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

第155章 0150【剛烈人設】

大晟詞人的反應,宋徽宗瞧得明明白白。

這位皇帝,看熱鬧不嫌事大,而且故意激化矛盾,竟然又說:“万俟卿,你去爲他研墨鋪紙!”

万俟詠早就已經躺平,對此毫無心理牴觸,當即離席去給朱銘研墨。

可他作爲大晟詞人之首,受到如此對待,其他詞人都義憤填膺。他們不敢埋怨皇帝,只敢把怨氣算在朱銘的頭上。

万俟詠將墨水研好,一邊鋪紙,一邊說道:“我只是倖臣,並非佞臣。一字之差,謬以千里,閣下莫要毀謗。”

朱銘拱手:“抱歉了。”

万俟詠低語道:“我不招惹誰,也望君莫要再污我。”

“一定。”朱銘感覺此君很有趣。

一個非常純粹的……日子人。

鋪完紙張,万俟詠託筆遞出:“請。”

“多謝。”朱銘接過毛筆,揮毫寫下改好的詩句。

寫罷,擱筆。

万俟詠捧着那首詩,趨步拿去交給皇帝。

宋徽宗當即吟誦道:“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聖上喜迎新進士,民間應得好官人。瓊林宴起廳事近,正安樂落矢志生。所願堂堂盡忠孝,毋勞滾滾役風塵。”

“好詩!”狀元何粟拍手大讚。

皇帝吟誦的聲音太小,也就前十幾名聽得清楚,考三十多名的秦檜都不知在念啥。

宋徽宗微笑頷首:“雖平仄稍誤,卻屬應制佳作。傳下去吧,且飲且讀。”

這位皇帝寫詩很勤快,每次瓊林宴或聞喜宴,他都要親自賦詩一首,然後讓進士前三名答詩。

十多來年,朱銘這首,已經稱得上第一。

前兩句描寫殿試和唱名,第三句還在寫皇帝,第四句就開始寫進士的責任,應該做一個對得起百姓的好官。

第五、第六句又應景,都是在寫聞喜宴,卻已開始表達志向。“廳事”就是做官辦公。“正安”之樂乃御宴雅樂,有鼓勵官員報效國家的寓意。繼而引出最後兩句,不但是朱銘在自勉,也是勸誡進士們要不辭辛勞“盡忠孝”。

切題,應景,揚志,載道。

對一首應制詩來說,堪稱完美,把只知拍馬屁的大晟詞甩出八條街。

万俟詠站在宋徽宗旁邊,默讀數遍,無話可說。他也想寫這類詩詞,但他沒資格,他並非進士出身,只能在其位謀其事,老老實實討好皇帝。

他心裡只剩下羨慕,還有一絲絲佩服。

御藥院被分權之後,依舊全程參與殿試事務,包括今天的聞喜宴。油水很足,今天的宴席,耗錢五百萬,太監們能撈到不少。

皇帝宣佈正式開席,而御藥院的太監,奉命謄抄三人答詩,抄了數十份傳給所有進士。

新科進士們讀罷三首詩,皆以朱銘之詩爲最優。就連秦檜,此刻都佩服朱銘的詩才,換他來作不可能寫得更好。

因爲有題材和內容限制啊。

白崇彥坐在非常後面,喝了十幾杯酒,朱銘的詩終於傳到他手裡。

白崇彥舉杯遙望朱銘,心中生出感慨。

兩年前,朱銘父子還寄居於草屋陋室,靠賣湖筆給他賺錢謀生。而今卻已坐在天子近前,還能寫出如此勵志的詩句。

喝了一陣,宋徽宗忽然問:“何愛卿,聽說你兄弟三人皆中?”

何粟連忙拱手:“託官家洪福,臣等兄弟僥倖得中。”

宋徽宗說:“把你兄弟都叫來。”

太監立即喊道:“宣何家兄弟近前!”

於是,何棠、何矩離席,與何粟一起上前拜見。

宋徽宗點頭道:“昔有三蘇父子,今後三何兄弟,可見我朝文教之盛。伱們行序如何?”

何棠回答:“回稟官家,臣排行大。”

何粟說道:“臣排行二。”

何矩跟道:“臣排行三。”

宋徽宗又問:“汝等與三蘇父子同鄉,習的可是蜀學?”

廢話,當然是蜀學門人。

但何粟不敢承認,連忙說道:“啓稟官家,臣兄弟三人,遵從朝廷旨令,習的是舒王之新學。”

不承認有屁用,誰讓他們跟蘇軾同鄉?

後來得罪了王黼,王黼都不用羅織罪名,直接彈劾他們贊同蘇學,於是何粟就被貶去做遂寧知府。

宋徽宗很喜歡這三兄弟,特別是何粟,狀元文章寫得太好了。不但文采斐然,而且遣辭嚴謹,得到皇帝、太監、文官的一致認可。

又勉勵幾句,皇帝賜下御酒,三兄弟舉杯同飲。

這恩寵程度,令在場進士羨慕無比。

何家三兄弟退下之後,宋徽宗又問榜眼潘良貴:“潘良佐是你何人?”

潘良貴連忙回答:“臣之大兄。”

宋徽宗說:“可惜,你若早中進士,跟你大兄一榜,就更能傳爲佳話了。”

何粟三兄弟同榜進士,潘良貴亦不逞多讓,也是三兄弟皆爲進士,只不過沒有在同一榜。

這種世宦家族,進士一出就是一窩。

再看朱銘,實在寒酸。

宋徽宗問朱銘:“你懂修道?”

朱銘說:“不懂。”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內丹修行之法也,此四句從哪裡來?”宋徽宗有些生氣,“你說自己不懂修道,朕卻覺得你不懂什麼叫欺君。”

宋徽宗是真的喜歡道法,不僅親自研究外丹道,對內丹道也有所涉獵。

在殿試文章裡,看到這四煉十六字,如同習武之人遇見《九陰真經》。

從唐代就開始興起的內丹派,一直都在完善理論,但還沒有人總結得如此到位。

面對皇帝的逼問,朱銘只能把薛道光賣了。

反正薛道士帶着師命,師父讓他前往大城市,依附權貴來弘揚道法。

皇帝就是最大的權貴,紫陽派肯定能弘揚開來。至於能否堅守道心,不捲入政治鬥爭,不行殘民害民之舉,這對薛道光而言也是一種修行考驗。

朱銘說道:“臣認識一得道高士,名喚薛道光。此人師承石泰,石泰師承張紫陽,皆修習內丹之法。”

宋徽宗忙問:“可是撰寫《悟真篇》的張紫陽?”

“官家讀過?”朱銘反問。

宋徽宗說:“民間所獻道經,便有此書。俺讀來頗有所悟,卻又不得其修行法門,內丹道士也講不清楚。那薛道光現在何處?”

朱銘說道:“就在東京。”

宋徽宗說:“把他請來,朕要求教道法。”

“是。”朱銘毫無負罪感,甚至有些幸災樂禍,很想看看薛道光是啥反應。

這位道士,目前有些迷茫,或許受到皇帝召見,投身於富貴當中,能更快修出一顆純粹道心。

在場聽清君臣對話者,看向朱銘的眼神都變了。

尤其是太監和大晟詞人,朱銘引薦的道士若得恩寵,那今後千萬不能得罪朱銘。

進士們則投來疑惑的眼神,以朱銘當場懟大晟詞人的表現,還有今天所作的應制詩,也不像是諂媚倖進之輩啊,怎麼還向皇帝舉薦道士?

好吧,也不算舉薦,是被皇帝逼迫的,他們自動爲朱銘找補。

宋徽宗又問:“你的父親可叫朱國祥,字元璋?”

“正是。”朱銘回答。

宋徽宗說:“各路官員,元宵進獻祥瑞。利州路獻的是仙糧,朕讓人徵辟進獻者。這人跟你一樣,寫信辭闢了,前兩日送來辭闢信,卻似乎恰好是汝父!”

“呃……”朱銘有些傻眼。

宋徽宗質問道:“仙糧從何而來?”

朱銘解釋道:“啓稟陛下,只是海外作物,並非什麼仙糧。玉米與紅薯高產,能活萬千百姓。家父擔憂百姓有疑慮,不願種植新作物,因此以仙糧之說誘導之。”

宋徽宗又問:“你父子可曾出海?”

朱銘說道:“臣未出海,家父卻去過海上。”

宋徽宗再問:“可在海上遇到仙人?”

朱銘矢口否認:“未曾遇到過。”

宋徽宗派出的徵辟太監,先是去了興元府詢問情況,繼而又前往大明村徵辟。遭到朱國祥拒絕之後,又去上白村打聽情況,朱銘當年編造的故事,被太監用筆記得清清楚楚。

幸好,豬騎馬、安天下這種讖言,當時只說給鄭胖子聽,並未傳到皇帝耳朵裡。

“拿來。”宋徽宗驀地來一句。

太監捧上《西遊記》書稿,而且屬於面目全非版。

先被閔文蔚刪改,又遭楊知州刪改,再被黃裳和道士們修改……改到最後,道家的好神仙變多,佛門的好佛陀變少,玉皇大帝永遠從容不迫、高高在上。

太監把書稿交給朱銘,宋徽宗問道:“此書是誰所寫?”

朱銘硬着頭皮回答:“臣無聊時所作。”

宋徽宗道:“你說自己不擅道法,把修道之事都推給那薛道人,又說你父親沒遇到過神仙。爲何你對佛道之事如此清楚,熟知各路神仙,還能寫下無數道詩?朕問過黃裳,他說一些道詩有出處,還有許多道詩,應該是你自己所作!你可在欺君?”

朱銘叫屈喊冤:“陛下明察秋毫,臣只胡亂聽說一些道法,卻從來沒有親身修習過。之所以能寫道詩,便如沒吃過豬肉,卻見過豬跑啊!”

“噗!”

隨侍太監被逗笑了,連忙捂嘴噤聲。

宋徽宗纔不聽解釋,喝令道:“便在這裡寫封信,讓你父親速速到京,朕要當面問他海外仙人之事!”

朱銘離席拜倒:“官家,尋仙之事虛無縹緲,玉米紅薯卻能造福萬民。家父不懂修道成仙,只懂得如何耕種。家父便是到了東京,也只會與官家談及農事。而且,家父性情剛直,恐會觸怒陛下。請官家多問蒼生,少問鬼神之事!”

“大膽!”宋徽宗猛拍桌案。

在場進士,盡皆駭然,都沒想到朱銘如此剛烈。

竟然在聞喜宴上,以賈誼的典故,勸諫皇帝關注民生,少去求仙問道不務正業。

朱銘這個直臣人設,凹得非常成功,瞬間便深入人心。

反正他是殿試第三名,至少能授第三階選人(在徽宗朝,選人四等七階二十六名號,已經簡化爲選人七階)。

朱銘就算得罪了皇帝,也能外放出去做知縣,大不了貶得更狠做主簿。

爺不伺候了,去地方上逍遙快活!

宋徽宗質問:“寫不寫信?”

“違抗君命是不忠,違背父意是不孝,請官家莫要逼臣做不孝之人。”朱銘當場跪下,額頭貼地,嘴角帶笑,只求激怒了皇帝之後外放地方官。

朱銘在偷笑,宋徽宗卻在冷笑:“很好,你不寫信,朕便把汝父強索來!”

朱銘毫不擔憂,以朱院長的能力,肯定可以忽悠皇帝。

今後或許能運作一下,讓皇帝外放朱國祥做官,在本地做西鄉主簿也可,去隔壁的金州(安康)做知縣也行(籍貫迴避)。

聞喜宴,不怎麼喜,朱銘跟皇帝鬧得不歡而散。

第二日,聞喜宴上發生的事情,就迅速傳遍東京官場。

那首應制詩,也在太學廣爲流傳。

朱銘因勸諫而觸怒皇帝,徹底奠定其直臣形象,受到無數年輕士子的追捧。

(第三名稱爲探花,應該肇始於下下屆科舉,因宋徽宗的詩而得到傳播。這裡提前六年無所謂,探花更好聽嘛。而且,唐宋的探花使,本來就選進士裡最年輕帥氣者擔任,朱銘非常符合規定。)

(本章完)

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48章 0046【火併】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1185章 後記四十一誰是誰的獵物?第1227章 後記八十三公主有喜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552章 0547【王者無外】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433章 0428【顏值控】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1169章 後記二十五大長公主的傳說第962章 0957【興慶府不好打啊】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1050章 1045【把西遼主將給打傻了】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620章 0615【窮途末路】第1168章 後記二十四數學研究有點過於超前了第444章 0439【三個打成一個】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VIP第一章已經替換正常內容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1009章 1004【殺盡文官】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253章 0248【越獄】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1144章 後記一這個大明有點奇怪第207章 0202【一團亂麻】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990章 0985【皇帝要考慮的很多】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1152章 後記九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990章 0985【皇帝要考慮的很多】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682章 0677【封你做大理王】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427章 0422【休戰】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6章 0006【官馬】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
第700章 0695【鍵盤俠的基操】第48章 0046【火併】第220章 0215【衣錦還鄉】第895章 0890【我劉延年必爲研究荀子的當世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1185章 後記四十一誰是誰的獵物?第1227章 後記八十三公主有喜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552章 0547【王者無外】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433章 0428【顏值控】第277章 0272【最後一課】第1169章 後記二十五大長公主的傳說第962章 0957【興慶府不好打啊】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1050章 1045【把西遼主將給打傻了】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926章 0921【天子將行田獵】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620章 0615【窮途末路】第1168章 後記二十四數學研究有點過於超前了第444章 0439【三個打成一個】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VIP第一章已經替換正常內容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1009章 1004【殺盡文官】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1114章 1109【淘金客與狗頭金】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253章 0248【越獄】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139章 0134【道中講學】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395章 0390【締結和約】(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70章 1065【帶路黨纔是仁人義士】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1144章 後記一這個大明有點奇怪第207章 0202【一團亂麻】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990章 0985【皇帝要考慮的很多】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第755章 0750【強者雲集,批發天師】第1152章 後記九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990章 0985【皇帝要考慮的很多】第254章 0249【趙逢吉】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682章 0677【封你做大理王】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427章 0422【休戰】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657章 0652【狼狽大撤軍】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131章 0126【宋雜劇】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800章 0795【處處碰瓷的大明將領們】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918章 0913【王子復國記】第68章 0065【小鳥保衛戰】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6章 0006【官馬】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741章 0736【三百年租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