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珠簾後影皇的貼身太監蘇公公的出現,全場恢復安靜,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蘇公公身上。“因皇上龍體欠安無法上朝,有本奏來無本退朝”,蘇公公那太監特有的尖銳嗓音在爹蠻殿裡響起,話音剛落便原本已經停止議論的文武百官又開始衆說紛紜。“皇上這都十多天沒來上朝了,這政務一大把可如何是好啊”、“就是啊,這羣龍無首也不是個辦法啊”、“對啊對啊,這樣下去只怕會給其它三國機會啊”,一時間議論聲音越來越大。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聲高亢的通傳聲,“皇后娘娘駕到”,片刻的功夫一身萬鳥朝鳳皇后服的上官皇后從門外緩緩進來,在皇后出現的那一刻影如霧的眼裡劃過一抹了然,似乎是明白了師傅說過的三王爺跟皇后達成了共識是指的什麼。皇后穿過跪倒成片的文武大臣站到龍椅下方的位置,身邊則立馬有人在龍椅右下首的位置上擺了一張鳳椅。
“衆位愛卿平身”,上官皇后伸出右手示意所有的人都平身,然後便在那臨時增加的鳳椅上坐下來。“母后你怎麼來了,這後宮不得干政可是老祖宗上百年來的規矩”,看到自己的母后出現太子影如煌則是滿臉驚訝,父皇重病在牀母后不是應該在病牀前好好照顧的嗎?爲何母后會盛裝出現在金鑾殿上,而且似乎還有備而來。
“本宮執掌鳳印近二十年,一直都是堅守中宮本分,目前皇上臥牀數日朝臣無首,如此下來只怕會動搖我影朝根基。因此今日本宮前來便是跟羣臣商議讓太子殿下在皇上生病期間代爲監國,本宮此舉一心爲影朝社稷着想,請問各位大臣可有異議?”沒有回答太子的問題,上官皇后則是將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話一股腦兒的全部當着所有文武大臣的面開門見山地說了出來。
爲了今日這些話她準備了多久又付出了多少,這其中的心酸沒人能理解。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己的寶貝兒子能理解她的一片苦心,可是目前來看這孩子似乎並不能理解她。上官皇后的話剛說完整個金鑾殿先是一陣死一般的沉寂,然後便又開始各種各樣不同的意見響起。
“皇后娘娘,皇上只不過是身體勞累需要休息些日子而已,娘娘這樣迫不及待地在皇上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太子監國是不是不太好?衆所周知,太子頑劣不學無術,如今皇上昏迷在牀娘娘讓太子以監國之名代管朝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還請娘娘三思”,首先出來的則是平西王,他一臉憤怒地看着上官皇后。在他看來上官皇后這樣的做法無非是趁着皇上昏迷期間爲自己的兒子謀求福利而已。
平西王原本是一直駐紮在自己的封地,因爲年輕時跟影皇一起征戰所以被封爲
異姓王,後唯一的女兒羅明敏嫁入四王府後他便久居自己封地不怎麼來往京城,影皇也特地免了他的進京上朝。前些日子因爲影皇重病的原因平西王進京探病便一直在京城的老宅裡住了下來,他的這一舉動雖然沒有明說什麼意思但也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熱議,如今上官皇后剛剛提議讓太子監國他便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代表的是四王爺影如凌的意思。
“平西王此言差矣,太子可是我大影朝的儲君人選,所謂儲君便是儲備之君。如今皇上因龍體欠安無法上朝已有十多天的時間,太子身爲儲君有責任也有義務替皇上抗下這大任。太子雖然年少頑劣但其本質也不差,微臣相信只要大家給他一個機會他未來將會是一個聖明的君主”,出來反駁平西王的則是右丞相上官。上官丞相一直奉行低調再低調,此番平西王因太子過去的那些頑劣事蹟而全盤否定讓太子監國的提議,他身爲太子的舅舅必須爲太子的正統正名。
上官丞相的話一說,朝堂上的風向有所轉變,太子雖然不學無術但是至少這些年來不曾做的太出格過,只是在幾位兄長的光芒下有所失色而已。可即便是如此也無法遮掩他中宮之後的身份,以及一出生便被皇上封爲東宮太子的事實。一時間朝堂上不少的官員紛紛起了附合聲音,同意讓太子監國,皇后對於這一轉變很是滿意,用充滿感激的眼神看了一眼自己的兄長上官丞相。
四王爺影如凌眼看情勢對自己有些不利,面上不悅雖然極力地壓抑但還有些泄露,他身後之人分明是看到了這些便繼續有人出來反對讓太子監國,理由無非是皇子中大有能者在,無論文武太子都不是最好的人選,上官皇后尚未來得及高興便聽到了朝堂另外一種不同的聲音。“啓稟皇后娘娘,兒臣也認爲太子殿下不適合監國。論聲望、論實力,六弟都勝於太子,相信在場的文武百官也是這樣想的”,就在這時一個爽朗的聲音在殿裡響起,四王爺影如凌出列站在隊伍前推薦六王爺。
他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想起了一直沒有說話的六王爺影如霧,的確如四王爺所說,無論是從聲望方面還是實力方面來說,六王爺影如霧都是監國的最好人選。但是他一直沒有發言所以也沒有人敢將話題往他身上轉移,此時被四王爺起了個頭竟然無一人反對。上官皇后跟隨衆人的目光看向那一直沉默不語的紫色身影,臉上劃過濃濃的不甘心,在她的心裡一直認爲唯一能跟煌兒搶東西的便是蘇妃的兒子。
“六弟,在父皇重病期間由你監國可是衆望所歸啊,你就擔了這份責任吧”,彷彿自己剛剛點的那把火還不夠猛,四王爺繼續走到影如霧的面前言辭誠懇地勸說道。站在影如霧身後的郭將軍等人都蠢蠢欲動,大有隨時準備出來稱讚四王爺英明的準備,但是在掃到影如霧陰沉的側臉時則自動的退回了原位。
影如霧看了一眼目光殷殷的四王爺,又看了一眼此時一臉不服氣的太子影如煌,嘴角劃過一抹嘲諷。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走
到三王爺影如楓的面前,說出了讓在場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話:“依三哥之見呢?”六王爺的話一出全場譁然,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六王爺成親之後便幾乎與三王爺斷絕了一切來往,幾次在公衆場合都是與三王爺持不同的態度,可爲何在這至關重要的當口卻是去詢問三王爺的意見。
殿裡再一次恢復死一般的沉寂,沒有人敢隨便亂說一個字,上官皇后顯然也是沒有想到影如霧會突然詢問三王爺的意見,但隨即她像是想到了什麼一樣,一抹自信的笑容浮現在嘴角。短暫的沉默過後,三王爺開口了,出口的依舊是溫潤的嗓音,“本王認爲,論聲望和實力太子確實不能與六弟相比;但是論正統六弟是無論如何都比不上太子的,父皇寵愛六弟不假,但是相信在坐的各位也都看明白了太子自生下來便被封爲東宮,父皇的意思很明顯”。
三王爺的一番話說的合情合理,既點明瞭太子殿下中宮所出的正統身份,也表明了這麼多年來影皇的態度就擺明在這裡。他的話讓全場所有人對太子監國一事又有了新的思量,三王爺說完之後便是一臉坦然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影如霧,其中的閃耀的莫名光芒令人費解。讓他所沒有料到的是影如霧直到他說完最後一個字臉上高深的笑容才退去,然後便轉過身子面對所有的文武百官。
“三王爺是大影朝有名的才子,他說出來的話就連父皇有時也不得不佩服。今日他既然說了這監國的人選必須是太子,那本王也表示沒有任何的異議”,然後便是走到太子的面前朝他一輯,說道:“六哥不才,太子監國期間若用得上六王府的地方請儘管直說”。在太子一臉感動的淚花中影如霧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他身後的郭將軍等人雖然是滿肚子的疑惑但也不敢當衆發表疑問。
因爲六王爺和三王爺都先後表明了對太子監國的同意,四王爺最後也直言一切但憑皇后做主,至此太子監國的事情纔算是敲定下來。退朝後所有的文武官員都向宮外走出,四王爺一臉的怒氣衝衝,平西王則是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影如霧的方向然後才疾步跟在四王爺的身後。
“王爺,你剛剛爲何要推辭呢”,終於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郭將軍實在是忍不住了便乾脆將自己心裡的疑問給問出來。在他看來剛剛在朝堂上可是大好的機會,若在皇上病重期間由六王爺監國將事情處理的非常好,那皇上醒來後豈不是對自家王爺的印象暴漲,可他就是不明白爲何王爺不能珍惜這麼好的機會,白白地送給那啥也不會的太子殿下。中宮之後又如何,即使有整個上官家做支撐可是太子無能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了。
“將軍可知事情永遠不能看表面,看來朝中將會有大變故了,還請將軍私下通知故友近段時間明哲保身爲首要之事”,沒有明說只是點到爲止,相信郭將軍會明白自己話裡意思的。說完這些後影如霧便匆匆地跟郭將軍告辭,轉身朝宮中的某處走去,他剛剛已經想到如何才能讓師傅接近父皇且親自替父皇把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