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張合有奇計

河南城,戒備森嚴。炎熱的南風彷彿帶着火,吹得旌旗倒卷,如狂舞的火龍,更增添了一份燥熱之氣。每一個魏軍將士都面色凝重,心情更加沉重。?

這裡的將士都是剛從前線撤回來的,參加了大戰的禁軍將士固然是神情沮喪,沒來得及參戰的將士同樣開心不起來。曹休大敗的消息還沒過去,他們就聽到了更讓人崩潰的消息:蜀漢軍全面出擊,潼關以西全丟了。?

潼關丟了,大魏的西部就丟了,雍州、涼州,還有更遙遠的西域,都失去了控制,大魏現在只剩下一半不到,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個無法接受的噩耗。?

衣冠整齊的曹睿坐在青蓋下,臉上可見微汗,神情中卻看不出任何異樣,他平靜的看着坐在面前的驃騎將軍司馬懿和右將軍張郃,從容的問道:“二卿有何高見?”?

司馬懿正凝眉沉思,面對皇帝的垂詢,他苦笑一聲:“陛下,關中居高臨下,不可須臾有失,隴右是養馬之地,更是我大魏根基所在。如今逆蜀詐得關中,我軍應該全力出擊,趁敵人立足未穩之際奪回關中,並迅速支援隴右。大將軍既在潼關,臣當親率大軍入武關,死不旋踵。奈何江東新勝,士氣正銳,又與逆蜀結盟。我軍若向武關,陸遜必向宛洛,將如何應付?”?

曹睿微微點頭:“驃騎將軍所慮甚是,只是有何妙計教我?”?

司馬懿躬身道:“先帝在時,以繼承武皇帝統一天下之大願,曾有以守代攻,與民生息的方略。夷陵一戰,劉備身死,國家西部大患暫除。是以先帝得以全力以向江東。不料諸葛亮不識天時,違時出兵,又與江東勾結,致使我大魏疲於應付。欲解眼前困境,無非二策。一策是仿當年襄樊之戰時故計,說動孫權,消解其盟,以孫權溯江而上攻成都,逼諸葛亮回兵救援。我軍西向,解雍涼之圍。”?

曹睿笑了笑:“驃騎將軍所言甚是,不過我軍剛與孫權戰於江淮,立刻與之結盟,恐怕不易。你再說說第二策。”?

司馬懿嘆息一聲:“第二策。便是暫時取消文皇帝與民休息之策,全國徵兵。當年劉備身死,逆蜀悄無聲音,文皇帝爲天下百姓計,這才立下西守東攻之計。如今諸葛亮出兵,悍然入侵關中,又與江東結盟。在短期內,我軍將兩線作戰,以我軍目前之常備兵力,未免捉襟見肘。只有徵兵,以緩其急。”?

曹睿輕輕的吐了口氣,“驃騎將軍所言皆是良策,奈何東海之水。難救涸轍之鮒。徵兵之事,已在進行。河東、河南以及幷州之兵,已經整裝待發,冀州之兵,也在集結之中。結盟江東之事,朕也派出了使者。只是坐等終究不是良策,驃騎將軍縱不能大舉入武關,也要示以利害,以分關中之兵。”?

“陛下,若陸遜將兵向宛城,奈何?”?

“那朕就率集結好的大軍,親自趕往宛城,會一會這位擊敗劉備的江東名將。”?

司馬懿沒什麼話說了,躬身領命:“唯!”?

曹睿轉向張郃:“右將軍,你對關右之變,有何高見?”?

張郃欠身道:“陛下垂詢,臣當竭誠以見。關中四固,高屋建瓴,一旦逆蜀盤踞關中,則可效當年漢高祖故策。是以不得不防。隴右是我大魏鐵騎橫行之基,亦不可須臾有失。只是臣有些想法,想請陛下明鑑。”?

曹睿摩挲着手指,遲疑了片刻。他把自己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司馬懿入武關,曹真入潼關,以收復關中爲第一要務,張郃卻說有想法,顯然是不太同意他這個方略。是聽還是不聽?聽了,前面的所有安排就等於推翻,不聽,這位右將軍張郃是對西部戰區最瞭解的名將,從武皇帝時代起,他就在關中、漢中一帶作戰,甚至深入到巴蜀,要論西部戰區,還有誰比他有發言權??

曹睿迅速的權衡了一下利弊,點頭道:“右將軍盡請直言。”?

“唯,陛下聖明。”張郃再次行禮,接着擡起頭,目光炯炯的看着曹睿,看得曹睿心頭微怒,同時又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陣安心。他從張郃的目光中看到了強烈的信心。?

“陛下,關中有山河之險,又近在肘腋,其危險自不待言。且諸葛亮統大兵在隴右,關中唯有魏延、趙雲兩三萬人,似乎奪關中易,而取隴右難。然而臣有不同見解,以爲當先取隴右,後取關中。”?

曹睿哀嘆一聲,心道這個張郃果然是推翻了自己的方略。他臉色有些難堪,卻還是點了點頭:“請右將軍細說其中原由。”?

張郃有意無意的瞟了司馬懿一眼:“陛下,臣如是想,是因爲兩個人。”?

“哪兩個人?”?

“一是逆蜀丞相諸葛亮。二是逆蜀丞相府參軍魏霸。”?

曹睿眉頭微微一挑,似乎明白了什麼,心頭那微微的惱怒頓時不翼而飛。?

“諸葛亮沒有出兵關中,而是出兵隴右,無非是不敢面對我大魏的反擊。未戰而怯,遇敵不前,非良將之才,心志可見一斑。是以雖統大兵在於隴右,卻不過是虛張其勢。隴右震動,也只是安定、南安、天水三郡百姓騷動所致,並非是其兵鋒不可抵擋。而魏霸雖年輕,卻頗有用兵之能,這一點,我想驃騎將軍最有體會。臣聽驃騎將軍說過,子午谷計劃便是出於此人之手,當時我大魏諸多名臣良將皆以爲子午谷不可行軍,然而事實擺在面前,正是從子午谷出現的奇兵導致關中迅速失守,潼關也落入魏延之手。由此可見,此人雖然年輕,卻工於心計,深知奇正相依之理。關中兵雖少,攻之不易。”?

曹睿瞟了一眼司馬懿,司馬懿頭低得很低,幾乎垂到了胸口,雖然看不到他的表情,卻可以想象他現在的尷尬。司馬懿和張郃一直不和,這一點曹睿是清楚的,也是他有意安排的。主將和副將如果太和諧了,未必就是好事。可是張郃今天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揭司馬懿的短,這着實有些不夠君子。?

曹睿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右將軍的意思是先取隴右,再取關中?”?

張郃躬身說道:“陛下聖明。臣雖然沒和魏霸對過陣,但是從此人行事可知,關中取之不易。再者,關中雖然地勢險要,卻缺少人口,逆蜀得到關中,也不可能像當年的漢高祖一樣有稱雄天下之資。相比之下,隴右更加重要。諸葛亮以魏霸入關中,而自取隴右,目的還在於以關中拒我大軍,爲他全取隴右爭取時間。或強攻關中,則關中可復,而隴右必失。不若先取隴右,再復關中。”?

曹睿沉吟片刻:“只是千里奔襲,糧草不濟啊。”?

“陛下,安定雖叛,不過是懾於形勢,未必就會真心附從。我軍若遲疑不出,百日後,諸葛亮安定人心,則涼州非我所有。若我軍出擊,安定必然向諸葛亮求援,若諸葛亮趕來交戰,則我軍可以逸待勞,於安定擊破之。若諸葛亮不來,安定則可輕易收復,南安、天水,也將望風而降。如此,可保隴右不失。繼而四面進擊關中。諸葛亮若退守關中,則關中人力不足以支撐其大軍,若退守漢中,由關中的魏霸孤立無援,敗退也是意想之中的事。”?

張郃侃侃而談,最後又加了一句:“陛下,我大魏有法,圍城而百日援軍不至,降者不罪及家人。如今逆蜀出兵已近兩月,若一個月之內,我軍不能出現在隴右,恐怕隴右非國家所有。”?

曹睿眉梢一跳,暗自點頭。他回頭看看侍中劉曄和尚書蔣濟,劉曄湊近了一些,點頭道:“臣以爲張郃之計可行。”?

蔣濟卻搖了搖頭:“舍關中而先取隴右,則大軍必須由幷州北部西進,路途遙遠,而且要經過羌胡橫行之地,萬一有失,將之奈何?”?

曹睿猶豫不決。中原征戰多年,國力衰耗,羌胡的兵鋒日益南逼,幷州、幽州尤其如此,原屬幷州的西河郡現在已經不在帝國的控制之中,要從河東繞過關中,直抵安定,中間必然要與羌胡發生衝突。若是平時,他倒也不怎麼擔心,可是現在帝國正處於最危險的時候,他可不想和羌胡再起戰事。?

曹睿沉吟了很久,最後對張郃說:“右將軍先率大軍至河東,見機行事。”?

張郃聽到“見機行事”四字,不由得大喜,也沒有多想,立刻轟然應諾,退了下去。走的時候,他連看都沒看司馬懿一眼。司馬懿的嘴角抽了抽,卻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的坐在那裡,等候曹睿的進一步命令。?

經過仔細權衡,曹睿下詔,命令司馬懿留一萬人守宛城,率三萬大軍趕入武關;命張郃率領剛從東南戰場撤下來的三萬禁軍,立刻奔赴潼關,與大將軍曹真匯合。與此同時,他下令尚書蔣濟爲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持節駐守河東,集結從河東、河南緊急徵發的兩萬大軍,配合大將軍曹真作戰。同時他下詔徵調幽州的烏桓突騎,並徵發冀州、幷州的士家,向洛陽集中,準備傾國一戰。?

與此同時,一個使者帶着曹睿的詔書,奔向武昌。()?

第479章 善敗者強第243章 獨狼難行第32章 搶人(上)第12章 好大一個家第969章 鐵騎落幽燕第332章 鐵騎突襲第530章 未攻城,先攻心第944章 夫復何求第373章 溫柔一刀第633章 虛則實之第39章 話中有話第11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82章 丞相的期望第972章 你急我不急第631章 大戟士第553章 別有深意第536章 初生牛犢諸葛恪第80章 同利所趨第625章 好兆頭第667章 雞肋第259章 戰船模型第710章 棄守之間第165章 此漢非彼漢第949章 我可以等他死第945章 計策與對策第3章 丞相要北伐第346章 心結第393章 欲擒故縱第366章 慧眼第11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86章 司馬三策第968章 烈火焚城第879章 麋家回來了第391章 被皇帝打了第319章 成功的秤砣第11章 非常不靠譜第496章 見好不收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1章 以靜制動第35章 惡人先告狀第625章 好兆頭第274章 不遷怒,不貳過第385章 肉搏第793章 打到你服第431章 辰水之戰(六)第277章 能忍陸遜第378章 寶山第1024章 天命所歸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68章 上座第1002章 丞相的七宗罪第982章 李嚴退場第489章 會師第740章 外戚第759章 強賣第762章 力不從心第486章 噩夢第810章 攻心爲上第987章 又相逢第362章 忍無可忍第336章 陣中有陣第627章 輕薄子晉上將軍陸遜日記作者曹凌第678章 兄弟聚首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1章 修身先修心第952章 好大一個坑第522章 方略之爭第701章 雷霆打擊第914章 好手段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812章 形勢不由人第122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434章 辰水之戰(九)第665章 形勢逼人第931章 陰風苦雨第975章 算無遺策第91章 以靜制動第718章 各打各的算盤第112章 天才少女第1025章 三國歸晉第478章 火燒雪峰山第1014章 溫水煮青蛙第489章 會師第847章 信手拈來第515章 仁者無敵第52章 再鬥楊儀(下)第510章 統一戰線第695章 留一手第499章 捉摸不定第322章 謀國謀身自有別第380章 好好學習第760章 投資第629章 信任第39章 話中有話第783章 敲山震虎第348章 正中下懷第792章 擦肩而過第976章 勒索第594章 做秀也不易
第479章 善敗者強第243章 獨狼難行第32章 搶人(上)第12章 好大一個家第969章 鐵騎落幽燕第332章 鐵騎突襲第530章 未攻城,先攻心第944章 夫復何求第373章 溫柔一刀第633章 虛則實之第39章 話中有話第11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82章 丞相的期望第972章 你急我不急第631章 大戟士第553章 別有深意第536章 初生牛犢諸葛恪第80章 同利所趨第625章 好兆頭第667章 雞肋第259章 戰船模型第710章 棄守之間第165章 此漢非彼漢第949章 我可以等他死第945章 計策與對策第3章 丞相要北伐第346章 心結第393章 欲擒故縱第366章 慧眼第115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86章 司馬三策第968章 烈火焚城第879章 麋家回來了第391章 被皇帝打了第319章 成功的秤砣第11章 非常不靠譜第496章 見好不收第6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1章 以靜制動第35章 惡人先告狀第625章 好兆頭第274章 不遷怒,不貳過第385章 肉搏第793章 打到你服第431章 辰水之戰(六)第277章 能忍陸遜第378章 寶山第1024章 天命所歸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68章 上座第1002章 丞相的七宗罪第982章 李嚴退場第489章 會師第740章 外戚第759章 強賣第762章 力不從心第486章 噩夢第810章 攻心爲上第987章 又相逢第362章 忍無可忍第336章 陣中有陣第627章 輕薄子晉上將軍陸遜日記作者曹凌第678章 兄弟聚首第483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1章 修身先修心第952章 好大一個坑第522章 方略之爭第701章 雷霆打擊第914章 好手段第638章 人心隔肚皮第812章 形勢不由人第122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434章 辰水之戰(九)第665章 形勢逼人第931章 陰風苦雨第975章 算無遺策第91章 以靜制動第718章 各打各的算盤第112章 天才少女第1025章 三國歸晉第478章 火燒雪峰山第1014章 溫水煮青蛙第489章 會師第847章 信手拈來第515章 仁者無敵第52章 再鬥楊儀(下)第510章 統一戰線第695章 留一手第499章 捉摸不定第322章 謀國謀身自有別第380章 好好學習第760章 投資第629章 信任第39章 話中有話第783章 敲山震虎第348章 正中下懷第792章 擦肩而過第976章 勒索第594章 做秀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