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

泥塑宰相,突然就支棱起來了!

御前會議表決的時候,柳瑊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即:原則上贊同拆分遷徙江西大族,並表明自己支持皇帝的立場。又強調做這件事情不能太急,必須循序漸進的穩妥謹慎處理,然後在具體施政上一直扯皮。

如此一來,皇帝要麼讓他滾蛋,要麼把他當成空氣,不論怎樣都可以順利退休。

並且在退休之後,還能獲得“直臣”美名,贏得江西大族及其姻親的讚譽。

但柳瑊沒有這樣做。

在陳東表態支持以後,柳瑊也當即決定支持,引導閣部重臣放下顧慮。

“等貴州完成移民,禮部再派人去大理,勒令大理出兵討伐三十七蠻部。”

“牽一髮而動全身,開打前須有萬全之策。不能楊再興一路出兵,還得讓林沖帶兵南下矩州(貴州)。”

心態變了,精氣神自然也變了。

“禮部從鴻臚寺挑選使者,再次去巡視黔州下轄的那些羈縻州。還要帶上工部伎術官和戶部勸農官,沿途探查地形情況。看哪裡最適合修官道,哪裡最適合築城,哪裡最適合耕種。”

錢琛說道:“接下來幾年,四川的支移(轉移支付),當分出一部分到矩州。”

朱銘繼續說:“工部那邊準備好,挑選一批伎術官,負責督建前往矩州的官道和驛站。那裡條件比較艱苦,只要去了就官升一級,每月再發放豐厚的津貼。”

朱銘說道:“蜀中人口太過稠密,尤其是成都周邊,那裡大族豪強衆多,攤丁入畝也搞得很有問題。”

“臣建議,在矩州完成移民之前,須得把安南給打服。可邀約佔城、真臘、金齒三國,配合楊再興將軍出兵,約好日期四面夾攻!”

或許私下有派系矛盾,或許有人暗中貪污,但只要遇到軍國大事,所有重臣都積極建言獻策。

張廣道代表兵部說:“須向矩州移民實邊,至少得遷徙過去三五萬人。”

朱銘說道:“須得多派南方醫士,防暑防瘴氣的藥物當準備充足。”

“但安南的外戚和武將,卻對我天朝使節極爲惡劣。甚至故意言語挑釁,試圖挑起兩國戰事。一旦我大明從邕州、矩州出兵,安南會不會趁機殺來邕州?”

一番方略下達,衆臣齊刷刷起立:“陛下英明!”

若非嚴重分歧的大事,他不再天天投票表決,總算有了身爲首相的擔當。

張鏜說道:“只是四川還不夠,把淮南的罪犯也算上,必須湊足五萬人過去。這些移民去了矩州,通通實行軍管。各村編制保甲,由保甲長操練民兵。忙時耕種,閒時操練,戰時爲兵。”

“遵旨!”陳東領命。

“羅殿國和自杞國必須同時打,打之前還要解決矩州宋氏。這是樞密院商量出的方略。”

“楊再興在邕州先別打自杞國,須在貴州移民之前,武力懾服安南。禮部即刻派使者去邕州,先跟楊再興商量好時間,再前往占城、真臘、金齒三國,約好了一起四面攻打安南。”

李寶代表樞密院發言說:“根據西南各族酋長,還有來往商賈,以及我國密探的消息彙總。大理國東部的那些蠻夷,即其所稱三十七蠻部,唐末五代時就已強盛,還曾求娶唐朝公主想要和親……”

“大理國的石城郡,遍佈三十七蠻部,他們跟羅殿國、自杞國是一體的。十多年前,三十七蠻部起兵反叛大理,羅殿、自杞兩國也曾出兵相助。當然,那時自杞還沒建國,名義上臣服於前宋。”

這位年輕時剛直不阿的老臣,躺平多年終究還是不忘初心。

胡安國說道:“禮部派遣到安南問罪的使者,前兩天已經回京。據使者所言,安南國主和文官態度良好,對我天朝使節禮敬有加,還說明年再譴使入京朝貢請封。”

因爲年號已經定下,“復興中華”即再造漢唐,這是皇帝確定的奮鬥目標。

“是!”秦檜領命。

經過多年的磨合,如今的大明中樞,已經變得極爲高效。

“是!”潘良貴領命。

占城、真臘、金齒三國,恐怕會高興得發瘋,他們本就常年跟安南打仗。這次有宗主國牽頭圍攻,他們怎麼可能反對?

數日之後,柳瑊穿着新縫製的官服,走路帶風變得精神奕奕,跟之前的老邁不堪判若兩人。

“戶部聯合兵部、工部,做好移民安排。四川明年的支移,也要提前截留足夠錢糧。就定在明年冬天,軍隊帶着百姓遷徙到矩州。”

柳瑊是治理過一段時間四川的,他現在已經不怕背罵名了,反正債多不愁、蝨子多了不癢。當即建議道:“派一總督嚴查四川田畝,惡意瞞報土地的大族,分拆遷徙一些去矩州。再徵發全川的罪犯,就連死刑犯也可赦免,通通遷徙到矩州耕種。”

朱銘笑道:“胡尚書好手段。”胡安國道:“臣雖不懂軍事,但禮部管着藩屬,那些屬國正好可用。”

“三十七蠻部皆出自爨氏烏蠻,他們內部極爲團結,很少互相攻伐吞併。而是對外侵佔土地,把多餘的族人分出去,在新獲的土地建立部落。”

“從四川到矩州,沿途應當修通官道和驛站,”秦檜補充道,“雖然朝廷勒令川南各蠻部修路,但恐怕有很多部落陽奉陰違。朝廷要出兵移民,正好以此爲藉口。只要有軍隊駐紮保護,工部可派人督造沿途官道和驛站。”

朱銘又說:“刑部遴選罪犯,押付矩州實邊。四川、淮南兩省,五年以上的徒刑犯,以及死刑犯和流刑犯,通通押去川南等待移民。五年以下的徒刑犯,如果願意移民矩州,可以不用再坐牢。此次江西大案的犯罪官吏,如果願意移民矩州,也通通予以特赦。罪行較輕的官員,還能在矩州繼續做官。”

胡安國又說:“三十七蠻部多次叛亂,大理國疲於鎮壓。今後我們攻打羅殿國、自杞國時,也可讓大理國出兵攻打三十七蠻部,在後方牽扯三十七蠻部的兵力。如果大理拒不出兵,正好有了討伐大理的藉口。”

張叔夜說:“此計甚妙。”

“廣西最西邊的自杞國,是三十七蠻部的彌勒部,分拆族人經營百年所建。”

“林沖南下,糧道太遠,須得蠻酋宋氏協助運糧。可那宋氏雖然已經臣服,是否背叛卻未可知。萬一前線打得熱鬧,宋氏突然作亂,林沖所部就危險了,兵糧斷絕全得死在那裡。”

尤其是鴻臚寺的官員,出使國外時脾氣越來越大。

對於開疆拓土,文官們的態度大變。只要財政沒問題,別年年打大仗,他們都願意積極配合。

如此做法,等於柳瑊自願背鍋,承擔巨大的輿論壓力。

朱銘最後拍板說:“督察院那邊,遣一左副都御史,帶着王命旗牌前往四川,複查清丈田畝和攤丁入畝詳情。若有勾結官吏、隱瞞田產之大族豪強,便拆分遷徙到矩州實邊。”

“一旦移民到了矩州,立即改矩州爲貴州。林沖擔任貴州總兵,軍銜也給他升兩級。他現在已經是侯爵,封邑加三百戶。等在貴州站穩腳跟,再加封三百戶,加實封三百戶,追封其父母官爵誥命。”

又一次御前會議,今天主要討論軍事。

文官們經常觀賞盛唐地圖,幻想着大明收復那些失地。幻想着千年之後,他們成爲史書裡的名臣,相比漢唐名臣也不遑多讓。

朱銘繼續下達各種命令:

“移民完成之後,林沖從貴州征討羅殿國,楊再次從邕州征討自杞國。川東南、湘西、廣西各蠻部,必須協同出兵。不要求他們出兵太多,每部視情況而定,出兵數十人也行,出兵數百人亦可。反正必須出兵跟隨,讓他們領略大明天兵的威風!

此次使者回國,訴說安南外戚和武將態度惡劣。多半也有着誇大其詞的因素,指不定是大明使者自己在搞事兒,想要模仿漢唐使節到處碰瓷兒——他們想做班定遠!

既然攤上這麼大的事,接下來還小心謹慎個屁啊?

次日上班,柳瑊就一改作風。

對於皇帝的命令,羣臣基本不再反對,就算提出異議也非常委婉。

管你大理是否高興,你私自招納屬國就是有罪!

御前會議開得非常順利,大家暢所欲言查漏補缺。

“矩州(貴州)南邊的羅殿國,是三十七蠻部的於矢部,分拆族人經營百年所建。”

江西大族不會罵皇帝,只會仇恨三個人:一是身爲羣臣之首的柳瑊,二是督辦此事的魏良臣,三是首倡此事的李邴。

接下來兩年的戰爭規模其實不大,正規軍只出動一萬兩千人,駐防軍都不會動用太多。

……

但前期準備工作極爲複雜,主要就是移民充實貴州,牽扯到中央到地方各個部門。而且還要帶上土司部落,並且勒令各個屬國出兵。

“兵部準備好軍械,發給移民當中的青壯,要保證矩州民兵也兵甲充足。”

尤其是滅掉金國之後,朱銘的權威再上高峰,文官武將也都打出了信心。

“楊再興的新軍已訓練一年,請求趁着冬天發兵,把自杞國給滅掉。但我大明出兵之後,大理國的三十七蠻部,甚至是那羅殿國,也極有可能興兵作亂。”

武將樂意打仗是想立功升遷,而文官卻想得更多。因爲他們讀過史書,曉得無數漢唐故事,誰不願開創萬世基業青史留名呢?

對了,大明即將攻打的羅殿國,好像一直是大理的屬國,這個都被大明君臣忽略了。

按照天下觀念、朝貢體系,只有大明才能招收藩屬。

大理作爲大明的屬國,自己卻又弄出一堆藩屬。這擺明了在僭越天子權威,朱銘直接發兵征討大理都師出有名。

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26章 0025【公私】第1013章 1008【出兵高麗】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89章 0084【兒咂,你今天太急了】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1041章 1036【中國大祭司之子陸游】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337章 0332【鼎革】(爲盟主鐵血旗隊長加中秋快樂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1154章 後記十那些官員在爭什麼?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請假條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972章 0967【收復河西走廊】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738章 0733【不講武德】第1098章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28章 0027【茶藝】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1184章 後記四十權貴子弟也各有各的活法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1011章 1006【丐版半成品電報千里傳軍令】第1229章 後記八十五瑪雅人的貨幣可以做巧克力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967章 0962【名將末路】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第1148章 後記五工業革命時期?第957章 0952【攻城拔寨】第1098章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133章 0128【解元】第1041章 1036【中國大祭司之子陸游】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529章 0524【誆騙移民】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987章 0982【慫貨的立功機會】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
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26章 0025【公私】第1013章 1008【出兵高麗】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89章 0084【兒咂,你今天太急了】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315章 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1041章 1036【中國大祭司之子陸游】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337章 0332【鼎革】(爲盟主鐵血旗隊長加中秋快樂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1154章 後記十那些官員在爭什麼?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361章 0356【觀政四】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請假條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508章 0503【胡安國的學術思想】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972章 0967【收復河西走廊】第1166章 後記二十二大明不夜城之洛陽第738章 0733【不講武德】第1098章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206章 0201【謀亂書生】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28章 0027【茶藝】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1184章 後記四十權貴子弟也各有各的活法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顯手段】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1011章 1006【丐版半成品電報千里傳軍令】第1229章 後記八十五瑪雅人的貨幣可以做巧克力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789章 0784【天鵝絨換阿拉伯馬】第967章 0962【名將末路】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夢】第1148章 後記五工業革命時期?第957章 0952【攻城拔寨】第1098章 1093【吾乃士子,非師僧也】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649章 0644【八字牢籠】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211章 0206【耳根子軟】第133章 0128【解元】第1041章 1036【中國大祭司之子陸游】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355章 0350【直取中軍】第804章 0799【應該廣封城隍】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529章 0524【誆騙移民】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578章 0573【民爲邦本,官民同罪】第987章 0982【慫貨的立功機會】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904章 0899【縫紉機?】第1241章 後記九十七謝駙馬也上疏做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