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7章

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爲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對海漢而言,軍火貿易是極爲重要的外貿項目,不僅僅承載着數目龐大的經濟收益,更是海漢對外施加影響力,籠絡盟友的重要手段。朝鮮的確有心要加入海漢構建的軍事同盟,購買和使用海漢制式的武器裝備,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朝鮮的訂單不算大,在軍火貿易這個領域中連海漢的主要客戶都算不上,自然不太可能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

白克思當然能理解朝鮮人的想法和難處,想當初安南其實也有過類似的景況,沒有足夠的軍費,但又想要購買海漢的武器裝備。不過安南人更能下得了狠心,果斷選擇了用資源換軍援,在嚐到強大武裝帶來的甜頭之後,便將逐年擴充軍備作爲了國策之一。

而朝鮮在類似的局面下就顯得有些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想讓海漢提供更多的軍援,又不願下血本來表明誠意,那自然很難得到海漢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去做才能在白克思所說的公平競爭中得到海漢的支持,那就看李溰自己怎麼去理解了。

李溰其實在抵達三亞後已經對去年發生在馬打藍和荷蘭兩國間的競拍軍火一事略有所聞了,李希還曾找來了當時的報紙給他看過相關報道。但要朝鮮以這樣的方式去競購海漢出產的武器裝備,那估計是行不通的,畢竟戰後的朝鮮在財力上遠遠不及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根本無法在舉火採購這個領域投入重金。

李溰當然知道以海漢人的精明,不可能將好處白白贈予自己的國家,但他還是心存一線僥倖,希望海漢能在軍援方面做出更多的讓步,扶持朝鮮建立新軍。但這種願望與海漢的利益並不一致,海漢出兵朝鮮,目的並不在於挽救李氏在半島的統治,而是在打擊清國的同時對朝鮮施加影響,進而控制半島地區的一些重要資源及朝鮮國的外貿渠道。而對李溰等留學人員的長遠投資,也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部分手段。

白克思見李溰沉默不語,似乎有所觸動,當下便將話說得更直白三分:“能從我國大批買到武器裝備的,都是我國的盟友,誰的訂單價高量大給錢爽快,我們就先供應給誰。貴國要大批購買武器,也是照這個標準一視同仁。沒錢也沒關係,資源、土地、人口,都可以用來抵價!”

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337章 前程不定2863.第2863章第1866章 落後就要捱打2505.第2505章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264章 武裝遊行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1641章 正面對決第390章 交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3066.第3066章3346.第3346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2165章2445.第2445章第1722章 新舊後臺2976.第2976章第2340章2895.第2895章第2221章第3437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2001章2574.第2574章2397.第2397章第2253章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3136.第3136章2466.第2466章第74章 收買2841.第2841章2539.第2539章2938.第2938章第1446章 關鍵人物第3459章第394章 受降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126章 行動籌備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1714章 見習期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2392.第2392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3498章第3493章第1737章 暗中操作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2308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3387.第3387章3267.第3267章第六百八十四章 等待集結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第3515章2372.第2372章第137章 新任巡檢(四)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第2233章第2130章第1267章 缺乏信任2983.第2983章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六百七十八章 投資環境第1561章 絞盡腦汁2995.第2995章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第1367章 佯攻第2134章第45章 談條件(二)2828.第2828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七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獨到第2179章3024.第3024章3004.第3004章2535.第2535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3452章2643.第2643章第1981章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1165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二十四章 金礦第2006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1568章 挽回影響第3500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
第352章 對抗與合作第1337章 前程不定2863.第2863章第1866章 落後就要捱打2505.第2505章第202章 產能與市場第264章 武裝遊行第1341章 立場搖擺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第1641章 正面對決第390章 交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3066.第3066章3346.第3346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第2165章2445.第2445章第1722章 新舊後臺2976.第2976章第2340章2895.第2895章第2221章第3437章第八百七十二章 白刃戰第2001章2574.第2574章2397.第2397章第2253章第113章 調教猴子的正確姿勢3136.第3136章2466.第2466章第74章 收買2841.第2841章2539.第2539章2938.第2938章第1446章 關鍵人物第3459章第394章 受降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126章 行動籌備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1714章 見習期第245章 廣州貿易進展2392.第2392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3498章第3493章第1737章 暗中操作第九百零一章 北上考察(三)第2308章第1186章 杭城見聞3387.第3387章3267.第3267章第六百八十四章 等待集結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第3515章2372.第2372章第137章 新任巡檢(四)第八百四十四章 許心素的決心第2233章第2130章第1267章 缺乏信任2983.第2983章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六百七十八章 投資環境第1561章 絞盡腦汁2995.第2995章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第1367章 佯攻第2134章第45章 談條件(二)2828.第2828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顧慮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七百三十七章 造化弄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眼光獨到第2179章3024.第3024章3004.第3004章2535.第2535章第1181章 親自出面第3452章2643.第2643章第1981章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1165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二十四章 金礦第2006章第1484章 遼東的未來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1568章 挽回影響第3500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八百九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