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

第590章 0585【稀奇古怪的科舉考題】

由於禮部試的原因,這段時間不關城門。

李公懋提着燈籠走向城門,身邊是同族兄弟李公鑑,身後還有幫他們背東西的僕人。

“私造錢幣形同謀反……”

城門口那個軍士,猛然一嗓子喊出。

又來?

李公懋感覺很無語,他這是要去貢院趕考啊,半路居然還要被軍士恐嚇。

此刻進城的不止一兩個,十多位考生齊刷刷擡頭,黑暗中迎風飄蕩的腦袋影影幢幢。

穿過城門洞,李公鑑低聲說:“兄長,這夷三族未免太過了,聽聞十三四歲的少年也要砍頭。”

李公懋嘆息道:“年齡太幼者,確實不該殺。”

這也是遭詬病的地方,許多大臣向刑部建議,編訂《大明律》的時候,應當提高被牽連者的死刑年齡。比如十六歲以下的,發配邊地即可,真沒必要斬盡殺絕。

兄弟倆來到貢院外,街巷裡密密麻麻全是人。

今年的考生特別多,其中四成來自浙江、福建和江西。因爲這三省剛剛收復,新舊交替之間漏洞奇多,地方官大量推薦舉人赴京應考。

朝廷懶得仔細調查,禮部也懶得去審覈。

反正已臨時把三省歸爲一榜,四成考生只給兩成的進士名額。

自個兒捲去吧!

李公懋、李公鑑兄弟倆,這次科舉壓力極大,他們被寄予振興“磨刀李氏”的厚望。

磨刀李氏,肇基之祖乃李恪的十一世孫,爲避朱溫屠刀而遷居江西,發展到21世紀甚至繁衍出數百萬後裔。

比如李善長,就源自磨刀李。

北宋末年,是磨刀李氏混得最慘的時候,因爲他們跟三蘇牽扯太深。還有黃庭堅的親媽,就出自磨刀李,黃庭堅在喪母之後,幾乎就是被李家給養大的。

一點點排隊接近,轉眼已過了兩個時辰。

身後有人實在無趣,主動找兄弟倆攀談:“在下閔安國,字邦彥,漢中洋州人。”

李公懋說:“見過邦彥兄,在下李公懋,字子勉,南康建昌人。”

李公鑑也報上名字。

三人開始閒聊,主要談些考試內容,還各自給了下榻地址,約好考試結束一起喝酒。

陸陸續續搜檢完畢,李氏兄弟前往三省考場,閔安國卻是去了普通考場。

李公鑑打着燈籠清理考號,貢院很久沒用了,估計還有蜘蛛網什麼的,運氣差的甚至還會遇到蛇鼠窩。

很快他就發現,號子已被清掃過,李公鑑嘀咕道:“新朝對舉子倒是貼心。”

把防水布小心釘好,李公鑑站在號子外伸懶腰。

隔壁的考生也在呼吸新鮮空氣,兩人隨口打招呼認識,李公鑑的隔壁號卻是胡銓。

又過一陣,還未天亮,卻有巡場軍差過來。

“噹噹噹當……”

軍差一路敲鑼而行,大喊道:“還有半個時辰開考,莫要站在號外,都進號子裡等着!不得再交談,不得再喧譁……”

敲鑼軍差的身後,還跟着其他軍差。

李公鑑發現居然有軍差過來給炭,忍不住問:“禮部試還給舉子發炭嗎?”

“不準言語,”軍差呵斥一聲,卻還是回答,“今年有倒春寒,官家體恤舉子,每人都給炭取暖。莫把號子封死了,當心會中那炭毒。”

“噹噹噹當!”

敲鑼軍差大喊道:“南方舉子聽好了,莫要封死號子,否則會中炭毒!”

胡銓自己帶了爐子和水,點燃炭火開始熬粥,順便烘烤已經冰冷的白麪饅頭。

終於熬到天亮,考試官和監試官都到場了。

一份份謄抄好的考試題目,被貼在巨大的木板上,由二三十個軍差舉着,從考場的各處緩慢走過,一邊走還一邊唸誦那些題目。

爲了保密,無法提前印刷試題。

甚至連今天的考試題目,都是昨天討論確定的。

而下一場考試的題目,到現在都還沒有確定,只是由主考官們商量出大致範圍。

大明新朝的科舉規矩極嚴,不像舊宋的禮部試,主考官居然能中途請假離開貢院——很容易泄題!

考試內容也大大增加,不僅添加了數學、物理、實務,就連傳統經義題也有所變動。

比如今天的內容,舊宋只考《論語》和《孟子》,大明卻還要考《大學》和《中庸》。

當然,八股文依舊沒有興起,只有類似八股的幾個套路。

李公鑑聽軍差念着考題,不時探出腦袋去看木板。

木板上的考試題目,是用了標點符號的。

今年考生在禮部領票號時,禮部官吏再三強調,答題時必須使用標點符號。如果符號多了記不住,至少要使用逗號和句號。

這個對考生而言很簡單,因爲他們從小就學“句讀(逗)”,那是老師傳授知識的核心部分。 一口氣行完,稱爲一句。

行氣過程中的停頓間隔,稱之爲讀(逗)。

士子們平時讀書,會自己標記句讀,朱銘只不過把句號和逗號變得更規範統一。

李公鑑先把題目全部謄抄,上午答完《孟子》和《論語》。

至於《大學》和《中庸》,李公鑑顯得有點慌亂。

這兩個玩意兒,在舊宋不是必考內容,雖然早就名氣很大,但也有許多考生沒學過,或者只是簡單學習過。

李公鑑來到東京之後,專門購買了太子註疏的《大學正義》、《中庸正義》。他一直關在客棧裡面背誦,文章不長能夠背下來,但此時此刻卻有些已經忘了。

幸好朝廷也知道這種情況,《大學》和《中庸》僅各考一題。

並且,不必按照太子的註疏作答,避免沒認真學過的考生被拉分太多。

總的來說,這屆科舉只是一個過渡。

李公鑑搜腸刮肚,好歹把兩篇文章寫完,反覆修改之後感覺沒問題,這才小心翼翼謄抄上去。

傍晚,天色越來越暗,還有考生在奮筆疾書。

不給蠟燭,直接收卷。

因爲現在的蠟燭價錢很貴,不像明清兩朝那樣便宜。

北宋初年,寇準在家只點蠟燭,不喜歡點油燈,竟被歐陽修批評生活作風有問題。

妥妥的奢侈品!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到了北宋末年的時候,根據質量的好壞,一根蠟燭大概價值100文到500文。

兩根品質上佳的蠟燭燒完,等於一貫錢就沒了,就連官員也不敢天天用啊。

晚上就在考場睡覺,吃喝拉撒都在這裡。

翌日繼續。

今天考五經,考試內容不變。

第三日,考數學、物理、公文寫作。

李公鑑先把公文寫作搞定,看着數學和物理一陣頭疼。

可以用皇帝、太子的新式數學解題,也可以使用自古以來的傳統算術。

第一道題,雞兔同籠。

李公鑑雖然學過傳統算術,也僅限於九九乘法表之類。他腦子都給搞炸了,反覆給出不同數據,一組一組計算對比,硬生生把答案給湊出來。

第二道題,計算不規則土地的實際面積。

李公鑑已經抓瞎。

正方形、長方形面積他會算,不規則土地咋算啊?

畢竟是在江西卷出來的舉人,在磨磨蹭蹭大半個小時之後,李公鑑竟然自己悟出輔助線,把那塊土地拆分成幾個規則圖形。

第三道題,一桶置於無風平地,它受到了哪些力?

李公鑑抓耳撓腮,沒活人也沒牲畜來碰,一個水桶能受什麼力?

李公鑑對於力的理解,大概就是人或畜的力氣,再發散一些便是風力、水力。

嚴重超綱了!

第四道題,用兩鐵棍撬鎖,一棍一尺長,一棍兩尺長,哪個更爲省力?

李公鑑已經徹底懵逼,感覺出題者就是個神經病。

老子是來科舉做官的,又不是考試去當盜賊,怎麼連撬鎖的技巧也要考?

數學、物理的出題者,正是爲宋徽宗編道藏的黃裳。

這位老兄已經學完《道用策》,除了農學懶得去研究,其他知識都掌握得不錯。

黃裳生怕考生答不出,因此刻意降低難度。

李公鑑仔細思索好半天,突然有了主意。

他拿出備用的毛筆,將吃飯的碗倒扣在桌上。把毛筆壓在碗下,先用半截毛筆去撬,再用整支毛筆去撬。

反覆試驗體會力道之後,李公鑑笑嘻嘻寫出答案。

胡銓常年跟着蕭楚求學,亂七八糟的雜學,那是學了一大堆。近兩個月,還翻閱了《道用策》,各種考題輕輕鬆鬆答出。

李公懋雖然沒有學過這些,但表現得非常神奇。

他不像族弟那樣需要做實驗,完全通過腦海中的想象,再結合日常生活體驗,居然也能把考題給答對。

最後一天,考覈策論。

一道論題,三道策題,跟舊宋的禮部試相同。

但具體內容卻更實際,既有對大問題的思考,也有對現實工作的闡述。

比如某地災荒,題目給出剩餘存糧多少,維持原本秩序需要多少糧,而逃荒的饑民又需要多少糧。饑民當中還有人想要作亂,該如何救濟饑民,又如何避免或彈壓民亂。

這種題目是發散性的,可以超出所給材料答題。

甚至可以追溯到受災之前,說自己通過某些現象,預感到今年會有災荒,因此提前做出各種部署等等——此類答題方式,很少有考生會想到,一旦寫出來肯定得高分。

四天考試結束,無數舉子離開貢院,很多人都顯得失魂落魄。

他們快被考哭了!

(本章完)

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1164章 後記二十做了碧玉學士要裝個逼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733章 0728【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871章 0866【醉生夢死的吳乞買】第977章 0972【岳飛的封賞】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1章 0001【父子倆】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020章 1015【去了大明,能頓頓吃肉嗎?】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1180章 後記三十六大長公主的邀請信來了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26章 0025【公私】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393章 0388【屈辱議和】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552章 0547【王者無外】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1142章 1137【重遊故地】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1101章 1096【敦煌遺書】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598章 0593【喝酒賭博的好女孩】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1063章 1058【連鎖反應】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958章 0953【揚眉吐氣的張總兵】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第1140章 1135【科學思想萌芽】第1197章 後記五十三老房子着火了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1193章 後記四十九世界大變局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1048章 1043【突擊型重裝合成旅】第424章 4019【陣戰】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
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1164章 後記二十做了碧玉學士要裝個逼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733章 0728【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871章 0866【醉生夢死的吳乞買】第977章 0972【岳飛的封賞】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390章 0385【分兵速戰】(爲盟主菜鳥剋星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1章 0001【父子倆】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020章 1015【去了大明,能頓頓吃肉嗎?】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1180章 後記三十六大長公主的邀請信來了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26章 0025【公私】第1146章 後記三大明已開國131年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393章 0388【屈辱議和】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夾擊】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893章 0888【登聞鼓還是響了】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552章 0547【王者無外】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1142章 1137【重遊故地】第243章 0238【錢琛南行】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1101章 1096【敦煌遺書】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645章 0640【漢奸們的惶恐】第859章 0854【兒子,你想做國王嗎?】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7章 0007【崇寧十二年】第598章 0593【喝酒賭博的好女孩】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1063章 1058【連鎖反應】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958章 0953【揚眉吐氣的張總兵】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第1140章 1135【科學思想萌芽】第1197章 後記五十三老房子着火了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504章 0499【禮之變】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105章 0100【傳到皇帝耳朵裡了?】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1030章 1025【增築與洪水】第1193章 後記四十九世界大變局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辦神童班】第305章 0300【不能戴枷】第1048章 1043【突擊型重裝合成旅】第424章 4019【陣戰】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939章 0934【任意揉捏】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