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神童

大宋朝廷一夕之間全部的高級將領丟官罷職,老百姓一時之間難免會有些驚恐,紛紛在猜測着層又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政治鬥爭。

而孫悅則知道,杯酒釋兵權,只是趙匡胤爲了告別五代亂象,對這個國家大刀闊斧改革的第一步而已。

不過這一切,跟他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暫時,這事對他來說純粹是個八卦新聞而已,好好應付童舉纔是他的正事。

此時的孫悅,之前要積極得多,也緊迫得多,誰讓他有個玩火的爹呢,天知道什麼時候趙匡胤會知道他和符氏的事,天知道他具體會是個什麼態度,孫悅要趕緊考出來個進士出身,這樣的話自己也算是士大夫了。

於是,當孫悅抱着這樣一顆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走進書省政事堂的時候,一擡眼看見一衆考官,止不住的笑了。

童舉和科考最大的區別在於,過了驗訖之後,不用再做卷子了,而是由書省的各位宰相們口頭考校諸位童子的學問,口頭給出評價和取仕的建議,再報給官家,畢竟童舉的目的是在尋找神童,十五歲的呂蒙正不可能在題目享受和五歲的王旦一樣的難度。

孫悅之所以會笑,正是因爲他一擡頭,政事堂之首坐着的仨人正是範質、王溥、魏仁浦。

這仨人實權肯定是一點沒有了,但官職輩分畢竟在那裡,名氣學識也不是其他宰相得了的,所以在這種與實權無關的問題,他們的意見很是重要了。

這對孫悅來說是兩個字:穩了。

考試的時候先從最小的王旦開始考起,問的都是些孝經和論語的問題,全是死記硬背的題目並不涉及義理,王旦也一一對答如流,衆宰相滿意地點了點頭之後開始問一些六經,這回王旦雖然大部分都答不來了,但還是答來相當多的部分,衆位宰相紛紛點頭表示讚許,連一衆考生也暗暗的佩服,他們五歲的時候可沒這本事。

考校完學問,由王溥隨意出了個題目,讓王旦作了首詩,算是考完了,當然,詩的水平並不怎麼樣也是了。

輪到孫悅,一開始的節奏跟王旦一樣,也是先隨便截取了孝經和論語的背書考校,孫悅答得也較流利,可是沒多久,魏仁浦實在是忍不住了,一伸手打斷道:“王兄,這麼簡單的東西不要問這孩子了,我來問問吧。”

“哦?那魏相公請。”

魏仁浦嘴角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看的孫悅整個人是一激靈。

“凡戰,先則弊,後則懾;後一句是什麼?”

孫悅答:“息則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懾。”

“可曉大義?”

“意思是說,凡是作戰,行動過早易使兵力疲憊,行動過遲易使軍心畏怯,只注意休息會使軍隊懈怠,總不休息必然使軍隊疲睏,但是休息久了,反而會產生怯戰心理。”

“可否舉出實際案例?”

“鉅鹿之戰,可爲此證。”

“分合爲變者,正安在?”

“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使敵莫測,故正亦勝,亦勝。三軍之士,止知其勝,莫知其所以勝,非變而能通,安能至是哉。”

魏仁浦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了許多問題,全是平日裡他教過孫悅的東西,從司馬法、李衛公問對,一直到六韜、陣紀,孫悅卻冷汗都下來了,要知道他已經好久沒複習了,最近看書都是在爲了童舉在做準備,沒聽說過童舉要考兵法的呀!

範質見魏仁浦發問,他也忍不住了,又親自考校了一點刑律,然後又是王溥,一圈下來孫悅竟然只答了八成多,因爲他最近確實是沒怎麼溫習過功課,果然,一擡頭便見三位老師面都有一點不悅之色,心裡不由得陣陣發苦。

他是心裡發苦,其他的童舉考生都發涼了,有那心理素質不太好的都快昏過去了。

難道這纔是童舉的正確難度?開什麼玩笑啊!要知道這些考生也不乏像呂蒙正一樣,奔着進士去的,也有奔着明經爲目標,將九經都通曉的,但,爲什麼這宰相們考的題目他們連一個標點符號都聽不懂?

這貨才八歲呀!八歲考這麼難的東西了,那他們還考個毛啊,尤其是這貨明明應答如流,三相還一臉不滿意的神情,天啊!他們感覺都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此時的心情了。

其他宰執的反應也差不多,紛紛大眼瞪小眼的,完全懵了,這特麼好多考題連他們都不會呀!這真是來考童舉的?

只有呂蒙正因爲清楚孫悅的底細,倒是沒有瞎想,卻也不得不苦笑不已,這三位宰相分明是將這童舉當做是一次隨機檢驗了。他自問自己也算是優秀,天賦才情從不服人,但認識了孫悅才知道,這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真的是天生的。

等到孫悅終於戰戰兢兢地答完了題目,冷汗都出了一把,還是魏仁浦冷哼一聲道:“勉強吧,少年人不要因爲貪玩而荒廢了學業,知道麼?”

“是。”

“作首詩吧。”

“請諸位相公出題。”

“今日既是考童舉,你便以神童爲題,作詩一首吧。”

神童?

科舉考的詩賦,一般都是用以言志的,而神童,算是相對來說較好答的題目。

最關鍵的是,他剛巧又知道一首現成的神作,恰好也是北宋一位神童所作,名字叫神童詩,稍作修改,用出來怎麼這麼合適呢,鑑於之前的考校他好像並沒有讓三位老師滿意,所以在這關鍵的時刻,他決定抄的乾脆點:

少小須勤學,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神童詩全一千多字,不全抄騙字數了)

這首神童詩是孫悅前世最喜歡的長作之一,時隔多年,後面的雖然已經有些記不清了,但至少前面的經典部分他還是一字不忘的。

詩一出,連三相都有些傻了,他們自然是知道孫悅的才情和詩方面的才華的,但這種超長詩,他們卻是有些懵了,這其的難度之大,遠不是短詩能得,事實,這種大長詩在此時的宋初,還幾乎沒什麼人玩過,孫悅這一手,幾乎算是開創了壇一種新的體形式了。

對此,一衆參加童舉的考生,包括呂蒙正在內,只有一個字能形容心的感慨了:

艹!

第二百零五章 王全斌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帆起航第六十四章 請客第五百三十九章變生肘腋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帝也敢打第四十七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傳說中的找家長第三百世十九章第六十章 狗血的劇情第八十章 飄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之將死,依然討厭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中矛盾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勝第四十章 取我雞毛撣子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御史臺還去不?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此冗官第一百六十章 話癆(書單欠更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威震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商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零一章 物傷其類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悅的條件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子要開大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好惹的慕容嫣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和第三百二十章 潘美第九十八章 出手(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再伐幽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得勢猖狂第四十九章 慕容兄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民亂第四百七十三章 因果律武器李繼隆第一百四十二章 懟他,我罩着你第二十七章 鬥氣第四百五十八章 賬內議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潢貴胄?第一百六十五章 請罪書(書單欠更三)第五百七十章 死的不利索第一百零一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八十四章 打太極的大佬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悅訓話(上)第四百一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套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賬內議事第三百零五章 杯酒再釋兵權第三百章 無法拒絕的催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鞋擠腳第四百一十八章 掃黃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訌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義第三百一十三章第十六章 懷璧其罪第三百七十三章 韓德讓的心思第四十章 取我雞毛撣子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但願情誼依舊第五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君主立憲第三百零四章 外包服務第三百一十九章 伐南漢第五百二十二章 家務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作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趙德昭相邀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中風暴第三百二十三章 賬中議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曹彬來訪第四十四章 如此親戚第三百九十二章 罪魁禍首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此冗官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再是好弟弟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大提前的是非第一百五十章 爲難的高繼衝第五百八十二章 老不正經和小不正經第一百九十八章 熟夾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鈔鹽引制第五百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難產第四百三十六章 忍不住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死得其所第六十九章 你到底是誰第四百六十章 叫板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服也得憋着第四百三十一章 嘴遁第五百三十章 捷報第六十四章 請客第八章 與趙匡胤的初相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掃黃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好惹的慕容嫣第二百二十章 讓孫悅再考一遍第二百八十八章 遭遇第九章 鐵扳指第四百一十三章 婦聯第四百一十四章 孫春明要鑄幣第四百五九章 互相幫襯第十六章 懷璧其罪第四百二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第十三章 莫道讀書無用處第二百零六章 機鋒第三百八十二章 忠孝兩難第三百九十六章 趙光義的力量
第二百零五章 王全斌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帆起航第六十四章 請客第五百三十九章變生肘腋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帝也敢打第四十七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傳說中的找家長第三百世十九章第六十章 狗血的劇情第八十章 飄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之將死,依然討厭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中矛盾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勝第四十章 取我雞毛撣子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御史臺還去不?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此冗官第一百六十章 話癆(書單欠更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威震天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商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零一章 物傷其類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悅的條件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子要開大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好惹的慕容嫣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和第三百二十章 潘美第九十八章 出手(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再伐幽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得勢猖狂第四十九章 慕容兄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民亂第四百七十三章 因果律武器李繼隆第一百四十二章 懟他,我罩着你第二十七章 鬥氣第四百五十八章 賬內議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潢貴胄?第一百六十五章 請罪書(書單欠更三)第五百七十章 死的不利索第一百零一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八十四章 打太極的大佬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悅訓話(上)第四百一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套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賬內議事第三百零五章 杯酒再釋兵權第三百章 無法拒絕的催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鞋擠腳第四百一十八章 掃黃第五百三十四章 內訌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義第三百一十三章第十六章 懷璧其罪第三百七十三章 韓德讓的心思第四十章 取我雞毛撣子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但願情誼依舊第五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君主立憲第三百零四章 外包服務第三百一十九章 伐南漢第五百二十二章 家務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作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趙德昭相邀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中風暴第三百二十三章 賬中議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曹彬來訪第四十四章 如此親戚第三百九十二章 罪魁禍首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此冗官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再是好弟弟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大提前的是非第一百五十章 爲難的高繼衝第五百八十二章 老不正經和小不正經第一百九十八章 熟夾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鈔鹽引制第五百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難產第四百三十六章 忍不住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死得其所第六十九章 你到底是誰第四百六十章 叫板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服也得憋着第四百三十一章 嘴遁第五百三十章 捷報第六十四章 請客第八章 與趙匡胤的初相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掃黃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好惹的慕容嫣第二百二十章 讓孫悅再考一遍第二百八十八章 遭遇第九章 鐵扳指第四百一十三章 婦聯第四百一十四章 孫春明要鑄幣第四百五九章 互相幫襯第十六章 懷璧其罪第四百二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第十三章 莫道讀書無用處第二百零六章 機鋒第三百八十二章 忠孝兩難第三百九十六章 趙光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