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十二年,甄嬛與諸家子俱選入宮。她姿顏姝麗,絕異於衆,左右皆驚。帝初見,即封爲菀貴人。
宛?菀?
也不知是出於什麼心理,自甄嬛出現後,柔則就一直跟着她。
她看她在倚梅園裡祈願,念那句她也很喜歡的詩。“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漫天飛雪,紅梅開遍,有披白色斗篷的年輕女子在吟誦乞求憐惜的詩句。
多有意境,帝王前來緬懷,一句“誰?”卻是驚擾佳人。
柔則知道,他們有緣。
果然,杏花微雨之下,他借果郡王之名結識於她,他們志趣相投,相談甚歡。
後來即是熱戀了。
可四郎沒有停止寫信給她,他白日裡,抱那女子,允她柔情蜜意。
“步行勞累,朕抱你回去。”“朕心疼自己喜歡的女子,別人愛怎麼議論就怎麼議論。”
夜裡卻寫“宛宛愛妻,朕新得一貴人,與你十分相像,可還是止不住無限相思之意……”
“不過朕有心來,不怕遠”好個心近則不遠。
“在夫君面前,不用這般小心翼翼”夫君啊?再不是一人的夫君了。
“你的心意,朕視若瑰寶,必不負你”四郎啊,你“得一心人,永不相負”的誓言究竟許給幾人聽啊?可還記得帝王金口玉言,一諾千金?
“朕的莞貴人果然與衆不同”
“朕的莞貴人果然是伶牙俐齒”
“朕的莞卿……”
從天天寫,到三天,五天,四郎給她寫信的時間越來越少。
柔則本該爲他們高興,聽着那些熟悉的話,卻始終不太能笑出來。
她只希望,他能不要在寫給她的信中喚她宛宛了,她也不會再喚他四郎了。
……
她看她受罰失子,悲痛欲絕。受冷待白眼,又於屈辱中醒悟,用計謀復寵,步步爲營。
柔則怔怔地望着那張與自己五六分相似的臉,想起宜修曾說,甄嬛只是站在那裡,就讓人無端想起純元。
連自己的妹妹都這樣說呢。其實她倒是覺得,這位叫甄嬛的姑娘要比她好太多了。
甄嬛聰明慧黠,善於察言觀色體察人心,口齒伶俐,又重情義。爲人處世精明而不失天真,溫婉大氣亦能心狠手辣。
這樣的女子啊,合該是獨一無二的,怎麼能做別人的替身?
唉……
那天終於還是來到,宜修設計了甄嬛,封妃那天,她穿了自己的舊衣,那件送自己入宮孽緣糾纏的華衣盛服。
皇帝好幾天前寫給自己的信被甄嬛誤讀了。字字錐心,也不知傷的卻是誰的心了。
“寄予宛宛愛妻,念悲去,獨餘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牽夢縈,憂思難忘。懷思往昔音容,予心悲痛,作《述悲賦》念之悼之。願冰雪芳魂有靈,念夫哀苦,得以常入夢中以慰相思。縱得菀菀,菀菀類卿,暫排苦思,亦‘除卻巫山非雲’也。”
甄嬛質問卻被推倒在冰涼的地上,她也不顧站起來整理儀容。只癡癡盯着那張紙,重複喃喃了那句“菀菀類卿”。
“好個除卻巫山非雲也”甄嬛擡頭,倔強地直視帝王,任淚淌下臉頰,她只問他“難道這些年皇上對我好,只是因爲純元皇后嗎?”
傻姑娘,怎麼會呢?柔則很想替她拭去眼淚,告訴她,他不過打着愛我的幌子,其實早已一步步淪陷在和你的感情裡了。
wωw¸ ttκā n¸ ¢ ○
只可惜那人卻愛而不自知,反而違心地說,“能有幾分像宛宛,是你的福氣。”
這哪裡是福,明明是孽。
他早已習慣將純元當作自己的妻子,長長久久地置於心底最重要的位置。自詡這輩子只愛她一人。所以當他發現自己心裡純元獨一無二的位置受到了威脅,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允許這件事發生。
自欺欺人,傷人傷己。
……
甄嬛毅然決然的選擇出宮帶髮修行。她在這被人百般折磨,卻也遇上對她真心實意的果郡王。她被果郡王的熱情關切打動了,同意和果郡王在一起。
柔則很欽佩這位甄嬛姑娘,覺得她堅韌,而且果敢,實在是一個極好極好的女子。她祈禱甄嬛能和果郡王一直幸福的在一起。
wWW _ttκǎ n _¢ ○
只是可惜,沒多久,甄嬛就被告知果郡王掉入黃河喪命了,禍不單行,她的父親也被陷害病危。
甄嬛回宮了。
因這破了被廢后的嬪妃回宮的先例,且甄嬛還是罪臣的女兒,她回宮一事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
爲了堵住大臣們的嘴,雍正把甄嬛的姓改爲滿族姓氏鈕祜祿,並且冊封她爲熹妃。
這不是胤禛一貫的做派,他是個頂重禮節的人。可這次迎甄嬛回宮,所做種種引起百官議論,他明知道這樣做太過,卻說百官“小題大做”,“人言何足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