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消化難民

“大人,島上營房已已經住滿了難民,今天送來這些人實在沒有地方安置了……”

“知道了。陸軍的軍需倉庫裡還有二十多頂大帳篷,你去跟連長說一聲,讓他都拿出來,先把老弱婦孺安排住下。至於其他人……今晚就露天將就一下吧,明天應該能騰出地方來安置。”劉尚看着海邊碼頭正在由船登岸的衆多難民,面色平靜地向屬下吩咐道。

自從聯軍本月開始在遼東海岸正式展開大面積襲擾行動之後,送來廣鹿島的難民數量和頻率都比先前翻了幾倍,以至於島上難民營出現了人滿爲患的場景。如果不是劉尚來到廣鹿島之後便抓緊時間又興建了一些簡易房舍,加快了難民的登記和轉運速度,當下的狀況早就已經超出了難民營的接收能力了。

如今島上難民營的臨時住客已經超過兩千,而今天這支船隊送來的難民又至少有七八百人之多,他的屬下只能來請示該如何安置這些新來的難民。至於軍方庫存的帳篷,民政人員無權徵用,也只有劉尚出面跟軍方打過招呼之後,難民營才能使用這些軍用物資。

好在聯軍早早便跟金州這邊聯繫過了,提前運了大量糧食、被服、藥材等物資到廣鹿島上備着,島上除了住所比較擁擠,物資供應方面倒是沒有什麼缺口,這也讓劉尚需要操心的事情稍稍少了一些。但他知道要緩解島上接收能力不足的問題,僅靠難民營擴容是不夠的,因爲島上的駐軍和民政工作人員數量終究有限,能管理的難民人口也是存在上限的。而金州方面的人手也同樣吃緊,沒法調來更多的專業人員供劉尚指揮,所以他也只能因地制宜,想辦法自行解決眼前的困難。

劉尚能夠被委以重任,獨力處理廣鹿島難民營的相關事務,自然是在這方面有一套手段。如何從難民中選拔出既聽話又不至於太傻的人來作爲臨時屬下,劉尚在芝罘島和旅順都曾有過實際操作經驗,而廣鹿島上的現狀也正好能讓他以這種手段來解決問題。

當然他不會用自己的寶貴時間去一個個面試難民,那樣做的效率未免也太低下了。這個時候難民們的登記手續就起了作用,雖然記錄下來的個人資料都很簡略,但有特殊專長的人都會在資料中進行備註,比如能讀書識字的人,資料上便會有個打了圈的“文”字,表明此人是有文化的,而有手藝的匠人則會有“匠”字標識,以此類推。如果其專長非同一般,還會有更爲詳細的註釋,甚至是直接推薦到劉尚這邊。

自他來到廣鹿島,已經陸陸續續從島上的難民中選拔了二十多名可用之人,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大明統治時期曾在鄉間從事過里長、衙役、書吏等工作的人員,對於如何管理民衆具有一定的實際經驗,也能夠聽懂並執行劉尚所下達的任務。有些主動性比較強的人,還會向劉尚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以提升現有的難民身份覈實和登記手續的效率。

這些人雖然還談不上對海漢效忠,但劉尚告訴他們,只要在廣鹿島上把交予他們的差事完成好,今後到了海漢國統治區安頓下來,也依然還可以進衙門當差,甚至是成爲基層官員。而劉尚本人現身說法,從一介平民成爲手握實權的官員,這樣的事例無疑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對於這些曾經在大明衙門裡任過職,後來被滿人踢出局的“前公務員”來說,能夠有機會再回到衙門裡做事,哪怕這個衙門不是大明所屬,但只要還是漢人當政,那也能讓他們看到開始新生活的希望。而且海漢人在遼東打下一塊統治區與清國分庭抗禮的消息,他們這兩年也都有所耳聞,今後能得到海漢人的庇護,總比大明朝廷的不聞不問好得多。只要能好好地活下去,爲海漢人效力也不是什麼禁忌的選項。

劉尚向這些人灌輸的便正是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思想,只要解開了他們的思想禁錮,讓他們心甘情願地開始爲海漢效力,那麼隨着工作經驗的增加,他們自然會逐漸意識到海漢的強大實力,到時候就知道效忠海漢纔是他們人生中最爲明智的選擇——就如同劉尚自己當初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一樣。

對於這些遼東本地的漢人來說,劉尚這個標杆榜樣的作用還是相當大的。既然大家都是大明出來的漢人,都是兩條胳膊兩條腿,別人能在海漢當上大官,那自然會有“我上我也行”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自然會不斷刺激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工作動力,從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可靠度。

當然了,劉尚的這些手段大部分還是從他在三亞期間所接受的專業培訓中學來,只有小部分是在這幾年的工作中自己琢磨出來的成果。用來對付這些怎麼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隨便使點小手段就夠用了。

劉尚雖然不太清楚前線的戰況如何,但從最近這些天送到廣鹿島來的難民和軍中傷員的人數,便不難推測海漢目前在遼東戰局中的優勢地位。

特別是最近送到島上這些難民,都是整村甚至整鎮打包運來的,而且大多人員齊整沒有出現什麼死傷,說明海漢組織的聯軍在前線拿下這些地方的時候並未遭遇太強的抵抗。

當然這也算是一個合理的現象,畢竟聽說清軍都集中在鴨綠江那邊打朝鮮去了,而遼東半島的守軍幾乎有大半都堆在金州防着海漢軍北上,這個時候從海上出擊,清軍在漫長海岸線附近的防線肯定會如同篩子一樣,讓海漢軍在當地予取予求了。

按照劉尚自己的統計,如果刨開東江鎮的人口不計,那麼去年這一整年從遼東地區獲得的人口,大概還沒最近這一個月的收穫多。僅從他來到廣鹿島之後由各種船隻運來島上的難民,就已經差不多有四千上下了,而這還僅僅只是從清國統治區擄得人口的一部分,據說還有幾千人已經被送去了朝鮮那邊的新殖民地安置,可見這段時間真的稱得上是收穫頗豐了。

對於海漢在遼東的殖民地來說,人口是絕對不會嫌多的。儘管海漢在金州地峽以南佔領這片地區的實際面積還不到兩百平方公里,但相比其他海外殖民地的實控面積已經不小了。比如隔海相望的山東登州芝罘島地區,就算將大半個福山縣一併算進海漢的控制區,也不過才七十平方公里左右,而目前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人口已經突破三萬人。

橫向對比一下,旅順加上金州的總人口大約也是三萬多人,但按照海漢的開發計劃,在這片地區安置個七八萬人也很正常,如今距離這個目標還相差了近半。

至於這些人口在耕地並不充裕的當地要如何安排生計,其實不需要三亞那邊的民政部門做計劃,劉尚憑藉自己這一年多時間對當地環境的逐漸熟悉,便能安排個七七八八。

除了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耕作式傳統農業之外,以當地的旅順口和大連灣的水文條件,大力發展造船業和漁業無疑是一項極爲明智的選擇。如果能夠建成勝利港同等規模的大型造船廠和港口設施,那至少就能解決幾千人的就業問題了。而與此關聯的大規模漁業和海水製鹽所需的勞動力也非常可觀,不會比造船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少。

此外因爲這塊區域與清國佔領區接壤,兩國軍隊長期處於軍事對峙狀態,海漢在這裡也常年駐有數千人規模的部隊,因此圍繞軍隊和後勤所展開的相關行業也非常多。據劉尚所知,這兩年駐守遼東這幾位軍方大人物都有意想要將金州地區打造成海漢在北方的最大軍事基地,今後或許會以軍鎮的形式逐漸繁華起來。

雖說無論是大明還是清國,或許都會對失去這片土地心有不甘,但在海漢絕對武力的震懾之下,這兩國也都不敢主動對這裡興兵,所以這裡既是充滿了火藥味的戰區,但同時也是整個遼東最爲安全的一片地區。劉尚看着眼前這些神色倉惶的難民,心道你們算是好命了,能被海漢軍從清國接出來。而將代替他們在清國統治下接受壓榨的,便是如今正被清軍鐵蹄蹂躪之下的朝鮮人了。

清軍在入侵朝鮮之後,三天內勢如破竹般連下三城,其推進速度之快,讓原本留在朝鮮境內觀察清軍動向的海漢偵騎也不得不將活動範圍回縮到海岸附近,以便在危急時刻能及時從海上撤離。

不過這三板斧使完之後,清軍主力南下的速度就開始放緩了。這倒不是他們遭遇到了朝鮮軍隊的頑強抵抗,而是其自身的後勤輜重已經跟不上前線部隊的推進速度,皇太極不得已之下只能暫時放緩進攻節奏。

其實要解決深入朝鮮之後的補給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如果同樣的處境交由海漢就能輕鬆解決,但清軍的短板就在於他們幾乎沒有海上運輸的能力——海漢艦隊雖然撤離了鴨綠江,但在入海口附近還留了數條戰艦,讓清軍根本不敢讓內河那些帆船載着補給出海。而這些沉重的軍需物資要在陸上通過車馬運往百里之外的前線,其速度就可想而知了。而且朝鮮境內的官道路況實在不怎樣,清軍先頭部隊的騎兵過處,便已經對路面產生了明顯的損毀,讓後續到來的載重馬車通行困難。

當然了,雖然有一定的困難,但相比收穫倒也不算什麼。清軍在這一路南下的途中,已經虜獲了超過四千名朝鮮人,這些俘虜到了戰後可都是參戰將士實打實能分到手的奴隸,因此士氣也是十分高漲。

最讓皇太極寬心的是,原本擔心海漢人會協助朝鮮作戰,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海漢似乎真的與朝鮮鬧翻了,絲毫沒有要介入到這場戰事中來的意圖。只要海漢不出兵插上一腳,就算朝鮮把全國的兵馬都堆到北方來與清軍決戰,皇太極也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壓力。

但這種輕鬆的感覺也僅僅只維持了三天而已,就在清軍主力向下一站宣川進軍的時候,從清國國內傳來了壞消息,海漢軍在遼東海岸頻頻出擊,短短几天內已經攻陷數處村鎮,擄走民衆超過五千人。而據當地守軍的報告,海漢軍的襲擊全都是從海上發起,並且登陸部隊的兵力至少在兩到三千人,分散駐防各地的清軍根本就沒有一戰之力,斷斷續續也已經損失了一兩千兵馬了。

這些消息頓時就沖淡了清軍在朝鮮境內一連串勝績所帶來的喜悅之情,海漢採取這樣的戰術,明顯就是看準了清軍主力入朝之後國內後防空虛,這才能肆無忌憚地攻入清國控制區大肆擄掠。

“果然海漢人主動撤離鴨綠江就是另有圖謀!”對於壞消息的到來,皇太極除了發怒之外,也無奈地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好的應對措施能夠立刻阻止對方的行動。

讓大軍回頭是不可能的,打朝鮮這一戰已經準備了一年有餘,而且如今戰事順利,如果要調頭回國去防着海漢的襲擾明顯不划算,還有可能會傷及到目前高漲的士氣。而且以海漢人的脾性,說不定主力調回國內佈防,海漢人還會再玩一次金蟬脫殼,繼續避而不戰,或是迅速從海上轉移去別的地方實施偷襲。對清軍來說,海漢的攻勢就是防不勝防,想要依靠被動防禦阻止他們的行動十分困難。

從金州方向調兵,皇太極更是想都不敢想,一年前好不容易纔將海漢人封在了金州地峽以南,要是調動當地兵馬讓海漢察覺到,一旦將部隊集結到該地區突破了清軍防線,那入朝大軍不回也得回了,到時候更將是得不償失的局面。

2521.第2521章第1969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169章第九百六十三章 告破第1938章第1639章 速戰速決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1525章 厲害對頭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2001章第49章 海漢第1982章3018.第3018章第2085章第2063章第1454章 未來打算第2349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第3418章第1792章 去朝鮮第八百六十二章 如何處置第五百六十章 一較高下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736章 國際貿易第1919章3187.第3187章第1372章 回撤第2249章第2240章3030.第3030章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2162章第1462章 競爭關係2871.第2871章2991.第2991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九百零六章 撈一筆第1989章2779.第2779章3079.第3079章2594.第2594章2856.第2856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1910章 並不簡單3409.第3409章3167.第3167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3367.第3367章第1579章 使館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175.第3175章2653.第2653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3414.第3414章第1082章 懷疑對象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1345章 脅迫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1081章 脫身洗白2485.第2485章第1015章 開國慶典(十五)第1360章 步騎之戰第2052章2856.第2856章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2692.第2692章2421.第2421章第1886章 澎湖小憩第1891章 貿易港第九百五十九章 偵破進程3062.第3062章3299.第3299章2390.第2390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3380.第3380章第1390章 難以掩蓋2613.第2613章第1374章 北上幹部第351章 戰亂之後第2086章第1959章第1678章 特權機關第1433章 地雷的威力第1592章 開眼界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3426章3126.第3126章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3400.第3400章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
2521.第2521章第1969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2169章第九百六十三章 告破第1938章第1639章 速戰速決第1801章 難以逾越第1525章 厲害對頭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2001章第49章 海漢第1982章3018.第3018章第2085章第2063章第1454章 未來打算第2349章第1598章 李奈的決斷第3418章第1792章 去朝鮮第八百六十二章 如何處置第五百六十章 一較高下第54章 崖州城(一)第1736章 國際貿易第1919章3187.第3187章第1372章 回撤第2249章第2240章3030.第3030章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2162章第1462章 競爭關係2871.第2871章2991.第2991章第1456章 東江鎮的利益第九百零六章 撈一筆第1989章2779.第2779章3079.第3079章2594.第2594章2856.第2856章第1770章 跨國組合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1910章 並不簡單3409.第3409章3167.第3167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3367.第3367章第1579章 使館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175.第3175章2653.第2653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3414.第3414章第1082章 懷疑對象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1345章 脅迫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七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交火第1878章 利益輸送第1081章 脫身洗白2485.第2485章第1015章 開國慶典(十五)第1360章 步騎之戰第2052章2856.第2856章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2692.第2692章2421.第2421章第1886章 澎湖小憩第1891章 貿易港第九百五十九章 偵破進程3062.第3062章3299.第3299章2390.第2390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3380.第3380章第1390章 難以掩蓋2613.第2613章第1374章 北上幹部第351章 戰亂之後第2086章第1959章第1678章 特權機關第1433章 地雷的威力第1592章 開眼界第1259章 被迫接受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3426章3126.第3126章第1297章 安撫與威脅3400.第3400章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島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港島開發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