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

臨時礦工們在野外奮戰的兩天時間裡,留守海岸營地的幾個人也沒有閒着,他們要根據航海日記和海圖,整理出一條從浮水洲島到這個港區的航線。另外還需要製作出軍用級的港區地圖,一方面是讓軍警部用以研究防禦部署,另一方面要在回去之後提供給執委會和建設部製作港區規劃圖。

當晚在考察隊與大本營的例行聯繫中,王湯姆向執委會彙報了這兩天實地考察的結論,並且請示下一步的行動。實際上考察隊到現在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預定的各項考察任務:制定跨海航線、探尋開採區海岸線、尋找合適的港區環境、對開採區進行實地勘探、採集礦石樣品、繪製詳細地圖。如果執委會沒有新的任務佈置,那麼考察隊就可以準備返程了。

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執委會並沒有立刻作出決定,電臺中短暫的沉默之後,執委會表示需要一點時間研究一下。結束這次對話之後,考察隊衆人都是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執委會這是什麼意思?”王湯姆皺了皺眉頭,心道難道是我們還有什麼疏漏的地方?還是說大本營那邊出了什麼變故?

“我們估計還得在越南這邊耽擱一兩天。”謝春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麼:“執委會可能會派我們跑一趟西邊。”

下龍灣以西大約四十海里遠的地方,就是越南北部最大的產糧區紅河三角洲,而現在安南政權的京城,後世的河內,位置便在紅河三角洲以西一百公里左右的內陸。有鑑於考察隊這幾天所到的地區基本都是沒有人跡踏足的無人區,未來礦區所需的大量勞動人口,大概就要以河內以及其東邊臨海區域作爲主要目標了。

在鴻基煤礦所處的位置上來說,東北方向廣西境內的欽州、北海兩地其實也是可以考慮的移民引入地,但執委會目前的運力還嚴重不足,沒法專門派出大量船隻跑到幾百海里之外的地方去輸送人口。而越南方向則要順路得多,從勝利港駛向越南方向的船隻多數是空載,完全可以先停靠紅河三角洲一帶裝人,然後再去往港區。

但如果執委會決定這樣做的話,那就必須有人先去查探越南沿海地區的狀況,看看引入移民的難度如何。不管是出於時間還是效率的考慮,執委會都不太可能再專門派出一支隊伍去做這件事情。而此時尚在下龍灣候命的考察隊,無疑就是完成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了。

果然在一個多小時之後,執委會再次與考察隊取得了聯絡,向他們下達了尋訪移民引入地區的任務。

“大家今天都早點休息吧,接下來的兩天裡所有人都必須打起精神,我不希望這趟旅程的最後一段出現任何的意外。”王湯姆對執委會佈置的新任務顯得非常謹慎,在他看來,有人定居的地區說不定比這幾天探查的無人區更加危險。

第二天一早,考察隊便收拾行裝,登船離開了這個駐紮了兩天的港區。船隊一路向西橫穿了下龍灣,繞過面積巨大的吉婆島,在當天下午就抵達了後世海防市的所在地。這地方在後世是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也是越南國內規模僅次於河內和胡志明市的第三大城市,擁有超過兩百萬的人口。

但當考察隊親眼看到這裡的場景之後,卻只是感受到深深的失望。從望遠鏡中眺望岸上的情形,的確可以看到離海岸不遠的地方便有人煙居住的跡象,但其規模卻遠遠沒有達到考察隊的期望值。村落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十戶人家,充其量只是比當初的榆林漁村大一點,連鳳凰、天涯這種小鎮都還比不了。

如果考察隊事前就海防市的歷史狀況請教過寧崎,那麼就不會抱着這麼大的希望而來了。海防這地方直到19世紀後半葉,人口數量仍然只維持着漁村規模。直到1870年,阮氏王朝在法國的脅迫之下,纔在這裡開埠,修建了碼頭、商館、兵站等等,走上了港口城市的發展道路。考察隊印象當中的沿海大城,還需要兩百多年的時間纔會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這也太坑了吧?難道我們真得逆流而上去河內走一趟?”謝春看着海岸上破落的漁村,忍不住抱怨道。

“不,我們沒法走水路去河內。”王湯姆搖搖頭否決了謝春的想法:“我們這兩艘船可不是內河船,很難在內陸那種曲曲拐拐的河道上航行。再說這裡到河內的陸上距離都有一百公里以上,河道長度恐怕得在這個距離上翻倍,從水路走基本不可能。”

走陸路顯然更不是什麼好主意,考察隊的人數有限,而駕駛這兩艘帆船至少就得留下七八個人。要以一支十來人的小隊深入陌生國度上百公里,並且還要探訪這個國家的京城,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更何況寧崎說過這個國家目前正處於南北內戰之中,像穿越衆這樣奇裝異服的傢伙去到人口稠密區,很難說會不會被當作敵對勢力看待。

雖然整支小隊都可以配備在這個時代頂尖的武器,可以說自保無虞,但他們卻不得不受制於原始的交通條件。考察隊甚至連一匹馱運行李的騾馬都沒有,要想靠人力揹着數天的補給,穿越上百公里的荒野,也不是說完全做不到,但一旦在內陸地區發生任何的意外,他們就只能靠着兩條腿逃命了,如果運氣不好,能不能回到海邊都很難說。

“還是先上岸看看吧,跟本地民衆接觸一下,纔好作出進一步的判斷。”王湯姆最後還是下了決心:“就是不知道語言上能不能溝通。”

“放心吧,應該能聽懂的,越南北部本來就有很多人是跟兩廣地區一樣說白話的。”田葉友很有把握地安慰王湯姆。他在穿越前雖然因爲工作原因最終沒能實現帶女朋友來越南旅遊,但相關的功課倒是做了不少。

出乎考察隊意料的是,這裡的漁民並不像當初榆林漁村那些人一樣畏懼外來的陌生人,這或許是因爲北部灣這邊的沿海地區極少有海盜出沒,漁民們也沒怎麼被外來入侵者禍害過的緣故。

這些以打漁爲生的百姓雖然並不識字,但他們能認得考察隊拿出來的精鹽,這可比他們自己用瓦罐煮海水熬出來的鹽精細多了,而且在品嚐之後他們發現這種鹽完全沒有自制海鹽那種刺激味蕾的苦味。自從食鹽的銷路打開之後,執委會便意識到用這種商品來作爲敲門磚簡直是無往不利,哪怕是到了產鹽區也一樣——這個時代鹽場大規模生產出來的食鹽,在質量和價格上都無法與執委會的產品相抗衡。

而考察隊也很欣喜地發現,這裡的人所說的語言果然是如田葉友預計的那樣,帶着濃重的兩廣口音的白話。考察隊中倒是有好幾個能說白話的人,曾經在無數行當中折騰過的謝春也能勉強對付幾句,這樣一來,考察隊和當地漁民之間便基本沒有了溝通上的障礙。

根據考察隊所瞭解到的情況來看,這裡的漁民生活水平其實與三亞、崖州這些地方的漁民差不多,都僅僅只是達到能餬口的程度而已,經濟上也完全沒有能力去尋求醫療、教育等方面的保障。相較於崖州官府對於附近地區的管控力度,安南政權對於地方上的控制力似乎更小,在這種離京城才一兩百里的臨海地區,竟然即無治所又無駐軍,對本地的百姓完全就是放羊式的管理,這就像完全不設防的天津一樣不可思議。

按照這些移民所說,最近的人口密集區大概還要向內陸行進三四十里地,從那裡開始就有一些皇親國戚所佔有的大片土地,絕大部分都是用來種植水稻。正如考察隊所掌握的資料那樣,這片地區就是越南北部最大的產糧區。而在這裡到河內之間的廣袤沖積平原上,有數以萬計的農民在充當貴族們的佃農,爲他們耕作土地,收穫糧食。

在交談中考察隊還掌握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最近幾個月開始有大量的人口從南邊的順化、洞海、榮市等地逃到了附近地區。據說是因爲南部的局勢變得緊張,南北對峙的權貴開始徵召附近百姓充當民夫甚至是直接充作農兵,而一些不願被戰火牽連的百姓便攜家帶口地往遠離交戰地帶的北部逃亡。這個情況與當初寧崎所說的安南政局走勢正好符合,而大量的戰爭難民無疑正是作爲勞工移民的最佳人選。

“看來我們還得往南邊走一走。”得知了這個好消息的王湯姆立刻下令考察隊繼續沿着海岸南下。

在出發之前,考察隊用食鹽和白銀從漁村僱傭了兩個膽大的年輕人作爲嚮導。一個小時之後,船隊繞過與吉婆島隔海相望的塗山半島,這裡在後世是著名的風景區,同時也是越南國內唯一合法的賭場所在地。當天傍晚,船隊抵達了紅河三角洲的南端——紅河入海口。考察隊將在這裡休整一晚,天明之後他們要造訪此地以南四十多海里的清化,那裡是安南京城與戰區之間最大的城市之一,考察隊認爲在那裡很可能已經聚集了大批戰爭難民。

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1689章 掙表現第六百二十三章 錢天敦的彙報第六百六十章 荷蘭人的應對第六百九十三章 鎮南港的調整第1221章 抵達星島第2060章2801.第2801章第2122章第1116章 鎮江堡2718.第2718章第1965章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1626章 心癢難耐3247.第3247章第1633章 佔據主動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1708章 並不簡單第2020章2493.第2493章第1873章 實話實說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2386.第2386章3046.第3046章2606.第2606章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2965.第2965章3060.第3060章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2079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六百零五章 事發之後3372.第3372章第1454章 未來打算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2252章3299.第3299章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2922.第2922章第295章 全面推進2686.第2686章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1160章 保護傘第2351章第1730章 外交手腕2487.第2487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3457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第1850章 政敵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2867.第2867章2845.第2845章2607.第2607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2900.第2900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3236.第3236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1561章 絞盡腦汁2523.第2523章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3267.第3267章第2057章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2879.第2879章3408.第3408章3007.第3007章第1658章 攻打馬尼拉(八)第八百四十七章 弱勢一方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3446章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50章 災後重建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2951.第2951章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2490.第2490章3356.第3356章3283.第3283章第1416章 遼東備戰3343.第3343章第2357章第1055章 步步推進第196章 廣州城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575章 針鋒相對第1083章 初來乍到2833.第2833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3291.第3291章2621.第2621章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
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1689章 掙表現第六百二十三章 錢天敦的彙報第六百六十章 荷蘭人的應對第六百九十三章 鎮南港的調整第1221章 抵達星島第2060章2801.第2801章第2122章第1116章 鎮江堡2718.第2718章第1965章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1626章 心癢難耐3247.第3247章第1633章 佔據主動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1708章 並不簡單第2020章2493.第2493章第1873章 實話實說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週年慶2386.第2386章3046.第3046章2606.第2606章第1383章 馬家莊移民營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2965.第2965章3060.第3060章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2079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爭第六百零五章 事發之後3372.第3372章第1454章 未來打算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2252章3299.第3299章第155章 修炮臺的海商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2922.第2922章第295章 全面推進2686.第2686章第六百四十章 局勢惡化第1160章 保護傘第2351章第1730章 外交手腕2487.第2487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3457章第148章 配套產業第1850章 政敵第七百九十章 軍隊使命2867.第2867章2845.第2845章2607.第2607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2900.第2900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打黑山峒3236.第3236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1561章 絞盡腦汁2523.第2523章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3267.第3267章第2057章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2879.第2879章3408.第3408章3007.第3007章第1658章 攻打馬尼拉(八)第八百四十七章 弱勢一方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第3446章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150章 災後重建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八百五十二章 海沙幫2951.第2951章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2490.第2490章3356.第3356章3283.第3283章第1416章 遼東備戰3343.第3343章第2357章第1055章 步步推進第196章 廣州城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575章 針鋒相對第1083章 初來乍到2833.第2833章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3291.第3291章2621.第2621章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