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三十萬

2015防曬衣服女式長袖七分短袖

腳尖透明超薄隱性透明連褲襪(99包郵,送"女友"吧,嘿嘿)!

支持網站發展,逛淘寶買東西就從這裡進,go!!!

“遼國?”幾個宰相全部傻眼了。

這是王巨最想不通的地方,其實宋遼戰爭中,除了高梁河與岐溝關慘戰外,其他戰役裡卻是互有勝敗,特別是在宋境內發起的防禦戰,勝率達了七成,即便是澶淵之盟前的數場戰役,也多是宋朝勝了的,然而提起來遼國,一個個面如土色。

當然,在今天這種情況下,如果夏遼聯手,對宋朝發起進攻,宋朝確實會有危險。

王巨不得不開口:“諸公,無妨,你們難道忘記了河曲之戰?”

“對啊,那是契丹的恥辱。”趙頊道。

“慶曆戰爭,給我朝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西夏那邊更爲不堪,包拯等大臣在疏奏上也寫了此事,說西夏人因爲貧困飢寒,捕鳥挖鼠爲食,甚至吃樹皮泥土。雖然河曲之戰,遼國大敗。如果我朝與契丹人聯手,契丹人爲了報復,必然同意,那麼西夏必亡。然而爲何仁宗陛下沒有發兵,僅僅是坐山觀虎鬥,甚至提前迅速搭成契約,每年給西夏二十五萬五千?”

“那有那麼容易,當時如果與遼國聯手,然我朝將士屢戰屢敗,最後未能侵佔多少西夏疆域,反而爲遼國所得,一旦靈夏橫山爲遼國所得,我朝才真正危矣。”文彥博道。

“文公,如果現在萬一遼國出手,我朝又迅速與西夏搭成契約,聯手對付遼國,遼國怎麼辦?”

“這不可能。”

“爲什麼不可能?如果我朝讓出綏州,再將五十萬給遼國的歲幣賜給西夏,西夏會不會答應?”

“這更不可能!”

“爲什麼不可能。用一個綏州換回燕雲十六州。難道我朝不想嗎?”

“西夏人不會眼看着我朝獨大。”

“但西夏會不會也學習慶曆之時。既得了好處,又能看宋遼慘戰,他們在一邊或和或趁機撈取更大的好處?”

文彥博無語了。

“五十萬哪,對遼國來說,也是巨大的錢帛,還有以前夏遼的仇恨,以及未知的風險,遼國會不會盲目的配合西夏出兵?”

“他們爲什麼會同意?”趙頊問。

“原因簡單。不同意,西夏就休戰了,同意了,西夏纔有膽量與我朝慘戰不休,那麼遼國好從一邊看好戲,甚至及時撈便宜。”

諸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吳充忽然問:“你是如何得到這個消息的?”

今天這番討論,乃是王巨送了一封密奏,密奏上說西夏派使者去遼國請求遼國救援西夏,遼國同意發兵。梁氏大喜。因此一邊反攻羅兀城,一邊從各地抽出龐大的軍隊。準備兵伐大順城。到時候兵力可能接近三十萬。

趙頊看到密奏,大驚失色,立即將幾位宰執召集商議,隨着又將王巨召進了延和殿議事。

但這條消息裡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比如吳充這一問。

宋夏遼都建立了一套間諜系統,但這個有效範圍,只是在邊境,其實只要想一想,如果西夏有效範圍不要說開封了,只要達到了長安,那宋朝如何調兵遣將?

吳充還不是指這條,而是指王巨對陳襄所說的那番話,王巨如手中有這麼強的“地下勢力”,又放在打探各個大臣或者過錯上,以後誰還敢說王巨的壞話?

這絕對絕對不准許!

王巨也不可能犯下這個錯誤,他說道:“吳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燒酒作坊所得之利,幾乎全部交給了國用,因此賬目陸續出現了混亂。”

幾人額首,這比較好容易理解的,燒酒作坊算是不錯了。

“所以我讓我請來的傔客韓韞前去京兆府,主持燒酒作坊,不過臨行前,我囑咐他,如果有機會,可以利用讓利等形式,通過私酒渠道,看看能否打探到西夏的有用消息。”

雖然宋朝比較憎恨私商,特別是私鹽商人,但王巨那個燒酒作坊性質不同,一是謀利完全用在國家上了,二則賺的不是宋朝人錢,而是吐蕃人的錢,西夏人的錢,甚至聽聞都運到西域與阻卜那邊。

所以若是韓韞會做事,運氣好,聽到這則消息也不奇怪。

實際上爲了這條消息,韓韞搭上了近萬貫的貨物,不過王巨就不解釋了。

而且王巨也不是怎麼看重,即便韓韞未送過來這條消息,相信這麼大規模的兵力調動,宋朝邊境將士遲早也會得知。頂多說能提前半個月準備吧。

但就是不準備,李復圭也不會失去慶州與大順城。只能說能在西夏那邊漸漸收買幾條有用的消息渠道,對於將來會大有幫助。

“韓韞接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快馬將情報送到我手中,我又交給了官家。”

吳充,你就不要疑神疑鬼啦!

“原來是這樣,那爲何西夏又打大順城的主意?”

“不是打大順城的主意,而是打慶州的主意,慶州有子午山,一旦讓西夏人得到慶州,又可以子午山爲界,阻擋我朝大軍反攻,環州許多蕃人首鼠兩端,又能迅速得到環州。環慶二州一失,整個陝西邊防危矣。此只是其一。其二李諒祚攻伐大順城兵敗,自己也重傷身亡,若梁氏奪到大順城,不但替丈夫報仇雪恨,在西夏的地位也得到了鞏固。”

“梁氏是漢人哪。”

“韓德讓也是漢人,難道不忠於契丹?慕容延釗、党進、康延澤兄弟、折家軍都是蕃人,難道不忠於我大宋。安史之亂當懲戒之,然不能草木皆兵。就更不要說人家乃是一國太后,兒子乃是一國之主。西夏與遼國境內有許多漢人,可我朝境內同樣有許多蕃人蠻人,如果不包融之。將其割裂。必然動亂不休。況且西陲有許多蕃兵正在爲我朝浴血奮戰!”

吳充老臉一紅,又問:“慶州位置如此重要,爲何李元昊不攻之?”

“吳公,李元昊不是李諒祚與梁氏這兩個傻貨。”

王安石無語,人家好歹是一國之主與太后吧,居然成了傻貨。

王巨繼續說道:“李元昊雖也敗過,被唃廝囉大敗,被張亢大敗。然在戰略眼光上,無幾人能及。因此他陣兵府麟路,鄜延路與涇原路,因爲在這三路用兵,不會對我朝構成致命的危脅,能佔則佔,不能佔則利用這幾路離京城與京兆府遙遠的優勢,將我朝大軍擊敗。”

“爲何?”

“立國!爲何要立國,看看吐蕃就知道了,因爲唃廝囉未立國。他一死,吐蕃四分五裂。甚至子孫不顧吐蕃與黨項的世仇,居然有人與西夏人苟和。但西夏立國了,正統一定,因此從李諒祚到現在的梁氏,國家總體比較安定,至少未產生分裂。這就是正統的作用。所以當時聽聞李元昊自立爲君,仁宗暴怒,包括遼國對李元昊也產生了極度不滿。”

“若是李元昊陣兵慶州,我朝會與李元昊不死不休,這對李元昊不利?”

“吳公這句話就中的了,慶州離長安太近了。雖然李元昊也曾兵至長安,不過只是危脅了一下,隨即撤軍回去。隨後我朝拿出二十五萬五千歲賜,承認其爲國主,加上遼國出兵,所以李元昊就未曾再用兵於西北,臨死前也留下遺囑,讓後人不得與我朝交惡。但李諒祚力小心大,試圖蛇吞象,故親政沒幾年,便兵伐大順城。梁氏還是如此。”

“上次他們慘敗了。”

“是啊,可現在遼國支持,並用口頭上承諾會出兵相助,加上他們可能會聚集三十萬大軍,那麼拿下大順城還不可能嗎?拿下大順城,慶州門戶一失,用什麼來阻擋三十萬軍隊的進軍?”

“瘋子,這個婦人乃是一個瘋子,難道她不顧西夏百姓嗎?”馮京罵道。

西夏有多少戶百姓與軍隊,這是一個謎。首先是軍隊,在李元昊晚年,置十八軍監軍司,委酋豪分統,北河套至臥羅娘山七萬軍衆,以備契丹,白豹城到天都山五萬軍衆,以備環慶與涇原路的宋軍,宥州五萬軍衆,以備鄜延路與府麟路的宋軍,甘州三萬軍衆,以備回鶻與吐蕃,賀蘭山駐兵五萬,靈州駐兵五萬,興慶府駐兵七萬,總掌全國。也就是那時西夏兵力達到了三十七萬。

西夏軍制,男子十歲就要進入預備役,十五歲到六十歲就要自備甲冑弓矢以行,若是隱瞞不報會處以重刑。一戶丁數肯定不止一丁,所以有人以爲西夏只有三十萬戶百姓。這也是王安石說僅陝西一路戶數就是西夏四倍的原因。

但實際上豈止三十萬戶。

比如河西走廊,那麼肥美的地方,難道只有兩萬餘戶?

這與宋朝一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制度是制度,執行時未必如此。所以王巨的說法比較準確些,那就是整個西夏戶數會達到七十萬戶。這也是後來西夏軍隊居然膨脹到了六十多萬的原因。

不過因爲西夏貧困,又是戰亂不休,因此每個戶數人口遠不及宋朝,即便有七十萬戶,人口頂多三百來萬,不會超過四百萬,其戶數僅是陝西路的三分之二,人口僅是陝西路的一半。拋卻沙漠地區,西夏面積不及陝西路面積,可是陝西路除了關中地區外同樣是多山地區,西夏卻有靈夏平原與河西走廊。因此王巨這個說法,還是得到許多大臣承認的。

但就是按照王巨的說法,那也是兩戶就要出一丁作戰了。

或者打一個比喻,如果宋朝也學習西夏,整個北方將會抽出三百多萬軍隊,那會給國家與百姓帶來何等的負擔?

況且抽出三十萬軍隊,其他地區難道就不發兵留守了嗎?因此馮京說梁氏瘋掉了。

王巨冷哼:“未必,如果西夏成功拿下大順城與慶州,僅是擄掠,便可彌補這次出兵的消耗。”

這也是中原王朝悲哀與爲難之處。中原王朝想要出兵,必須攜帶大量的後勤,但胡蕃入侵中原王朝,只要不是慘敗,僅是抄掠便可保障一部分後勤供給。

兩個用兵成本相差太大了。

王巨這麼說,大家開始相信王巨提供這條消息的可靠了,可幾人全部變色,三十萬哪,想一想曹操下江南,真正的兵力有多少吧。

“調兵吧。”陳昇之道。

“如何調兵?西夏多是騎兵,行動迅速,我朝現在調兵來不及,而且興師動衆,財政如何?或從陝西其他幾路抽調兵力,其他諸路空虛,正好讓西夏趁機入侵。”文彥博道。

趙頊急得揉腦袋。未完待續。

...

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555章 和平派第598章 白衣 上第811章 未來第一三二章 章 家之傑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701章 場務第814章 狗不如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二二七章 燒酒戰爭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799章 不敢碰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816章 驚喜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二四〇章 保衛家園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855章 囚籠 下第五章 斬首第602章 南方第十六章 人情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三〇〇章 一箭第772章 不殺第十三章 殿下 下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691章 不滿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一五章 四告 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672章 南帝第555章 和平派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31章 降第五十一章 想法第三七五章 交待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478 鼓聲 續下第三一六章 直臣第一〇二章 蛋痛了第816章 響第三六四章 十萬火急第503章 大轉移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三七六章 共濟會第560章 請功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 下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636章 仙境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三章 伏擊 上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469章 旅 下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四十一章 聯親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一八一章 神文字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四三七章 大人物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582章 攔道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832章 慘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五章 斬首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646章 長城 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480 勸說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四〇六章 來巧了第857章 割土 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一五章 青澀
第三五二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 上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三四〇章 悟空第555章 和平派第598章 白衣 上第811章 未來第一三二章 章 家之傑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701章 場務第814章 狗不如第二三五章 秋碩第二二七章 燒酒戰爭第642章 原來是虎 上第799章 不敢碰第一五六章 文臣 下第三七三章 增兵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816章 驚喜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二四〇章 保衛家園第九十四章 第一躍 四第六十七章 逆天西夏第二〇三章 兩位高人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855章 囚籠 下第五章 斬首第602章 南方第十六章 人情第五十九章 離去第三〇〇章 一箭第772章 不殺第十三章 殿下 下第八十五章 鬧大吧 四第六十三章 親戚第691章 不滿第四五一章 十將-雪城第四十七章 奇蹟之戰 四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一一五章 四告 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 下第672章 南帝第555章 和平派第二十二章 禍福第831章 降第五十一章 想法第三七五章 交待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478 鼓聲 續下第三一六章 直臣第一〇二章 蛋痛了第816章 響第三六四章 十萬火急第503章 大轉移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三七六章 共濟會第560章 請功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 下第一二〇章 上眼藥第636章 仙境第三二九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三章 伏擊 上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748章 六個大禮 中第469章 旅 下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四十一章 聯親第一四五章 衙內第一八一章 神文字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 上第一一八章 舅家第四三七章 大人物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582章 攔道第二六二章 斬龍 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832章 慘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第五章 斬首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七八章 子安第668章 第二國 下第646章 長城 下第654章 不會吧第480 勸說第四五三章 膽大包天 上第二一二章 行歌第四一五章 潑 上第三三一章 寬厚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第四〇六章 來巧了第857章 割土 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一五章 青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