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改弦易張

蕭益民與王士珍、唐紹儀的會談非常順利,川軍三巨頭蕭益民、包季卿、王陵基重申了擁護段祺瑞總理執政、服從中央領導的政治立場,不但承諾進一步加強兩大軍政集團之間的合作,而且對段祺瑞集團的“西原借款”保持沉默,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身負重任的王士珍和唐紹儀大大鬆了口氣,但蕭益民提出的交換條件,卻不是王士珍兩人能夠拍板的——請求段祺瑞和中央政府授權蕭益民組建“中央軍政部南京行營”,全面統轄長江流域以南各省軍政大權,江蘇省督軍一職由軍政次長蕭益民長期兼任。

蕭益民集團提出的這一要求並不過分,這本是“段蕭聯合”密約中的重要條件之一,只是這一事實上的南北分治,從未對外公開過。

王士珍等人心裡非常清楚,雖然名義上“中央軍政部南京行營”只是中央政府的一個特設機構,仍然置於段祺瑞的全權領導之下,但是蕭益民集團已經成爲中國南方最大的軍政勢力,一旦答應其組建“中央軍政部南京行營”,整個中國就會出現南北分治的格局。

而且王士珍和唐昭儀心裡非常明白,段祺瑞不是不知道南北分治的危害性,但是如果不答應蕭益民的條件,就會立刻失去蕭益民集團和日益壯大的中國民主黨的支持,沒有強大川軍及其聯盟的全面配合,沒有南方各省持續的財政支撐,段祺瑞恐怕連北方諸省都無法控制住。哪怕“西原借款”順利實施,也無法取代蕭益民集團的地位和作用,更不用奢望迅速統一各自爲政割據多年的南方各省,僅是一個自立中央的廣東革命黨政府,就足以給段祺瑞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洞察全局的段祺瑞就看到了迅速崛起的蕭益民集團的重要性和強大實力,通過不懈努力,終於成功獲得蕭益民集團的全力支持,作爲回報,段祺瑞控制的參衆兩院通過一個重要決議,重新恢復早已取消的政務院軍政部,提升新的“中央軍政部”的行政級別並予以加強。

經過段祺瑞的不懈努力,中央政務院、參衆兩院特別會議於去年十二月終於通過了設立“中央軍政部”的重要法案,任命段祺瑞爲中央軍政部長,任命蕭益民爲唯一的軍政次長和國家副總理,段祺瑞宣誓就職後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授權蕭益民統轄南方各省軍政事務。

新的“中央軍政部”權力大增,不但將陸軍部和海軍部置於其統轄之下,負有協助和監督各省政府行政決策的責任,還擁有全國各省督軍的任命、考覈、監督和撤換的權力,而且還將全國兵工企業、礦山煤礦置於其統轄之下。

如今的蕭益民,已經是中國南方事實上的最高統帥,不管王士珍和唐紹儀怎麼想,都不敢當場提出反對意見來,否則,已經與貴州、湖南、湖北建立起政治聯盟並佔領江蘇和江西一半地盤的蕭益民集團很可能會當場翻臉。

王士珍和唐紹儀終於見識到蕭益民的厲害之處,同時也看到了蕭益民集團日益顯露的強大野心,而且深知對方在“中央軍政部南京行營”這一條件背後,肯定還藏着各種各樣的應對手段,一旦對方的這一條件得不到滿足,針對段祺瑞集團的各種打擊就會接踵而至。

想想蕭益民遇刺以來憤然發動的一系列血腥報復,以及駐紮四川、湖北正在蠢蠢欲動的十餘萬川軍,王士珍和唐紹儀就不寒而慄,更何況那些無法制止“西原借款”、深感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歐美各國公使已經匯聚南京,英國公使朱爾典兩天前就代表公使團發表談話:“我們已經與江蘇軍政部門取得聯繫,很快就會前去探望逐漸康復的中國南方最高軍政領袖蕭益民將軍,深切祝願他早日康復!”

王士珍等人剛剛離開,兩輛黑色福特轎車通過檢查,緩緩駛入督軍府,一直開到縱深處的西花園門口才停下來,車上的五位客人看到蕭益民、包季卿和王陵基帶領十餘名將校列隊恭候,連忙下車站成一排,看得出來,每個人都顯得頗爲激動。

身穿筆挺軍常服的蕭益民搶先一步,上前與張謇緊緊握手,臉帶微笑,態度真誠:“季公辛苦了!諸位,對不起大家了,整個南京已是熱鬧非凡,就連督府對面和周圍都遍佈中外記者,一鳴無法前往拜見,怠慢之處懇請海涵啊!”

衆人都露出了會意的笑容,一雙雙或是年輕、或是深沉的目光,都密切注視着蕭益民的一舉一動,甚至每一個表情。

張謇向包季卿和王陵基點了點頭,拉着蕭益民的手來到衆人面前:“請看,這位就是你念念不忘的楊度楊皙子,要不是你義父趙次公連續發去三份信函,恐怕老朽還請不動皙子兄呢,哈哈!”

衆人哈哈一笑,蕭益民眼中精光閃閃,臉上泛起欣喜之色:“自袁大帥仙逝之後,就沒有聽到先生的消息,益民多方打聽,才知道先生隱居京郊,潛心修道,等益民託人前往探望時,先生已經返回湖南老家了。”

今年已經四十五歲的楊度,哪裡還不懂蕭益民話語中的意思?從看到蕭益民第一眼開始,他就知道自己重新出山值得了,此刻再聽到蕭益民這番敬重的話語,以及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期盼,楊度心中頗爲感動,連忙上前與蕭益民見禮:

“楊度本已是半個廢人,哪裡敢勞動益帥再三眷顧?早在袁大帥統一全國之初,益帥就已揚名天下,無奈時局艱辛,遠隔千里,時至今日方得一睹尊容,實在是楊度的榮幸啊!”

“先生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啊!”蕭益民激動之下,沒有任何的客套話,緊握楊度的手搖了又搖。

張謇見狀會心一笑,接着給蕭益民引見林白水。

蕭益民對這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取得法律和新聞學雙學位的福建人聞名已久,知道他與楊度年紀一樣大,而且兩人交情深厚,林白水在擔任袁世凱機要秘書期間,就以博聞強記文筆犀利蜚聲全國,而且他性格耿直嫉惡如仇,敢於講真話、揭露真相,因此也樹敵頗多,袁世凱死後和楊度一樣很快失勢,並受到北洋派系那些遭到他無情揭露的官員的頻頻打擊。

但林白水並沒有因此沉淪,反而用他犀利的筆鋒揭露軍閥和官場黑幕,獲得全國民衆和文化界、工商界的大力支持,他所主辦的北京《公言報》風格明快影響深遠,不但對國內報業產生重大影響和推動,他本人也獲得了國外內新聞界的極力推崇,同時也爲他惹來兩次謀殺,最後只能離開北京到上海避禍,隱居在蕭益民的師兄、《遠東郵報》中文主編徐維岳家中。

在徐維嶽的力薦下,考慮了一個多月的林白水終於接受蕭益民的招攬,來到南京出任蕭益民的高級幕僚,並擔任正在籌辦的《中國時報》社首任社長。

張謇還沒向蕭益民介紹最後一位年輕英俊、儀態優雅的俊傑,蕭益民已經迫不及待地伸出雙手:“少川兄,益民等你很久了!”

天庭飽滿、高鼻秀目的顧維鈞愣了一下:“益帥,維鈞只是先來看看,還沒拿定主意呢。”

衆人大吃一驚,驚訝地望着眼前這位素有美男子之稱的中國外交界新秀,張謇和林白水心裡暗自着急,不明白已被撤銷駐美公使職務回到北京又備受排擠的顧維鈞,爲何突然變得如此毛躁。

蕭益民啞然失笑:“少川,我這裡雖然不是什麼龍潭虎穴,可你既然來了,難道還想離開嗎?”

衆人一聽嘿嘿直樂,顧維鈞卻一臉嚴肅地與蕭益民對視:“似乎你比我還小兩歲吧?”

“沒錯,少川兄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時,我還是成都一個小茶館裡端茶壺的小夥計,連名字都沒有,但並不妨礙我一步步成長起來,雖然付出的代價稍微有點大,但是與絕大多數豪門子弟和天底下四萬萬民衆相比,我蕭益民無疑是幸運的,至少現在我能夠乾點兒有益國家和民族的事情,而且我知道四萬萬民衆需要什麼,也知道那些豪門子弟需要什麼。”蕭益民非常平和地說出一番話,臉上始終帶着溫和而又自信的微笑。

所有的笑聲都已經消失,西花園院門前一片寂靜,有人沉思,有人激動,但沒有一個人的目光離開蕭益民和顧維鈞的臉。

顧維鈞深吸了口氣:“益帥,中國的外交很難做,與北京那邊相比,南京的外交工作就更難了,想必對此您也深有體會。”

蕭益民鄭重地點點頭,他知道這是顧維鈞對自己的試探,所以極爲慎重地說出自己的外交原則:

“是很難啊,有道是‘弱國無外交’,想一下子改變中國的艱難處境無異於癡人說夢,但再怎麼難,也要去做,去做了不一定能夠成功,反而有可能留下千古罵名,但是不去做,就永遠失去成功的機會,你我生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又擁有尋常百姓所沒有的優厚條件,總該爲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做點兒什麼吧?”

顧維鈞深感震動,但毅然從容不迫,極爲平靜。

蕭益民接着說道:“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我同意你剛纔的觀點......目前的南京在方方面面雖然比不上中國的權力中心北京,但擁有一個北京所沒有的優勢,那就是沒有沉重的負擔,沒有一大羣腐朽的、不思變革的、只考慮自己派系和宗族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團牽制,完全可以輕裝上陣;

“再就是,南京這裡擁有北京所沒有的團結,擁有三十萬勇冠全國的、具備了現代軍事思想和先進裝備的軍隊,而且這支軍隊從組建的那一天起,就把國家民族的利益視爲自己最崇高的根本利益,這就意味着數十萬將士能夠爲了這一崇高信念去拋頭顱灑熱血,包括我本人在內,因爲這個崇高的信念,就是我蕭益民自己確立的!有了這些資本,難道還比不上腐氣沉沉、日暮西山的北京嗎?”

一席話充滿了強烈的自信,充滿了捨我其誰的霸氣,令聽者無不爲之熱血沸騰,感到無比的震撼,即便深沉如張謇、楊度之流都爲之動容。

“怎麼樣,少川,來幫我吧!”蕭益民眼裡滿是期盼之色。

顧維鈞四下看看,終於重重點下頭:“好!”

ps:謝謝七兩黃鱔、田大榜大大的打賞!謝謝弟兄們的訂閱和推薦票!

天子繼續求訂閱支持!謝謝!

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4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57章 將在外第126章 赤誠(三)第152章 求變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242章 蓄勢第146章 各懷心事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157章 將在外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64章 風暴(二)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4章 兄弟第126章 赤誠(一)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下)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115章 分歧(下)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183章 何去何從第122章 反攻倒算(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15章 藍色計劃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77章 掣肘(上)第114章 平衡的藝術第126章 赤誠(一)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242章 蓄勢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239章 同舟共濟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45章 動盪中的選擇第141章 求變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43章 堤內損失堤外補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38章 一支特殊的小隊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115章 分歧(中)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18章 決定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98章 軍心人心第4章 兄弟第17章 一怒之下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73章 能屈能伸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6章 賭一把第60章 旗幟鮮明的立場第181章 亂局第31章 官場三味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下)第115章 分歧(中)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63章 千鈞一髮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
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4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157章 將在外第126章 赤誠(三)第152章 求變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242章 蓄勢第146章 各懷心事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157章 將在外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64章 風暴(二)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4章 兄弟第126章 赤誠(一)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下)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115章 分歧(下)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183章 何去何從第122章 反攻倒算(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15章 藍色計劃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77章 掣肘(上)第114章 平衡的藝術第126章 赤誠(一)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242章 蓄勢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第239章 同舟共濟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45章 動盪中的選擇第141章 求變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43章 堤內損失堤外補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38章 一支特殊的小隊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115章 分歧(中)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85章 大浪淘沙(下)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18章 決定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98章 軍心人心第4章 兄弟第17章 一怒之下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73章 能屈能伸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6章 賭一把第60章 旗幟鮮明的立場第181章 亂局第31章 官場三味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中)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下)第115章 分歧(中)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二)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63章 千鈞一髮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