地清理着菸袋,送報的報童還沒來,他正好可以抓緊這段空隙時間抽幾口醒醒神。這報紙上印刷的字體頗小,說書先生也得戴上老花鏡才能看清,念一遍報紙加上講解,起碼需要兩三個小時,幹活之前得把精神先養好才行。下面的茶客也各自議論紛紛,所談論的話題基本都離不開即將到來的開國慶典,如今連這背街小巷也到處張燈結綵,比過年都還喜慶,任誰都脫離不了這樣的氛圍。

“來了來了!”“讓讓路!送報紙來了!”

店門口坐得滿滿當當的人羣從中分開一條小道,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年從中間艱難地行進到店裡,走到說書先生坐的臺前,從挎包裡掏出一份報紙遞上前去:“今天的時報!”

說書先生放下剛抽了幾口的煙桿,從桌上拿了錢給報童。那報童道聲謝,便轉身離開了。店裡的人都以熱切的眼光望着說書先生,等着他開始讀報。

說書先生將報紙攤開在桌上,先戴上眼鏡大致看了看頭版的內容,然後將桌上的茶盞、扇子、醒木一一擺好,不急不慢地正了正衣冠。他做這些動作一方面是告知店內衆人,馬上就要開始說書,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時機在腦子裡構思一下說辭,畢竟說書人並不習慣單純的照本宣科,何況他這讀報還得帶講解,個人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不過在這種小茶館裡混飯吃的說書先生,其文化水平自然也比較有限,真正能幹有才氣的,早就被吸納入體制內當宣傳幹事去了。

說書先生三隻手指夾起醒木往桌上一拍,啪地一聲脆響之後,店裡便安靜下來。便聽那說書先生朗聲誦道:“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這說書先生唸完一段不倫不類的定場詩之後,便切入了正題:“諸位,這店裡店外,樓上樓下,說白了都是靠着海漢的首長們賞的生計,若是今天這讀報有什麼解釋得不妥的地方,還請諸位多多包涵,畢竟以前說的只是執委會,如今議的可是國事了!小老兒見識有限,各位聽了便權當是個消遣,切莫當成了官方解讀。如有不明之處,還是請教官府更爲穩妥。”

說書先生先把責任推脫一番之後,這纔拿起報紙開始念上面的新聞:“今日這期時報,頭版頭條乃是執委會發布的告全體海漢公民書。其內容如下……”

店裡店外此時都是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地聽這說書先生誦讀報紙上的內容,就連店裡的夥計也都停下了手裡的事情,蹲在角落裡專心聽着。此時說書先生唸的這些公文,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聽明白其中含義,但所有人都知道這與自己現在和今後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此時的三亞,與這小茶館相似的情景隨處可見,這期官方報紙一出,在茶館、飯店、學堂、軍營,這些人流較爲集中的地方,都有或私人或官方組織的宣傳講讀活動在進行。幾條主要街道上的告示欄也全部在第一時間貼上了新出的報紙,旁邊就有宣傳人員向圍觀羣衆解讀上面的內容。

對統治海漢的穿越者來說,在這個時代所能利用的宣傳條件十分有限,而報紙大概就是傳播效率最高的媒體了。通過這種印刷品,再加上與之配合的各種講讀活動,便可在最短時間內讓民衆瞭解官方最新的大政方針。特別是海漢開國慶典在即,最近這段時期的官方活動安排,以及一些民政、貿易、外交方面的政策調整,也需要讓民衆儘快瞭解。

小茶館裡的說書先生,其職能其實與海漢官方的宣傳人員差不多,而且說書先生的身份背景更容易讓普通民衆接受其宣講的內容。特別是那些尚未入籍,又沒什麼文化的新移民,他們甚至連海漢衙門朝哪邊開都還沒摸清楚,自然也缺乏對海漢官方的信任,反而會更相信這些民間解讀出來的說法。

雖然民間解讀與官方說法之間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誤差,但海漢目前的宣傳手段所能達成的效果也就這樣了,必須要通過民間的自發宣傳來彌補官方手段的不足,才能達成執委會所要求的宣傳效率。

《海漢時報》頭版頭條的告全體公民書中主要談及了三件事,一是宣佈海漢將在今年的抵達三亞七週年慶典上宣佈建立海漢國,現有海漢籍公民將全部自動獲得海漢國國籍,但現行的各種法律法規,勞工制度,包括民衆十分關心的入籍申請手續,暫時不會作大的調整。這基本還是爲了尋求平穩過度,避免政策法規的調整引發社會動盪。

第二件事是官方將於四月一日至五日,在治下各地同步舉辦慶典,而主會場便是如民衆所知那樣設在勝利港。四月一日上午,包括執委會在內各個部門的領導人物和此次受邀前來觀禮的各國政要,都會出現在勝利港的會場,進行盛大的開國典禮和閱兵儀式。普通民衆當然也可以到場觀禮,不過必須要在當天一早便前往會場排隊,接受安檢之後才能進入觀禮區。觀禮區限定入場兩萬人,名額滿了就不放人進去了。當天下午和晚間還有海軍閱兵式及焰火大會,執委會的大人物也會蒞臨現場,與民同樂。

第三件事是告誡民衆們在慶典期間務必聽從安排,守法遵紀,不可滋事,如有違規將勿論國籍,從重從嚴處罰。這也算是一個提前警告,免得有些不安分的人藉機生事。這種警告措施雖然可能無法完全杜絕事端,但至少可以嚇阻一些蟊賊小偷,減輕安保人員在慶典期間的工作壓力。

說書先生大概用了一炷香的時間讀完這篇公文,然後又將其中比較難懂的地方一一解釋。不過這篇文章本來就是用白話編寫,倒也沒多少艱深晦澀的地方需要慢慢解讀,大部分人都能聽懂。說書先生所需做的,也就是解釋一下個別詞句的字面意思而已。

說書先生說完這頭版頭條之後,停下來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旁邊角落裡蹲着的夥計這才活過來,提着水壺上前替他在杯中斟滿了熱水。

說書先生不急不慢地翻開了第二版,清了清嗓子,然後開始誦讀上面的內容:“這二版上的頭條,乃是安南國清都王發給我海漢國的賀信,內容如下……”

安南國算是與海漢關係最爲密切的國家,如今實際掌管安南政權的清都王鄭梉,也是得到海漢的軍事援助之後,才能在南北內戰中反敗爲勝,統一了安南。如今兩國不僅保持着密切的政治關係和貿易往來,而且安南的海岸線上還分佈着海漢重要的能源產地和海軍港口,而海漢現有的國民中約莫有近三成是安南裔或者擁有安南血統,兩國關係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當然了,站在海漢的角度,更多的其實是將安南當做了自己的僕從國看待,對於安南所開展的軍事援助、文化輸出、金融貿易,目的也都是爲了能讓安南的國家利益與海漢更趨於一致,扮演資源提供和銷售市場的雙重角色,在必要時也可以充當海漢的軍事盟友。雖然安南軍的實力有限,但好歹也是按照海漢提供的模式重新組建的新式軍隊,至少在中南半島上已經鮮有對手了,必要時替海漢出手教訓教訓不聽話的小國家,應該也夠用了。

清都王鄭梉的家族幾乎壟斷了安南與海漢的所有外貿往來,是真正意義上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對於兩國之間的關係維護,也沒有比他更爲上心的人了。這次海漢開國慶典,鄭梉也派來了最受他喜愛的大兒子,已經預定爲下一代繼承者的鄭柞,代表安南國出席觀禮,並且將與海漢簽署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其中大部分都是原有協議的升級版,畢竟雙方現在已經由民間往來升格到了國與國的關係,有一些該做的表面文章也得認認真真地做起來才行。

鄭柞與海漢往來頗爲密切,對於海漢治下的種種狀況也十分了解,這《海漢時報》的官方媒體定位,鄭柞也是十分清楚,所以提前便將其父送給海漢執委會的賀信送到報社,並掏錢買下了第二版的版頭,以此來彰顯安南與海漢的關係之密切。

當然了,這套十分官方的做法並非只有他鄭柞纔會,實際上這期的《海漢時報》從第二版開始,便幾乎全是各方發來的賀信。除了像安南、占城、葡萄牙這種與海漢關係親近的國家之外,還有海漢的各個海外殖民區管委會,與海漢貿易往來密切的各跨國財團,靠着海漢發家的一些豪商,也紛紛花錢在報紙刊登了各自的賀詞。

這些國家和海外殖民地,雖然名字都不陌生,但普通民衆卻不知其方位所在,當下便不斷有人出聲詢問,正好說書先生也是個半吊子,前半生都是在這海南島上打轉從未出去過,哪裡搞得清海外這些殖民地和南洋國家的位置,當下也只能支支吾吾地打馬虎眼混過去。下面的人問得急了,他便只好中斷讀報,讓夥計幫忙把打賞錢先收上來再接着說。

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180章 地第170章 參觀鹽場3164.第3164章2413.第2413章第2217章第2064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2886.第2886章第1283章 昌石鐵路第1905章 陸軍基地2620.第2620章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3346.第3346章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第89章 購僕第2102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1131章 舉報者2758.第2758章第1279章 天下第一3122.第3122章第1315章 緊急軍情2982.第2982章2998.第2998章第2351章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1455章 實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2431.第2431章2914.第2914章2803.第2803章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56章 崖州城(三)2845.第2845章第381章 心急火燎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第1605章 接手詩社第1050章 專業人士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1076章 膠州灣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2192章第3451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388章 先頭部隊2438.第2438章2545.第2545章2608.第2608章第1434章 全面壓制第1940章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1628章 蒸汽機的秘密第2145章3297.第3297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四百六十三章 債券2481.第2481章第1680章 不擇手段第3425章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59章 組建公社3047.第3047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2300章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3218.第3218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3257.第3257章第2074章第2131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2897.第2897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第315章 軍演展示2957.第2957章2859.第2859章第1416章 遼東備戰第313章 頂替第1992章第八百八十二章 舟山招商會(七)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30章 嚮往
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八百八十三章 移民問題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180章 地第170章 參觀鹽場3164.第3164章2413.第2413章第2217章第2064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2886.第2886章第1283章 昌石鐵路第1905章 陸軍基地2620.第2620章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3346.第3346章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第89章 購僕第2102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1861章 加入盟軍的資格第1131章 舉報者2758.第2758章第1279章 天下第一3122.第3122章第1315章 緊急軍情2982.第2982章2998.第2998章第2351章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1455章 實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2431.第2431章2914.第2914章2803.第2803章第1539章 一唱一和第56章 崖州城(三)2845.第2845章第381章 心急火燎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第1605章 接手詩社第1050章 專業人士第八百章 刷功勳第1076章 膠州灣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一十一章 狙擊第2192章第3451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第388章 先頭部隊2438.第2438章2545.第2545章2608.第2608章第1434章 全面壓制第1940章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1628章 蒸汽機的秘密第2145章3297.第3297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1668章 攻打馬尼拉(十八)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四百六十三章 債券2481.第2481章第1680章 不擇手段第3425章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59章 組建公社3047.第3047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2300章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3218.第3218章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3257.第3257章第2074章第2131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2897.第2897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第315章 軍演展示2957.第2957章2859.第2859章第1416章 遼東備戰第313章 頂替第1992章第八百八十二章 舟山招商會(七)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學考察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30章 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