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戰後利益紛爭

僅僅一天後

11月4日,接到出擊命令的德國公海艦隊水兵們,再也不願意跟着威廉二世的固執一條道兒走到黑,白白丟掉了性命,憤而舉行聲勢浩大基爾水兵起義。

起義水兵得到德國各地工人和士兵的普遍同情,紛紛響應,反抗的烽火遍及德國各地,深刻動搖了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基礎。

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數十萬人涌上街頭,打着“要麪包,不要戰爭”的標語,反抗暴政統治。

此時的德皇威廉二世已成孤家寡人,厭倦了戰爭的德國人對威廉和他的帝國已完全絕望。連一向保皇的德軍統帥興登堡也勸威廉二世退位。

震驚的威廉二世萬般無奈,只好在逃亡中發佈了退位詔書,黯然神傷的離開了德國。

1918年10月11日,威廉二世逃亡第二天,德國代表在法國小城貢比涅郊區一列火車上,向法軍元帥福煦,大洋帝國元帥李栓柱簽署投降協定,代表着規模空前的世界大戰落下帷幕。

在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基礎上,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徹底分崩離析,以民族自決的原則形成了數十個新的國家。

克里米亞共和國也位居其中,其範圍比原先計劃的13萬平方公里要大得多,其範圍從摩爾多瓦南部邊界引出,涵蓋了大片烏克蘭南部地區,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

新的克里米亞共和國使烏克蘭失去了裡海沿岸港口,變成一個內陸國。

相應的,駐防基輔的第二遠征集團軍並沒有撤離,因爲俄國新政府與大洋帝國秘密談判正在進行中。

近鄰的摩爾多瓦地區在18年1月宣佈獨立,3月份宣佈與羅馬尼亞合併。

18年12月6日

大洋帝國與沙俄新政府正式簽署《基輔條約》,沙俄新政府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領土範圍,承認其獨立國家主權,並且放棄任何領土訴求,雙方建立國與國間正常關係。

大洋帝國第二遠征集團軍撤離基輔等西烏克蘭地區,雙方和平交接。

而這一條約的簽訂,引起了英法等國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爲大洋帝國與沙俄單方面簽訂合約,有損於協約國集團整體利益。

12月12日

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發表公開講話,針對英法意盟友的指責,強硬的表示;

大洋帝國作爲全球性強國,想做什麼,怎麼做才符合國家利益,具有完全的獨立自主性,用不着考慮其他人的觀點,這也包括倫敦和巴黎。

別忘了,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百廢待興。

英、法等國瘋狂追求在歐洲的傳統影響力的同時,爲戰勝同盟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大洋帝國必須要分一杯羹,在全球利益劃分中佔有毋庸置疑的主導地位。

大洋帝國的利益不僅僅侷限於克里米亞共和國,還有積極發展與東歐和巴爾幹諸國雙邊關係,北非利比亞地區和西亞阿拉伯半島利益,這有待於進一步明確劃分……

李福壽的公開談話在歐洲引起軒然大波,之前調門很高的英法等國短暫啞火了。

歐洲如今百廢待興,

法國鋼鐵生產能力下降到原本的三成,工業能力不足戰前的一半,富饒的法蘭西曆史上罕見的出現糧食供應不足,英國同樣也面臨着種種問題。

歐洲一大堆新國家排隊等待大洋帝國承認,其百萬大軍還駐紮在以法國,德國和烏克蘭爲主的歐洲地區,發揮着重要影響力。

他們現在可不願意爲了克里米亞問題,而觸怒大洋帝國,這得不償失。

在大洋帝國表現出強硬立場的時候,英法等國就退縮了,輿論調門全面熄火。

但是,有一個國家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反對,這就是意大利王國。

這是因爲意大利一直對地處北非的利比亞地區抱有殖民企圖,利比亞地區自16世紀起,便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延續至今。

20世紀初的12年,意大利軍隊入侵利比亞,揭開了利比亞戰爭的序幕。

意大利派遣軍隊佔據了利比亞沿海主要城市的黎波里、班加西等,奧斯曼帝國被迫承認意大利對利比亞的佔領。

兩年後,一戰爆發,駐利比亞意軍幾乎全部調回歐洲,奧斯曼重新派遣軍隊佔領了除的黎波里、霍姆斯兩城以外的整個利比亞。

世界大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徹底分崩離析,大洋帝國第4集團軍回師北非,派出了三個步兵師和裝甲狼騎兵師(306師)一部,全面佔領了利比亞。

這一行動,刺激的意大利人暴跳如雷,在公開場合表示絕不能忍受大洋帝國的肆意妄爲,決不……

12月27日

大洋帝國皇家海軍大西洋艦隊數10艘戰艦,雲集地中海的羅馬外海,直截了當的實施武力威懾。

此時,號稱“歐洲第三大海軍”的意大利海軍龜縮在港口裡不敢迎戰,英法等國外交使節緊急斡旋,一時間風雲動盪。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意大利王國首相奧蘭託被迫發表公開政策講話,表示;

意大利王國無意挑釁大洋帝國的威嚴,尊重並承認大洋帝國對北非利比亞地區的利益訴求,我本人對帝國皇帝李福壽懷有誠摯的尊崇心理,並視之爲人生偶像。

對於意大利高層發出的一些雜音,意大利政府鄭重表示,這並不代表王國的正式態度,僅僅是個人見解罷了。

若因此產生任何誤解,意王國政府願意承擔責任並且督促相關人士公開道歉,釐清原委,並儘量保證不再發出類似的錯誤信息……

一句話,認慫了,你能把我怎樣?

實際上,這是意大利王國內部一些狂熱的民族擴張主義人士,綁架了意大利王國政府,也綁架了國內輿論,從而製造的一場危機。

但這次踢上了鐵板,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向來是咄咄逼人的雄獅,民族擴張主義者的老祖宗,對外強硬派的大靠山,怎麼可能允許意大利人張牙舞爪的挑釁?

李福壽雖然這些年來收斂了鋒芒,但獅老雄風在,收拾意大利人完全是小菜一碟。

不服嗎?

想不想試一下海上決戰,想不想嘗一嘗炮轟羅馬的滋味?

停泊在羅馬外海的大西洋艦隊褪去了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意大利本土,這絕不是虛張聲勢,而是赤裸裸的威脅。

別特麼淨嘴上瞎逼逼,綠頭蒼蠅一樣的煩死人。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行不行幹一場再說。

意大利人敢打嗎?再借100個膽子給他也不敢。

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就曾經說過;“意大利人帶着滿口蛀牙,懷着極大的胃口來到非洲,卻又敗興而歸。”

1895年時,意大利人大舉入侵埃塞俄比亞,結果卻被這些只拿着簡陋兵器的黑人殺的滿頭包,創造了白人殖民國家第一次被土着黑人擊敗的歷史。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大戰中,意大利人的表現相當拉垮,尤其是“卡波雷託戰役”的巨大失敗,幾乎成了意大利國恥。

在敏感的意大利的面前,“卡波雷託”這個字眼都不能提及。

世界大戰爆發後

意大利華麗轉身投入協約國陣營,奧匈帝國在南線對意大利發起進攻,雙方在伊鬆佐河形成長期的拉鋸戰。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菜鳥互啄罷了。

在經歷了十一次伊鬆佐河戰役後,奧軍雖然守住了陣地,但也傷亡慘重,無力單獨對意軍發動進攻,被迫向德軍求援。

17年末,隨着俄國逐漸退出戰場,東線德軍在對俄作戰中脫身,得以抽出兵力對意大利進行兇勐反擊。

得到東線德軍7個師的火速馳援之後,由德國將軍奧托·馮·畢洛指揮的德奧聯軍,開始對意大利防守薄弱的伊鬆佐河畔卡波雷託發動反攻,“卡波雷託戰役”爆發。

德國人一出手,便展現出世界強軍風采。

意大利軍隊在此地雖然人數衆多,兵員高達百餘萬,但士氣低落,反應遲鈍,在敵人迅勐的攻擊下很快敗下陣來。

防禦正面很快被突破,德奧聯軍穿插作戰,一路勐衝勐打迅速推進,意軍總司令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擔心意軍被包圍殲滅, 遂命令所有部隊撤退。

交叉掩護有序的撤退,向來是最高難度的戰爭科目,意大利軍隊怎麼可能玩得轉?

撤退很快變成了大潰敗,意軍在300多公里的戰線上開始瘋狂逃竄,意軍指揮部喪失了對部隊的指揮能力,士兵丟掉重型武器、火炮和軍用物資撤往後方,逃得漫山遍野都是,這幅情景簡直辣眼睛。

據戰後統計;

意軍傷亡1萬餘人,被俘25萬餘人,還有30多萬人逃得無影無蹤,百萬大軍幾乎一天之內就被擊潰了。

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的所組織的抵抗毫無成效,並因此而被撤職查辦。

在整個南線戰場面臨潰敗的情況下,英法洋三國不得不組織一支南線部隊緊急增援,好不容易纔穩住了南線戰場的局勢,遏制德國人的進攻勢頭。

就這種水平,也敢一跳三尺高,除了意大利人也就沒誰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歐洲政治和地緣戰略利益非常複雜,互相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清晰的分出敵我陣營。(未完待續)

第1104章堅持就是勝利第920章做一次“中行說”又何妨?第435章發財大計第1012章揚眉吐氣第846章搶救性收購第274章八大工程第777章大跌眼鏡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747章實力第746章香格里拉宮第1000章爭吵第1147章獨立第1100章18年初第735章撕破臉第九章大牧場第827章三萬公里遠征第753章美洋實力對比第637章傷心嶺第234章封鎖莫爾茲比第772章風景這邊獨好第23章酒館交鋒第104章香港島第410章龍舟賽第185章幸運兒第757章大明宮第175章黑暗的一刻第1066章分裂三國之首第852章歷史的小彎兒第375章妮可第235章敵蹤顯現第560章全局一盤棋第892章太平洋壁壘第423章尊貴客人第24章抗議集會第44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26章驚天反轉第288章條件苛刻第488章土財主的算計第166章海鷗二型巡防艦第1048章震驚第621章你特麼在逗我?第226章火炮工業合作第591章馬拉維湖區的新變化第579章開戰第695章劉公島第844章聽戲第1043章地標性工程第543章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744章科學沒有國界第584章莫爾加達第966章移民事宜第581章家底兒第260章刺殺第1105章西烏戰事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654章新政啓航第920章做一次“中行說”又何妨?第278章戰鬥警報第1150章且看吧第529章戳破氣球第520章二股叛亂勢力第206章艦隊猝然遭遇第436章1885年第677章無計可施第391章基數2.7第898章西雅圖海戰盤點第503章複雜了第36章花旗銀行第25章 勢力爆增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781章人口第209章一招敗棋第711章市井第636章犬牙交錯第1100章18年初第1127章我宣佈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684章號角聲第386章澳洲特產第913章南美變局第530章一口吞下第720章哭泣的河內第746章香格里拉宮第101章洞房花燭時第629章反擊第205章登陸香格里拉島第740章飯要一口口吃第872章提點第162章農墾新城第281章功虧一簣第785章從排位第七到一十四第733章經濟差異第124章海鷗級巡邏艦第33章北歐海盜號郵輪第366章各有考量第371章投資碼頭第218章鏖戰第14章 中途遇襲
第1104章堅持就是勝利第920章做一次“中行說”又何妨?第435章發財大計第1012章揚眉吐氣第846章搶救性收購第274章八大工程第777章大跌眼鏡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747章實力第746章香格里拉宮第1000章爭吵第1147章獨立第1100章18年初第735章撕破臉第九章大牧場第827章三萬公里遠征第753章美洋實力對比第637章傷心嶺第234章封鎖莫爾茲比第772章風景這邊獨好第23章酒館交鋒第104章香港島第410章龍舟賽第185章幸運兒第757章大明宮第175章黑暗的一刻第1066章分裂三國之首第852章歷史的小彎兒第375章妮可第235章敵蹤顯現第560章全局一盤棋第892章太平洋壁壘第423章尊貴客人第24章抗議集會第44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26章驚天反轉第288章條件苛刻第488章土財主的算計第166章海鷗二型巡防艦第1048章震驚第621章你特麼在逗我?第226章火炮工業合作第591章馬拉維湖區的新變化第579章開戰第695章劉公島第844章聽戲第1043章地標性工程第543章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744章科學沒有國界第584章莫爾加達第966章移民事宜第581章家底兒第260章刺殺第1105章西烏戰事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654章新政啓航第920章做一次“中行說”又何妨?第278章戰鬥警報第1150章且看吧第529章戳破氣球第520章二股叛亂勢力第206章艦隊猝然遭遇第436章1885年第677章無計可施第391章基數2.7第898章西雅圖海戰盤點第503章複雜了第36章花旗銀行第25章 勢力爆增第61章既得利益羣體第781章人口第209章一招敗棋第711章市井第636章犬牙交錯第1100章18年初第1127章我宣佈第480章長崎一十七條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684章號角聲第386章澳洲特產第913章南美變局第530章一口吞下第720章哭泣的河內第746章香格里拉宮第101章洞房花燭時第629章反擊第205章登陸香格里拉島第740章飯要一口口吃第872章提點第162章農墾新城第281章功虧一簣第785章從排位第七到一十四第733章經濟差異第124章海鷗級巡邏艦第33章北歐海盜號郵輪第366章各有考量第371章投資碼頭第218章鏖戰第14章 中途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