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海口新貌

面對海漢這樣強大的對手,僅僅是依靠更多的兵力,高昂的士氣或者高明的指揮,也未必能扳回武器裝備方面的劣勢,這種嘗試在更多的時候所得到的結果只怕還是絕望,否則同樣擁有武裝帆船和強大火炮的西方人也不會在海漢人面前表現得低聲下氣了。劉尚就算以前不通軍事,但前幾日看了海漢軍在海上作戰的操演,又有懂行的軍官在旁邊全程解說,如今至少要比普通人更爲了解海漢軍的作戰方式了,這個時候才能向於小寶有的放矢問一些比較深入的問題。

對於小寶給出的回答,劉尚雖然不太贊同,但也的確想不出反駁的理由,海漢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實力差距就明明白白擺在那裡,明眼人都能看清楚,過往的戰例也在一次次地證明這一點。而從這次在儋州所看到的軍演內容來說,各國與海漢之間的武力差距似乎非但沒有拉近,反而是越來越大了。

巡視組的另一名軍官陸挺也主動加入到了討論中來:“於主任說得對,我們海漢軍的優勢的確主要體現在武器裝備上,不過我想多說一句,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先進戰術體系。我們有可以千里傳訊的電臺,有能夠增大觀察範圍的望遠鏡,因此就有了高效的指揮體系;我們有航速驚人的蒸汽戰船,海軍艦隊所使用的新戰術也是圍繞蒸汽戰船的機動力來制定;我們有了打得既遠又準的火槍火炮,才能淘汰掉舊式的金屬盔甲,讓步兵能夠更加靈活地在戰場上執行作戰任務。而戰術的提升也反過來將裝備的性能應用到了極致,這才使得海漢軍的戰鬥力遠勝他國軍隊。”

劉尚細細咀嚼了一番陸挺的言論,沉吟着問道:“陸兄的意思是,海漢軍的厲害之處,不單是武器性能了得,更重要的是戰術對路,能夠在作戰中充分利用這些裝備。那在下還想冒昧多問一句,既是如此,爲何要將武器和戰術都對安南等國輸出?難道不怕他們學會了真本事,日後野心發作,反咬海漢一口?”

陸挺應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啊,安南買了我們的武器彈藥,學了我們的作戰方式,可他們沒法自行製造出這些武器裝備,我們給多少,他們才能裝備多少,而且賣給他們的武器當然不會有自家使用的好。我們在軍演中展示先進武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告訴這些國家,他們能買到的武器裝備並不是最好的,如果以爲自家用買來的武器武裝了一批軍隊就可以挑戰海漢,那最好還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每年向國外出售多少軍火裝備,這都是經過有關部門精心計算的。這些國家能從我國買到的武器彈藥,也就只夠平時作訓和日常防禦,真要發動戰爭,他們還得臨時向我國訂購彈藥才行。”對於海漢在軍火貿易中採取的一些控制手段,於小寶也毫無顧忌地告知了劉尚。

果然還是海漢人老奸巨猾啊!劉尚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嘆,自己能想到的問題,這些精得跟鬼似的海漢人難道會想不到?海漢的軍火貿易看似繁榮,但實際卻是處於嚴密的控制之下,看來海漢人倒也不是單純地一心向錢,眼光的確放得比較長遠。海漢國能夠在短短數年中成爲南海的軍事霸主,這也絕非是僥倖所致。

不過劉尚仍然不認爲這個地區的其他國家對於海漢的強盛是真的心服口服,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恭順,更有可能只是不得已而爲之的一種態度,畢竟此前與海漢不太對付的武裝勢力,都已經被一一敲打過,或多或少吃到過苦頭。最嚴重的如十八芝之流,更是被海漢軍不遠千里打上門去,剿殺得乾乾淨淨。對周邊這些國家來說,他們看待海漢的態度多半是“敬”有限,而“畏”居多。

說實話如果沒有三亞的隱患,劉尚其實很樂意在儋州多待幾天,與這些外國人士有一些溝通的機會。他很想了解一下大明之外的國家對於海漢的觀感究竟是什麼樣的,這或許對大明今後調整與海漢的關係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不過劉尚對於這種可能性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因爲他知道上面的某些大人物對於海漢在南海所取得的局面其實還很不以爲然,認爲這不過是一個取代了十八芝的新興武裝海商組織,跟佔山爲王的土匪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要等大明平定內亂,安靖北方,騰出手來了就可以像攆蒼蠅一樣把海漢人從南方沿海地區給攆出去。但劉尚自己來海南島看過之後,已經可以確認這邊的局勢沒那麼容易改變了,如今的海漢國統治着數十萬人,有完善的官僚體制和強大的軍隊武裝,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區強國。想把海漢趕出這一地區,除非是朝廷有決心以舉國之力打一場大仗。

要在已經被海漢滲透得千瘡百孔的嶺南地區發動一場大戰,準備工作的難度可能不會比戰爭本身差多少,海漢在嶺南官場上有無數人脈和耳目,朝廷的命令恐怕還沒開始執行,海漢人就會先收到風聲了。到時候誰舉事更快,那還真不好說。

知道的越多,心就越涼,劉尚沒來海南島的時候也是懷着雄心壯志,認爲必定能夠找到將海漢人驅逐出去的辦法。但待的時間越長,就越知自己當初想得太簡單。別說把海漢人趕走,就算現在想要遏制海漢國的不斷擴張都是難於登天。假以時日,這萬里南海都被海漢牢牢掌控之後,只怕就會北上逐鹿中原了。

這些海漢官員雖然嘴上從來不提攻打大明之事,但說到大明的時候也不見他們有什麼敬畏之意,完全將大明視作與安南等國一樣的鄰國而已。假如有朝一日海漢執委會宣佈要北上攻打大明,這些人大概也不會有太多的猶豫,畢竟他們可都沒有再將自己繼續視作明人了。

劉尚本來還想多問幾句,但看到張千智也來到甲板上,當即便很識趣地閉上了嘴。雖然他現在已經知道張千智在這一路上所監視的對象並非自己,至少自己不是主要對象,但每當看到張千智出現在眼前,他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後背一涼。在張千智面前,劉尚總覺得自己是被獵人盯上的獵物,如果不把尾巴藏好,隨時都會被這個獵人給揪出來幹掉。

張千智倒是沒有將注意力放在他身上,這次在儋州抓了一批出賣國家機密的官員和國外來的接頭人員,也算是安全部又立下了一個大功。等塵埃落定之後,他少不得又會得到一份嘉獎令了。

於小寶自然也知道張千智在此次行動中功勞甚大,見他來甲板上透氣,便主動向他恭喜道:“這次你可是又立下大功了,估計到了海口,勝利堡的嘉獎電報就會發過來了。”

張千智笑道:“其實這次功勞最大的不是我,而是張主任,不然這案子還沒這麼順利能辦下來。不過事情出在儋州,勝利堡那邊可能就不會再給他記功了。”

雖說這次抓的涉案人員有大部分都是在儋州地面上活動,但其實張新作爲地方官的責任並不大,而且正是因爲他察覺到了治下地區的某些異常狀況,主動聯繫安全部追查,最終纔將這些人給挖了出來。被捕的海漢官員雖然有出賣情報的動作,但因爲提前就對他們能接觸到的機密信息做了控制,所以並未造成嚴重後果。不過犯事這幾個人,大概是不會再有活着走出苦役營的機會了。

這起案件不至於影響到張新在儋州的地位,但終歸影響不太好,所以正如張千智所說的那樣,執委會大概不會對張新有什麼公開的嘉獎措施,頂多算是功過相抵,不追究張新的領導責任了。

於小寶道:“話說回來,這案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不涉密的話,能不能說來聽聽?”

陸挺連忙接話道:“那容卑職先行迴避。”

劉尚倒是很想留下來聽聽內幕,但陸挺都表態了,他如果再不管不顧地留下來,未免就有點不太識趣。他正待也開口告退,張千智卻主動說道:“這事其實沒多少涉密內容,說說倒也無妨,你們也可以聽一聽。”

原來這幾名海漢官員都是在近一年中開始收到幾名大明商人暗中送出的各種好處,一開始只是求他們在貿易手續上行個方便,或是提供一些不算秘密,但對商人們來說卻具有商業價值的消息。但到後面好處拿得多了,對方便要求他們提供一些海漢軍政方面的信息,而這個時候就算這幾名官員感到懊悔,對方也已經掌握了他們諸多收受好處的把柄,讓他們無法再置身事外。

張新在偶然情況之下知道了這幾名官員的經濟情況有些異常,便暗中通知了安全部,讓他們進行調查,結果這一查就查出了窩案。不過辦案人員也極有耐心,就一直等着這幾名官員的對家出現,判斷他們會在儋州接觸並完成情報交易,這才安排了一場鴻門宴將其一網打盡。

“所以跟他們接頭買情報的是大明的人?”於小寶聽到這裡不禁追問道。

“昨晚初審了一下,都是錦衣衛的人。”張千智說到這個在大明令人談虎色變的衙門,臉上卻沒有什麼興奮的神色:“錦衣衛還是每年都來送人頭,也沒什麼新意。我把人留給了汪百鎖,讓他慢慢審訊,看看能不能再挖出一些埋藏更深的眼線。”

劉尚覺得張千智在說這話的時候,眼神似乎又是有意無意地盯着自己這邊。不過他也不敢在這種話題上出聲接話,只能老老實實地站着當聽衆。

對於南海之濱的海漢國,錦衣衛作爲大明的情報部門不能坐視不管,但針對海漢進行的各種情報工作其實一直收效不大。儘管錦衣衛堅持每年都派出一些人手喬裝成各種身份潛入海南島,試圖在蒐集情報的同時給海漢製造一些麻煩,但自從當年的儋州刺殺案和石碌礦場暴動之後,海漢安全部對錦衣衛潛伏人員的清理便成了重點任務。錦衣衛每年都派人來,海漢也每年都能抓到一些人,雙方各出奇招,鬥智鬥勇,不過海漢安全部佔據主場之利,佔便宜的時候明顯要多一些。

對張千智來說,抓到幾個喬裝成商人的錦衣衛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關鍵還是看是否能從他們身上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就這麼幾個蝦米,還不至於讓他親自去審問,所以交給汪百鎖之後,他便與巡視組一同乘船前往海口,安全部在瓊北地區的辦事處就設在當地。

這些情報領域的明爭暗鬥在張千智口中說來平平無奇,但劉尚卻是聽得暗自心驚。他雖然不是隸屬錦衣衛的人,但來海南島的目的倒是與被抓的這些人大同小異,要是哪天也被張千智所在的部門捕獲,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得過海漢的酷刑拷問。

懷着這種惴惴不安的心情,劉尚在前往海口的途中顯得心事重重,寡言少語。不過旁人都以爲他是身體尚未痊癒,精神不佳所致,倒也沒人把他的狀況與儋州的見聞聯繫到一起。

從儋州到海口有八十多海里航程,巡視組不趕時間,也就慢慢悠悠地行進,到半夜時分才抵達海口市海岸線的南渡江入海口。海漢接管此地之後興建的城區,便位於南渡江西岸的臨海平原上。事實上原來的瓊州府城也在此地,不過城內寸土寸金,不太適合搞大規模的商業開發,所以新城區選在了原本府城的北面,與目前新建的海口港連成了一片,可以說是繼三亞之後的又一處港口城市了。

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3427章第1984章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第九百章 北上考察(二)第九百六十四章 結案第3507章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明目張膽第2240章第2341章第1081章 脫身洗白第1173章 輿論陣地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2434.第2434章3283.第3283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2065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第363章 偷聽第2313章第2196章3396.第3396章第2197章第2253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2162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交手(三)第1851章 政治目的第2228章2858.第2858章2498.第2498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第1042章 輕取大甲社第2170章2931.第2931章3351.第3351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316章 授獎儀式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1225章 軍事培訓3039.第3039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第2231章第1400章 審訊結果3096.第3096章第2085章第2237章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第288章 慶功總結第1293章 由海轉陸3134.第3134章第96章 貨幣(二)第1349章 逼入絕境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3253.第3253章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2346章第1836章 截殺清軍2907.第2907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2011章第2279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371章 南越的悲劇第2154章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3181.第3181章第2184章第2200章第125章 戰爭販子2663.第2663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1063章 各懷心思3272.第3272章第2001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第1268章 入籍手續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排身份第2262章第2013章第1938章2836.第2836章第1691章 壟斷經營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1478章 前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第1993章第2051章
第1244章 前堵後抄第3427章第1984章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第九百章 北上考察(二)第九百六十四章 結案第3507章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明目張膽第2240章第2341章第1081章 脫身洗白第1173章 輿論陣地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2434.第2434章3283.第3283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2065章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監控第363章 偷聽第2313章第2196章3396.第3396章第2197章第2253章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2162章第六百三十四章 交手(三)第1851章 政治目的第2228章2858.第2858章2498.第2498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第1042章 輕取大甲社第2170章2931.第2931章3351.第3351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行動日(一)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316章 授獎儀式第七百四十五章 移民政策第1225章 軍事培訓3039.第3039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絆腳石第2231章第1400章 審訊結果3096.第3096章第2085章第2237章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第288章 慶功總結第1293章 由海轉陸3134.第3134章第96章 貨幣(二)第1349章 逼入絕境第五百三十章 情況說明3253.第3253章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2346章第1836章 截殺清軍2907.第2907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011章 開國慶典(十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人選擇第1731章 商業契機第2011章第2279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第371章 南越的悲劇第2154章第1832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3181.第3181章第2184章第2200章第125章 戰爭販子2663.第2663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談判與妥協第1063章 各懷心思3272.第3272章第2001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第1268章 入籍手續第九百七十六章 前往昌化港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排身份第2262章第2013章第1938章2836.第2836章第1691章 壟斷經營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第1111章 兩棲作戰第1478章 前線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九百三十九章 勿里洞島第1993章第20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