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時代週刊》米國版

米國,紐約,唐人街。

四十年代修建的公寓樓距今已經超過半個世紀,像這樣的公寓樓在紐約有很多。

多年前,這裡曾是衆多國內留學生在紐約抱團取暖的地方,他們在這裡聽木心講課、聚會、組織沙龍。

如今數年時間過去了,曾經追求自由和藝術的留學生們都放下了矜持,陷入了爲生活奔波的忙碌狀態,熱鬧的公寓也逐漸冷清了下來。

今天,難得公寓又來了新人,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大年是水木的高材生,這是誰的小師弟,自己主動認領一下!”程丹青開着玩笑。

在場有兩人起身跟張大年握了握手,聊了幾句,果然是差了七八屆的同學。

“我們水木在紐約真是人才濟濟啊!”

“行了,知道你們水木留學的人多,就別自吹自擂了。”

介紹完了新夥伴,程丹青感慨道:“這兩年大家越來越忙,像這樣的聚會越來越少了。”

黎全武說道:“爲了生活嘛,能有什麼辦法?”

其他人也充滿了同感,在座的人裡,時間長的已經來米國十年時間了,短的也有四五年時間了。

隨着在米國生活的時間漸長,原本那個如天堂一般的國家也逐漸的露出了它殘酷的一面。

資本主義社會,沒錢死路一條,華人想要在這裡生存下去並不容易。

每個人爲了能夠留在這裡都使盡了渾身解數,曾經在沙龍非常活躍的兩個女同志,爲了拿到綠卡嫁給了米國的糟老頭子。

有的人爲了養家,同時打三份工,長時間裡連個整覺都沒有睡過。

衆人聚在一起感慨了幾句生活,程丹青又說道:“大年,你剛從國內出來,給大家講講國內現在的變化吧,大家已經好久沒有回國了。”

張大年沉吟片刻,說道:“我先從經濟層面說起吧。改革開放十多年了,成果是有的,國民經濟取得了比較大的發展,物資比前些年有了極大的豐富。拿工資舉例吧,我出來之前在計算機所工作,每個月可以拿到800塊錢左右工資,我這個工資在燕京屬於高薪,普遍的工資大概是三百塊錢左右。”

“三百塊?那也不錯了,我記得我出來的時候,工資纔剛一百出頭呢六七年時間漲了200%。”

“不能這麼算,物價漲了多少啊!我跟家裡人通信,米麪糧油這些漲的幅度可比工資高多了。”

程丹青道:“你們先別說話,讓大年接着講。”

其他人閉了嘴,張大年接着講道:“大家說得沒錯,不過87、88、89三年物價大漲的苦日子都熬過來了,現在物價還算是穩定。我覺得國內現在最緊要的不是生活物資的問題,而是房價。海南房地產泡沫,伱們知道嗎?”

張大年問了一句,立刻有人接話道:“當然知道。那時候都快漲到天上去了,不是說前年就不行了嗎?”

張大年點點頭,“海南確實不行了,但不代表房地產泡沫消失了,它的幽靈仍在中國的大地上游蕩着。”

他表情嚴肅,有人好奇的問道:“你這麼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聽我同學說,燕京現在有的新建商品房賣到三四千塊錢一平米。”

“不光是燕京,滬上、羊城很多城市都有這種情況。三千塊錢一平米的房子,以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十個月到一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平米的房子。

這房價漲的沒邊兒了!”

張大年痛心疾首道。

黎全武不以爲然道:“這有什麼的,米國這邊幾萬米刀一平米的房子都有。”

“那能一樣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張大年神色認真道。

他這句話說完,大傢俱是陷入了沉默。

“行了行了現在大家人在國外,就別操心國內的事了。”程丹青勸道。

“就是,就是。”黎全武也說道。

程丹青問:“大年,你挑點提氣的事給大家說說!”

“提氣的事……”張大年思考了片刻,說道:“最近的應該就算是《霸王別姬》拿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事了!”

一聊起這個話題,衆人也興奮了起來。

“《霸王別姬》確實給咱們中國人長臉!”

“電影你們都去看了嗎?票房都兩三億米刀了吧?”

黎全武說道:“《霸王別姬》的小說在米國暢銷了十年,話劇登陸百老匯的時候我們還去看過,場場爆滿,在米國的人氣絕對是一等一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程丹青卻表示反對,“要說《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意料之中的事,這話沒錯。畢竟林爲民有《末代皇帝》在前,但電影票房這麼牛,絕對是各方面因素互相促進所造成的,有一定的巧合因素。”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多說幾句:“我印象最深的是從兩年前《一個都不能少》引進到米國來的時候,出版社的宣傳攻勢不小,我在好幾本文學雜誌和報紙上都看到了相關的資料和報道。”

“對對對,我想起來了。希望工程,林爲民爲了這事特地寫的小說,而且還捐了一千萬米刀。”說到“一千萬米刀”,衆人的語氣充滿了驚歎。

他們身在米國這個資本主義的花花世界,自然知道錢有多難賺。

一個國內的作家,竟然隨手就捐了一千萬米刀,如何能不讓人驚歎。

“是啊!林爲民的作品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引進到米國了,這些年其實銷量一直都很好,《霸王別姬》《套馬人》《情人》……還有話劇的加持。

但之前更多的還是作品紅,可自從那次的宣傳之後我就感覺有點不太一樣了。

去年《理查德·耶茨文集》出版,又是一樣的宣傳策略,比上一次還要成功。米國的媒體完全把林爲民和理查德·耶茨的名字聯繫在了一起。

一個鬱郁不得志、歲月蹉跎,一個天資縱橫、年少成名,這兩個人放在一起,不僅是強烈的對比,也充滿了戲劇張力。

我要是記者,也會喜歡寫這種報道,完全是戳中了大衆的興趣點。

我有時候跟米國人聊天,他們隨口都能叫出林爲民的名字,而且對他的印象極佳,都說是偉大的文學家。”

黎全武說道:“米國人說話就是喜歡誇張!”

“也不能算是誇張吧?林爲民光是米國的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就拿了兩回,還有龔古爾文學獎和斯特雷加文學獎,一般的作家可拿不到這些獎項,很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沒拿過這麼多獎!”

說話的是盧志芳,她對於林爲民所獲得過的榮譽如數家珍。

當年《追風箏的人》在百老匯公演,林爲民讓人送來門票,他們一羣留學生都去看了。

也看到了外國觀衆對於林爲民作品的狂熱追捧,很多人內心都充滿了與有榮焉的驕傲,以前對林爲民的種種看不慣在這種心態下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欣賞和仰慕。

“你們看看這個!”盧志芳從包裡掏出了一本雜誌。

最新一期的米國版《時代週刊》上,黑色的背景,林爲民的肖像照佔據了整個封面,這是《時代週刊》的一貫特色。

“這是林爲民?”大家看到刊物封面,臉上露出難以言表的驚詫。

“貨真價實!”盧志芳的語氣帶着幾分驕傲,將雜誌遞給了大家。

衆人好奇的都湊了上來,圍在一起翻閱起了《時代週刊》。

採訪稿足足兩萬多字,佔據了這一期《時代週刊》相當大的份量。

理查德·斯坦格爾從業十餘年,無論是文筆還是採訪風格都臻至成熟、老辣,尤其是經過提煉後刊發出來的採訪內容,採訪者與被採訪者的每一次問答都是精彩的博弈,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大家看到最後,提到了大家剛纔還在討論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

林爲民引述《聖經》當中的話,讓人印象深刻。

黎全武想到前幾年見到林爲民的情景,忍不住說道:“他這個人還真是一貫自大!”

程丹青心裡的想法則是:臥槽!裝得好逼!

不過他沒有表露內心的想法,反而說道:“我覺得這倒不是自大,應該說是一種基於實力的自信。”

盧志芳贊同道:“丹青說的沒錯。‘沒有人能進壯士家裡,搶奪他的傢俱’,壯士積蓄力量捍衛自己的榮譽,又不是去搶奪他人的榮譽。”

“那諾貝爾文學獎也不是他們家的。”黎全武辯駁道。

“不管你承不承認,諾貝爾文學獎只是金字塔尖那一小撮作家可以染指的榮譽。對於這樣一羣作家來說,這份榮譽就是在他們這個圈子裡傳來傳去的而已,所以說,用‘傢俱’來比喻也很恰當,只是這個家大了一點,壯士多了一點。”盧志芳說道。

黎全武搖了搖頭,“你們這些狂熱粉絲怎麼辯都能辯出理來!”

“我這才叫中肯!”

“行了行了,爲了人家的事有什麼好吵的!”程丹青勸道。

他又拿起那份《時代週刊》,對盧志芳說道:“志芳,你這份雜誌借我用用。”

“幹嘛?”

“我寄給林爲民,他都上《時代週刊》了,算是給他報個喜!”

那年林爲民離開米國後請程丹青等人去看了一場《追風箏的人》,事後程丹青特意去信表達了一番感謝。

這幾年,兩人偶有通信。

黎全武不滿道:“你這廝慣會做好人!”

程丹青說道:“我們中國出個這麼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不容易,你別老想着拆臺!”

“誰拆臺了?我跟老外誇他的時候你沒看見!”黎全武嘟囔道。

第496章 這件事,一定要搞大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78章 你該死啊第608章 三劍客,失其二第46章 考察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63章 帶到米國去第708章 白菜價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248章 吉祥物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666章 幸福的煩惱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399章 考驗幹部的時候到了第584章 新刊物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887章 人心齊,泰山移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542章 我就圖一樂兒第576章 我不寫小說了,人民羣衆看什麼?第610章 你不發財誰發財?感謝“暖陽1314”大佬的白銀盟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817章 形象工程害死人啊第242章 訊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40章 北戴河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850章 Y神第885章 理工男也有文藝的心第250章 無人不談林爲民第417章 院長,我開玩笑的啊!第431章 愛會消失的第861章 ITC指南針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12章 光榮的勞動委員第75章 明日之星第240章 《追兇》第524章 信人君子第325章 送走一撥又一撥領導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887章 人心齊,泰山移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591章 文壇之恥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100章 跟着林老師混第72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57章 問就是菜第118章 高!實在是高!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896章 管殺不管埋第8章 斥巨資舉辦的開學茶話會第54章 羣魔亂舞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863章 勉爲其難幫你看看第894章 偶像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451章 陸遙的病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559章 死得瞑目一點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134章 鄭國回來了第265章 再見,老米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133章 老舅咋看出來的呢第339章 及時雨第655章 好人老羅第773章 會越來越好的第272章 不寫你都不是人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586章 等兩年再辦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136章 還願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550章 帶頭大哥第266章 《八方》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335章 毀了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652章 兩岸的反響第688章 小說贊助商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72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第159章 “林主任”
第496章 這件事,一定要搞大第637章 不靠譜的意大利佬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78章 你該死啊第608章 三劍客,失其二第46章 考察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63章 帶到米國去第708章 白菜價第870章 像路邊的雜草一樣活着第248章 吉祥物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666章 幸福的煩惱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399章 考驗幹部的時候到了第584章 新刊物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887章 人心齊,泰山移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542章 我就圖一樂兒第576章 我不寫小說了,人民羣衆看什麼?第610章 你不發財誰發財?感謝“暖陽1314”大佬的白銀盟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817章 形象工程害死人啊第242章 訊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40章 北戴河第27章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850章 Y神第885章 理工男也有文藝的心第250章 無人不談林爲民第417章 院長,我開玩笑的啊!第431章 愛會消失的第861章 ITC指南針第867章 互聯網創作大賽第12章 光榮的勞動委員第75章 明日之星第240章 《追兇》第524章 信人君子第325章 送走一撥又一撥領導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675章 瘋狂的粉絲第887章 人心齊,泰山移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249章 文學是人學第591章 文壇之恥第388章 就看你怎麼選了第100章 跟着林老師混第72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第184章 戲霸是怎樣練成的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57章 問就是菜第118章 高!實在是高!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896章 管殺不管埋第8章 斥巨資舉辦的開學茶話會第54章 羣魔亂舞第587章 親自動手第800章 國文社不流行這套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863章 勉爲其難幫你看看第894章 偶像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451章 陸遙的病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559章 死得瞑目一點第331章 發光的林老師第134章 鄭國回來了第265章 再見,老米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133章 老舅咋看出來的呢第339章 及時雨第655章 好人老羅第773章 會越來越好的第272章 不寫你都不是人第898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586章 等兩年再辦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136章 還願第731章 新牲力量第550章 帶頭大哥第266章 《八方》第202章 那個眼睛小的呦第910章 新現實主義傑作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335章 毀了第523章 值一個雁冰文學獎第652章 兩岸的反響第688章 小說贊助商第527章 海內存知己第72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第159章 “林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