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升官記》

第583章 《升官記》

金庸是個文人,但更是個商人。

在香江,《明報》的名聲很大,很多文人願意給《明報》供稿看中的也是《明報》的名氣,但提到《明報》所付的稿酬,這羣人無不是牢騷滿腹。

《明報》的稿酬標準之低,冠絕香江大報,金庸也因此被冠以“摳門”和“錙銖必較”的標籤。

這次他的作品被引入內地,固然有擴大影響力的考慮,但利益方面也是不可能放棄的,國文社爲此要付給金庸13%的版稅。

以金庸的名氣和他作品的影響力,國文社付出這個價格自然是值得的。

發佈會舉行的聲勢浩大,讓金庸看到了國文社的能力和誠意,心中很是滿意,對於作品集在內地的銷售也充滿了信心。

發佈會結束後,他又參加了幾場活動和演講,三天後才返回了香江。

這三天時間裡,關於金庸作品集出版的消息已經經由幾十家媒體的報道傳遍了國內。

由燕京發出的金庸作品集剛到各地書店,書店剛把金庸作品集上架的告示貼出來,一些書店門口便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情況。

以往國內的出版社盜版金庸的作品,基本都是以單行本的形式,這次國文社得到金庸的正版授權,出的又是作品集,涵蓋了金庸的所有作品。

但凡是武俠小說愛好者,聽到這樣的消息很難不動心。

短短几天時間之內,各地書店門口的搶購潮此起彼伏。

得到了反饋的林爲民,心情無比振奮,這次金庸作品集的出版雖說是以國文社的名字,但實際操盤還是以通文社爲主,如今作品集一經出版就受到了如此大的歡迎,對於剛剛誕生的通文社來說是個絕好的消息。

通文社的幾個年輕編輯最近也心情大好,大家本來都是國文社的編輯,調到通文社來雖說是自願的,但在地位上畢竟是有落差的。

如今金庸作品集在圖書市場一炮而紅,大家的心氣也提了上來對於通文社的前景更加看好。

也不光是通文社的幾個人,國文社的同事們其實之前沒有對通文社抱有什麼高期待,國文社四十年的歷史中所擁有的副牌社衆多,但在國文社巨大的陰影之下,能夠運營到獨當一面的卻是鳳毛麟角,更何況通文社所涉及的領域又是國文社極不擅長的通俗文學,金庸作品集短短几天之內形成的搶購風潮算是徹底跌破了國文社同事們的眼鏡。

燕京是國文社的所在地,新華書店數量衆多,分銷的金庸作品集也是最多的,高達1萬2千套,其中平裝版1萬套,精裝版2千套,各大書店的反饋也是最快的。

短短一個星期時間,各大書店的庫存便告急。

林爲民又讓人聯繫了各地的幾家書店瞭解圖書銷售情況,總體來看,各地書店的庫存圖書長則一個月,短則半個月便會售罄。

得到了可靠的數據,林爲民大手一揮,金庸作品集加印20萬套,其中平裝版17萬套,精裝版3萬套。

根據各地書店的反饋精裝版金庸作品集的銷量可是供不應求。

很多武俠小說讀者其實早就看過盜版,如今金庸作品集上市發售,這些人當中很多人買來就是收藏的,裝幀精美的精裝版正戳到了這羣人的心頭上。

一套精裝版的金庸作品集定價99.8元,以如今人們工資每月不過二三百塊錢的收入來說,是極爲奢侈的消費,但架不住這羣書迷是真的喜歡啊!

除了正在大賣的金庸作品集,樑鳳怡的三部小說經過三個月的銷售,各地書店的庫存也已見底,加印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這天下午,林爲民忙完了工作,來到了《當代》編輯部。

賀啓智一見他,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

林爲民升任總編輯之後來《當代》編輯部的次數很少,上次來是送石鐵生的稿子。

那篇《我與地壇》這個月月初剛剛發在第四期上,纔不過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這幾天時間編輯部收到的讀者來信越來越多,全是誇獎這篇文章的。

當初編輯部的同事們審稿後一致認定這篇作品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現在作品發表,也印證了大家的看法,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強烈的反響。

“爲民,你怎麼來了?”

“給你送稿子。”

林爲民將一疊稿子放到賀啓智的辦公桌上,賀啓智臉上的笑容更盛,“這回是誰的大作?”

“我的!”

“哎呦!那真不容易,你都多長時間沒寫新作品了!”

賀啓智喜滋滋的拿起稿子,看了一眼標題就發現了不對勁,然後又翻了翻內容。

從書名到書里人物、地點的命名,都很熟悉啊!

“這……這是《盜官記》的續集?”

“不算,就是人名和地名有點相似,故事是全新的。”

賀啓智看向林爲民的眼神怪異起來,他和林爲民共事十年時間,如何能不瞭解他?

好端端的拿出以前寫過的小說人名和地名來接着用,他是什麼居心?

很明顯是想讓讀者一眼就聯想到《盜官記》嘛!

《盜官記》寫的是什麼故事?

簡單來講,麻匪當官。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林爲民夾帶的那些私貨。

他可是藉着這部小說把當初因爲《情人》攻訐、辱罵他的那幫人給罵了個遍,讓無數讀者至今仍津津樂道。

聯想到剛剛過去的雁冰文學獎,林爲民這回抱的是什麼居心就昭然若揭了。

一跟人吵架就寫書罵人,放眼中國文學界,林爲民也算是獨一份了!

“伱別用這種眼神看着我啊!我的小說,質量絕對沒問題。”林爲民說道。

賀啓智幽幽道:“我擔心的不是質量……”

他的表情欲言又止,“爲民,咱好歹也是總編了,是不是得有點大將之風啊!”

賀啓智委婉的勸說林爲民聽明白了,他點了點頭,“行,這回你先發,下回我注意!”

好嘛!

你這敷衍可真夠敷衍的!

賀啓智無奈的嘆了口氣,“你就不怕遭人罵?”

“光跟他們對罵幾句哪能痛快?他們主動找事,以爲吵幾句就沒事了?想的倒是挺美!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啊!老賀!”

林爲民覺得自己這套戰術可以取個名字叫自W反擊,你輕飄飄跟他吵幾句,他以爲你怕他,不把他們打疼,他能知道怕嗎?

你說對吧,阿三?

賀啓智深知林爲民的脾氣,沒有再說什麼,收下了稿子。

林爲民臨走交代道:“要是過稿了,給我插個隊吧,下個月發表!”

賀啓智苦笑着答應下來,然後將稿子拿到編輯部。

大家一聽說是林爲民的新作品,立刻迫不及待的爭搶,最後柳蔭憑藉着老寒腿和頸椎病的優勢成功奪取了稿件。

《升官記》。

前有《盜官記》,現有《升官記》。

柳蔭一眼便看出了這部小說的貓膩,嘴角不禁露出了幾分幸災樂禍和看好戲的笑容。

在她審稿的時候,大家也在偷偷觀察她,一見她這個表情,就知道這回林爲民的小說肯定別有用意,心中更是抓心撓肝。

花了兩天多時間,柳蔭終於看完了這部《升官記》,將稿子往桌子上一撂,感嘆道:“怪不得人家爲民這個年紀就當總編輯了,瞧瞧人家這個心眼子。”

正在工作的同事們聞言立刻看向她,眼中的好奇藏都藏不住。

“柳姐,你什麼意思啊?”

“什麼意思?等你看過小說就知道了。唉,難怪我都這個歲數了還是個小編輯。這要是放在小說裡,估計被人賣了還得替人數錢呢!”

柳蔭的感嘆更加勾起了衆人的興趣,姚淑芝跟柳蔭坐對桌,有地理優勢,率先將稿子搶了過去。

其他人只能眼饞的看着,又得等兩天了。

在《當代》編輯部審稿的時候,林爲民正在接聽來自意大利的電話。

蒙達多裡出版社就是半個多月之前羅傑·斯特勞斯給林爲民打電話報喜的時候提到的那家意大利出版社。

這家出版社是意大利最大的出版社,壟斷了意大利的文學圖書出版,還擁有《時代》和《展望》兩種意大利最有名的綜合性期刊,同時還擁有意大利最大的圖書俱樂部——德戈裡俱樂部。

如果非要在中國找個類比的出版社,基本等於大號的國文社,畢竟國文社也不敢說壟斷了本國的文學作品出版啊。

這家出版社由阿諾爾多·蒙達多裡創辦於1907年,至今仍由蒙達多裡家族掌握。

林爲民是怎麼知道這些內容的呢?當然是電話對面的傢伙給他科普的。

據這傢伙自己介紹,他叫阿爾伯特·蒙達多裡,是阿諾爾多·蒙達多裡最疼愛的重孫子,現任蒙達多裡出版社文學著作編輯部的主編,相當受老闆的重視。

創始人的重孫子,還是最疼愛的重孫子,受老闆的重用,聽着很滑稽。

不過現實情況確實如此,蒙達多裡家族對於蒙達多裡擁有絕對掌控權的原因就是他們家執行長子繼承製,現在蒙達多裡出版社的老闆是阿爾伯特·蒙達多裡的叔叔萊昂納多·蒙達多裡。

阿爾伯特·蒙達多裡的話嘮讓林爲民想起了聒噪的法國佬加里揚,不過兩人的風格又有些不同。

加里揚屬於典型的高盧雞,問就是法國牛逼,最愛的就是鍵政,自我感覺賊良好。

阿爾伯特·蒙達多裡純粹是話密,有時候聊着聊着就控制不住跑題,林爲民甚至能聯想到他在電話那頭抖的跟帕金森似的手勢。

電話打了快一個小時了,阿爾伯特·蒙達多裡還在喋喋不休,通話時長創下了林爲民接打海外長途以來的記錄,最後他實在是忍不住了。

“阿爾伯特我們來談點正事吧!”

《升官記》脫胎於一部國產電影,大家可以猜猜。

(本章完)

第617章 燕京三李第517章 屬於他的名字第411章 山雨欲來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398章 下不爲例第886章 正經二手錶第131章 第四代導演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第583章 《升官記》第360章 離了戲,屁都不是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413章 我長這樣,怪我嗎?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835章 父親的故事第913章 陽臺上的那隻貓第145章 外賓參觀第55章 探病第834章 讀者的認可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801章 少賠一點是一點第926章 那麼驕傲第283章 因禍得福了?第795章 比肩喬治奧威爾第634章 邱主編這人真不錯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872章 小心思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319章 擺爛的編輯部第932章 現實主義文學鉅著第900章 看好他這個人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379章 痞子風格第64章 再聚會第182章 人藝的票,很貴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43章 鳳凰自行車第557章 香江之行第915章 質疑 理解並讚美第261章 善解人意林老師第721章 小說就夠我賺的了第905章 難怪只是個主編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608章 三劍客,失其二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140章 你這效率不行啊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415章 葛朗臺第785章 24歲的總經理第360章 離了戲,屁都不是第853章 沒在怕的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104章 怪你過分優秀第286章 津門及時雨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520章 作家訪談第518章 《紐約客》的採訪第616章 我下海咋樣?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130章 大院子弟第181章 角兒的誕生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880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656章 人藝變遷第349章 《平凡的世界》第554章 都是爲了生活第367章 蟬聯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933章 文學的聖火(二合一大章)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625章 豪華陣容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601章 《一個都不能少》節選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181章 角兒的誕生第306章 這個基金會,不簡單啊第377章 跟着林老師混的好處第542章 我就圖一樂兒第923章 華山論劍第194章 第132 潦草小狗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728章 十個裡九個是投機分子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855章 次元壁,破了!第40章 北戴河第485章 我寫第306章 這個基金會,不簡單啊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278章 你該死啊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67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616章 我下海咋樣?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726章 買車記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
第617章 燕京三李第517章 屬於他的名字第411章 山雨欲來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第398章 下不爲例第886章 正經二手錶第131章 第四代導演第579章 你和尚摸不得第583章 《升官記》第360章 離了戲,屁都不是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413章 我長這樣,怪我嗎?第653章 遊山玩水的研討會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835章 父親的故事第913章 陽臺上的那隻貓第145章 外賓參觀第55章 探病第834章 讀者的認可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801章 少賠一點是一點第926章 那麼驕傲第283章 因禍得福了?第795章 比肩喬治奧威爾第634章 邱主編這人真不錯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872章 小心思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319章 擺爛的編輯部第932章 現實主義文學鉅著第900章 看好他這個人第621章 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379章 痞子風格第64章 再聚會第182章 人藝的票,很貴第761章 欽點女主角第43章 鳳凰自行車第557章 香江之行第915章 質疑 理解並讚美第261章 善解人意林老師第721章 小說就夠我賺的了第905章 難怪只是個主編第592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608章 三劍客,失其二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嗎?第140章 你這效率不行啊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415章 葛朗臺第785章 24歲的總經理第360章 離了戲,屁都不是第853章 沒在怕的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104章 怪你過分優秀第286章 津門及時雨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361章 你比他長的帥第520章 作家訪談第518章 《紐約客》的採訪第616章 我下海咋樣?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130章 大院子弟第181章 角兒的誕生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880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656章 人藝變遷第349章 《平凡的世界》第554章 都是爲了生活第367章 蟬聯第690章 《許三觀賣血記》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933章 文學的聖火(二合一大章)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誰呢?第383章 丟不起這個人第625章 豪華陣容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601章 《一個都不能少》節選第546章 無愧於‘人民’二字第181章 角兒的誕生第306章 這個基金會,不簡單啊第377章 跟着林老師混的好處第542章 我就圖一樂兒第923章 華山論劍第194章 第132 潦草小狗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728章 十個裡九個是投機分子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855章 次元壁,破了!第40章 北戴河第485章 我寫第306章 這個基金會,不簡單啊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278章 你該死啊第503章 北斗星,正閃耀!第67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616章 我下海咋樣?第370章 溢出文學的邊界第726章 買車記第631章 產假成了創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