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西魏北周八大柱國及十二大將軍背景、來歷及勢力分配(上)

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是西魏軍的高層領導職務,尤其是八柱國,出則爲將,入則爲相(比如說獨孤信的精煤印章,上面十幾個職務),極大團結和調動了當時西魏不多的政治軍事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建立,是伴隨着府兵制出現而出現的。與府兵制形成的過程一樣,八柱國與十二大將軍並非一下子就定好了。(一開始也沒有那麼多兵力可以調動)

由於八柱國中宇文泰是全軍統帥、元欣是宗室代表,實領兵的僅6 人,下文稱六柱國。

這六人分別是:於謹、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侯莫陳崇。

在大統八年(542 年)宇文泰謀劃府兵制改革的時候,所謂的柱國,僅有宇文泰一人,柱國此時是全軍的統帥。

其餘5人中,以於謹地位最高,因征討稽胡劉平叛亂而被授大將軍之職。

另外5 位後來的柱國,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侯莫陳崇只是開府。

到大統十五年(公元549年)前後,6 人先後晉升爲柱國。

這與西魏/北周府兵制改革第一階段的時間吻合,也與王思政當初死守潁川的時間吻合。公元549年,宇文泰才把西魏的府兵理順,爲了平衡內部勢力派系,論功行賞“分封”了六大柱國。

六大柱國裡面資歷最老,分量最重的人是於謹。

於謹早年在北魏從軍參與過對六鎮起義平叛作戰,曾是北魏廣陽王元深的謀主。

後隨爾朱氏與高歡作戰,爾朱氏滅,於謹逃入關中依附賀拔嶽,從此與宇文泰結緣。

於謹是西魏軍中最富智謀的大將,他早年就因爲謀略過人被北魏靈太后通緝求索,魏末向宇文泰建迎孝武帝以佔據政治名分之策。

一句話概括,於謹是宇文泰的智囊,但於謹麾下的部衆不值一提,實力比較弱,厲害的是他本人。

他相繼擔任過丞相府長史、行臺尚書、尚書左僕射等行政職務,歷來是宇文泰決策的重要助手。

到後來,他對侯景反叛東魏,投降南樑後心懷不軌、南樑蕭繹的佈防等作出過準確的預言,宇文護執政時又率先以柱國身份表示擁戴,足見其見識超卓、謀略深遠。是一個既善於謀事,又善於謀身的厲害角色。

大統十五年(公元549 年),於謹晉升爲柱國。由於偏於謀略、出身不高,雖是第一個晉位大將軍,升柱國反在諸將之後。

說完於謹再說李弼。

李弼出身爾朱氏,關中之亂時隸屬侯莫陳悅。這麼說吧,李弼曾經是宇文泰的心腹之患。

在宇文泰討伐侯莫陳悅的關鍵之戰秦州之戰時,李弼權衡利弊,突然背叛侯莫陳悅,反戈一擊,爲宇文泰立下大功。憑藉這個投名狀,歸順到宇文泰麾下。

李弼驍勇善戰,騎射俱佳,是六柱國中親冒矢石、一線衝鋒最多的一位。他多次充當先鋒與東魏作戰,特別是在河南多次與侯景交鋒。戰鬥力在六柱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李弼沙苑之戰率60名裝具騎兵橫截東魏20萬人大陣是其經典之作,河橋之戰創下陣斬敵先鋒大將的記錄。大統十四年他由驃騎大將軍越級直接升格爲柱國。

李弼能成爲柱國,是因爲宇文泰需要穩住侯莫陳悅的舊部,一句話,李弼是爾朱氏舊部的代言人。

再來說獨孤信,獨孤信在本書中戲份很重。

他的招牌是金牌岳父,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宇文泰之子北周明帝、李虎之子李(唐高祖李淵之父)、大將軍楊忠之子隋文帝楊堅。

然而獨孤信並非靠女兒起家,相反,他能夠把三個女兒嫁給三家豪門(楊忠是後來才發家的),正是由於他自身煊赫的地位。

獨孤信的祖父一輩曾在武川做鎮將,與賀拔勝、宇文泰幾家合謀殺死擁兵作亂的六鎮義軍將領衛可孤。後來獨孤信被任命到荊州駐防,因此與賀拔勝結緣。

宇文泰收賀拔嶽餘衆時,獨孤信作爲賀拔勝的代表也前來接收,可惜晚了一步。

雖同爲武川人,獨孤信與宇文泰卻隱隱約約存有嫌隙,大概就是從爭奪賀拔軍團控制權始。

大統五年後,獨孤信在隴右足足幹了11 年,期間除了率隴右兵馬會戰河橋、邙山以及大統十六年(550年)伐北齊,其他時間一直被摁在秦州刺史任上。

這顯示出宇文泰對其一直在猜忌,十分不信任。獨孤信曾兩次上書請求返回長安都被宇文泰拒絕,可以說他與中央關係之微妙是六大柱國中僅有的。

獨孤信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他治下,河西走廊此起彼伏的異己勢力被漸漸削平,隴右基本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局面。

獨孤信在大統十四年晉升爲柱國。

總結一下,獨孤信麾下的勢力,是一些出自武川鎮,但又非宇文泰嫡系的人。

說完獨孤信再來說趙貴。

趙貴是武川鎮出身,從祖父一輩便在武川定居,與宇文泰家世舊交。

六鎮之亂,趙貴被義軍裏挾,後來輾轉經爾朱氏到賀拔嶽帳下。

侯莫陳悅刺殺賀拔嶽後,在諸將紛紛不知所以的時候,趙貴第一個提出迎宇文泰爲軍主,這個建議奠定了他在宇文泰集團絕對穩固的地位。

趙貴雖常年在軍中,但似乎野戰爭鋒並非所長,在河橋、邙山兩場規模宏大的戰役中他作爲一軍主將都有失利的記錄。

後來王思政死守潁川之戰他總覽救援,也沒能成功救援對方(不排除是爲了排擠西魏軍界異軍突起的王思政)。

在個人武勇方面,他也不如侯莫陳崇、李弼、獨孤信等人敢於臨陣單騎格殺。

由此可見,趙貴的柱國更多是由政治地位所致,因爲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宇文泰的,混了個從龍之功,趙貴授柱國應當在大統十五年之後。

說完趙貴再來說李虎。

李虎也是武川人,他的祖上是西涼李氏王族,北魏統一北方後李氏祖先慢慢遷移到武川(史學界有觀點認爲李虎的身世是李家後人冒認的)。

六鎮起義後李虎成爲賀拔嶽的部將,趙貴等將軍迎宇文泰爲主,李虎不同意,便脫身南走找賀拔勝來統領賀拔嶽餘衆。比如宇文泰,李虎和獨孤信的關係更近些。

返歸關中時李虎被高歡的軍隊俘虜送給孝武帝,孝武帝便讓李虎回關中聯絡宇文泰。可見宇文泰與李虎也有一定隔閡。

其後李虎在西魏所做貢獻並不十分顯赫,謀不如於謹,武不如李弼,爲政又不如獨孤信。

他能夠升作柱國,一方面是因爲資格老,另一方面則是統領了一些部衆,讓宇文泰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他是賀拔嶽餘部的代言人。

一句話概括,李虎在武川軍團起家時是大股東,宇文泰非常忌憚。《周書》《北史》均把他列在諸柱國之首,只是因爲李唐皇室祖先的緣故。

最後說侯莫陳崇,他排在最後,也最沒什麼可說的。

侯莫陳崇也是武川人,原爲賀拔嶽部將,與趙貴同謀迎宇文泰爲軍主。

侯莫陳崇是一位勇猛的戰將,隨賀拔嶽平定關中之亂時,他單騎出馬在陣上生擒賊首万俟醜奴。在平定隴右諸郡、小關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中立下大功。

只不過呢,這位勇猛的將軍謀略不足,城府也不深,後來被宇文護逼死也是爲此。

大統十五年晉升柱國後一直排位在柱國最末。

侯莫陳崇的武力是很強的,但影響力幾乎沒有,也對政局不感興趣和缺乏敏感性。

總結一下六大柱國:於謹是謀士,李弼、李虎、獨孤信都有自身的勢力而且起家時跟宇文泰不是一條路子,趙貴是宇文泰的世交有從龍之功,侯莫陳崇你當他不存在就好了。

第396章 大隱隱於市第500章 晚來了一步第255章 勝利的號角第867章 時代的尾聲(3)第677章 烏雲滾滾第966章 血戰滏水河(7)第1090章 筆桿子到底是不如槍桿子(中)第481章 你家住在漢江頭第429章 噩夢降臨第215章 恨得牙癢又無可奈何第78章 決戰三臺之巔(長廣王的野望)第52章 這劍術讓人無力吐槽第1173章 家國情懷(完)第645章 會呼吸的痛(上)第1184章 嫌貨纔是買貨人(中)第320章 烏鴉笑豬黑第403章 獨孤薇雅第446章 穿針引線(下)第438章 巍巍囚籠話君臣第895章 燃燒的晉陽(5)第1330章 不安的躁動第523章 血戰天河口(上)第1284章 漸漸靠近的腳步第734章 後天保時代(4)第707章 牆頭草也是草第432章 人中龍鳳第405章 行蹤初現第786章 人間有正氣(下)第622章 看不見的軍工產業(下)第355章 砍瓜切菜第33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824章 是我動手,還是你自己來?(上)第1288章 降維打擊(完)第986章 世間的套路千篇一律(上)第1214章 西風襲來(1)第1057章 大佬有大佬的格局(上)第261章 東風破(下)第931章 添加砝碼第579章 是你想太多第1200章 震撼第1120章 伐無道,誅暴齊(3)第124章 救錯了人第1161章 南攻北守(4)第1223章 時代不相信眼淚(中)第901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1)第333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879章 前倨後恭(上)第193章 秋風帶雨晚來急第1138章 人生寂寞如雪(下)第397章 長安說書人第12章 夜來風急甚(下)第201章 再獻策第898章 大金佛(下)第473章 基建狂魔第786章 人間有正氣(下)第266章 各自的勝負手第223章 神劍出鞘第1238章 塵埃落定(下)第584章 逼宮進行時(上)第804章 逆風飛翔(2)第1034章 四面楚歌(本卷完)第205章 筷子兄弟第426章 忍耐忍耐再忍耐第768章 殺了也就殺了(下)第559章 鄴都郊外獵狡狐(5)第887章 塵歸塵,土歸土(中)第730章 鵝王日誌第338章 北齊神童第584章 逼宮進行時(上)第298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下)第353章 油菜花的怒火第49章第1260章 政客的自我修養(上)第1070章 神來之筆(上)第39章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第1132章 命運的齒輪(2)第1232章 兵臨城下第65章 攻守同盟想不到吧,秦叔寶祖祖輩輩都是北齊鐵桿第467章 帝王胸襟第133章 祖傳忍者龜第156章 我只是個莫得感情的和尚第1197章 河陽之戰(完)第1138章 人生寂寞如雪(下)第1079章 蓄勢待發(4)第327章 雁過無痕第836章 衆志成城第5章 我叫陳二狗第1326章 熱鍋螞蟻第47章 少林功夫好誒第917章 我這條船又大又寬(上)第684章 不夜城(下)第1075章 江湖最後一個大佬(下)第662章 我記住你了第1337章 英雄總倒在黎明之前(上)第816章勇敢的滑翔翼(下)第512章 納什均衡第295章 旌旗十萬斬閻羅(下)第1089章 筆桿子到底是不如槍桿子(上)細數西魏北周八大柱國及十二大將軍背景、來歷及勢力分配(上)
第396章 大隱隱於市第500章 晚來了一步第255章 勝利的號角第867章 時代的尾聲(3)第677章 烏雲滾滾第966章 血戰滏水河(7)第1090章 筆桿子到底是不如槍桿子(中)第481章 你家住在漢江頭第429章 噩夢降臨第215章 恨得牙癢又無可奈何第78章 決戰三臺之巔(長廣王的野望)第52章 這劍術讓人無力吐槽第1173章 家國情懷(完)第645章 會呼吸的痛(上)第1184章 嫌貨纔是買貨人(中)第320章 烏鴉笑豬黑第403章 獨孤薇雅第446章 穿針引線(下)第438章 巍巍囚籠話君臣第895章 燃燒的晉陽(5)第1330章 不安的躁動第523章 血戰天河口(上)第1284章 漸漸靠近的腳步第734章 後天保時代(4)第707章 牆頭草也是草第432章 人中龍鳳第405章 行蹤初現第786章 人間有正氣(下)第622章 看不見的軍工產業(下)第355章 砍瓜切菜第33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824章 是我動手,還是你自己來?(上)第1288章 降維打擊(完)第986章 世間的套路千篇一律(上)第1214章 西風襲來(1)第1057章 大佬有大佬的格局(上)第261章 東風破(下)第931章 添加砝碼第579章 是你想太多第1200章 震撼第1120章 伐無道,誅暴齊(3)第124章 救錯了人第1161章 南攻北守(4)第1223章 時代不相信眼淚(中)第901章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1)第333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879章 前倨後恭(上)第193章 秋風帶雨晚來急第1138章 人生寂寞如雪(下)第397章 長安說書人第12章 夜來風急甚(下)第201章 再獻策第898章 大金佛(下)第473章 基建狂魔第786章 人間有正氣(下)第266章 各自的勝負手第223章 神劍出鞘第1238章 塵埃落定(下)第584章 逼宮進行時(上)第804章 逆風飛翔(2)第1034章 四面楚歌(本卷完)第205章 筷子兄弟第426章 忍耐忍耐再忍耐第768章 殺了也就殺了(下)第559章 鄴都郊外獵狡狐(5)第887章 塵歸塵,土歸土(中)第730章 鵝王日誌第338章 北齊神童第584章 逼宮進行時(上)第298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下)第353章 油菜花的怒火第49章第1260章 政客的自我修養(上)第1070章 神來之筆(上)第39章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第1132章 命運的齒輪(2)第1232章 兵臨城下第65章 攻守同盟想不到吧,秦叔寶祖祖輩輩都是北齊鐵桿第467章 帝王胸襟第133章 祖傳忍者龜第156章 我只是個莫得感情的和尚第1197章 河陽之戰(完)第1138章 人生寂寞如雪(下)第1079章 蓄勢待發(4)第327章 雁過無痕第836章 衆志成城第5章 我叫陳二狗第1326章 熱鍋螞蟻第47章 少林功夫好誒第917章 我這條船又大又寬(上)第684章 不夜城(下)第1075章 江湖最後一個大佬(下)第662章 我記住你了第1337章 英雄總倒在黎明之前(上)第816章勇敢的滑翔翼(下)第512章 納什均衡第295章 旌旗十萬斬閻羅(下)第1089章 筆桿子到底是不如槍桿子(上)細數西魏北周八大柱國及十二大將軍背景、來歷及勢力分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