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招商會

何禮特地多掏了錢買斷這消息,意圖就是不想讓那掮客再將其賣與別家,但沒想到這傢伙對何禮一行人的情況知之甚詳,竟然找到另外三人單獨推銷。要說他賣給了別家,似乎也不是那麼回事,畢竟他們四個人都是一家的,這也不算違背約定。但被這麼算計了一通,就算買回來這消息貨真價實,這下也完全沒有好心情了。

上了這種當,毫無疑問暴露出了他們幾個人在智商方面的短處。如果是在寧波府遇到這種事,何禮肯定要把這傢伙翻出來好好收拾收拾,說不得就套麻袋直接丟進城東的東錢湖裡餵魚去了。但這舟山島上的掮客往往身份不凡,並不是說對付就能對付得了的,而且在海漢控制區內私自動武,一旦被發現,其後果也不是何禮能夠承擔得起的。他的身份只在寧波府還有點用,但在海漢人的地頭上,就算是何肖的老闆曲餘同來了也是一樣。

“正事要緊!這事……先放一放,以後找機會再看吧!”何禮權衡利弊,還是決定忍下這口氣,先參加完這次的招商會,把正事辦了再說。

至於銀錢這種小事,雖然是損失了一筆,但何肖經常對他說,錢財乃身外之物,不要太斤斤計較得失,何禮一直將其奉爲自己的處事準則之一,所以雖然被騙了一筆錢,但他也就且當是花錢買個教訓了。不過另外三人未必能忍下這口氣,他當然要好言相勸一番,免得這三人熱血衝腦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

不過何禮這下是有些多慮了,這三人都是第一次正式與海漢打交道,並不想節外生枝惹到任何麻煩,而現在他們將何禮奉爲臨時首領,一切都以他的態度爲準。既然何禮已經說了把這事放一放,他們自然也不會多事再去折騰。他們這下也算是知道了舟山島上的社會有多複雜,就算是何禮這種在寧波府有頭有臉的人物,到了舟山這邊也一樣會被人陰得無話可說。

四人吃一塹長一智,決定在招商會開幕前的這段時間裡也不要再往外面跑了,免得又中了什麼稀奇古怪的江湖騙術。好在官方安排的住處條件齊全,吃喝拉撒都不用出門,只要吩咐一句便有專人代爲辦理,可能比他們住在自家的時候還要方便。

四人在島上住了兩晚,便到了招商會開幕的日子。海漢官方每年在舟山島召開大大小小的招商會至少有七八次之多,除了雷打不動的春交會和秋交會之外,一些經營規模較大的行業也會根據時令季節舉辦相應的貿易洽談會,比如金融、餐飲、運輸、文教、衛生等等,都會有專門的招商活動。而此次的海上承運商招募活動,只是一年諸多招商會中的一次而已,而且規模還比較小,與會商家不過十幾家,根本不能與大型貿洽會動輒千人蔘與的場面相比。

開會這天早上,四人在住處吃過早飯,便有商務部的人上門來帶領他們前往會場。其實會場所在地距離住處也極近,還不到半里地,僅隔了一道高牆而已,慢慢走過去也要不了多久。

這處會場是舟山駐軍司令部下屬的一個大會議室,平時偶爾也會借給商務部在內的其他部門使用。這次招商會的與會人員不多,用這個地方作爲會場也是綽綽有餘了。

何禮等人雖然都帶有隨從人員,但他們的登記號牌上就只有四人的入場資格,所以閒雜人等便一律被擋在了會場之外,每家都只能由登記在冊的決策人員入場。他們進場算是最早的一撥,坐下之後等了約莫一盞茶的工夫,其他與會者才陸陸續續地進入會場中。

何禮注意到這些商人倒也有一多半都是能掛得住臉,卻暫時想不起名字的熟面孔,以寧波本地的商人居多。何禮平時對這些名氣不顯的商人並不怎麼注意,但既然到了這個場合,他當然也已經想到了這些人裡面有一多半都有着大明地方官員的背景,心道以前倒是走了眼,沒能早早地看出這些人的真身來。

這會議室裡擺了十幾張條桌,每張桌子上放着寫有登記號牌的立牌以便客商代表入座。何禮等人拿到的號牌是乙三號,便按此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四人落座之後,便有人送上熱茶,還專門放了一個玻璃內膽的熱水瓶在旁邊供其自行取用。四人中也只有何禮用過這個高級玩意兒,知道這是用來裝熱水的,不然幾人就得大眼瞪小眼了。

所有登記在冊的與會者都到場之後,負責主持會議的海漢官員才宣佈今天代表海漢方面出席會議的高官是海運部的孫長彌。比較熟悉海漢官場狀況的人,便知道這位可是海漢交通部主管海運事務的高官,其地位跟海漢在舟山的最高長官石迪文是一個級別的,也足見海漢官方對於這次會議的重視程度。

不過像這種級別的會議,孫長彌其實也只是到場把把關,並不會親自主持工作。孫長彌落座之後,便向主持會議的官員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這次招商會的主旨是對1636-1637年度海漢東海殖民區海上運輸外包業務進行招商,航線主要被劃分爲了北中南三個大的區域。中部便是指浙江及江蘇的沿海地區,浙江以南自福建起,到海南島爲止都劃爲南部區域,而北部區域則是特指圍繞山東、遼東的黃海、渤海海域及沿海地帶。

承運商的任務都是由海運部直接指派,在完成了規定的任務之後,承運商將會獲得相應的收入及積分獎勵。承運商的收入自然不必多說,就算不甚豐厚,但至少也能保本不虧。而積分的作用則是類似於海漢所制定的國民勞動等級積分制,承運商們通過積分累積獲得升級,可承攬更高級運費更高的貨物,可向指定地區銷售一些比較緊俏的海漢貨,到一定等級後甚至可以在執行特殊任務時申請由海漢戰船提供護航。

而這些還僅僅只是明面上的好處,承運商的等級提高之後,所能接觸到的人物和信息層面也都將水漲船高,賣賣消息就能活得很滋潤,這可並不是職業掮客才能乾的活。

當然像何禮這樣有追求的商人,肯定是不屑於千辛萬苦擠進來只爲當個情報販子,更不會有興趣去做那種騙完東家騙西家的掮客。既然已經坐在這裡了,他就想好了要爭一爭這承運商的資格。用何肖的話來說,有些生意哪怕不賺錢,甚至還會小虧,只要有盈利的前景,都可以先做起來再說。

能不能從北方航線盈利,何禮現在並不能確定,但既然兄長何肖認爲可以一試,那他就會盡力來試上一試。何禮爲此在登島前就已經做了許多功課,算是有備而來,他也很想借此機會看看自己與那些所謂的官商之間到底還有多大的實力差距。

按照事前告知與會者的流程,何禮知道將按南、中、北的順序來確定下一年度的承運商資格,所以他也不用着急,可以先作爲觀衆看看海漢的招商流程到底是怎麼一個狀況。

不過這個招商活動比何禮想象的更爲沉悶,過程並無激烈的報價與爭吵出現,而是每家各自向海漢官方遞交一份準備好的書面資料,由海漢官方的專業人員現場評議,最後確定出三到五名中標者,成爲下一年度南方航線的官方承運商。之所以要多幾個中標名額,那當然是出於不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裡的分散風險考慮。

這樣的書面材料,何禮也按照海漢官方的要求提前準備了一份。看到是以這樣的形式來競爭承運商資格,何禮的心情倒是平靜了許多。他最擔心的是其他競爭者以勢壓人,但既然是這樣相對比較平和的形式,他所擔心的場景應該就不會出現了。

很快坐在會議室前面的評議人員便開始按照登記的號牌點名,被點到的商家要到前面去接受海漢官員的諮詢,回答一些相關的問題。何禮見狀趕緊將自己準備的書面資料拿了出來,再抓緊時間過目一遍,以免稍後被提問時答不上話來。

如此這般大約一個多小時之後,主持會議的海漢官員便宣佈了結果,何禮最爲熟悉的振國、詹氏、林氏兄弟三家實力最強的船行果然都毫無意外地中標,此外還有兩家浙江船行也幸運拿下兩個名額。何禮知道這兩家肯定是某些地方高官的代理人,只是暫時不知其確切身份而已。

他所不知的是這兩家浙江船行中其實只有一家是地道的浙江人經營,另一家卻是福建許氏名下的產業,套了一個殼方便在浙江海域進出而已。這中標的五家船行,其中四家都是海漢的商業合作伙伴,對海漢而言是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了。

而中部地區的競標相對就要更激烈一些了,到午飯的時候都沒有結束評議,於是主持會議的官員宣佈暫時封標,待午飯之後繼續。不過因爲保密需要,所有與會者都不得離開會場,午飯也全都是從外面送進來的。

中部地區的評議結束之後,浙江本地的海商總算是扳回一城,不過這還是得益於這次規定了每家只能主投北中南三個區域的其中之一,而中標之後兼投其他區域只能作爲候補選擇。只要海漢的評議人員認爲該區域的競標者已經達到了合格標準,便不會再啓動候補選擇了。

這樣一來當然是變相削弱了幾家大船行的實力,但對於當事者來說卻並非壞事。這幾家大船行自身的運力也比較有限,當然是更樂於將有限的運力投放到利潤最爲豐厚的航線上,而過去抽調船隻維持從南方到浙江乃至到山東、遼東的航線,更多的成分其實是在完成政治任務,利潤根本比不了繁榮的南方航線。如今可以從北邊抽身出來,倒也是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至於說北方的開發進程,這些船行倒也不會完全錯過。要論消息靈通程度,這幾家大船行的當家人可比何氏兄弟這種級別的小人物要強多了,他們的發展軌跡基本上都是緊跟着海漢的擴張步伐,如今遙遠的遼東旅順港也有了這幾家大船行的辦事機構,甚至對當地的投資開發也有他們的一份在其中。

像詹貴這種數年前就舉家入籍海漢的大海商,船行僅僅只是其名下的生意之一,對於利潤其實也沒那麼敏感,參加這種招商會,完全就是配合海漢官方的安排而已。而像林氏兄弟這種加入海漢陣營才兩三年的新貴,還是想抓住一切機會來證明自己對海漢的價值,以期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而像何禮等人這樣剛剛進入這個圈子的新人,的確也就只能爭一爭相對比較冷清的北方航線了。雖然利潤不多,但至少前景可期。

何禮等得快要昏昏欲睡的時候,終於是叫到了他們這一桌人的號牌,旁邊同伴趕緊把他推醒,讓他去接受海漢官員的問詢。何禮使勁掐了掐虎口,用痛感讓自己變得清醒一些,然後緩步走到前面,向評議官員們作揖致禮。

評議官員們沒有向他提出什麼刁鑽古怪的問題,主要就是詢問何禮所能提供的船隻狀況,水手人員構成,船長的航海經驗,以及何禮對於海運業的熟悉程度等等。何禮事前對此就有所準備,加之今天等了許久,緊張感早就磨完了,當下也算是對答如流,很順暢地完成了這段考驗。

回到座位上後,三名同伴趕緊問他狀況如何。何禮回想了一下剛纔的問答,覺得自己的答案應當沒有什麼疏漏之處,這纔回應道:“當無大錯,如今人事已盡,接下來便聽天命安排吧!”

參加北方航線競爭的幾家一一作答完之後,又等了約莫半個時辰,那主持會議的海漢官員終於出來宣佈結果了。

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3446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346章 通行令3325.第3325章2446.第2446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2905.第2905章2719.第2719章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2370.第2370章2919.第2919章第224章 越南之行(七)第2141章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3467章第1699章 事後餘波第1360章 步騎之戰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3185.第3185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2296章第2315章第1648章 令人絕望第1414章 伏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際形勢3117.第3117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歸屬感3066.第3066章第1281章 宣講活動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2152章第2207章第1162章 無影無蹤第107章 市場變化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2689.第2689章第3453章2925.第2925章3203.第3203章第3472章3149.第3149章第2123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2309章第1986章第3480章第1337章 前程不定2505.第2505章第2102章2978.第2978章第2051章第1890章 香港島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807章 聯合行動2504.第2504章弟1790章 專業演出2985.第2985章2580.第2580章第3493章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利益相關2933.第2933章3102.第3102章3122.第3122章第283章 破襲戰2746.第2746章第2283章3392.第3392章2835.第2835章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1819章 戰局吃緊第363章 偷聽第1587章 社會關係3086.第3086章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2041章第275章 會師永安港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2061章第2228章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2177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3095.第3095章3069.第3069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更大一號第四百六十三章 債券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動日(二)第17章 小漁村
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3446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346章 通行令3325.第3325章2446.第2446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2905.第2905章2719.第2719章第1674章 逐步接管第六百五十七章 弱肉強食2370.第2370章2919.第2919章第224章 越南之行(七)第2141章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第3467章第1699章 事後餘波第1360章 步騎之戰第1078章 進駐芝罘島3185.第3185章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2296章第2315章第1648章 令人絕望第1414章 伏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國際形勢3117.第3117章第1510章 威逼利誘第269章 攻防大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歸屬感3066.第3066章第1281章 宣講活動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2152章第2207章第1162章 無影無蹤第107章 市場變化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2689.第2689章第3453章2925.第2925章3203.第3203章第3472章3149.第3149章第2123章第1854章 支持對象第2309章第1986章第3480章第1337章 前程不定2505.第2505章第2102章2978.第2978章第2051章第1890章 香港島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98章 私鹽變官鹽第1807章 聯合行動2504.第2504章弟1790章 專業演出2985.第2985章2580.第2580章第3493章第1883章 漳州見聞第1033章 激戰後龍溪第1122章 芝罘灣新貌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利益相關2933.第2933章3102.第3102章3122.第3122章第283章 破襲戰2746.第2746章第2283章3392.第3392章2835.第2835章第1875章 先進技術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1819章 戰局吃緊第363章 偷聽第1587章 社會關係3086.第3086章第1306章 海口新貌第2041章第275章 會師永安港第1623章 堂堂正正第2061章第2228章第1841章 改變命運的機會第383章 調職申請第2177章第1405章 控制疫情3095.第3095章3069.第3069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更大一號第四百六十三章 債券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動日(二)第17章 小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