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返三亞港

1634年3月26日,三亞港四號碼頭。這個碼頭共有八條棧橋,三十二個大小泊位,最大可停靠排水量五百噸左右的帆船,是三亞港主要的客運碼頭之一。進出三亞港的外國船隻,一般都會被安排在這個碼頭停靠,近日由於海漢大事將近,到港的各國船隻每天都是絡繹不絕,四號碼頭也逐漸變得格外繁忙起來。

這裡雖然沒有貨運碼頭上那麼多力工和港務人員,但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也着實不少,一有客船靠港,便會有人聚攏到棧橋附近,向外來客舉着大大小小各式招牌大聲招攬生意:“老牌旅店,乾淨舒適,全天免費供應熱水,每晚只要一元!”“代辦貨物採購,海陸轉運,本地導遊,誠信經營!”“各種海漢特產,價格三亞最低!”“高薪招工,有手藝的優先,最快半年入籍!”“租房購房,免費看房,高中低檔齊全,籤房契才收佣金!”

“厲鬥,你看這個場面,像不像我們以前在演唱會上舉着燈牌追星的時候?”剛剛下船的陳一鑫對同船歸來的好友厲鬥調侃道:“就像是在聲嘶力竭地呼喊小偶像的名字一樣!”

厲鬥翻了下白眼應道:“我怎麼不記得有這事?這麼腦殘的事我可沒做過!”

陳一鑫哈哈一笑,也不再繼續揭短。他跟厲鬥來到這個時空的時候還是高中畢業生,如今一晃六七年過去,已經是穿越者中少壯派官員的代表人物了,手中各自都執掌着一方生殺大權。那些穿越之前的往事,現在想起來真是恍若隔世了。

“出來這麼久,這地方還是有不小的變化啊!”陳一鑫嘆道:“我們離開這裡的時候,四號碼頭纔剛剛開始動工,你看看現在,聽說臨春河上游都在開建十號碼頭了。”

厲鬥應道:“你是一直在外面打仗,不知道這三亞有多大的貿易吞吐量。這麼跟你說吧,每個月光是從澎湖和高雄兩地出發來三亞的貨船,就至少有四五十艘之多。你想想大明與三亞通商通航的口岸這麼多,這每月進出三亞兩個港口的船會有多少?”

陳一鑫感慨道:“說真的,我來之前覺得大概要等到自己三十歲之後才能看到一個像樣的三亞,但這建設速度要比我預計的快多了。照這進度,到你我退休的時候,這地方應該真能變成繁華的大城市了!”

“應該能看到吧!”說到這個話題,厲鬥臉上也出現了嚮往的表情。他們參加穿越行動的時候正處於最喜歡幻想的年紀,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也充滿了種種希翼,一個強大的,有自己參與統治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他們都曾有過許多的構想。而在穿越之後的這些年裡,這些構想中的一部分也正在一步步地得到實現。

這兩人在此時返回三亞,目的都是爲了這次的開國慶典。陳一鑫是代表駐紮在舟山的軍政機構,而厲鬥則是作爲香港島的代表。這對好友自從1632年在澎湖一別之後,這次還是他們首次重逢,陳一鑫在南下途中停靠香港,順便就接了厲鬥同船回來。這近兩年的時間中,厲鬥是留在了澎湖一直沒挪窩,而陳一鑫的經歷則要豐富得多了。

陳一鑫在1632先被調到澎湖,擔任錢天敦的副手,1633年年初,陳一鑫率軍前往臺北,先後攻下了原本由西班牙人控制的淡水河雞籠兩個武裝據點。打下臺北之後馬不停蹄,他又跟隨錢天敦和石迪文指揮的部隊,北上浙江攻打舟山。七月陳一鑫又再次帶隊出海,北上去日本九州島和朝鮮半島南部的海域轉了一大圈,蒐集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當中,陳一鑫所取得的成績可是大大地超過了自己的好友,不出意外的話,這次開國慶典期間,他肯定也會得到執委會和軍委的公開表彰嘉獎了。

當然厲鬥其實也混得不差,他目前是高雄港管委會負責人,作爲地方上的主管官員,手中掌握的實權還是相當大的。而且海漢最近兩年在臺灣島的開發計劃相當龐大,很多事情都得由厲鬥經手去辦,未來的職業前景也是一片大好。只是厲鬥這種搞行政工作的官員,想要獲得升遷往往得依靠從政資歷的積累,像軍人那樣憑藉戰功在短時間內一升再升就不太現實了。

海漢在海外各個殖民地幾乎都派出了代表回來參與這次的慶典,從三月中旬開始便陸陸續續到港,陳一鑫所在的舟山定海港是海漢在北方最遠的一處殖民地,雖然他月初便從舟山出發,但在福建海峽和珠江口兩次遭遇了惡劣天氣,不得不靠岸暫避了幾日,好在緊趕慢趕總算趕在了典禮前面回到三亞,沒有誤了正事。

當然像陳一鑫、厲鬥這樣的身份,肯定是不用去住這些外面的旅店了,碼頭上早就有專人等候,他們上岸之後,便有人帶了馬車過來載他們直接去勝利堡。不過這兩人所帶的行李着實不少,很是搬運了一陣。其實他們原本在勝利港這邊都還有名下的公寓,不過常年空着,完全就成了一個堆放個人物品的倉庫而已。這次執委會專門給各地趕回來參加慶典的官員們在擴建後的迎賓館安排了地方住,那邊端茶倒水都有人使喚,條件肯定比回去住單身公寓強多了。再說他們也不會在三亞常住,慶典結束,正事辦完,肯定就北上回自己的地方了,也沒必要再專門把公寓清理出來住這麼幾天。

看着兩人這前呼後擁的排場,碼頭上的閒雜人等自然知道這是大人物到了,也不用荷槍實彈的警衛們招呼,趕緊就朝旁邊讓出路來,好讓首長所乘坐的馬車離開碼頭。旁邊蹲着等客的一幫轎伕看了,更是羨慕不已,他們這些人大多都是到港不久尚未入籍的新移民,除了一身力氣之外就沒別的手藝,只能做類似這樣的體力活。

不過轎伕這活也不輕鬆,同樣面臨着競爭,擡轎的工錢跟馬車車費其實差不多,短途甚至還更爲便宜,但速度和舒適性遠不及馬車,人家一天能接十趟活,但轎伕可就沒這麼好的體力了。而且坐馬車更顯排場,有點身家的客人往往會優先選擇馬車,而非較爲顛簸的人力轎子。

最近還有新面世的兩輪人力車,也搶走了轎伕們不少生意。這種人力車可載兩人和簡單的行李,卻只需一人便可拉動,速度雖然不及馬車,但比兩人擡的轎子還是快多了。一些轎伕在存得一定程度的積蓄之後,也會去買一輛人力車轉行,畢竟擡轎還得兩人分賬,那人力車卻是一人全收,收入水平上還是強過了轎伕。

好在人力車因爲車篷是半開敞式,私密性較差,而且距離港口不遠就是火車站,這空氣裡的煤灰着實也不少,在這一點上還是不如轎子,倒是在勝利港城區那邊比較多一些。而新式四輪廂式馬車造價較高,多數都是爲官方所用,民間用來跑客運的不多,暫時還沒對轎伕們的生計形成太大的衝擊。在馬車忙不過來的時候,轎子也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替代工具,比如最近幾日到港的客船數量大增,四輪馬車全部都被官府徵用去接貴客了,因此轎伕們的生意還是不錯的。

與陳一鑫和厲鬥同船到達的歸化籍幹部們雖然還不夠坐專用馬車的級別,但僱個轎子或者人力車倒也負擔得起,當下碼頭上的轎伕人力車全都被一掃而空,唯獨就留下了一頂四人大轎還停在旁邊,有人過來問時,旁邊一名黑衣男子便作揖道:“抱歉,這轎子已經僱下了,我家老爺馬上就要用。”

眼看着人流慢慢散去,蹲在旁邊的轎伕也有點不耐煩了:“王管家,你家老爺什麼時候纔到啊?這都等了一個多時辰了……要不你讓我們先接個買賣跑一趟火車站?不消多久就回來,也不耽擱你接人,你看怎麼樣?”

“你慌個屁,這船期能準到分毫不差?”被稱作王管家的中年人呵斥道:“不是說好了包你這轎子半天嗎?你看着人家接買賣心癢了?好好待着別東想西想的,我家老爺什麼身份,你們這些還沒入籍的小人物小心一點,得罪他老人家,你們就別想在這地方混飯吃了!”

王管家這番斥責確實有效,幾名轎伕立刻便噤若寒蟬不敢再接話。他們當中來到三亞時間最長的也不過一個半月而已,有兩個還是剛解除隔離觀察期出來的新移民,本地的規矩什麼都不懂,哪裡敢得罪王管家口中所稱的老爺。不過話說回來,王管家的確是出了足夠的價錢包他們這頂大轎,自然也不容他們中途臨時離開去接別的買賣。

“是哪位老爺這麼厲害啊?”冷不防一個聲音響起,接着便從旁邊一堆貨物後面轉出一隊人來。

爲首這人一露臉,王管家便已經認出來了,腿一軟差點當場就跪下來:“周首長,小人剛纔也就是隨口一說,您老人家可別當真……小人就是嚇唬嚇唬這些轎伕,沒別的意思!”

這讓王管家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人,是三亞港管委會的主任周恆行,雖說他的職務仍然還是主任,但整個三亞港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是他說了算,要論手中實權,其實比大部分海外殖民地的負責人更高級,常年往來此地的人沒有不認識他的。

周恆行今天正好也是巡視經過此地,剛纔在港口外碰到陳一鑫和厲鬥乘坐的馬車,他們還特地叫停了車跟周恆行寒暄了幾句。送走兩名小字輩之後,周恆行就正好聽到了這王管家呵斥轎伕的一番言論。對方認得他,他卻不認得這人是哪家的僕役,不過剛纔聽對方說話口氣,大概也應該是有點家底的人物。

“你老爺是誰啊?”周恆行又重複了一遍,他倒不是真的要教訓這王管家,而是純屬好奇。

但王管家聽在耳中,這味道可就不一樣了,當下額頭上的冷汗都冒出來了,正待再向周恆行告罪時,卻見一艘帆船正緩緩進港靠向這邊的碼頭,連忙說道:“首長,是我家老爺的船到了。”

這艘帆船居然與陳一鑫一行人乘坐的船一樣,是一艘探索級多用途船,所不同的是陳一鑫那艘船上裝備了武器,而這艘船船舷沒有炮窗,船頭沒有撞角,船帆和桅杆尺寸都要稍小一點,明顯是民用版。周恆行看得分明,船桅上掛着的旗幟上白底黑字,是一個“羅”字。

“原來是羅升東啊!”周恆行笑了笑,朝王管家擺擺手道:“行了,老熟人,也不用介紹了。”

作爲最早投靠海漢的大明官員,羅升東算是抓住了轉變命運的契機,從階下囚一躍成爲了海漢扶持的對象。如果不是他自己無心在仕途上打拼,說不定也能像福建的許心素一樣,靠着海漢的支持一路往上升遷。但就算他這幾年根本就沒有處理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連崖城水寨都早早解散了,他的官職也還是從邊疆水寨帶兵的百總一路升到了瓊州府總兵。

當然了,這也僅僅只是一個沒有實際兵權的虛職而已,羅升東也早就不靠朝廷薪俸爲生了。他現在的另一個身份是兩廣地區經營規模最大的鹽商,同時也是海漢鹽業在兩廣的總代理商,每年從他這裡親自過手銷售出去的食鹽就達數百萬斤,由此所賺得的利潤讓他早就已經對當官帶兵沒了興趣。

生意規模的逐年擴大,讓羅升東的活動範圍也早就不限於海南島了,事實上他現在在大陸的時間可能還要多一點,畢竟大陸的市場遠勝海南島,而且這邊已經由海漢完全掌控,自然不會容他再在這裡販售食鹽,所以目前羅升東的主要市場已經轉移到了大陸,待在海南島的時候反而少了。但像海漢建國這樣的大事,他肯定是要趕回來親眼見證的。

2789.第2789章2523.第2523章3359.第3359章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第1972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第289章 重大決定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五百零七章 特戰營的備戰狀況3067.第3067章3275.第3275章2801.第2801章第2139章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215章 交換情報2895.第2895章第1483章 競爭關係第2254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2203章第1919章第3486章第3484章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2273章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2210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2490.第2490章第2183章第2007章2611.第2611章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2979.第2979章2916.第2916章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2798.第2798章第1192章 返回舟山2523.第2523章2947.第2947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2479.第2479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1792章 去朝鮮第1847章 正式接手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2350章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3175.第3175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2508.第2508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3265.第3265章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1736章 國際貿易3056.第3056章3060.第3060章3390.第3390章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1200章 南下之旅(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2648.第2648章3185.第3185章第2086章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2279章第3448章2676.第2676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67章 試炮2842.第2842章2383.第2383章2641.第2641章3360.第3360章3222.第3222章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2987.第2987章第1602章 雨過天晴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第1282章 昌化縣第3471章第349章 攻打會安城3219.第3219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2305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
2789.第2789章2523.第2523章3359.第3359章第九百九十章 駐地軍情第1972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第289章 重大決定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五百零七章 特戰營的備戰狀況3067.第3067章3275.第3275章2801.第2801章第2139章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215章 交換情報2895.第2895章第1483章 競爭關係第2254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2203章第1919章第3486章第3484章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與和的爭論第2273章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2210章第166章 防禦策略的調整2490.第2490章第2183章第2007章2611.第2611章第七百零五章 十八芝的逃亡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各有打算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九百四十四章 資源整合2979.第2979章2916.第2916章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2798.第2798章第1192章 返回舟山2523.第2523章2947.第2947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錦衣衛行事2479.第2479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1403章 臨時調令第1792章 去朝鮮第1847章 正式接手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2350章第七百零八章 阻擊失敗3175.第3175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2508.第2508章第315章 軍演展示3265.第3265章第128章 華夷之辨第1736章 國際貿易3056.第3056章3060.第3060章3390.第3390章第1353章 內部溝通第1200章 南下之旅(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2648.第2648章3185.第3185章第2086章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2279章第3448章2676.第2676章第八百四十一章 繼續北上第1610章 外交難題第67章 試炮2842.第2842章2383.第2383章2641.第2641章3360.第3360章3222.第3222章第六百三十章 競爭與威脅第六百四十六章 備戰2987.第2987章第1602章 雨過天晴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1278章 甘蔗產業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第1282章 昌化縣第3471章第349章 攻打會安城3219.第3219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第1823章 大同江防線第2305章第156章 種種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