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

冬至的前幾日,全國官學放假。

只是公立學校統一放假而已,私立學校可以自行安排。

譬如鞏縣的鮪岫書院,就有部分師生留在校園,甚至連過年都不會回家。大哥謝宏跑去那邊山中,須刻苦攻讀到明年秋季,纔回鄉跟未婚妻表妹成親。

“這尼瑪,好多白卷!”

謝衍正在批改期末化學試卷。

洛陽太學外舍有兩千學生,其中一千學的是理科,由六位化學講師負責授課。

謝衍批改了一部分期末答卷,時不時就遇到交白卷的混子。

三兩下把手裡的試卷批完,謝衍撿出幾份優等卷,交給其他老師交叉閱卷。

成績優等的試卷,需要三人以上交叉批閱。

如果是升舍考試,甚至還要糊名。

“往年也這麼多白卷?”謝衍問道。

隔壁桌的化學講師,無奈嘆息道:“年年如此。外舍班次越靠後,交白卷的學生就越多。”

另一個化學講師,也把自己分到的試卷批完,又把優等卷挑揀出來:“太祖太宗兩朝時,即便是在太學外舍,學生們也全都勤奮刻苦。唉,哪像現在?”

又有老師說:“那個時候,不是有錢有勢,就能進太學外舍。全國只有一所太學,入學考試特別困難。”

另一個老師說:“如今的入學考試也困難。只不過嘛,比的不是學問,而是家中權勢或人脈。閣老的孫子你招不招?尚書的侄子你要不要?明知道他們是來混日子的,可有人打了招呼你就得收下。”

“……”

當天就把外舍生的期末化學成績統計出來。

謝衍仔細查看了一下:甲等58人、乙等172人、丙等339人、丁等431人。

如此數據,讓謝衍極度無語。

由於化學內容大調整,今年的期末考題非常簡單。稍微用心聽講的,考個乙等肯定沒問題。

這說明什麼?

說明77%的外舍理科生,根本就沒認真學習,全特麼是來混日子的!

回到家中,吃了晚飯,謝衍直奔書房。

朱棠溪好奇跟來:“六郎在寫什麼?”

謝衍說道:“以芙蓉學士身份,直接給官家寫信。”

接着又詳細解釋:“今年的外舍化學考試,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就算平時一堂課都不聽只拿着課堂筆記背誦幾天,也至少能考到一個乙等。結果呢?77%的外舍理科生都沒達到!”

“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十年了,”朱棠溪說,“太學的官員和老師,他們其實做不得主。”

謝衍說道:“我既然在太學做講師,就該忠於職責。至於朝廷是否下令整改,那是他們的事情。我不給陛下寫信,是我失職。我寫了信他們不改,則是他們失職。”

朱棠溪笑道:“沒想到六郎如此耿介拔俗。”

謝衍說道:“求個心安而已,反正我又不怕得罪誰。”

“幸好你沒有去做官,否則多半樹敵無數,”朱棠溪不禁感慨,隨即又補充一句,“如果六郎早生四十年,必爲父皇所喜,說不定現在已是朝中重臣。”

謝衍嘿嘿笑道:“我沒那麼大本事。寫這封信,無非一個念頭通達。”

……

只要是皇家學會的學士,就有資格給皇帝寫密信,這是當年太宗定下的規矩。

太宗甚至會親自回信,還在信裡罵過人:“若無要事大可不寫,少拍朕馬屁。你有那工夫,不如多做實驗。連實驗也不做,便去畜圈看豬蹚泥耍。”

收到此信的學者,還真就修了個豬圈,對外宣稱“奉旨養豬”。並再次寫信給太宗,專門彙報此事!

學士們的密信,不走內閣那邊,直接由通政院呈交給皇帝。

信封蓋有火漆,私自拆閱屬於欺君大罪。

垂拱殿。

葉太后正在批閱奏疏。

眼下這封奏疏,卻是光祿寺卿呈上的。言說近日多雪,請求停辦冬至大朝會。

每年的冬至大朝會,95%以上的停辦理由都是下雪。

文武百官半夜冒雪出門,還要在皇城內多次排隊,風雪交加那麼站兩小時,指不定就有一堆感冒發燒的。

內閣已經批准停辦奏請。

葉太后自然沒必要反對,誰不想多睡會兒懶覺呢?當即提筆寫了個“可”字。

大朝會屬於最高禮儀之一,就算是要停辦,也必須皇帝親自批准。

批了一通奏疏,葉太后有點乏味,站起來在殿內散步,順便活動活動腿腳。

有閹人過來,往火盆裡添了些木炭。

葉太后散步還未結束,忽有隸屬於通政院的中書舍人,拿着一封密信來到殿外求見。

“何事?”

“啓稟聖人,是謝駙馬的密信。”

葉太后聽了哭笑不得,謝老六隨時可以進宮,卻非要寫什麼密信。

此類密信,按制該明天再送來。

今日加急送達,只能說通政院挺有眼力勁兒。

葉太后坐到火盆邊去拆信,認真讀罷又遞給陶金鳳,笑着說:“我以爲他除了做學問,便只知道討公主歡心。卻沒想到,還是個敢說真話的。”

陶金鳳接過密信。

葉太后說道:“你猜他在信裡怎麼寫的?他說無憂洞裡藏污納垢,須得定期清理。太學若不整頓,這時只在外舍藏污納垢,今後恐怕內舍、上舍也要變成無憂洞。”

陶金鳳把信看完,感慨道:“可惜了。”

“怎麼可惜?”葉太后問。

陶金鳳說:“謝駙馬是個敢於任事的。他若從政,必有一番大作爲。”

葉太后道:“把信發給內閣吧。”

……

內閣。

大冬天的,袁懷義沒有睡覺,而是在處理跟軍事有關的政務。

除了軍事類要務,袁懷義懶得碰其他事情。

同樣的,其他六位閣臣投桃報李,基本不會反對袁懷義的軍務決策。

冬天的軍務很多,大部分都跟後勤保障有關。

這些東西,在剛入冬時就已經有安排,如今陸續收到各地的覆命。兵部那邊可全權處理,只需告知內閣一聲,甚至都不用驚動太后。

還有就是河道破冰通航,也要調動軍隊才行,兵部早就安排好了。現在陸陸續續覆命,是因爲相關河道徹底封凍,沒有再讓軍隊破冰的必要。

“袁相公,首相有請。”

“來了。”

本來精神十足的袁懷義,被請去參加內閣臨時會議,走到半路就開始打哈欠。

身體都搞出條件反射了,他一靠近會議室就想睡覺。

袁懷義朝其他閣臣拱手,便尋到自己的椅子坐下。椅子有棉墊和靠背,還鋪了天鵝絨,甚至還準備了毛毯蓋腿。

一封信遞過來。

鄧公武說道:“這是謝駙馬寫給陛下的學士密信。說實話讓我非常驚訝。我年輕的時候,太學外舍雖然也有許多不讀書的,但絕對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這才又過去多少年,太學外舍混日子的學生,居然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七!”

楊正夫說道:“此事須得處理,否則太學就真要爛了。”

“倒也不至於,”候光說道,“太學外舍皆爲自費讀書,又沒用朝廷財政供養。只要對內舍、上舍嚴格把關,太學就永遠爛不了。”

葛從信搖頭:“禮教也,國之根本。就像科舉作弊一樣,即便沒有查實,僅是風言風語也要處理。太學外舍已經快要爛完了,如果繼續聽之任之,恐怕用不了二十年,就要波及到內舍那邊。”

袁懷義放下信件,開始例行打瞌睡。

張育說道:“此事牽扯極多,只是嚴格入學考試,恐怕根本就不起作用。”

鄧公武想了想:“縮短太學清退時間,四年減爲兩年。入學一年考試不合格,第二年的食宿和學費翻倍。入學兩年還不合格,直接予以清退!”

“可行。”閣臣們紛紛贊同。

鄧公武這個方法,沒有把進入太學的路子堵死,權貴和富豪子弟依舊可以進去。

所以,執行起來沒啥阻力。

而且那些權貴富豪,哪個不想看到子孫努力讀書?加大懲處力度,縮短清退時間,也是在逼着學生認真向學。

入學兩年依舊考試不及格,那還讀個屁啊,早點幹別的去吧。

會議很短,不到十分鐘就結束。

葛從信開玩笑道:“駙馬這算議政嗎?”

楊正夫說道:“他是太學講師,又是芙蓉學士,把所見所聞上奏陛下很正常。而且,他只是提出問題,又沒有說該怎麼解決。所以不算議政。”

鄧公武道:“我藉着會議說幾句。洛陽無憂洞裡的百姓,如今已悉數運到上海登船。明年,讓全國各大城市清查,全都照着這個法子辦。還有太學之事,全國七所太學都要清查整頓。不能只是洛陽獨善!”

張育說道:“其實,各府縣社學的問題更大。”

鄧公武道:“唉,讓地方官府自查吧。”

歷史上社學出現於元代,一直延續到清末。

元代之時,五十戶百姓爲一社,設立學校搞掃盲教育。所需經費,由地方自行解決。

到了明代,社學變成鄉村半公立學校。一部分經費由地方官府提供,一部分經費由士紳商賈捐贈。其授課內容,增加了法律知識、農業知識、經史歷算、禮儀道德等等。只在農閒時候開學。

直至清代,一個鄉設立一所社學,辦學經費跟明代類似。並規定入學年齡,在12歲到20歲之間。

這個時空的大明,在太宗皇帝的推廣之下,就連城市地區都有社學。而且,辦學經費主要來自地方財政,同時接受士紳商賈的捐贈。

發展到現在,社學出現很大問題。

一是“吃空餉”。

某些社學和學生,僅存在於紙面上。辦學經費被官吏給挪用!

反正是地方財政出錢,中央很少派人去調查,而且想查也查不明白。

二是非法侵佔土地。

地方官吏勾結劣紳,以置辦學田爲由,強佔老百姓的農田。接着,再把所謂的學田,轉包給劣紳佃耕。

被霸佔土地的百姓,稀裡糊塗就變成學田的佃戶,但實質上成了劣紳家的佃戶。

朱銘搞出的社區、鄉鎮掃盲學校,已經被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禍害得一塌糊塗。

但還可以繼續維持運轉,每年都能讓大量底層少年脫盲,甚至有極個別的還考上了秀才。甚至是考上舉人,轉而從事其他行業完成階層跨越!

鄧公武感覺自己要做的事情好多,御史根本就不夠用。

社學這種爛攤子,只能暫時擱置。

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954章 0949【軍心民心皆可用】第1098章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93章 0088【白二獻計】第1173章 後記二十九大明學術界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515章 0510【民夫】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29章 0028【論史】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1250章 後記一百零六十二平均律會導致亡國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1208章 後記六十四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31章 0030【讀書少受欺負】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215章 0210【幻方】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489章 0484【趙鼎】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526章 0521【強攻和南軍司】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25章 0220【開始洗腦】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330章 0325【給你們討回公道】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1197章 後記五十三老房子着火了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538章 0533【巫師之臨陣詛咒】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88章 0083【王炸】第8章 0008【張五】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133章 1128【資本主義萌芽?】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49章 0047【投奔】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75章 0071【進兵】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1116章 1111【賺了錢不敢回家】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424章 4019【陣戰】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1章 0001【父子倆】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
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954章 0949【軍心民心皆可用】第1098章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1258章 後記一百一十四:兒子的名字也能拿來撒狗糧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544章 0539【枯燥乏味的宰相生活】第329章 0324【殺進東京,奪了鳥位!】第93章 0088【白二獻計】第1173章 後記二十九大明學術界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515章 0510【民夫】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140章 0135【朱成功是忠義之士】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29章 0028【論史】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1250章 後記一百零六十二平均律會導致亡國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1208章 後記六十四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28章 0723【金國百姓南奔】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31章 0030【讀書少受欺負】第631章 0626【曲阜孔家】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215章 0210【幻方】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916章 0911【貝都因人和阿拉伯馬】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242章 0237【施壓商賈】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382章 0377【火槍火炮】第489章 0484【趙鼎】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526章 0521【強攻和南軍司】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25章 0220【開始洗腦】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476章 0471【士叩闕,民生亂,軍鬧糧】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330章 0325【給你們討回公道】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39章 說說李清照的《詞論》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1197章 後記五十三老房子着火了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538章 0533【巫師之臨陣詛咒】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274章 0269【朱大學】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88章 0083【王炸】第8章 0008【張五】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757章 0752【化學天尊王重陽】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133章 1128【資本主義萌芽?】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49章 0047【投奔】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75章 0071【進兵】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1116章 1111【賺了錢不敢回家】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424章 4019【陣戰】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1章 0001【父子倆】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