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李悠南每天都會去一趟劉玉那裡。
過去自然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李悠南過去的目的自然也不是真的要爲那傢伙做些什麼事情,只是JK龍拜託了這件事,便過去打一下卡,和劉玉一起擺拍一張照片,讓她確認自己的哥哥的確沒有什麼問題。
做這件事的時候,李悠南和劉玉表現出了一種奇異的默契。
每天李悠南過去的時候,劉玉已經準備好了水果,隨手指一指,說:“吃點蘋果吧”之類的話,然後,調整出一副自然又看上去很舒服的姿勢,讓李悠南拍照片。
而做完這件事情以後,李悠南也不會過多耽擱,很快就走。
只有偶爾的時候,劉玉會問一下照片好不好用之類的話,不行的話再重新擺拍一張。
拍完了照片,有時候還會約定一下李悠南發給jk龍的時間,以免他倆兩頭對接的時候穿幫。
隨後李悠南也不打擾劉玉休息,直接告別,劉玉也不留他,再也沒有頭一次見面時聊了那麼長時間的場景。
李悠南有一些好笑,同時更多的是一種感慨。
毫無疑問,劉玉是極爲優秀的男青年了,年紀輕輕就創辦了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廣告公司。
極爲難得的是,在取得了如此成就之後,生活的重心並沒有因此變得貪圖享受,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傾注在自己的妹妹身上。
李悠南見過不少同劉玉一樣收入的人,更多的時間會放在享受上。
當然了,這也並沒有什麼錯,只是就更加凸顯出劉玉這種將家人置於首位的人彌足可貴的品質了。
對於劉玉,李悠南是有一些欣賞的,然而對方看待自己的態度是如何的,倒有一些微妙。
李悠南能夠感受得到,劉玉是有一些審視觀察自己的意思在裡面的。
偶爾在聊天的時候,還會不經意地透露出一種“你還是挺不錯的”味道的評價。
這樣的評價本沒什麼問題,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更優秀的人點評一個後生的語氣。
從這個細節大抵可以看出來,劉玉是將自己放在了一個更高的位置上。
當然了,對於對方的這種心態,李悠南除了有一些覺得有趣,倒也並不會覺得對方自大了。
畢竟,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來看,的的確確從廣義的世俗角度上說,取得的成就,是更容易被大衆所接受的優秀。
但李悠南自然也不會被這種目光所困擾。
李悠南走了以後,劉玉會調整成更舒服的姿勢,但看上去就顯得有一些狼狽了。
這一次的傷,自然沒有他表現出的那麼輕鬆。
除了最明顯的腿部骨折,肋骨也斷了兩塊,身上還有多處淤青。
這些淤青在剛剛出車禍的時候,還沒什麼感覺,過了一個星期以後,全身到處都在痛,就像是被人拿着棒球棍給揍了一頓似的。
經常出車禍的人對這種體驗是深有體會的。
這家醫院的護理質量很不錯,但要養好傷,還是需要一陣子的。
原本計劃的幾天以後就打着石膏回去繼續養傷,在這兩天李悠南的配合之下,逐漸穩定了妹妹的情緒,倒是不必那麼着急了。
劉璃也不贊同他這麼早就回家裡,那就先暫時再住一段時間吧。
對於李悠南這幾次過來的付出,劉玉嘴上沒有說什麼感謝的話,但心裡對他的人品,卻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劉璃也會在電話裡問他:“李悠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劉玉微微思考片刻,比較客觀地點評一二:“和你在視頻裡看到的差不多,我只是說長相……至於其他的地方嗎,人還是挺沉穩的,說話的時候不驕不躁,這一點跟我類似。”
聽到這樣的評價,劉璃竟然有一些失望:“啊?那就是和哥哥一樣,沒有什麼趣味了……”
劉玉並沒有在意妹妹的孩子氣,反而趁着這個機會說教起來:“一個人首先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性要端正,要正直,然後心要善良,無論是交朋友還是別的什麼方面都是如此……”
“你從初中開始就和社會有一些脫節了,在挺長的時間裡沒有和某個人有這麼長時間長的接觸對你來說,其他都是次要,人品纔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jk龍在網上自然也有認識過其他的人,無論是貼吧論壇還是視頻的評論區,她都時常留下足跡,偶爾便會和別人溝通交流一下子。
人總是需要和外界接觸的,互聯網是一個挺好的東西,哪怕給jk龍這樣的人也提供了條件。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玉知道的,自己妹妹是沒有跟某一個網友更深層次的交流過的。
哪怕到目前爲止,妹妹的微信聯繫人裡面也只有兩個人——自己和李悠南。
劉玉繼續說:“你能邁出這樣的一步,我很高興,但自然而然也會擔憂,擔憂的是害怕你遇到心術不端的人。但好在後面,李悠南一點一點的證明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這也是爲什麼我會放心你們兩個以這種形式合作下去。”
“哥哥你沒事吧?今天腿還疼不疼?”劉璃趁着劉玉說話的空隙,終於插了一句嘴。
劉玉皺了皺眉頭:“別打岔,我話還沒說完呢。”
“哥哥,我明天想吃麥當勞,要不然先別讓阿姨做飯了吧。”
“轉移話題?”
“哥哥……”
劉玉最終有一些無奈地嘆了口氣:“好,明天我跟趙阿姨說。”
家裡是請了保姆的。
畢竟劉玉哪怕沒有這一次的意外,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家裡照顧劉璃的生活起居,所以家裡請一個保姆是必要的。
好在對於家裡請保姆這件事情,劉璃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反應,只是她同樣保持着儘量不與外人接觸的狀態。
那位趙阿姨每天把飯菜做好,便離開,劉璃再打開房間出來吃飯。
劉玉的手機上安裝了監控的app,隨時都可以查看家裡的監控器。
此時正是飯點,阿姨做好飯離開,劉璃打開了房間門,坐在位置上吃飯,對着鏡頭揮了揮手,讓劉玉不要擔心。
劉璃又問:“對了哥哥,他還不知道我是女生吧?”
劉玉淡定地回覆道:“不知道。”
劉璃說:“那就好……”
劉玉又說:“但我跟他說了,你長什麼樣子。”
劉璃表情有一些古怪起來:“說得清楚嗎?。
劉玉卻說:“不是的,我跟他說你長得醜,一米五的身高,一百五十斤的體重。”
劉璃呆了呆,嘴角微微抽搐:“啊?你這是幹嘛呀!”
劉玉則毫不在意地說:“一個玩笑。”
劉璃有一些無奈地說:“你這真是……不過,他的反應是什麼樣?”
劉玉的表情有一些好笑:“他先是愣了一下,隨後竟然有一些理所應當的表情。”
“呃?”
劉玉的語氣認真起來:“當然了,你隨時都可以發照片給他,告訴他你真正長什麼樣子……原本我以爲他會表示質疑,然後我再解釋一下,但他直接沒有下文了,我也就懶得解釋了。”
劉璃卻笑了笑:“不用了哥,我都不知道要不要見他呢。”
她悠悠地嘆了口氣,“我這樣的病,一輩子大概都會被困在這個屋子裡,知不知道我長什麼樣子,又有什麼關係呢!”
劉玉認真地說:“你的病肯定能好,不要想這麼多。”
劉璃也笑了笑:“要是我的病真的好了,就請李悠南吃個飯,當面嚇唬他一下,見到我的時候大概會被嚇一跳吧,哈哈哈……”
劉玉也笑起來:“所以要好好加油治病啊,要有信心。”
“嗯!”
……
一段時間以後,劉玉終於出院了。
實際上在他出院之前,李悠南便不需要再去醫院裡打卡了。
做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讓劉璃放寬心,後來她的確是靠自己調整過來了。
不過這件事情的確嚇壞了小姑娘。
關於劉玉說的,劉璃是一個球狀小胖妞的描述,李悠南自然壓根不相信了。
哪怕劉璃不是一個絕對的美女,也不大可能是那個形象的。
對於這一點,一方面李悠南堅信遺傳產生突變的概率比較小,劉玉那樣的哥哥,妹妹沒道理很醜;另一方面嘛,這是一種直覺。
從劉玉每次跟自己交流時得出的直覺。
不過對於這件事情,李悠南並不糾結,他並不在意劉璃長什麼樣子。眼下自己跟劉璃的關係還只是合作者的關係,對方因爲特殊的病症不與外人接觸,知不知道對方長什麼樣子,一點都不重要……保持這樣線上交流線下互不干擾的關係,就挺好的。
而天氣也越發的寒冷起來,一段時間以後,終於來到了春節的時間。
今年春節對於李悠南來說,是特別意義非凡的一個春節。
這是他辭職以後的第一個春節,同時也是離開上海以後的第一個春節,可以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陪家人這件事上。
大年三十的這一天過得非常簡單,只有李悠南和他的媽媽兩個人一起過。
按這邊的習俗,除夕夜是各自的小家團圓,一家三口就和一家三口團圓,一家四口就和一家四口團圓。
除夕夜的晚飯也特別簡單,燉了湯,母子兩個人一起包了餃子。
餃子,諧音是交子,除夕夜裡吃餃子是李悠南他們家裡一直以來的習慣。
今年自然由李悠南承擔家務了。
吃完了餃子,也不着急收拾,李悠南陪老媽看電視。
雖然近幾年,年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挺難看的,但只要電視裡放着聯歡晚會的聲音,就會有溫暖的感覺。
看電視的時候,老媽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兒子啊,你跟媽在這看電視,不會感覺到無聊嗎?”
有這樣的疑惑也是正常的,畢竟這個年頭家長和孩子的代溝越發的明顯了,別說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聊天,就是對彼此的話感到耐煩都挺少見的。
李悠南這會兒正在家族羣裡搶紅包,盧小蘭非常大方地發了好幾個紅包,李悠南搶到的都是最大的那個。
這會兒盧小蘭在羣裡嚷嚷:“哎呀哎呀,表哥你搶了那麼多,該你發了啊!”
李悠南放下手機,對老媽說:“怎麼會呢?老媽,我覺得跟你聊天也挺有意思的,你繼續講你那個三十八歲都還沒嫁出去的同事的故事,我挺愛聽的。”
老媽哼了一聲:“你也別笑話人家了,再過幾年你也要奔三十了,三十歲一過,時間就像翻書一樣的,一下子就過去了,不知不覺一晃就到三十八九歲了。”
“媽,你是在擔心我找不到女朋友嗎?”
“那當然不是了,我們還是繼續聊那個同事吧,嘿……”
年齡大了以後便熬不住夜了,老媽甚至沒有撐到電視裡包餃子的劇情出來,兩個眼皮就已經開始打架了。
她早早地睡了以後,李悠南卻一直都睡不着。
他坐在沙發上,默默地看完了春節聯歡晚會。
外面零星的鞭炮聲和爆竹聲響起,隨後吵鬧了一陣。
因爲近些年禁止燃放煙花的政策規定,已經看不到小時候那種滿天煙花的壯觀景象了。
李悠南走到窗邊,小區樓下,一個胖胖的男人正帶着他的小孩放小型的煙花,旁邊的女人給他們兩人拍視頻。
小男孩點了就跑,跑出去幾步,“啪”的一下摔在了地上。男人和女人非但沒有第一時間扶起摔倒的兒子,反而走到他的跟前,兩人一起嘻嘻哈哈的,用手臂比了一個愛心,一邊拍下影子蓋住哇哇大哭的小男孩。
看到這一幕,李悠南忍不住也笑了起來,笑着笑着,眼眶就微微有一些溼潤了。
真是的,過年了,給自己看這種東西。
有點矯情了,算了,沒人看到矯情就矯情點吧。
……
三十以後,過年就變得熱鬧起來,走家串戶,拜年吃團年飯,這一點李悠南家和大多數的家庭並沒有什麼不同。
期間,李悠南收到了景超怡的禮物。
這個丫頭最近又玩出了新的花樣,她迷上了茶藝——不是泡茶的茶藝,而是從種植到炒製茶葉的整個流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她給李悠南送了一包自己做的茶餅,然後表示等開春以後,想邀請李悠南過來玩兒。
除了景超怡,蘭依依也發來了消息。
實際上,蘭依依一直都在發消息給他,隨時都在報告着小生薑的狀況。
肉眼可見的,小生薑變高變壯了不少。
蘭依依說:“但是也變得調皮了,自己這個當媽的快要管不住他了。”
李悠南好笑地說:“你就成他媽了嗎?那誰是他爸?”
蘭依依不在意地說:“不要關注這些細節問題,女孩子嘛,都喜歡用這樣的說法,說法你明白嗎?這只是個說法。你什麼時候來看小生薑啊?”
李悠南說:“你不是說夏天讓我過來參加那達慕嗎?我到時候會提前一點過來的。”
春節過完之後,生活逐漸回到了原本的軌跡上去,李悠南也開始準備起接下來登山的事情。
關於祝清越有一些傻氣的選擇,李悠南倒是能夠理解。
這個女孩腦袋裡裝着不少不切實際的文藝的夢,她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李悠南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對於文藝少女,你不能用正常的腦回路去理解她們的思維,她們是可以爲了一種氛圍,一種信念,一種感覺就豁出去的生物。
對於李悠南來說,哪怕是自己的小姨這麼親密的人發生了這樣的厄運,在難過一陣子之後,也會逐漸將這件事情看得平淡。
但在祝清越的眼中,這件事情意義是不同的。
當外界都覺得她是個傻子、不切實際的時候,她依舊能夠堅持下去,不爲所動。
但在這件事情上,倒也不必那麼緊張……治療文青病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現實毒打她一頓就好了,沒治好就多打幾頓。
李悠南很清楚這一次的旅途會無功而返,而且可以幾乎確定的說,祝清越一定是堅持不到最後的,大概率會在半途乖乖地回來。
甚至李悠南在想,第一步要先找到她小姨合作過的隊友,或許在這一步就能卡死祝清越,讓她的這趟旅途還沒出發就夭折。
退一萬步講,就算祝清越真找到了她小姨合作過的隊友,確定了一個大概的方向和目的地,自己就陪她去一趟也沒什麼關係,原本就是要去登山的。
原本這也是李悠南第一次去登山,所以他對這一趟的旅途預期也,僅僅是抱着學習體驗的心態來的,越是能力強,越要有敬畏之心。
所以,距離不重要,這件事去做了,就有意義。
李悠南在準備登山的裝備時拍了一個視頻,向粉絲們大概說了一下自己接下來的計劃,倒是沒說的特別明確,只是說要去貢嘎山。
時間一晃便到了四月份,祝清越發來消息,他們兩人相約在成都見……要先去找他小姨的那個隊友。
李悠南則是直接開車過去。
……
祝清越比起上次見面的時候,看上去似乎更漂亮了。
她剪了短髮,說是這樣的髮型更好打理一些,又看着李悠南笑了起來:“你好像變黑了一點。”
李悠南聳了聳肩膀:“外面的太陽太好了。”
上了車,祝清越給了李悠南一個地址,李悠南便一路開過去。
祝清越看着前面的路,有一些不好意思地說:“之前我有一些衝動,但這段時間我認真地想了一下,不能那麼理想主義。”
李悠南有一些好笑地扭過頭來:“怎麼,你放棄了嗎?”
祝清越搖了搖頭,目光則變得堅定起來:“不是的,我只是把目標給換了,我現在想的是肯定找不到小姨的遺物……還有遺體了,我這一趟的想法是單純的去走一走小姨去過的路。我沒有小姨那麼厲害,所以能走到哪裡就是哪裡,堅持不下去了,我們就調頭回去。”
她扭過頭來望着李悠南,“我會盡量不成爲你的拖油瓶的!也絕對不會成爲你的麻煩!”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有一些好笑地說:“不至於這麼嚴重。”
李悠南的表情又嚴肅起來:“所以說說你小姨那個隊友的情況吧。”
祝清越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說:“我也是在看我小姨的電子郵件的時候才知道的。”
“小姨的這個隊友是川內非常出名的一個登山家,但上次的那件事情給他的打擊很大,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去外面登山了。”
“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他的信息,他除了是一個登山家以外,還是CD市攀巖比賽的三屆冠軍。但網絡論壇上說他的脾氣不是很好,我約了他,去他們家拜訪,倒是沒有感覺到他的脾氣有什麼問題。”
李悠南點了點頭,將這些信息記下,隨後扭過頭來看着祝清越,問道:“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祝清越愣了一下:“呃,做好了……”
李悠南搖了搖頭說:“我的意思是做好一無所獲的心理準備。”
祝清越疑惑的問:“爲什麼?”
李悠南沒有解釋,只是默默的開着車,過了一會兒才慢悠悠的說,“心理創傷這事情啊……挺複雜的。”
祝清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