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1章

以海漢軍目前所具備的戰力,要在正面戰場上戰勝清軍當然不是問題,但經過兩年多的交鋒之後,清軍也已經在屢戰屢敗的過程中學聰明瞭不少,知道盡可能避免在地勢開闊的戰場上與海漢軍正面交戰,通過大量構築堡壘等防禦工事來增加陣地的縱深,從而與海漢軍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海漢想要通過正面戰場上的作戰行動來削弱清軍,所需付出的代價就不太划算了。而且海漢軍部署在遼東地區的兵力有限,就算有能力將戰線往北大幅推進,也很難維持面積更大的統治區。

所以王湯姆和錢天敦審時度勢,便不再在正面戰場發動攻勢,而是準備以踏雪行動爲契機,對滿清在遼東半島的統治基礎作釜底抽薪式的打擊。

遼東半島的地形北寬南窄,千山山脈從南至北貫穿整個半島,只有海岸線附近是宜居的平原地帶。因此海漢軍只要集中兵力加大對沿海地帶聚居點的掃蕩,將這些地區的平民儘可能多地擄走,營造出數百里的無人區,就會讓清軍難以再就近獲得糧草等物資補給,從而達到削弱其戰力的效果。

而實施這一計劃的難度,在於滿清也意識到了他們無法徹底杜絕這種風險,所以逐步將遼東半島沿岸的人口聚居點遷往了距離海岸二三十里遠的內陸,以增加海漢軍在這些地區擄掠人口的難度。至於在這些地區全面佈防,那着實已經超出了清軍的能力範圍。

所以對於海漢軍不定期發動的這種襲擾戰,駐紮在遼東半島的清軍其實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應對辦法,往往只能在接到告警之後,再從附近抽調部隊趕去當地。而且這些清軍到了當地之後的首要任務往往並非驅趕登陸上岸的海漢軍,而是要將當地民衆趕往遠離海岸的內陸,以避免這些人口被海漢軍輕易擄走。

由於這些地區基本沒有大的城市存在,所以各個鄉鎮間也就沒有所謂的官道,通行條件並不理想,到冬季開始降雪之後更甚,清軍即便接到警訊,要趕往出事地點往往也頗爲費時。如果要從金州附近的東西大營趕去幾百裡外的鄉鎮,即便是騎兵也需要三四天時間,而這麼遲緩的反應,往往已經無法阻止海漢軍在當地所採取的行動。

在此次踏雪行動中首先遭到海漢軍洗劫的東港鎮,由於附近沒有清軍駐紮,直到三天之後,來自鴨綠江上游的武裝巡邏隊才得知了這裡所發生的事情。

清軍巡邏隊踏入這裡的時候,整個鎮子都已經空無一人,鎮上不管是地主還是貧民,統統都不見了蹤影,糧食、家禽、牲口,以及值錢的傢什,全搬了個一乾二淨。在鎮子外的海邊漁港附近發現了大量的腳印和車轍印,以及被搗毀的馬車,看樣子包括這裡的居民在內,所有能搬走的東西都已經被裝船運走了。

這東港鎮人口上千,突然憑空消失,自然是海漢軍的傑作。巡邏隊一邊派人向上遊的據點報告,一邊分出人馬去查探附近的鄉鎮,看是否還有海漢軍活動的蹤跡。

要驗證這個猜測一點都不難,出了鎮子往西,地面上便能見到有大量人員通過留下的痕跡。雖然其中一部分已經被近兩天的降雪所覆蓋,但仍能看得出這些腳印不像東港鎮海邊腳印那麼雜亂無章,極有可能便是海漢軍行軍所留下的足跡。

清軍騎兵順着這些痕跡一路摸到了二十里外的長山鎮,然後發現這裡也是被如法炮製。最要命的是他們發現來襲者並未在得手之後就乘船離開,那行軍的痕跡從長山鎮外繼續向西延伸而去,顯然是要去往下一處目的地。

又過了一天,這支追兵跨過大洋河,追到了孤山鎮,在這裡他們發現了在戰鬥中被殲滅的另一支清軍。這些屍體上的彈孔表明了他們的死因是死於火槍攢射,而以此爲作戰方式的軍隊,當然就只有海漢軍了。

追到這裡,其實已經超出了這支巡邏隊所屬的防區,但在對孤山鎮內外進行查看之後,清軍赫然發現這裡仍然不是海漢軍的最後一站,對手洗劫完這個鎮子之後仍在繼續向西行進,很顯然是沒打算就此收手了。

這支巡邏隊不過幾十騎人馬,兵力比孤山鎮被殲滅這支駐軍部隊還少,就算追上了也是飛蛾撲火之舉,顯然並非明智之舉。而要從別的地方搬救兵來阻止海漢軍的行動,同樣也不是易事。

孤山鎮距離他們駐防的據點已經有近兩百里路程,回去搬救兵再趕回來,估計最快也得四五天之後了,而那時候海漢軍行進到什麼地方,根本就無從推測了。至於位於遼東半島西端的清軍大營就更遠了,距此還有三百多裡,爲了避免在途中撞上海漢軍還得繞道而行,去搬救兵所需的反應時間只會更長。

在清軍尚未作出反應的這段時間裡,海漢軍已經從遼東半島沿岸搶運出了數千人。爲了提高航運效率,被裝船運出的這些平民並未直接送抵金州,而是卸在了距離金州還有百餘里的長山羣島。這樣一去一來,可以暫時省下兩百多裡航程所需的時間,從而能夠更快地將平民從滿清控制的地區運出來。

遼東半島近海的這些島嶼早就被海漢軍清理過,長山羣島的幾個大島以前也短暫安置過從滿清控制區運出來的移民,只是爲了便於管理,後期還是慢慢將這些人遷到金州安置下來。

這些島上本就有一些民房,海漢軍只消再留下一些帳篷和糧食,就能讓民衆在島上湊合着暫居數日。期間金州方向也會派出船隻,將島上的人員陸續接走。

至於這些島嶼的安全問題倒是不用擔心,在海漢連年掃蕩之下,滿清所控制的海岸線上早就沒船可以出海了,所以儘管長山羣島距離海岸不過二三十里,卻已經是滿清無法觸及的區域了。

依靠這樣高效的轉運方式,海漢軍一邊自東向西推進,一邊將沿途的村鎮統統實施了集體搬遷。這些村鎮規模不大,又沒有清軍駐紮,偶有幾個滿人地主試圖反抗,也會被迅速鎮壓下去,因此實施人口外遷的過程倒是十分順利。

在這次行動中,特地啓用了不少出身東江鎮的人員負責針對民衆的宣傳工作,讓他們明白自己被押解離開這裡是得到了解救而非綁架。絕大多數漢人並不甘於被滿清奴役,既然有機會逃離這裡,還有東江鎮作擔保,他們還是比較樂於配合。

“我去看了一下裝船運走的這些人,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不是遼東本地人,而是來自山西、河北等關內地區。”王湯姆剛從海岸回到旗艦上,便對錢天敦談及了自己的感受。

錢天敦應道:“滿清把這些來自關內的漢人安置到這麼遠的地方,大概也是爲了讓他們絕了逃跑反抗的念頭。”

王湯姆點點頭道:“我也是這樣認爲,不過這下陰差陽錯,倒是便宜了我們。”

錢天敦道:“但我們這一波撈完,估計滿清以後就不會再往這些地區大規模遷入移民了。”

王湯姆笑道:“我們這下豈止是撈魚,簡直是把池塘的水都放幹了。”

不管這些漢人民衆是來自哪裡,既然到了海漢手上,那今後大概率就會被納入海漢的海外殖民地人口了。海漢一直沒找着合適的渠道從大明內陸地區大量引入移民,但如今在滿清的地盤上打秋風,卻是間接實現了這個願望。不過這一刀下得着實有些狠,想必清廷得知這邊的狀況後必然是又驚又怒,今後是否還會繼續往這些地區遷入人口,的確是很難說了。

當然了,海漢的目的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虛弱滿清,劫掠人口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而已,如果清廷受此影響,不再在這些地區遷入人口,那對海漢來說也沒什麼損失可言,不過是滿清斷尾求生的舉措罷了。

在清軍巡邏隊抵達孤山鎮的時候,海漢軍已經又拿下了栗子房鎮、菩薩廟鎮,繼續向西跨過石嘴河,將青堆鎮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堆鎮西南有多個由滿人掌管的村莊,試圖聯合起來以民團抵禦海漢軍,甚至襲擊了從青堆鎮轉移出海的移民隊伍,這樣不知死活的態度自然是招致了特戰團的軍事打擊。

特戰團自北向南,連克大孔屯、小橋屯、盛家屯、李屯、欒家屯等多個村莊,斃傷民團武裝人員三百餘人。這一連串的戰鬥下來,總算是讓特戰團打起精神認真應付了一下。

當然了,組織民團與海漢軍對抗的這些滿人地主,自然不會被輕易放過,罪魁禍首全部被當衆處決,家人也都將被髮配到福山銅礦去做苦役。

在完成了對青堆鎮及附近地區的清剿之後,海漢軍停下來進行了短暫的休整,因爲下一站所要攻打的莊河縣城,是這次行動迄今爲止防禦工事最完善的一處所在。

海漢軍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對莊河動手,前前後後從這裡擄走不少人口。不過滿清顯然不想放棄這個原本就建有城池的地方,近兩年也在不斷地對縣城進行加固,似乎指望着這裡能夠成爲對抗海漢軍襲擾戰的橋頭堡。

但這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目標,這次海漢軍出動精銳部隊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將莊河這樣的地方一舉蕩平。

莊河縣城東西兩側分別是莊河、小寺河兩條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黃海,這樣的地形原本可算是縣城的天然屏障,但對於出動了大量作戰船隻的海漢軍來說,卻完全起不到實質性的阻擋作用。

特戰團在縣城以南的河岸實施了登陸,守城的清軍不敢輕易出城作戰,所以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海漢軍登陸之後慢慢整備,將那火炮一門一門地從船上卸下,然後運至城外擺開架勢。

這縣城城牆上倒也部署有幾門虎蹲炮,但相比海漢軍的裝備就實在太不起眼了。與其說是用來打擊對手的武器,倒不如說是弄出點響動給自己壯膽。

海漢軍這邊基本沒有受到干擾,不急不慢地在城外布好炮位,待校準之後,便對城門附近區域展開了炮轟。

儘管縣城城牆城門都進行過加固,但那也只是針對常規作戰的狀況,根本料想不到一向來去如風的海漢軍竟然會不嫌麻煩地在城外架起火炮,擺出強攻的姿態開始炮轟城牆。

一時間炮彈轟得城頭上石屑橫飛,打得守軍根本不敢現身。而木製的城門顯然就吃不住這樣的炮轟,很快就被轟塌了。

隨即火槍兵在大盾的掩護之下,向縣城緩步推進,期間城牆上有嘗試冒頭向城外射箭的清軍,幾乎都是一現身就會遭到集火,還沒來得及瞄準城外的目標就已中槍了。

待步兵推進到距離城牆僅有二三十步的時候,又向城牆上擲出手雷若干枚,炸得城頭上一片鬼哭狼嚎。再由城門攻入城內的時候,就已經沒有遭遇強硬的抵抗了。

城內殘餘的清軍和民團武裝只進行了片刻的抵抗,便因爲懸殊的戰力差距而潰敗。腿腳快的還能通過縣城的北門溜掉撿回一命,而沒來得及跑路的人,多半就成了槍下亡魂。

海漢軍花了一天時間拿下縣城並對城內外進行了清理,將俘虜和本地民衆押解登船運走,然後在南北城門下埋放炸藥,將這縣城的兩座城門連同上方的城樓全給炸塌了。今後清軍若是想復原這裡的防禦工事,勢必要進行一番大工程才行了。

對縣城的兩次爆破動靜頗大,在十來裡之外都能聽到。那些剛剛登船的民衆聽說海漢軍把縣城給炸塌了,心裡都是暗暗慶幸自己還能活着平安離開莊河。至於那些滿人則是個個面如死灰,心知自己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裡了。

第1146章 林間追殺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1917章 利益使然2957.第2957章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3060.第3060章2547.第2547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1728章 國際影響力2840.第2840章第2122章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成功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3450章2932.第2932章3263.第3263章3189.第3189章第1119章 眼見爲實2562.第2562章第2314章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56章 崖州城(三)第1669章 戰後馬尼拉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第235章 附加條件第1936章3228.第3228章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2675.第2675章第215章 交換情報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八百九十八章 考察任務第2013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3484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3032.第3032章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命要緊第3463章3160.第3160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師覆滅第1761章 武力展示(三)第2204章2799.第2799章2987.第2987章2473.第2473章第3422章第1065章 面對面3185.第3185章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2371.第2371章3002.第3002章第301章 利益相關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3121.第3121章3127.第3127章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1275章 險些露底第3417章第2359章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3339.第3339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462章 競爭關係第1421章 使命3250.第3250章3169.第3169章第362章 驅趕地主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1672章 無路可逃2403.第2403章2995.第2995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拖延時間2522.第2522章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第1293章 由海轉陸3229.第3229章
第1146章 林間追殺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第1917章 利益使然2957.第2957章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3060.第3060章2547.第2547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說客第1728章 國際影響力2840.第2840章第2122章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第1599章 禁止與許可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成功第1755章 都是表演第3450章2932.第2932章3263.第3263章3189.第3189章第1119章 眼見爲實2562.第2562章第2314章第1362章 最後一搏第109章 比逼格更逼格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56章 崖州城(三)第1669章 戰後馬尼拉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第235章 附加條件第1936章3228.第3228章第九百八十九章 軍屬小學第1412章 深入敵佔區2675.第2675章第215章 交換情報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八百九十八章 考察任務第2013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第3484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3032.第3032章第1449章 戰報與國際關係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命要緊第3463章3160.第3160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水師覆滅第1761章 武力展示(三)第2204章2799.第2799章2987.第2987章2473.第2473章第3422章第1065章 面對面3185.第3185章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2371.第2371章3002.第3002章第301章 利益相關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3121.第3121章3127.第3127章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1384章 移民營裡的門道第1492章 差異巨大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1275章 險些露底第3417章第2359章第1187章 市場狀況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3339.第3339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462章 競爭關係第1421章 使命3250.第3250章3169.第3169章第362章 驅趕地主第1056章 廖訓的算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南下作戰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1672章 無路可逃2403.第2403章2995.第2995章第七百章 聯合行動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拖延時間2522.第2522章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53章 邀功請賞(二)第246章 金融體系的推廣第1293章 由海轉陸3229.第32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