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2章

虞堯何嘗不知道這種辦法的可行性不高,但如今關於日本方面的情報十分有限,哪怕希望渺茫,他也只有盡力設法從每一個可能的消息渠道去進行調查。萬一瞎貓碰到死耗子,真讓這個法子奏效了,或許就能多幾個可以審訊的對象了。

當然了,除了調查之前的系列案件這個目的之外,虞堯其實也是有心要藉此機會再打壓一下荷蘭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保持貿易關係,這事海漢當然早就知道,否則虞堯也不會爲了調查相關線索而主動登門了。但如果不是他態度強硬要求荷蘭人合作,對方大概還會繼續知情不報,對海漢隱瞞相關的線索,這件事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也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荷蘭人事後有所補救,也的確出手對嫌疑對象進行了抓捕,但虞堯很難對其表現滿意。趁這個機會給荷蘭人下絆子,也好稍稍彌補一下沒有在大員港抓到活口的遺憾。

東印度公司與日本的貿易規模雖然說不上有多大,但卻是其在東北亞地區最主要的貿易對象之一,而虞堯現在所提出的要求,其實就是在逼迫荷蘭人與平戶藩翻臉,一旦事情敗露,荷蘭人恐怕很難再通過平戶藩來維持與日本的貿易關係了。漢斯百般推脫不肯接下繼續欺騙平戶藩的任務,也正是因爲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肯定是與平戶藩徹底鬧翻,有可能會讓東印度公司失去這一個重要的貿易渠道。

虞堯冷笑道:“漢斯先生,你大概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當年爲了十八芝的事情,福建海峽折騰得有多厲害,你也是親歷者之一,我就不用多費口水了。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當年我國對十八芝什麼態度,現在還是一樣。如果十八芝還有餘黨想跳出來,那有可能會再爆發一次戰爭!到時候東印度公司再想置身事外,恐怕就來不及了。”

當年十八芝在福建海域一家獨大,就連西方殖民者也得對其避讓三分,而初露崢嶸的海漢國卻是花了幾年時間,硬生生啃下了十八芝這塊硬骨頭,其間的大規模戰鬥次數還真是不少。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早期曾公然站在十八芝一方,並出兵與海漢交手,吃了大虧之後才逐漸轉向中立,不敢再出手參與海漢跟十八芝之間的戰爭。

東印度公司當初與十八芝勾結在一起,這筆帳海漢並沒有深入追究,仍然是給荷蘭人留下了大員港。但虞堯當下的語氣,便是在懷疑東印度公司跟十八芝餘黨再次勾結。如果這個猜測被證實,那大概就是要新賬老賬一起算了。

漢斯此時真是十分爲難,他並不想讓自己和東家再次被捲入到海漢與十八芝的恩怨中,但海漢人似乎並不想留給他作壁上觀的機會。

他迅速權衡了一下利弊,如果不站隊,很可能會因此而得罪海漢人,甚至會招來海漢的軍事報復。如果站隊海漢,那失去日本的貿易渠道似乎也將在所難免,但保下大員港應該不是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對自己和東印度公司來說,那當然還是保住大員港這個據點比較重要,畢竟從這裡再往北去,荷蘭就不再擁有任何一處殖民地了,保住大員港,至少還能保下對大明的主要貿易通道。

漢斯深吸了一口氣,對虞堯道:“我並不清楚平戶行內部的情況,所以接下來頂多只能在本地封鎖消息。如果要照將軍的要求,主動派人去跟平戶藩報信,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

漢斯現在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儘量消減海漢人的怒火,降低己方在這場衝突中的參與程度,以此來避免東印度公司在未來所將蒙受的損失。

虞堯沉默了一陣,然後才提出了新的條件:“既然你們幫不上什麼忙,那平戶行這個地方,要有我的人蔘與搜查,在這裡所查獲的各種證物,包括武器、賬目、個人物品,也必須要全部交給我方處理。”

這個條件要比先前的要求容易得多,漢斯點點頭道:“那就一言爲定了!”

他答應下來之後,卻注意到虞堯表情一鬆,頓時便知自己應該是中了對方的計。對方先是故意提出一個讓自己十分爲難的條件,等自己叫苦之後再以讓步的姿態提出真正的條件,這樣就使得自己難以再與其討價還價了。漢斯也只能暗自感嘆,不管是海漢還是平戶藩,自己遇到的人都不是善茬。

夜幕來臨的時候,對平戶行的搜查工作仍未結束,但虞堯沒有選擇留在大員港過夜,在天黑之前便登船離開了這個地方,只留下數人在這邊繼續未完成的搜查取證任務。這趟行程的收穫已經遠超他的預期,原本只是想來大員港這邊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從荷蘭人這邊旁敲側擊地打聽到一些消息,但沒想到卻由此落實了幾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目前基本能夠確認,軍火走私系列案件的幕後主使者與日本平戶藩有着極爲密切的關係,而且很有可能便是曾經隸屬於十八芝,在宮古島戰役中逃過一劫的漏網之魚。

這些人花了很大的工夫在東南沿海各地部署了大量以商行爲掩護的機構,並通過這些機構在當地尋找軍事援助的對象,向其提供由西班牙製造的火槍武器。而這也正好可以解釋,爲何得到這些武器的勢力多是集中在大明東南沿海地區,並且都是以海漢或海漢的盟友爲目標——這一地區正是數年前曾屬於十八芝掌控的勢力範圍。

十八芝的餘黨對於這些貿易港的地理人文當然都十分熟悉,甚至極有可能在地方上還有許多人脈可用,所以要在這一地區低調地經營一些商業機構也並不是難事,就連許心素苦心經營多年的老巢漳州也被其滲透進去了。

勝利堡在第二天早上便收到了來自澎湖的長篇電文,虞堯詳述了前一天在大員港的收穫,並附上了個人的一些看法。隨後執委會便立刻召集相關官員,開會商討接下來該如何處理此事。

“十八芝……這夥人還真是陰魂不散啊!”陶東來在聽完顏楚傑宣讀電文內容之後,不由得發出了感慨:“沒想到過了好幾年,我們還得再跟十八芝打交道!”

“這夥人跟當年被我們的消滅的十八芝,應該有很大的不同了。”顏楚傑放下電文之後提醒道:“當初包括鄭芝龍在內的十八芝頭目,在幾次大的戰鬥中陸陸續續都死完了。現在的這夥人,更有可能是由他們的下屬、親友,還有打着他們旗號的野心家組成。”

“你說得對,我們的確是應該以更客觀的角度來審視其存在。”陶東來點頭對顏楚傑的見解表示了贊同,想了想又對何夕問道:“老何怎麼看?”

“按照虞堯在大員港調查所得的情報來看,這夥人很可能是依附於日本的平戶藩,或者與其有着很密切的合作關係。”何夕慢慢地分析道:“由於當年十八芝的主力已經被我們消滅殆盡,能帶兵打仗的人基本上都沒了,所以這夥人雖然很有可能與十八芝有極深的淵源,但他們的行動方式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這夥人更善於經營而非作戰,所以他們會選擇了商行作爲身份掩護,慢慢在當地培育能爲自己所用的武裝勢力。只可惜他們露出馬腳的時候還是太早了一些,如果再讓他們這樣悄無聲息地經營幾年,再抓着一個時機在各地同時同手,那結果會怎樣還真是很難說了。”

聽何夕分析到這裡,與會衆人便不禁回想起了這一系列事件引發執委會重視的開端,發生在海南島的刺殺朝鮮世子未遂事件,以及發生在遼東的清軍火槍隊偷襲事件。正是因爲這兩起性質特殊的事件中都出現了來源未知的火槍,情報部門纔會投入大量人力進行追查,從而慢慢循着蛛絲馬跡牽連出了後續的一系列驚人發現。

如果按何夕所說,對方沒有急於在去年年末發動這兩起襲擊事件,而是繼續低調地經營他們的產業,不主動將自己曝光,那海漢大概也很難發現他們所在進行的這些勾當。

“那問題來了,他們爲什麼會選擇去年年末這個時候發動?”陶東來提問道:“特別是遼東那邊,清軍只爲了打掉我們一支巡邏隊,就暴露了好不容易訓練的一隊火槍兵,這看起來不像是精於算計的人會作出的決策。”

“我認爲遼東那次針對巡邏隊的襲擊行動倒未必是這夥人發起的,他們應該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能左右清軍的作戰安排。”顏楚傑應道:“那次事件更有可能是清軍的某個高級軍官頭腦發熱,想安排一次實戰行動來驗證裝備了新式火槍的這支部隊是否能夠達到他們的期望。至於後果,清軍恐怕根本就想不到我們會從一起小規模戰鬥中查出那麼多的東西,否則他們早就應該把那支火槍隊調離金石灘大營了。”

顏楚傑所推測的狀況無疑更接近於事實,清軍的襲擊作戰目的並不明確,對於取得戰果之後的安排也顯得毫無預案,更沒有料想到海漢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制定了針對這支火槍隊的作戰計劃,結果導致這支剛剛成型的火槍隊被潛入敵後的海漢軍一舉殲滅。相較於他們所取得的有限戰果,最終可謂是得不償失,並且短期內都難以重建第二支同等規模的火槍隊了。

而針對朝鮮世子李凒的襲擊行動,相關的調查工作卻是處於停滯狀態。在儋州捕獲的那一幫人都是爲錢而來的賞金殺手,只知道自己的行動目標是李凒,卻並不清楚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而僱傭這些殺手的僱主,也都趕在海漢的追查之前就切斷了相關線索。

安全部推測幕後主使的目的是爲了破壞海漢與朝鮮之間的關係,但也有另一種未經證實的觀點認爲這種針對李凒的襲擊行動應該是與朝鮮國內的王族權力更迭有關。

畢竟朝鮮王族在過去的幾百年當中出過不少王族成員爲奪權互相傾軋的狀況,到了李凒這裡出現類似狀況也很正常。而且李凒到海漢出使留學之後,如無意外海漢就將會支持他以世子身份繼承朝鮮王位,這樣一來對這個王位心存念想的其他人,想篡位的難度無疑又會增大不少。而如果能在李凒不在國內的時候將其幹掉,那麼不但能除掉競爭對手,而且也會很容易擺脫嫌疑。

這種陰謀論觀點在海漢高層中不乏支持者,但由於缺乏實證,目前也仍然只是一種推測。不過自那之後,海漢爲李凒所提供的保護也是加強了許多,務求要保證李凒在海漢留學期間的人身安全。

要查明此事,恐怕還得指望朝鮮國內能有新的線索出現,但考慮到這種權位爭奪的鬥爭極爲敏感,即便王族內部有什麼狀況,多半也不會主動告知海漢,要進行調查的難度極大。

而近期的調查成果又讓這個襲擊事件的目的有了第三種可能,即日本平戶藩,或是十八芝的餘黨,出於某種原因也參與了針對朝鮮世子的襲擊行動。

至於對方選擇的這個動手的時間點,根據對薛正等人的審訊來看,他們的行動嚴重缺乏充分的準備,甚至沒有提前制定好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所以海漢高層普遍認爲這是爲了要抓住李凒剛剛抵達海漢,相關的安保措施還不是那麼嚴密的時機,而事實上如果不是薛正一夥過於急切地想趕在李凒完成環島考察之前動手,稍稍向後推遲一段時日,或許會有更好的行動時機出現。

而這種嘗試可一不可再,只要失敗一次,就很難再得到第二次機會了。只是安全部的相關調查工作停滯不前,每每談及此節,何夕就不免有些尷尬了。

2794.第2794章3333.第3333章第2039章2429.第2429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2490.第2490章3232.第3232章第2293章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3201.第3201章第2232章第275章 會師永安港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3090.第3090章3231.第3231章3218.第3218章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3344.第3344章第216章 軍力吃緊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16章 土著眼中的外來戶3041.第3041章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2172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3455章2956.第2956章3128.第3128章2983.第2983章第2362章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3290.第3290章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1495章 朝鮮使者第1530章 利益之爭第174章 銷售模式第2052章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1139章 滲透與控制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380章 戰敗替罪羊2771.第2771章3400.第3400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3013.第3013章第2027章第1329章 戰俘口供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1839章 戰義州3145.第3145章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1071章 不同兵種2483.第2483章第1234章 潛入柔佛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第2312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2418.第2418章3398.第3398章第1871章 見世面第2326章第1828章 戰局逆轉第1892章 格局3303.第3303章2404.第2404章第299章 武裝押運的背後第2132章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1538章 金融機構3064.第3064章3288.第3288章第2111章第2087章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親自演示2600.第2600章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2068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3260.第3260章2771.第2771章2963.第2963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2898.第2898章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1857章 利益集團第1948章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
2794.第2794章3333.第3333章第2039章2429.第2429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2490.第2490章3232.第3232章第2293章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3201.第3201章第2232章第275章 會師永安港第242章 駐廣辦的促銷手段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九百三十四章 權衡利弊3090.第3090章3231.第3231章3218.第3218章第225章 越南之行(八)3344.第3344章第216章 軍力吃緊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16章 土著眼中的外來戶3041.第3041章第八百三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2172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3455章2956.第2956章3128.第3128章2983.第2983章第2362章第1046章 人心向背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3290.第3290章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1495章 朝鮮使者第1530章 利益之爭第174章 銷售模式第2052章第七百四十八章 輕重緩急第1139章 滲透與控制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380章 戰敗替罪羊2771.第2771章3400.第3400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潰敗3013.第3013章第2027章第1329章 戰俘口供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第167章 魏平的小算盤第1839章 戰義州3145.第3145章第1251章 各懷心思第1071章 不同兵種2483.第2483章第1234章 潛入柔佛第八百一十章 內部擊破第2312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2418.第2418章3398.第3398章第1871章 見世面第2326章第1828章 戰局逆轉第1892章 格局3303.第3303章2404.第2404章第299章 武裝押運的背後第2132章第1257章 解決方案第1538章 金融機構3064.第3064章3288.第3288章第2111章第2087章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親自演示2600.第2600章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2068章第1237章 萬事俱備3260.第3260章2771.第2771章2963.第2963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日島之戰(三)第320章 董煙雲的借兵計劃2898.第2898章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193章 駐崖辦的不和諧因素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1857章 利益集團第1948章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