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潛伏者

寧波府位於錢塘江出海口,杭州灣南岸,是浙江沿海歷史最爲悠久的人類聚居地之一,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就已經在這裡創造出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唐開元年間在這裡設立了明州州治,爲之後千餘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到明洪武年間,沿海地區全部實行海禁,唯有明州一處例外,繼續對外開放海上貿易。到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爲了避諱國號,便採納了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義,將明州府更名爲“寧波府”,而這個稱呼也一直沿用到後世,直到穿越者們來到這裡之前,這片地區依然使用這個明太祖所定下的地名。

由於這裡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大明唯一一處對外貿易港口,因此在明朝早期就成爲了大明東部最爲繁華的海港城市。當然了,伴隨商船和財富而來的,還有令大明朝廷頭疼不已的海盜倭寇。巨大的利益作用之下,海盜團伙與貿易港口居然以一種畸形的關係伴生共存下來,並且成爲了寧波府轄區內一塊難以割除的毒瘤。

不過後來隨着其他東南沿海港口或明或暗地開放了海上貿易,寧波府原本不可替代的優勢也就失去了大半,廣東、福建的港口也逐漸開始在區域內分流了原本只能去寧波府進行貿易的海商。到眼下這個時間,位於浙江的寧波府在海貿方面比起南邊的漳州、泉州、廣州、香港等地基本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而海漢出現後給大明海貿所帶來的交易量,也因爲浙江這邊的地方保護之風盛行,而沒能對寧波府和浙江的其他州府產生太大的直接影響。

不過相較於內陸地區的一些州縣,擁有地理優勢和百年積累的寧波府仍然算得上是相當富裕的地區,這裡從事海貿的商人不比長江以北地區的江淮鹽商們賺得少,“富可敵國”這四個字在寧波府至少有好幾家大戶符合。當然了,這些大戶雖然也多少有些官方背景,但比起廣東李繼峰、福建許心素,實力還是略有差距,畢竟能擁有私人武裝作爲後盾的富商在大明仍然是異數,如果不是山高皇帝遠,加上他們在地方上根基太深,這兩個違禁無數的傢伙估計也早就被錦衣衛打了無數小報告,已經關進天牢待秋後問斬了。

相較於這種無數雙眼睛盯着的大富豪,民間還有許許多多不那麼起眼的小富商,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是直接經營海貿,但其從事的產業在本地的消費水平帶動之下,也造就了這些人成爲家財萬貫的一方富商。

胥克便是寧波府衆多小土豪中的一個,他所從事的行業倒也是靠海吃飯,做的便是海產買賣。胥克手底下有十來艘海船,每月至少例行出海一次進行捕撈作業,偶爾也順帶着幫其他商家從附近的島嶼上帶些貨物走私上岸,一年下來幾萬兩銀子的入賬是能有保證的。

胥克自稱是溫州人,不過這些年裡他倒是極少會回溫州去探親,因爲據說他的家人絕大部分都在早年的一場瘟疫中喪生,存活下來卻被鄉間視爲不祥之兆的胥克只能帶着家中的兩條漁船流落到了寧波落腳。胥克初到寧波的時候不過才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一晃數年過去,現在已經在寧波府成家立業,開枝散葉了。

胥克平時除了偶爾會親自帶隊出海打漁之外,一般都待在象山的自家莊園中不太外出,甚至連去縣城的時候都不多。而附近的鄉民們對於胥克的印象也僅僅只是一個深居簡出,行事低調的土豪,在鄉間倒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遇到有修橋鋪路之類的事情,胥克還會主動捐個千八百兩銀子出來,逢年過節還會給鄉間老人派送一些生活物品,遇到災荒年也會放些賑濟糧出來幫助災民,在地方上可算是名聲不錯的鄉紳了。

這一日,胥家莊外來了幾個生面孔,在莊子附近問了兩次路之後才找到胥家不算太起眼的正門。爲首的人敲開大門之後和看門人說了幾句,然後這幾人便進了莊子。

胥克將手中的信反反覆覆看了幾遍之後,這纔對來人道:“家主可有別的什麼吩咐?”

來人應道:“小人只是接了送信的差事,其他事情一律不知。家主要辦的事情,都寫在信中了。”

胥克點點頭道:“好,那容我考慮一下如何回覆家主。管家,帶老家來的各位先去休息。”

胥克與來人口中說到的“家主”就是許心素,胥克只是個化名,他原名許克強,是許心素堂兄的二兒子,自小便是在海上長大,年紀輕輕就成了船上的一把好手。當年許心素安排人到浙江潛伏,挑中的人選中便有他一個。爲了不讓人懷疑他的身份,許心素專門對他的身世進行了包裝,連姓名也都換過了,幾乎相當於脫胎重生。

不過胥克能夠在寧波站住腳跟,許家的確給了他不少的資助。在寧波買船、買地、招募人手,這些起步階段的花銷基本都是來自於福建方面所提供的資金。而他在寧波這邊所需要的做的就是扮演好目前的身份,悄悄積蓄力量。如果某天福建老家那邊需要他出力的時候,胥克就必須放下一切,盡力爲自己的家族拼命了。

當然了,以許氏一族今時今日在福建的影響力,已經基本無人能夠撼動,不再是幾年前胥克離開福建時那種岌岌可危的狀況了。胥克也已經從前幾年的惴惴不安中慢慢穩定下來,不但娶妻生子,買地置產,而且已經在開始盤算什麼時候向家主許心素申請重歸許氏一族了。

目前作爲許氏一族盟友和支持者的海漢人,胥克在寧波這邊也是有所耳聞的。市面上從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海漢產的各種玻璃器,就連胥克自己也忍不住買了一些放在家中作爲收藏品。不過對於海漢人的軍事實力,胥克並沒有比較直觀的認識,只是定期從福建送來的家書當中,每每都會提及海漢人又在何處作戰,攻城略地從無敗績。到去年的時候,就連當初幾乎逼得許氏一族走投無路的十八芝,也已經被海漢人逐出了福建海峽。而這次福建老家專門派信使送來的許心素親筆信當中,還特地說明了海漢人已經讓臺灣島上的紅毛人和佛郎機人都服服帖帖,下一步大概就會朝浙江進發——寧波府附近的舟山羣島就是首要目標。

但海漢人想進舟山羣島,就必須面對當地的地方武裝,以及官府的偏袒。許心素在福建雖然已經權勢熏天,但也沒辦法直接插手浙江這邊的事務。如果要找到對寧波府周圍海況比較熟悉,且可以充分信任的人,那自然就是胥克這樣出身許氏的自己人。不過胥克也知道許心素當初安排潛伏者的時候,留在寧波的可不止自己一個人。

胥克知道寧波水師裡還有一個許氏子弟在當潛伏者,大概與自己歲數相差無幾,目前是把總官職。不過兩人雖然同在寧波,相互之間卻並無聯絡,他也從未去主動打聽過對方的身份。

雖然信使也未必知道情況,但胥克大致可以斷定水師裡那位許氏族人也會接到家族的通知。因爲他與那位潛伏者有兩個共通的特點,第一是靠海吃飯,第二就是都跟舟山羣島的海盜保持着一些無法見光的關係。家主許心素並不要求他們能夠與海漢協同作戰,只要能夠爲海漢提供足夠的情報,並且在戰爭期間提供必要的指引就行,但爲求穩妥,必定會讓這兩條線一起發動。

許心素在親筆信中要求胥克以最大能力盡快寫一封介紹舟山羣島海盜團伙的說明書,並表明對於這件事的態度看法,寫完之後便由送信的信使立刻帶回福建,與海漢人進行下一輪的討論商議。

胥克經營的主項雖然是漁業捕撈,但對於舟山羣島的海盜也還算熟悉。胥克每年向舟山羣島的海盜所繳納的所謂規費都超過萬兩白銀,這些錢由誰抽走大頭,剩下的又是由哪幾家瓜分,他都是心中有數。每年他帶隊出海的時候,往往也會主動去到當地一些海盜窩子,拜會一下認識的海盜頭目。

這種場景雖然想起來很荒謬,但其實更荒謬的還是水師的情況。以寧波府的富庶,居然養不起一隻像樣的水師艦隊,而且在水師的編制之中,跟海盜私下勾結或是有交情的人也着實不少。要說到海盜的具體勢力分佈,胥克認爲水師那位同仁大概要比自己更爲了解情況。

雖說自己在寧波這邊已經有家有業,但家主一封親筆信發來,胥克還是必須得遵照當初的約定,爲家族出力辦事。不過他沒有將自己的決定告知家人,命人守住書房門口,自己便開始書寫密信了。

胥克的密信寫完之後,當天便由送信的信使取走,連夜出海南下送往澎湖。從象山到澎湖約摸有五百海里航程,這一去一來所需的時間也着實不少。

正如胥克所預計的那樣,幾天之後從寧波發出的兩封密信幾乎是前後腳抵達了澎湖基地。不過錢天敦和石迪文也沒急着拆閱,畢竟信上蓋了許氏一族的專用蠟封,要作假也是不易。錢天敦當下便命人去請許心素過來,一起參詳這信中奧妙。許心素派出信使後沒過幾天,便離開自己的駐地來到了澎湖,一邊等消息一邊不斷地核實海漢的態度。

“居然還畫了地圖,真是有心了!”許心素打開信封之後就立刻稱讚了一句。

雖然這份地圖的精確程度遠遠不及海漢自己所用的軍用地圖,但難能可貴的是上面標記了所有海盜團伙的主要人物。只需慢慢對照海漢自己勾畫的地圖,便可以得到精確實用的作戰地圖了。

書信的主要內容便是對當地各支海盜團伙勢力的簡單介紹,錢天敦和石迪文很細心地對照了兩封爆料信,發現兩人敘事手法上雖有不同,但所提及的重點對象和相關的消息都基本一致,說明其真實性的確不錯。

“錢將軍,我許家兒郎這次送回的消息,可合你所需?”許心素的語氣中不無自得,畢竟前些天他與石迪文面談的時候可是誇了海口,稱只要調動他身邊的潛伏者衛隊,搞到舟山羣島的詳細消息不是問題。

“服氣,大寫的服氣!”錢天敦順口應道,卻不管許心素是不是知道什麼叫做“大寫”。如果讓海漢自行去收集這些情報,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達成現在的效果。如今兩封告密信當中,已經有八成的海盜團伙被供出作爲目標,錢天敦也不得不承認許心素所領導的潛伏者班子確實有能力。

“錢將軍,那接下來又當如何?”許心素聽錢天敦的口氣是真的賞識這個計劃,當下便打蛇隨棍上了。

“我們會派人去福建,再親自跟他們談一次。同時作戰參謀部也會收到這份文檔,他們會負責制定具體的作戰方案。”錢天敦耐心說明道:“許大人,我覺得你可以開始幫忙籌備作戰補給物資了。兵力調動完成之後,我們就準備要發動攻勢了。”

按照雙方在事前的約定,海漢一方將作爲浙江海區的主要作戰力量,而許心素則是負責本地的補給系統能夠運轉起來。不過這次的準備工作相當低調,錢天敦並不希望出現海盜望風而逃的狀況。如果可行的話,他甚至願意多給海盜一天半天的籌備時間再接着來。

許心素應道:“物資籌備之事,由老夫親自過問,錢將軍儘可放心。不過貴方這次要投入多少兵力,預計要打幾場仗,可否予以說明一下。”

錢天敦道:“打幾場仗這可不好說,說不定我海漢大軍開到,守軍直接投降了也難說。”

3279.第3279章第1983章第1963章2438.第2438章第1389章 大局第2013章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第1442章 險情3227.第3227章2973.第2973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2819.第2819章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2517.第2517章3167.第3167章2396.第2396章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992章2974.第2974章3288.第3288章第3442章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第2047章第3446章3294.第3294章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2881.第2881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3456章第2176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3195.第3195章3293.第3293章3258.第3258章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2492.第2492章第1640章 迅雷之勢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3376.第3376章第1199章 南下之旅(二)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2327章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2321章第35章 鹽田(二)3274.第3274章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2215章2408.第2408章3258.第3258章第288章 慶功總結3069.第3069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1848章 深入合作第190章 補給物資的籌備第2316章3399.第3399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276章 偵察行動3111.第3111章3059.第3059章2991.第2991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懾力第1978章第232章 羅升東的小算盤第1804章 受制於人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3175.第3175章2866.第2866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2181章第2108章第1017章 開國慶典(十七)3337.第3337章2651.第2651章3388.第3388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703章 苦役營的規矩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第1329章 戰俘口供2489.第2489章第80章 廠衛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063章 各懷心思3280.第3280章第1847章 正式接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
3279.第3279章第1983章第1963章2438.第2438章第1389章 大局第2013章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三十八章 交手(七)第1442章 險情3227.第3227章2973.第2973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2819.第2819章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2517.第2517章3167.第3167章2396.第2396章第1619章 先兆線索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992章2974.第2974章3288.第3288章第3442章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第2047章第3446章3294.第3294章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2881.第2881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3456章第2176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3195.第3195章3293.第3293章3258.第3258章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2492.第2492章第1640章 迅雷之勢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3376.第3376章第1199章 南下之旅(二)第1532章 偷雞不成第258章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第1170章 幕後交易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2327章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2321章第35章 鹽田(二)3274.第3274章第1470章 北方航線(三)第2215章2408.第2408章3258.第3258章第288章 慶功總結3069.第3069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第1848章 深入合作第190章 補給物資的籌備第2316章3399.第3399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276章 偵察行動3111.第3111章3059.第3059章2991.第2991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懾力第1978章第232章 羅升東的小算盤第1804章 受制於人第1196章 重獲自由的機會3175.第3175章2866.第2866章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2181章第2108章第1017章 開國慶典(十七)3337.第3337章2651.第2651章3388.第3388章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703章 苦役營的規矩第239章 勝利港造船廠(四)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第1329章 戰俘口供2489.第2489章第80章 廠衛第270章 北越軍的防禦手段第1063章 各懷心思3280.第3280章第1847章 正式接手第六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