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國際貿易

其實駐海漢外交官這個位子,換了誰來都不見得能坐得安穩。不光是大明,包括其他國家也是一樣,都必須要面對海漢從各個方面所施加的威逼利誘手段。換作意志不堅定,對國家不夠忠誠的人,往往會在這種看不到硝煙的對陣中敗下陣來。費策賢如今所面臨的這些麻煩,其實別國的使節或多或少也都遇到過。

當然大明的情況是要比較特殊一些,因爲海漢當年就是在大明國土之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政權,治下人口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來自大明,即便說這個國家是從大明分裂出來的也不爲過。而大明對於這種鵲巢鳩佔的狀況自然不會甘心,與海漢建交的原因絕大部分是爲形勢所迫,並非出於自願。如果日後大明國勢轉好,能在軍事上騰出手來重新關注南海方向,那主動撕毀和平協議的或許就不會是海漢了。

不過如今的大明在兩國關係中是處於弱勢一方,根本就承受不起海漢的戰爭威脅,費策賢頭疼的也正是這一點。他很想硬氣一點去面對海漢人提出的威脅,然而大明的現狀很難給他足夠的底氣,不但不能表現得太過強硬,還得想方設法勸海漢打消對大明的覬覦之心。相較於以前在京城混日子的清閒職務,如今這差事對費策賢來說的確是艱鉅了一些。

眼看天色逐漸變亮,費策賢卻一點睡意都沒有,但據說今天還有好幾場國際商貿洽談會,他並不想錯過這種活動。

費策賢在三亞待了這麼幾個月下來,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就是海漢通過國際貿易積累了驚人的財富,而耗資巨大的海漢軍隊在外海的作戰行動,正是依靠着這些從貿易中得來的財富充作軍費,才能每年都發兵遠征千里之外的目標。

當然實際情況並不是費策賢所理解的那麼簡單,海漢快速積累的財富也並不只是來自進出口貿易。只是在外界看來,海漢人善於經營生意就如同海漢軍的能征善戰一樣,是海漢的標誌之一。

而且海漢運營的商業港口遍及南海各地,這是讓每一個從事海洋貿易的國家都羨慕不已的條件。大部分情況下海漢甚至不用依附別國的港口,僅靠自家控制的港口就能在各個國家之間完成國際航運貿易。

大明對於海貿的態度無疑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朝廷希望用嚴厲的管制措施來杜絕海盜倭寇對沿海地區的劫掠,以及地方上屢禁不絕的走私貿易,另一方面看到類似海漢這樣的國家在跨國海貿中大賺特賺,心理上又未免有些酸溜溜地不平衡。

但這類貿易也不是想幹就能幹的,如今自大明海岸下南洋的商業航線幾乎都被海漢把控着,想進這個行當,沒海漢點頭將會非常難做。即便是葡萄牙、荷蘭這類全球殖民的海上強國,也先得在海漢這裡備案,畢竟他們在海南島以北就各自只有一個經營中的港口,荷蘭人經營的大員港甚至還與大明隔着一道福建海峽,要完成對大明的貿易往往還得藉助海漢的渠道才行。

就算大明不把海漢放在眼裡,以費策賢在三亞所見,只要海漢發句話,只怕沒有哪個國家敢公開接待來自大明的船隊。畢竟相較於經常在南海上耀武揚威的海漢艦隊,代表大明官方出航到南海深處的船隊還得追溯到兩百年前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了。這年頭哪還能有幾個人記得當年大明寶船艦隊的厲害,自然是對當下打遍南海無敵手的海漢艦隊更爲忌憚。

費策賢目前還沒有辦法說服朝廷開啓正式的官方海貿,也無法讓海漢對大明給予特殊照顧。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多地瞭解海漢是如何經營跨國貿易,又是如何通過航運來完成這些利潤頗豐的生意。

在三亞期間除了市立圖書館之外,費策賢去得比較多的地方之一就是三亞的各種交易市場了。三亞的交易市場基本都是由官方經營,供來往本地的國內外客商在這裡發佈供求信息,簽署買賣合同,完成錢貨交割。而隨着三亞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交易市場也在根據不同商品逐漸細分,甚至產生了很多靠消息吃飯的掮客。

即便是費策賢這種不通商務的官員,在交易市場待的時間長了,慢慢也瞭解到了一些經貿方面的常識。海漢官方對於航運和跨國貿易的扶持力度,是大明根本無法相比的,特別是商人的社會地位,兩國更是差距懸殊。

大明的有錢商人雖然也能過上奢侈的生活,但傳統上都是重農輕商,社會地位按照士農工商來排,商賈只能位居末尾。而海漢這邊的情況卻大不一樣,有錢有勢的商人甚至對官府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社會上的名聲也不會像大明商人那麼低下。所以近幾年有很多大明商人開始舉家投奔海漢,或是將名下的產業轉移到海漢所轄地區。就費策賢所知的狀況,海漢目前最有錢的幾個民間商人,幾乎都是來自於大明。

這些商人從大明帶走了多少資源,如今已經無從統計,但毫無疑問他們對海漢的商業發展是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不是得到了這些商人的助力,海漢要在大明境內打開貿易渠道的過程肯定會比現在麻煩得多。

按照昨天宴會上宣佈的安排,今天下午會有海漢官方舉辦的招商活動和多個國家商人出席的貿易洽談會。費策賢雖然不會直接參與貿易,但他必須得去看看,以掌握海漢的最新動向。而且經過昨晚的談話之後,他也不得不多了一分警惕,如果海漢接下來一切照舊,依然是對大明保持頻繁的貿易往來,那麼寧崎所說的話可能就是真的。如果貿易量減少甚至在未來某個時刻停止,那麼說明兩國關係很可能會變得岌岌可危,就必須要向國內發回警報訊號了。

費策賢雖然沒什麼睡意,但爲了不耽擱正事,最後還是勉強自己躺到牀上,翻來覆去又折騰了好一陣之後才終於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與痛苦的大明使者相比,來自近鄰安南國的使團在這一夜都睡得非常踏實。在宴會結束回到迎賓館之後,小王爺鄭柞甚至很有興致地讓人去市區找了兩名來自波斯的舞姬助興,接着開了一個私人興致的酒會,將昨天才新認識的朝鮮使臣李希,以及老朋友許裕拙都請了過去,商議今後能不能開通一條經由福建,將安南與朝鮮兩國連接起來的貿易航線。

安南鄭氏除了有清都王鄭梉掌控國家行政大權之外,這個家族也充分利用了手中的權力,幾乎壟斷了安南國內類似鹽鐵之類的暴利產業,而作爲最受鄭梉信任的長子,鄭柞所負責的便是安南國的外貿事務。

安南國早年以租界的形式將海岸線上的幾處天然良港割讓給了海漢,以作爲海漢出兵助戰的報酬,而隨着戰後重建的進行,這些港口也成爲了安南聯繫世界的窗口。通過出售各種土特產和糧食,安南從外貿中賺取了不小的收益,鄭柞的心思也越來越大,逐步已經開始不滿足於僅僅跟海漢等有限的兩三個國家進行交易,想要開創一些完全由自己掌控的新貿易渠道。

在鄭柞看來,類似朝鮮國這樣的域外國家就是極好的對象,其位置遠離南海,物產也與南海地區的國家有着較大的差異,這就有了互通有無的基礎條件。而這個國家對於南海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這就又給安南留下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此外李希的王室成員身份也讓鄭柞頗爲重視,他認爲既然能被朝鮮國派到海漢來當大使,在朝鮮國內應該是有一定的影響力,拉攏一下李希將會有助於推動兩國締結貿易關係。

而福建方面更是安南一直想要拉攏的對象,安南國甚至前兩年就已經在漳州設立了辦事機構,專門處理安南與福建之間的商貿事務。當然了,設立這種機構是經過了海漢的默許,不然就算有這麼一個機構也別想辦成什麼事。

對於海漢在國際貿易方面的經營手段,鄭柞一直是佩服不已,也有心效仿海漢的手法來爲安南建立起屬於本國的外貿體系。不管是大明南部的福廣地區還是遙遠的朝鮮國,在鄭柞眼裡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對象,如果操作得當,便可以串起一條中南半島經大明海岸線前往朝鮮半島的貿易渠道。

雖然這條海上貿易線目前還僅僅存在於鄭柞的腦海中,但他對於這個剛在宴會上冒出來的靈感非常有信心,並且樂觀地認爲這條航線將會給參與此事的三方都帶來十分豐厚的收益。

但李希的心思其實沒有完全放在鄭柞所描述的美好前景上,他依然還在擔心宴會上海漢高官所提出的警告。如果海漢真的對大明動武宣戰,那朝鮮國應該何去何從纔是?

出兵助戰顯然是不可能的,這種神仙打架的場合,自知力有不逮的朝鮮要是敢出兵參與,那真的就是活膩歪了。不管加入其中的哪一方,朝鮮都無法承受來自另一方的怒火。但要說袖手旁觀保持中立,這兩國只怕也不會讓朝鮮如此悠閒地觀戰。之前海漢在遼東與後金作戰,雖然沒要求朝鮮派出軍隊參戰,但仍然提出了讓朝鮮派遣民夫到戰區負責後勤輜重。

李希很擔心這兩國一旦真的要開打,那就都會來逼着朝鮮表態,而且很可能不止是口頭上的表態,必須要以實際行動來表明所選擇的陣營。

李希看着高談闊論的鄭柞,卻沒將他所說的話聽進去,心中只是在想你安南國與海漢是鐵桿盟國,安安心心地站在海漢一邊,自然不用操心會受什麼夾板氣,但我朝鮮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一遇到要表態的狀況就左右不是人,這處境何等尷尬。

“李大人,通商之後,我們兩國便可通過海上航線實現貿易往來,對彼此都有莫大好處,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鄭柞提高了聲調的提問終於是把李希從沉思中喚醒過來,但李希其實沒有太聽明白鄭柞究竟意欲何爲,便沒有立刻回答他的提問,而是將球踢給了旁邊的許裕拙:“那許大人的看法是怎樣?”

許裕拙對此倒是看得很明白,朝鄭柞和李希略一拱手道:“兩位都是代表了各自的國家,而許某就只能代表我福建許氏一家之言,若有說得不恰當的地方,還望兩位莫怪!”

鄭柞應道:“許大人但說無妨。”

許裕拙接着說道:“小王爺想讓安南的商船船隊從福建海峽過境,或是朝鮮國的商船接道南下,這事自然好說,只要讓海漢人點個頭就行。至於在福建海峽要停靠漳州泉州,還是海漢的澎湖港,那都悉聽尊便。只有一條,若是沒與海漢打過招呼,就不要去荷蘭人控制的大員港了,海漢對這事挺忌諱的。”

鄭柞點點頭道:“荷蘭這事多謝提醒,那大員港,能不去便不去了。”

李希並不是太清楚海漢與荷蘭之間的恩怨,但聽這兩人對話,很顯然海漢是對荷蘭在福建海峽的殖民港有特意“照顧”,甚至有意不讓其他國家的船隻前往該地,看樣子當地的荷蘭人也不會太好過。

不過朝鮮國的海船大多體積較小,並不適合執行距離過長的航運任務。像李希自己從朝鮮國南下三亞時,便是到了舟山定海港之後就換乘了海漢提供的船隻,而沒有再乘坐自己國家的小帆船。鄭柞所提出的這條貿易航線,多半就只能由安南派出船隊,朝鮮方面暫時還沒有相應的條件來組織這種貿易船隊。

但李希覺得這種狀況說出來有點掉面子,與福建許氏和安南國相比,朝鮮的海上運輸能力實在是有些寒酸了。

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2082章第381章 心急火燎3048.第3048章2747.第2747章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第1636章 勞軍情報第1505章 強者風範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281章 打頭陣第2022章第2279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3319.第3319章3181.第3181章2464.第2464章第3462章第100章 庭審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2083章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第362章 驅趕地主2790.第2790章2454.第2454章第2355章3053.第3053章2447.第2447章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42章 圍捕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3514章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2743.第2743章第1215章 安不納見聞3320.第3320章第1048章 行動方案第2269章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1721章 糧食新政3169.第3169章第2338章第1720章 通過考驗第1156章 艦隊南歸第1695章 互查底細第1938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374章 反射弧略長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196章 廣州城第1475章 夜談第四百九十八章 公門中人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698章 互相推脫2835.第2835章2958.第2958章3401.第3401章3392.第3392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1002章 開國慶典(二)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3117.第3117章2730.第2730章2514.第2514章2581.第2581章第1464章 內部消息2724.第2724章3401.第3401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51章 考察(二)2851.第2851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2501.第2501章2414.第24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日島之戰(一)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3040.第3040章第1177章 碰釘子第2074章3277.第3277章第2146章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3255.第3255章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356章 拉鋸戰
第1266章 半推半就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2082章第381章 心急火燎3048.第3048章2747.第2747章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第1636章 勞軍情報第1505章 強者風範第五百零八章 高層會談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船與戰略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281章 打頭陣第2022章第2279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雙嶼水道3319.第3319章3181.第3181章2464.第2464章第3462章第100章 庭審第1392章 劉尚的選擇第2083章第九百零九章 順利推進第四百二十一章 誰當家第362章 驅趕地主2790.第2790章2454.第2454章第2355章3053.第3053章2447.第2447章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42章 圍捕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應第3514章第1663章 攻打馬尼拉(十三)2743.第2743章第1215章 安不納見聞3320.第3320章第1048章 行動方案第2269章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1721章 糧食新政3169.第3169章第2338章第1720章 通過考驗第1156章 艦隊南歸第1695章 互查底細第1938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漁民上訪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374章 反射弧略長第八百一十四章 妥協第196章 廣州城第1475章 夜談第四百九十八章 公門中人第1567章 受到牽連第1698章 互相推脫2835.第2835章2958.第2958章3401.第3401章3392.第3392章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1494章 權力之爭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1679章 打探消息第1441章 陸戰隊的威力第1002章 開國慶典(二)第八百二十章 形勢所迫3117.第3117章2730.第2730章2514.第2514章2581.第2581章第1464章 內部消息2724.第2724章3401.第3401章第九百二十八章 開闢新市場第1779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789章 大軍過境第51章 考察(二)2851.第2851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2501.第2501章2414.第2414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日島之戰(一)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3040.第3040章第1177章 碰釘子第2074章3277.第3277章第2146章第136章 新任巡檢(三)3255.第3255章第1785章 聯合行動第356章 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