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一場秀
辜董事長出身臺灣望族,祖上是日據時期的所謂五大家(han)族(jian)。
他在臺灣頗具分量,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站到臺前來,贏得了更多的公衆關注。而大陸海協會的會長姓汪,他兒子更出名,號稱京城四少麼,喜歡泡女明星,包括張敏、趙菲特、陳紫函、黃奕、蔣欣等等……
二人的會談,是兩岸歷史關係中很著名的一筆。
鄭智化在歌裡唱:“兩岸不通航,辜汪談一談,談判像談天,還是沒主張。”
總之,大陸代表團來拜訪海基會,見了辜董事長。沒啥實質性內容,代表團也不是幹這個的,辜董事長只表示:“兩岸機構都成立了,明年開春可以正式談一談事務。”
指“兩岸公證文書”“兩岸掛號函件”之類的問題。雙方分歧很大,癥結就是關於對一箇中國原則的表述:大陸說我們兩岸關係是國家內部的事情;臺灣雖堅持一箇中國政策,但它想謀求“對等政治實體”地位。
談了好久才達成共識,即大名鼎鼎的“九二共識”。
辜董事長還專門與龔雪聊了聊,話裡話外不離她先生,陳奇進不來臺灣,臺灣卻有他的傳說。連島內都清楚,陳奇在對臺問題上很有攻擊性。
龔雪不亂表態,只掐住一點:“我們是電影人,那就讓電影純粹一點,可以先互設影展,再慢慢合作。”
當天晚上,在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大家逛了逛夜市。
全程有電視臺拍攝,跟真人秀似的。龔雪讓大家打扮的漂漂亮亮,逛街、吃小吃、與攤販親切交談,對各種食物發表意見……她在美國玩過這套,駕輕就熟。
臺灣民衆不會真去了解大陸什麼樣,他們只會通過代表團成員去感受大陸。
“這個叫什麼?蚵仔煎?”
“我們一般講閩南語,á tsian!”
“á tsian!”
“哇,您說的很標準嘛!您覺得臺灣的美食怎麼樣?”
“吾是上海人,搿搭個上海菜燒得老好吃個……我看到這裡還有山西刀削麪、四川擔擔麪、宜賓燃面、山東大餅,讓我非常感動……大家還能推陳出新,融會貫通,形成臺灣當地的特色菜,我吃了一道花枝羹,那個味道我很喜歡。”
龔雪坐在大排檔的小凳子上接受採訪,還逗攤主家的小孩子玩。
她作爲榮譽最高的華語演員,那是大腕中的大腕,妥妥的大陸藝術家。臺灣媒體都沒想到她這麼親和,第二天新聞又滿天飛。
隨後的幾日,代表團與臺灣電影人座談,參觀這參觀那,真去看了看張學良。
張學良今年剛好90歲,趙四也還活着呢,嗯,這不是《鄉村愛情》裡的趙四,是趙一荻。1994年,倆人到夏威夷定居。
……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嘟嘟嘟——”
這是臺中的一所農村小學,龔雪執意來農村看看,只得安排一站。
與大陸很像啊!老師列隊迎接,學生緊急排練了節目,有吹小號的,有敲鼓的,有跳舞的。本就不咋熟練,加上電視臺在旁邊拍,學生們更緊張,調子都跑沒了。
“孩子們太緊張了。”
龔雪見狀一樂,把外套脫了加入其中,拉着一個小姑娘跳舞。小姑娘起初懵逼,但很快歡樂起來,趙麗蓉也把袖子一卷,接過鼓槌敲上一段。
老師們看傻眼。
…………
這一趟,可以說是一場秀。
龔雪不想跟臺灣電影人交流,有什麼可交流的?都交給謝晉去說。她就負責到處轉,看看小孩和老人,看看鄉下的蔬菜,看看市井街頭。
事先做足了功課,對着鏡頭侃侃而談,能對臺灣的人文古蹟說出個一二三來。
大體形象就是:有文化有涵養的大陸藝術家,但很接地氣。 趙麗蓉更是大放光彩,各界可喜歡這老太太了,追着要簽名。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都說:“您講話跟咱這兒的長輩差不多,親切。”
有一個活動,是搞聯誼演出。
臺灣也有戲曲界的,準備了一出評劇《花爲媒》。演出前臺灣一個演員拉肚子無法上場,趙麗蓉直接換裝補位,演了《花爲媒》裡的張五可。這唱段她十年沒練,一點沒忘。
她還跟小虎隊唱了一首《愛》,蘇友朋幾個都叫奶奶。
龔雪則點名一個叫伍佰的歌手,說是陳先生喜歡。
主辦方不敢怠慢,於是一臉懵逼的伍佰被叫來。他才23歲,去年剛出道,只有兩支單曲,唱了一首閩南語歌《樓仔厝》,聽的龔雪也一臉懵逼,搞不懂陳老師的審美。
長的不好看,唱的不好聽,甚至聽不懂……陳老師爲什麼喜歡這個傢伙?
當然出於禮貌,她還是聊了聊天,合了張影。伍佰受寵若驚,決定以後開演唱會多唱幾句,不能老讓觀衆掏錢唱歌。
眨眼到了最後一日。
晚上,代表團在酒店又開了個小會。影協的領導張海濤總算能鬆口氣,笑道:“這十天我都提心吊膽,生怕出點意外。還好順利完成了任務,大家表現不錯,給臺灣羣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臺灣同胞的熱情出乎我的預料,真是挺感動的。”
“是啊!各方面都很周到!”
“沒來之前以爲什麼呢,來了之後發現跟大陸好像,畢竟是血濃於水啊!”
“對對!他們戲曲界也很繁榮,這點讓我沒想到。”
衆人七嘴八舌,體驗確實不錯。
趙麗蓉卻道:“我覺得吧,有好的也有壞的。像昨天一個唱戲的跟我聊天,說他們的名角兒唱一場能掙幾千美金,演員掙的也多,但就是沒地位,還跟舊社會似的。
社會上把他們看作藝人,他們自己也自稱是藝人,下九流……讓我想起陳老師整風來了,說的真沒錯,要論地位還得是我們文藝工作者高。”
“這幾天我到處轉了轉,臺灣是個濃厚的資產階級社會,拜金嚴重,階層分化,富人區、平民區搞的很清楚。農村貧困,整體建設沒啥成效。普遍精神空虛,缺乏食糧,年輕人還有吸毒的……”
龔雪道:“我們對港臺開放,但也不能什麼都放進來。”
“……”
一番話說的大家有點尷尬,你愛人是幹這個的,我愛人不是啊!我們也管不着啊。
當然沒人反駁她的觀點,這是事實。他們來了幾天光看報紙、電視,就曉得臺灣娛樂圈有多亂了。
“兩位說的很對,我們要看到好的一面也別忘了壞的一面。這次回去,我們肯定要寫報告開座談會的,講就講全面。就像吸毒,那肯定要大力批判的。”
張海濤定了座談會基調,不能光誇臺灣。
…………
臨別之際,大家去機場送行,頗爲依依不捨。
李行也如此,拋去與陳奇的個人恩怨,他希望多搞這種禮尚往來的活動,一個勁道:“關於電影交流合作,我們繼續努力爭取,你們也要加大呼籲,爭取早日實現。”
一個記者也喊:“趙老師趙老師,盼您常來啊!”
“以後有直航我就來,轉機太折騰。”趙麗蓉笑道,依舊一嘴的唐山味兒。
“哈哈!”
送行的人都笑起來,笑聲中隱隱有着期待——這會是兩岸的破冰期,大家都希望交流,只可惜兩岸直航要等到2008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