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章 利益使然

李溰的意思是,任何一個統治者如果研究過海漢的戰史,大概都會盡量避免與這個強勁的對手開戰,特別是這個戰場如果位於海上或者沿海地區,那基本上就看不到戰勝海漢的希望。

但李溰的想法依然有些片面,即便皇太極研究過海漢戰史且有示弱的想法,也還是無法避免海漢介入明、清、朝鮮三國的戰事之中,因爲這並非皇太極想躲就能躲掉的麻煩,海漢早幾年就已經計劃好了打擊目標,不管皇太極想不想打仗,海漢都會派軍隊進入遼東,按照自己的步調採取軍事行動。

李希到海漢的時間比較長,對海漢的行事風格也更爲了解,當下苦笑着壓低聲音應道:“海漢出兵對付清國,終歸還是爲了遼東的地盤和人口啊!皇太極怎麼想怎麼做,其實都很難避免戰爭的爆發。”

李溰眉毛一挑道:“是這樣的嗎?那海漢出兵救援我國……”

“世子,海漢出兵救援我國,是兩國間的交易而非情誼,他們是爲自己利益而戰,順便敲打一下清國,萬萬不可因此自作多情。”李希看了看周圍沒人注意到自己這邊,又繼續說道:“海漢人精於算計,事事都帶着目的,世子切莫因爲他們與我國定有盟約,便對其無條件信任。共同的利益,遠比口頭的承諾更可靠!”

李溰想起出國之前父王對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言論,當下深以爲然,連忙謝過李希的提醒。這一路行來他的確對海漢這個國家多了不少好感和敬畏,幾乎忘記了兩國關係的本質,李希的提醒倒是十分及時。要是對這個強大的國家全無提防,那日後吃虧的只能是朝鮮國了。

李溰想起早前在海漢時報上看到關於朝鮮戰事的報道,官方的確隻字未提朝鮮掏軍費請海漢出兵一節,而是將海漢的行動定性爲“拯救盟國於水火之中”,似乎完全是情誼使然纔會出兵援朝,但他所知的事實顯然與此有所差異,海漢對自家行動的描述明顯帶有美化的成分。

交易還是情誼,李溰覺得還是前者的比例居多,情誼不是完全沒有,但絕對難以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交易的內容,那海漢大概率不會派軍隊進入朝鮮境內作戰。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海漢原本就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不願下場冒險,如果朝鮮真如歷史上那樣被清軍打到國體崩潰,那多半是等到最後時刻纔會派艦隊去江華島把逃難的朝鮮君臣給接出來,養着這個傀儡朝廷來實現間接控制朝鮮國。好在李希的決心下得早,也沒有再浪費時間請示國內,自己便在三亞拿了主意向海漢求援,否則就算海漢願意出兵,也極有可能來不及阻止清軍了。

李希雖然感激海漢出兵拯救了自己的國家,但他也很清楚海漢的行動純粹是受利益驅動,而並不是因爲朝鮮這個盟友所面臨的危機。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爲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李溰的意思是,任何一個統治者如果研究過海漢的戰史,大概都會盡量避免與這個強勁的對手開戰,特別是這個戰場如果位於海上或者沿海地區,那基本上就看不到戰勝海漢的希望。

但李溰的想法依然有些片面,即便皇太極研究過海漢戰史且有示弱的想法,也還是無法避免海漢介入明、清、朝鮮三國的戰事之中,因爲這並非皇太極想躲就能躲掉的麻煩,海漢早幾年就已經計劃好了打擊目標,不管皇太極想不想打仗,海漢都會派軍隊進入遼東,按照自己的步調採取軍事行動。

李希到海漢的時間比較長,對海漢的行事風格也更爲了解,當下苦笑着壓低聲音應道:“海漢出兵對付清國,終歸還是爲了遼東的地盤和人口啊!皇太極怎麼想怎麼做,其實都很難避免戰爭的爆發。”

李溰眉毛一挑道:“是這樣的嗎?那海漢出兵救援我國……”

“世子,海漢出兵救援我國,是兩國間的交易而非情誼,他們是爲自己利益而戰,順便敲打一下清國,萬萬不可因此自作多情。”李希看了看周圍沒人注意到自己這邊,又繼續說道:“海漢人精於算計,事事都帶着目的,世子切莫因爲他們與我國定有盟約,便對其無條件信任。共同的利益,遠比口頭的承諾更可靠!”

李溰想起出國之前父王對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言論,當下深以爲然,連忙謝過李希的提醒。這一路行來他的確對海漢這個國家多了不少好感和敬畏,幾乎忘記了兩國關係的本質,李希的提醒倒是十分及時。要是對這個強大的國家全無提防,那日後吃虧的只能是朝鮮國了。

李溰想起早前在海漢時報上看到關於朝鮮戰事的報道,官方的確隻字未提朝鮮掏軍費請海漢出兵一節,而是將海漢的行動定性爲“拯救盟國於水火之中”,似乎完全是情誼使然纔會出兵援朝,但他所知的事實顯然與此有所差異,海漢對自家行動的描述明顯帶有美化的成分。

交易還是情誼,李溰覺得還是前者的比例居多,情誼不是完全沒有,但絕對難以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交易的內容,那海漢大概率不會派軍隊進入朝鮮境內作戰。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海漢原本就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不願下場冒險,如果朝鮮真如歷史上那樣被清軍打到國體崩潰,那多半是等到最後時刻纔會派艦隊去江華島把逃難的朝鮮君臣給接出來,養着這個傀儡朝廷來實現間接控制朝鮮國。好在李希的決心下得早,也沒有再浪費時間請示國內,自己便在三亞拿了主意向海漢求援,否則就算海漢願意出兵,也極有可能來不及阻止清軍了。

李希雖然感激海漢出兵拯救了自己的國家,但他也很清楚海漢的行動純粹是受利益驅動,而並不是因爲朝鮮這個盟友所面臨的危機。李溰的意思是,任何一個統治者如果研究過海漢的戰史,大概都會盡量避免與這個強勁的對手開戰,特別是這個戰場如果位於海上或者沿海地區,那基本上就看不到戰勝海漢的希望。

但李溰的想法依然有些片面,即便皇太極研究過海漢戰史且有示弱的想法,也還是無法避免海漢介入明、清、朝鮮三國的戰事之中,因爲這並非皇太極想躲就能躲掉的麻煩,海漢早幾年就已經計劃好了打擊目標,不管皇太極想不想打仗,海漢都會派軍隊進入遼東,按照自己的步調採取軍事行動。

李希到海漢的時間比較長,對海漢的行事風格也更爲了解,當下苦笑着壓低聲音應道:“海漢出兵對付清國,終歸還是爲了遼東的地盤和人口啊!皇太極怎麼想怎麼做,其實都很難避免戰爭的爆發。”

李溰眉毛一挑道:“是這樣的嗎?那海漢出兵救援我國……”

“世子,海漢出兵救援我國,是兩國間的交易而非情誼,他們是爲自己利益而戰,順便敲打一下清國,萬萬不可因此自作多情。”李希看了看周圍沒人注意到自己這邊,又繼續說道:“海漢人精於算計,事事都帶着目的,世子切莫因爲他們與我國定有盟約,便對其無條件信任。共同的利益,遠比口頭的承諾更可靠!”

李溰想起出國之前父王對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言論,當下深以爲然,連忙謝過李希的提醒。這一路行來他的確對海漢這個國家多了不少好感和敬畏,幾乎忘記了兩國關係的本質,李希的提醒倒是十分及時。要是對這個強大的國家全無提防,那日後吃虧的只能是朝鮮國了。

李溰想起早前在海漢時報上看到關於朝鮮戰事的報道,官方的確隻字未提朝鮮掏軍費請海漢出兵一節,而是將海漢的行動定性爲“拯救盟國於水火之中”,似乎完全是情誼使然纔會出兵援朝,但他所知的事實顯然與此有所差異,海漢對自家行動的描述明顯帶有美化的成分。

交易還是情誼,李溰覺得還是前者的比例居多,情誼不是完全沒有,但絕對難以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交易的內容,那海漢大概率不會派軍隊進入朝鮮境內作戰。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海漢原本就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不願下場冒險,如果朝鮮真如歷史上那樣被清軍打到國體崩潰,那多半是等到最後時刻纔會派艦隊去江華島把逃難的朝鮮君臣給接出來,養着這個傀儡朝廷來實現間接控制朝鮮國。好在李希的決心下得早,也沒有再浪費時間請示國內,自己便在三亞拿了主意向海漢求援,否則就算海漢願意出兵,也極有可能來不及阻止清軍了。

李希雖然感激海漢出兵拯救了自己的國家,但他也很清楚海漢的行動純粹是受利益驅動,而並不是因爲朝鮮這個盟友所面臨的危機。李溰的意思是,任何一個統治者如果研究過海漢的戰史,大概都會盡量避免與這個強勁的對手開戰,特別是這個戰場如果位於海上或者沿海地區,那基本上就看不到戰勝海漢的希望。

但李溰的想法依然有些片面,即便皇太極研究過海漢戰史且有示弱的想法,也還是無法避免海漢介入明、清、朝鮮三國的戰事之中,因爲這並非皇太極想躲就能躲掉的麻煩,海漢早幾年就已經計劃好了打擊目標,不管皇太極想不想打仗,海漢都會派軍隊進入遼東,按照自己的步調採取軍事行動。

李希到海漢的時間比較長,對海漢的行事風格也更爲了解,當下苦笑着壓低聲音應道:“海漢出兵對付清國,終歸還是爲了遼東的地盤和人口啊!皇太極怎麼想怎麼做,其實都很難避免戰爭的爆發。”

李溰眉毛一挑道:“是這樣的嗎?那海漢出兵救援我國……”

“世子,海漢出兵救援我國,是兩國間的交易而非情誼,他們是爲自己利益而戰,順便敲打一下清國,萬萬不可因此自作多情。”李希看了看周圍沒人注意到自己這邊,又繼續說道:“海漢人精於算計,事事都帶着目的,世子切莫因爲他們與我國定有盟約,便對其無條件信任。共同的利益,遠比口頭的承諾更可靠!”

李溰想起出國之前父王對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言論,當下深以爲然,連忙謝過李希的提醒。這一路行來他的確對海漢這個國家多了不少好感和敬畏,幾乎忘記了兩國關係的本質,李希的提醒倒是十分及時。要是對這個強大的國家全無提防,那日後吃虧的只能是朝鮮國了。

李溰想起早前在海漢時報上看到關於朝鮮戰事的報道,官方的確隻字未提朝鮮掏軍費請海漢出兵一節,而是將海漢的行動定性爲“拯救盟國於水火之中”,似乎完全是情誼使然纔會出兵援朝,但他所知的事實顯然與此有所差異,海漢對自家行動的描述明顯帶有美化的成分。

交易還是情誼,李溰覺得還是前者的比例居多,情誼不是完全沒有,但絕對難以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沒有交易的內容,那海漢大概率不會派軍隊進入朝鮮境內作戰。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海漢原本就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不願下場冒險,如果朝鮮真如歷史上那樣被清軍打到國體崩潰,那多半是等到最後時刻纔會派艦隊去江華島把逃難的朝鮮君臣給接出來,養着這個傀儡朝廷來實現間接控制朝鮮國。好在李希的決心下得早,也沒有再浪費時間請示國內,自己便在三亞拿了主意向海漢求援,否則就算海漢願意出兵,也極有可能來不及阻止清軍了。

李希雖然感激海漢出兵拯救了自己的國家,但他也很清楚海漢的行動純粹是受利益驅動,而並不是因爲朝鮮這個盟友所面臨的危機。

第2362章2888.第2888章2688.第2688章2671.第2671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2066章2379.第2379章3273.第3273章第1805章 海軍基地2733.第2733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第2225章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第1425章 大戰將至第1845章 各方利益2571.第2571章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2320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1406章 冬季偵察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129章 民族政策3043.第3043章2782.第2782章2624.第2624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參觀三亞港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313章 頂替第1714章 見習期第1448章 伏擊第2250章3277.第3277章第1976章2376.第2376章第1162章 無影無蹤2638.第2638章第1569章 官方態度第174章 銷售模式2934.第2934章2429.第2429章第1755章 都是表演2441.第2441章第205章 父子對話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1879章 軍火貿易第2202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2309章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1697章 息事寧人第1025章 先遣隊(六)第2125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3284.第3284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1485章 海漢模式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2279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3376.第3376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四百二十七張 港區設防3289.第3289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2041章第2169章第1732章 套話2738.第2738章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3292.第3292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3337.第3337章2822.第2822章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2914.第2914章2451.第2451章第八百五十三章 島嶼賭場3044.第3044章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2975.第2975章第263章 價格補貼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2618.第2618章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1940章第2002章第345章 抵達會安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
第2362章2888.第2888章2688.第2688章2671.第2671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193章 婚嫁之事第2066章2379.第2379章3273.第3273章第1805章 海軍基地2733.第2733章第九百二十三章 多國部隊第2225章第1171章 古怪的火災第1425章 大戰將至第1845章 各方利益2571.第2571章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251章 新船下水第2320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利益至上第1406章 冬季偵察第七百七十四章 媒體的作用第129章 民族政策3043.第3043章2782.第2782章2624.第2624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參觀三亞港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313章 頂替第1714章 見習期第1448章 伏擊第2250章3277.第3277章第1976章2376.第2376章第1162章 無影無蹤2638.第2638章第1569章 官方態度第174章 銷售模式2934.第2934章2429.第2429章第1755章 都是表演2441.第2441章第205章 父子對話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1879章 軍火貿易第2202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安排與改造第2309章第1115章 巡航遼東第1697章 息事寧人第1025章 先遣隊(六)第2125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3284.第3284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武裝走私商第1485章 海漢模式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1811章 港口工程第八百七十章 抱團取暖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2279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3376.第3376章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九百一十一章 飛雷炮第四百二十七張 港區設防3289.第3289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後壓力第2041章第2169章第1732章 套話2738.第2738章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501章 朝鮮人的態度3292.第3292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3337.第3337章2822.第2822章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2914.第2914章2451.第2451章第八百五十三章 島嶼賭場3044.第3044章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2975.第2975章第263章 價格補貼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間2618.第2618章地1250章 戰後賠償第1940章第2002章第345章 抵達會安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293章 貿易談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