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

如今宋朝商業最發達的地區除了京城外,那麼就是應天府宋州,大名府,洛陽,京兆府長安,太原,成都,江寧府,杭州,鄂州。次之就是楚州、揚州、越州、蘇州、宣州、福州、泉州、潭州、江州、洪州、江陵府、廣州、桂州、襄州、梓州、興元府、鳳翔府、秦州、河中府、真定府、青州、齊州。後者也是宋朝的特大城市。

其中青州在後者這些城市中最少能排到中間位置。

所以王巨明知道安燾會麻煩,但不得不將青州選爲宣傳的中心城市之一。

但王巨也有了準備,爲了防止萬一,刻意派堂官宋林親自前去青州監促宣傳。

宋林來到青州,小心地將來意對安燾說了一遍。

不小心不行哪。

安燾雖在宋朝不是文彥博這樣的巨摯,但也算得上大佬,非是他這個小堂官能惹得起的。

安燾聽完,也沒有說什麼,揮了揮手道:“某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宋林來到驛站休息。

第二天他又來到青州州衙,然後求見安燾,見到後問:“安公,爲何不見露布?”

何爲宣傳,一就是張貼露布,二就是讓安燾替他找一個鬧市所在的廣場,向百姓展示新交子。

但這個露布於何處張貼,無疑只有兩處,一是鬧市中心,二就是州衙。

展示的場所也許還要考慮一下,張貼露布能費多大力氣,一點米糊,再加上兩三個衙役,一個梯子就完成了。

然而現在州衙門口什麼都沒有,也不是什麼都沒有,有一張緝拿一個兇犯的海捕文告。

“某知道了。”安燾不耐煩地說。

宋林不敢催他,只好又問道:“安公,展示新交的場地在哪兒?”

安燾終於大怒起來,喝道:“青州魯國舊地。自古以來民風淳樸,王子安以利誘民,斯文掃地,陛下爲之矇蔽。但某不會爲之矇蔽,更不會讓他將青州百姓民風帶壞。”

宋林知道事不可爲,匆匆返回京城稟報。

王巨聽後,說道:“你去尚書省,將蒲左丞、範右丞以及戶部侍郎謝侍郎與李侍郎請到中書來議事。”

“喏。”

一會蒲宗孟、範純仁、謝景溫與李定被帶了進來。

王巨將事情經過略略一說。

嚴不嚴重呢。別當真,宋朝有很多士大夫無法無天,就象富弼在亳州,王安石讓他執行青苗法,富弼偏偏就不執行,而且還蠱惑百姓鬧事抗議。

俺就這麼做了,你王安石還能怎麼着!

實際王巨在地方上也多次對朝廷詔令陽奉陰違。

況且這僅是宣傳,並沒有到執行之時。

問題是不僅是安燾一個知州,趙頊去年外放的十幾個王巨政敵,八成都擔任着知州之職。賈易去了饒州,王巖叟去了沂州,樑燾去了處州,劉摯去了澧州……還有大大佬文彥博在杭州。

這是去年朝堂外放的王巨政敵,原先各州還有許多對王巨仇視或者抱着敵視的知州知府,比如京兆府尹劉庠!

如果這些知州一個個學習安燾,這個銀行司就沒有辦法落實下去了。

王巨看着範純仁道:“範公,你以前一直反對變法,無非就是變法當中確實有一些弊病,也擾了百姓。但現在銀行司呢?不錯。齊商稅確實讓一些權貴巨賈排斥了,但這個市場會因爲銀行司出現,能做大的,就象我在泉州那樣。也就是這些人雖付出一些商稅,但會得到更多。實際真正打擊的是高利貸。範公,難道打擊高利貸是錯了嗎?”

不要與我說什麼愛民,難道高利貸也是愛民?

“你與安燾關係很好,安燾這麼做,讓我如何處執?”

王巨有沒有處執之權。還真有,未改制之前,中書就有處罰官員的權利,改制後頂多交給門下省審議罷了,但原來中書調遷或處罰官員,同樣需要皇帝與兩制准許的。

況且趙頊准許給王巨更多的便宜之權,門下省兩個大佬還都是新黨派的大臣。

“我寫信通知他一聲。”

“時間還來得及麼?就是來得及,以他對我的仇視,會聽從你勸說麼?我向來主張對事不對人,然而安燾如此對事對人,是否是君子行徑?”

在軍事上範純仁還真不敢質疑王巨,不過前段時間,他確實擔心絲料啊。

結果露布貼出,真相揭開,他看了呆若木雞。

至於有多少商賈或者其他人等,爲了銀行司的契股去主動地替朝廷購買絲料,這個不管的,但與科配肯定沒有半點關係了。

這時他纔想到王巨所說的一句話,你愛民,我更愛民!

不過這時他仍然認爲安燾乃是一個君子,頂多做得有些小家子氣。

他嚅嚅道:“太保,你說怎麼辦?”

“調遷到陝州吧。”

“不妥,”章惇道。

陝州在宋朝的位置極其重要,重要就重要在交通,特別是三門峽,然而苦逼也就苦逼在三門峽上了。

想一想每年得有多少貨物調往陝西,船隻到了三門峽立即受阻,要麼用縴夫強行拉,要麼就是搬上岸,用小車子慢慢推,這得動用多少力役。

後來換了免役法,稍稍好一點,也只是稍稍,想一想宋朝四十多萬差役衙前,一年支付的費用卻不足七百萬緡錢,雖然裡面有許多短役,但人均攤派下來,一個工作日能給多少錢。

因此陝州是宋朝一個重要的州,但在經濟上影響卻很小。

然而問題不在陝州,而在陝州附近的洛陽,想一想洛陽“窩藏”着多少詭計多端的老傢伙吧。

“子厚,不得己也。沒有大錯,如果將他調到其他地方,說不定又有許多人對我瘋狂的攻訐了。就在陝州吧,雖不及青州重要,但好在離京城不遠。”

章惇還想說,範純仁道:“就這樣吧。”

他不是怕章惇,而是害怕李定。

…………

“子厚兄。這個魚籽燉豆腐好啊,超級補腦。”王巨說道。

章惇哪裡顧得上什麼補腦,坐在桌旁道:“子安,如果這一回你就這麼處理了。說不定還真壞了你的大計。”

隨着銀行司的面紗漸漸拉開,章惇也有了一個清晰的瞭解。

非是那麼容易的,種種制度,經營流程,人才。金銀儲備,還有對交子數額多少得有一個清晰的掌控,同時還要注意市面上金銀價格,稍不注意,就會前功盡棄。

這都不是關健,關健的是齊商稅,以及對高利貸的衝擊,這纔是真正的衝擊,而不是青苗法,連高利貸的皮毛都撼不動。

不過好在宋朝兩次慘敗。雖是前線將軍百姓之不幸,卻是王巨推出銀行司之大幸。

在這個風頭上,皇帝支持,百姓鼓舞,即便有人反對,也翻不起風浪。

但王巨在關健時候軟了。

這一軟,弄不好就能放出一個很不好的信號。

“子厚兄,你說的我懂,但安燾到了陝州,就會安份守己了嗎?一次是失誤。二次呢,那叫屢教不改!”

“原來是這樣……”

“這是我朝未來之大計,如果銀行司能成功推出,再加上雜糧。只要未來人君不那麼昏庸,足以讓我朝還能繼續立國兩三百年之久。”

如果遇到趙佶這個主,再有銀行,也弄不好了。

“兩三百年……”

“兩三百年,已經很不短了,除非朝廷能看開一點。准許彼岸每年遷徙二十萬戶貧困百姓,年年如此,一是能控制着人口,二是不斷地將赤貧百姓比例稀釋,那麼立國時間也許會更長一點。但這是不可能的,彼岸那能每年安置二十萬戶。”

“子安,說到這件事,我也納悶,這兩年彼岸遷徙的可不止三萬五千戶。”

“我也知道了,但你不知道的是,爲了安置這些百姓,那些海商們幾乎每一天都絞盡了腦汁。主要還是因爲我的提議,他們派了大型船隊去了更遙遠的東方,發現了若大的兩片富饒的大陸。”

當然,比起澳洲,更遙遠的那兩片大陸無疑更富饒,不論礦藏,還是適宜居住。

所以彼岸的海客們心動了。

王巨說得半真半假,章惇也沒有生疑。

其實就是對遷徙百姓,章惇都是持着贊成態度的。

要知道他本人也是因爲父母養不活更多的孩子,差一點被父母親活活溺死的。

“彼岸現在有多少百姓?”

“三百多萬吧。”王巨不敢說真話的。

“子安,說實話,你以爲宋朝能不能真正統治彼岸。”

“那得要怎麼看了,如果象現在這樣,只是羈縻,彼岸會永遠臣服中國的,每年相當於十五萬兩黃金的金或銀或商貨的捐助,也不會中斷。”

王巨用了中國二字,非是宋朝,但章惇也沒有在意,他還以爲王巨用之區別內陸與海外呢。

“如果大宋插手太深,彼岸必會產生反感。無他故,彼岸政治更開明,然而我朝官員不是父母官,而是高高在上的主人,百姓非是子女,而是低下的部曲奴隸,所以我朝大規模治理,這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大批過去管理,彼岸多半就會與大宋割裂。”

“子安,六年後你回到彼岸準備做什麼?”

“子厚兄這句問得有深意啊……不過可能非是你想的那樣,一旦六年後,我回到彼岸,有兩個任務,一個任務就是繼續改革更開明的制度,用彼岸的制度,當中原的鏡子,二就是繼續深研數學,它非是數學,我現在將它命名爲科學,科技的發展,纔是這個民族真正的出路。而且子厚兄,你以爲一旦滅掉西夏後,我在朝堂能做什麼?學曹彬公或者李靖嗎?”

這還是半真半假。

不過有的也非是虛言。

如果彼岸有一個成功的開明制度,再加上廣大的空間可以安置更多的百姓,那麼在他的各種著作引導下,很可能兩三百年後就能真正發起第一次工業革命。

雖然有很多東西他弄不出來,但這個指導很重要的,有了方向研發,與沒有方向研發那是兩回事。

那麼在五百年後,說不定彼岸就能提前發生第二次工業革命了。

如果能實現,再加上佔有了這麼大地盤,那麼這個民族再無半點危機。

不過也等於回答了章惇的疑問,俺過去後,不是做皇帝的。

至於會不會做一個國主,王巨現在還沒有想清楚呢。

其實不僅章惇,有許多人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了。不過大家都沒有太大意,就是王巨在彼岸做一個土皇帝,又能如何,除非彼岸真的每年從宋朝遷徙二十萬戶百姓。

再說六年後,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變化呢,說不定王巨在皇上挽留下,又不走了。

因此章惇也只是好奇地問一問,並沒有太大意,他又說道:“如果沒有那幾種糧食,以及銀行司呢?”

王巨久久的沉默。

別看他現在每年都遷徙不少百姓離開,實際就是遷徙了大量百姓離開,宋朝人口還在繼續膨脹着。

況且他一回彼岸,種種忌憚,朝廷就不會讓彼岸這麼肆無忌憚地遷徙百姓了。

那麼僅是人口危機,沒有金人南下,宋朝也未必能熬過一兩百年。

王巨未說話,但章惇已經明白了。

他說道:“子安,如果誰想對銀行司不利,我支持你對付他們。”

不僅安燾,安燾只是一個開始,想一想文彥博他們甘心嗎?好在富弼在洛陽奄奄一息,否則文富二人聯起手來,會更難纏。

章惇吃過飯回去了。

王巨將韓韞叫來,問:“陝州那家店主可靠否?”

“你是說朱純?”

“就是那個叫朱純的。”

“可靠。”

“有無其他人知道你與朱純的關係?”

“沒有,這十幾家店主,外人都不知道我與他們的聯繫。”

“那就好,你讓他辦一件事。”

王巨不會束手待斃的,若那樣,即便兩次慘敗,弄不好王巨還會灰溜溜地回到彼岸。因此大家都動手吧,要麼東風壓倒西風,要麼西風壓倒東風!(未完待續。)

第514章 死亡樂章 3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468章 旅 上第一八一章 神文字第一〇五章 空穴有風第四四八章 以牙還牙第631章 不過第二九二章 首相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690章 正統第524章 夜聲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510章 雪祭第九十六章 放榜 上第609章 兇狠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一五八章 請權 下第一〇八章 姐第658章 海戰 中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一三七章 快意恩仇 下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728章 黃河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458章 胃口好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691章 不滿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710章 山匪第631章 不過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三五六章 世襲第三八八章 交好他第三八二章 掏心窩第二七一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一五八章 請權 下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一〇八章 姐第三二〇章 加強版韓琦 下第831章 降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769章 反轉 下第525章 心機第709章 聖儒 下第693章 完了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811章 未來第472章 迷宮 中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744章 擔擾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572章 提醒第505章 飛天 上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689章 待發第三十三章 愚者第四三五章 嚇一跳第772章 不殺第二九七章 胡鬧 下第855章 囚籠 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二八九章 水中壩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一二二章 賭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659章 海戰 下第726章 微調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708章 聖儒 上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725章 斷錯了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744章 擔擾
第514章 死亡樂章 3第495章 會戰開始 下第468章 旅 上第一八一章 神文字第一〇五章 空穴有風第四四八章 以牙還牙第631章 不過第二九二章 首相第二九六章 胡鬧 上第529章 開胃菜 下第690章 正統第524章 夜聲第三〇八章 心術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510章 雪祭第九十六章 放榜 上第609章 兇狠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一五八章 請權 下第一〇八章 姐第658章 海戰 中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一三七章 快意恩仇 下第七十章 潤筆費第728章 黃河第643章 原來是虎 下第一七二章 贈馬第六十五章 拜節第四四〇章 天知道呢第一九七章 大捷第四〇九章 各自找朋友 下第458章 胃口好第一九四章 東澗橋 下第691章 不滿第三〇三章 改良第三三六章 安靜第710章 山匪第631章 不過第八十三章 鬧大吧 二第三五六章 世襲第三八八章 交好他第三八二章 掏心窩第二七一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四一一章 第一天第一五八章 請權 下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一〇八章 姐第三二〇章 加強版韓琦 下第831章 降第一六九章 大功績 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769章 反轉 下第525章 心機第709章 聖儒 下第693章 完了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二二二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 上第一六一章 立威 上第811章 未來第472章 迷宮 中第二三〇章 都想第二二一章 三次點集 下第519章 死亡樂章 8第744章 擔擾第一一三章 侍讀第二五五章 分裂第四四八章 十將-春行第572章 提醒第505章 飛天 上第四二五章 侵利第三六九章 雪別第七十九章 人選第689章 待發第三十三章 愚者第四三五章 嚇一跳第772章 不殺第二九七章 胡鬧 下第855章 囚籠 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 下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二八九章 水中壩第三〇六章 愛護第十九章 天翻地覆第二六三章 斬龍 下第二五四章 早晨的故事第一二二章 賭第二四二章 大順大順 下第659章 海戰 下第726章 微調第四五〇章 十將;躍馬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一九二章 初戰 下第三九八章 困惑第708章 聖儒 上第四五〇章 門客第725章 斷錯了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744章 擔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