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喬歌接到秦恆之的電話,就去了食品廠的大門口等他。
秦恆之來的很快,可看到陸喬歌站在門口的時候,哪怕穿着羽絨服戴着毛線帽和圍巾,甚至手上還有棉手套。
他還是心疼的快走幾步打開車門,讓陸喬歌趕緊上車。
今天氣溫很低,似乎哈口氣都能凝結成霜,雖然喬歌看着一點都不冷,可秦恆之卻愧疚的想以後他不會提前給喬歌打電話了。
陸喬歌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摘下圍巾,說:“你不打電話怎麼能知道我在哪裡,跑來跑去的不麻煩嗎,放心,我以後在辦公室等你。”
其實她不冷,真的,擁有空間和異能的她要是被這個溫度給凍到,那可是一個大笑話了。
秦恆之看了她一眼。
這才輕輕的嗯了一聲,隨後啓動車子。
不等陸喬歌問,秦恆之就說:“楚河來了,就在周副局長的辦公室。”
陸喬歌愣了一下,隨後想到周主任現在調去了外貿局,現在已經是副局長了。
雖然看似升職很快,可其實在主任的位子上,老周已經呆了十年多了。
至於楚河……
那不是送二姑夫回來的順和集團的繼承人嗎?
“……楚河是我們發展的一個愛國年輕人,去年我們曾經一起合作執行一個任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不過這次來,就是單純的和你談合作,該怎麼談就怎麼談,在商言商,如果你爲了你二姑夫的事兒和他讓利,他會覺得羞愧的。”
陸喬歌點頭,懂了,楚河不差錢,但秦恆之不提醒,她還真的想給讓利,畢竟是他將二姑夫給安全的送回來。
但如今看來這是任務,不是一回事,那就好辦了。
周副局長的辦公室裡,他正在和一位年輕人說話。
那個年輕人身形修長,約莫二十多歲,穿着一件呢子大衣,面容俊朗,笑容溫潤,帶着海外華人特有的氣質。
他應該就是楚河了。
老周看到是秦恆之和陸喬歌,臉上滿是笑意的給雙方做介紹。
楚河笑盈盈的說:“向陽方便麪在我們那邊沒打廣告,只是口口相傳,就成爲被哄搶的食品,想來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我就抓緊機會親自來一趟,和貴廠談談下一步的訂單或者合作。”
他一口略帶閩南腔調的普通話,語速不快,聽起來令人很是舒適。
老周說:“那就都坐下來說。”
心裡卻在想,我還想和喬歌合作呢,現在都沒找到機會。
而且,現在合作似乎沒有先例呢。
只怕是不成的。
楚河從黑色皮革文件包裡取出幾頁紙,推給陸喬歌。
“陸廠長,方便麪在南陽的市場前景,明眼人都看得見。”
楚河笑的愈發的溫潤:“你看,咱們能不能合作,在南陽這邊建個分廠?我們順和集團可以提供土地,廠房甚至本地工人培訓,向陽廠這邊主要負責技術、管理和核心原料。這樣既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供給效率,也能更快輻射整個NY市場!”
建分廠? 想法是好的,但現在是七五年,國內的大環境……而且很多東西複雜多變,廠辦集體企業都在摸索,直接在國外投資建廠,這步子跨得太大,簡直像在懸崖邊跳舞。
陸喬歌也笑着說道:“楚總,感謝您的信任和這份魄力!”
她的語氣很是溫和:“向陽食品廠目前的首要任務,還是立足國內,把咱們的基礎打得更牢固。而方便麪的技術和生產流程,還在不斷優化和完善的階段,積累的經驗也還沒吃透。這個時候走出去設分廠,時機不成熟,條件也不夠充分。請理解我們現階段的難處。”
楚河似乎早有預料,並沒有失望,他沉吟了一瞬,說道:“理解理解,萬事開頭難嘛。”
他迅速切換話題:“陸廠長,既然如此,我也不能強求,只是我有個請求,不知道能不能確保順和的供貨量?我們的分銷渠道可是鋪得最廣最深。”
嗯,陸喬歌其實也在等他談起這個話題。
“楚總,不是我們不供應,實在是原材料緊張啊!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廠裡現在最大的瓶頸,就是糧食和油脂指標,特別是優質小麥粉,國內統購統銷,咱們份額卡得緊。油也一樣,國營油廠給咱的量,仔細手算起來,真的是杯水車薪。”
楚河眼中精光一閃,這正是他展示實力和誠意的地方!
“陸廠長,糧食油料對我們順和集團來說,這不算難題,咱們做生意,都是互通有無! 你看這樣如何?
我安排船隻,從那邊運一批上好的小麥粉一級大豆油過來,品質和價格我擔保。你們這邊,優先保障順和集團的拿貨份額,咱們籤個長期供貨協議,互惠互利,如何?”
秦恆之在一旁安靜聽着,嘴角噙着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這間辦公室不單隻有他們四人,還有楚河的秘書,北都外貿接待辦的同志。
楚河雖然是華裔,可也是外賓。
現在接待外賓是有相關規定的。
所以辦公室裡還坐着另外三人。
不過都沒說話。
而且面容都很平和,沒有審視和懷疑。
秦恆之淡淡的收回了視線。
陸喬歌心裡沒有猶豫,但是目光卻分別看向了北都外貿的小曲和外貿局的老周。
這都是領導,總要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小曲是北都來的,他肯定是第一個表態,笑着說:“小陸廠長,我們領導說了,這次來就是學習的。”
老周那就更不用說了,笑眯眯的一副陸喬歌可以說了算的態度。
陸喬歌心裡有了底。
這是上面提前都交代好了,大傢伙心裡也都是有數的。
“楚總,您這個提議太務實了,解決我們的實際困難,我代表向陽廠向楚總表示真誠的感謝,至於具體細節和數量咱們再詳談,爭取今天就定下個框架。”
用南陽的原料擴大生產,既能完成出口任務換取外匯,又能緩解國內指標壓力,在她看來,這就是雙贏或者是三贏。
國家受益也很大,這是長期的源源不斷的,不說國外,就國內消費也驚人的很。
如果從全球來看,利潤簡直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