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0919【天方夜譚】

大朝會,程瑀帶着虞允文、胡銓、錢愐、朱孝忠等人,當着文武百官向皇帝覆命。

程瑀拿出工作報告念道:

“此次出使海外,一共與三十二個邦國互換國書。其中有幾個南洋番邦,使節團沒有親自前往,是由商賈代爲遞送國書,並把使者帶回廣州等待匯合……”

“沿途記錄港口、里程、星圖、經緯、氣候、作物、風俗、政體……航海鐘有設計缺陷,大風暴之後出現極大誤差……”

“帶回各國圖書四萬餘部,都是與當地學者一起精選過的。醫學書籍尤其多,共計一萬三千多部。另帶回十二個外邦醫生,以及大量海外藥材……”

“購得各國優良馬種425匹。有37匹因爲患病,留在錫蘭島休養。又有12匹患病,留在廣州休養。另有5匹,在海上患病死去。其餘皆已運到開封北郊馬場,臣離開那裡時,尚有16匹處於患病狀態……”

“大明騎兵帶着出海的戰馬,或病或死,只有一半活着回國。其中有些可能沒死,因爲生病留在了錫蘭島。”

“使節團貿易賺取了大量金銀,但究竟賺了多少,暫時無法統計。因爲其中的許多貨物,用來交換圖書、學者、醫生和馬種。運回國的番邦貨物,也暫時沒有全部售出。還有一些金銀財寶,是從番邦那裡搶來的……”

“拋開圖書、學者、醫生和馬種不論,再減去所有人員的俸祿,以及來往耗費的錢財,市舶司官員已幫忙大略估價。這次出海的利潤,在100萬兩白銀以上。這只是保守估值,賣完貨物也許更多。”

“另外,各國使者帶來了許多貢品。其實是我們送禮之後的回禮,但並未計算在利潤當中。這也是一大筆財富。有的國王甚至還回贈奴隸,着實不知如何計算價值。”

“還有錫蘭的三件佛寶,也無法計算其價值。”

“此次出海,有五個將士戰死。十八名水手在風暴中失蹤,一名水手摔壞腰桿殘疾,兩名水手在風暴中操帆撞死。還有一個官員、兩個吏員、六個士兵因病死亡。另有八人重病,留在沿途多國休養,那些國主答應用心照料。”

“此次出海,多艘戰艦因暴風雨而損壞。其中一艘受損嚴重,短時間內難以修補,賤賣給了一個印度商賈,併購買印度海船進行補充。”

聽完工作報告,文武百官皆露出驚訝表情。

保守估計的純利潤,竟然超過100萬兩白銀,而且還不計算各國的回禮,不計算書籍、馬種、學者、佛寶、奴隸之類。

這可是純利潤啊!

朱銘問道:“建造船隻的成本,沒有計算進去吧?”

程瑀回答:“沒有計算造船成本,只計算了航行時修船費用。來回途中,幾乎每條船都有大修,這修繕船隻也用了一大筆錢。”

朱銘下令道:

“所有死者,重重撫卹。”

“殘疾的那個水手,着令當地官府,每個月發給一筆錢糧,按戶籍所在地一等吏員的俸祿標準給。連續發放二十年,期間不許拖延,否則從重懲罰。不一次性給完,是怕他殘疾了被人惦記。”

“因病滯留諸國之人,在接回國之前,其家屬可以照常領取其俸祿。如果證實此人在國外病死,則另外再發撫卹金。”

“吏部與兵部,你們根據使節團的報功文書,商討全體出使成員的賞賜,報一份賞賜名單交給朕審閱。”

陳東和張廣道出列:“遵旨!”

朱銘問道:“誰願去錫蘭做總督?四品以上官員可以毛遂自薦,只要去了便立即升官,幾年之後就可回國述職。”

全場沉默。

錫蘭還是太遠,佛經裡的獅子國啊。

程瑀出列對大臣們說:“我們佔領的那個錫蘭港口,常年氣溫跟洛陽的初夏差不多。偶爾雖有炎熱天氣,但也不會比洛陽的盛夏熱太多。那裡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旱季清爽宜人,雨季稍顯潮溼。島民懂得興修水利,擅長農耕,物產豐富。那裡皆信奉佛教。”

四季如洛陽之初夏?

島民懂得農耕還物產豐富?而且信的是佛教?

這不是發配荒島啊,這是去帶薪度假的!

衆人還在思考信息的真假,已有一個官員站出來:“臣願出海做錫蘭總督!”

卻是程瑀的族弟程克俊,他知道兄長不會說假話,於是搶在第一個出面自薦。

而且,這傢伙去年升爲從四品,剛好滿足出海做總督的條件,升官時的收益可以達到最大化。

朱銘點頭微笑:“好,就你了。”

眼見總督人選已經確定,好多四品官員懊悔不已,自己咋就不知道快點去搶呢?

程瑀看到自己的族弟擔任總督,微笑着繼續發言:“陛下,大明開國以來,銷燬了許多廟觀。有的時候,諸多高僧擠在一座寺廟當中,可以派遣三十名高僧前往錫蘭傳播佛法。”

“哦?那裡的佛教是什麼情況?”朱銘問道。

程瑀詳細說道:“數十年前,錫蘭脫離朱羅國獨立時,全島的清淨比丘只剩不足十人,而且佛門經卷也多被婆羅門銷燬。前兩代國王爲了大興佛法,從蒲甘(緬甸)請去高僧和佛經。如今錫蘭的知名高僧,大部分都是蒲甘人,他們信的是南傳上部佛教。”

清淨比丘,就是能穿袈裟、守戒律、護佛法的僧人。 斯里蘭卡雖然佛教徒衆多,但在朱羅王朝統治期間,和尚們紛紛轉投婆羅門教。還能保持嚴守戒律的僧人極少,而且混得都比較慘,復國之後甚至得去緬甸取經。

朱銘又問了許多錫蘭的情況,最終下令道:

“着令僧錄司,在全國遴選高僧十人,並攜徒二十人,前往錫蘭傳播佛法。告訴他們,錫蘭就是佛經裡的獅子國。還有,大明的主要佛派,都得選一個代表。”

“禮部雕刻錫蘭國王金印,準備正式冊封錫蘭國王。”

“另刻五方銀印,冊封五位大迦葉。其中四個大迦葉,冊封給島上諸侯轄地裡的錫蘭高僧。剩下一個大迦葉,則冊封從大明前去的高僧。大明高僧,長居錫蘭國王轄地。等摸清楚情況,廣收門徒之後,再去島上諸侯的地盤傳教。”

又問關於學者和書籍的事情,朱銘繼續宣佈:

“所有願意長居大明的諸國學者,尤其是來自塞爾柱和綠衣大食的知名學者,禮部通通給一個翰林院官職。”

“遴選一批翰林官和醫官,再選一批太學生、醫學生,跟各國學者一起翻譯海外帶回的幾萬卷書籍。”

“翻譯完畢,需要進行驗證。”

“尤其是海外醫書,多有神怪迷信之說。去除那些錯誤的,保留各國醫學的菁華,最終編寫一部融合中外的《大明醫典》。”

“涉及其他學問的,也當嚴格論證和實驗。我聽說還有一種邏輯學,中國先秦時候的辯學,印度傳來的因明學,其實都有邏輯學的影子。但又跟邏輯學不同,這門學問也可以深入研究。”

“程瑀剛纔說,還從綠衣大食帶回一本《光學之書》。這本書也可以認真研究嘛,跟我大明的光學互相印證,取長補短之後刊印成書。”

緊接着,朱銘又吩咐好生照料馬種,對來自各國的良駒進行雜交繁育。

又讓正在實習的新科進士,摘抄胡銓的各國記錄。除了那些有助於航海的關鍵信息,其餘什麼風土人情、海外見聞,都可以抄下來編撰成小冊子。

朱銘甚至打算讓翰林院,聯合各國使者、學者,整出一本《天方夜譚》來。

書裡的故事,取材自所有國家,從西邊的埃及、塞爾柱,一直到東邊的三佛齊、闍婆國。有什麼離奇傳說、民間異聞,通通可以編進去。

也不說什麼鼓勵國民出海,至少可以提升國民的眼界寬度。

這本書如果暢銷起來,能讓大明的官民士子都知道,海外還有無數有趣的國家和有趣的故事。

不要故步自封!

散朝之時,朱銘把胡安國留下,告訴他關於《天方夜譚》的想法。

胡安國問道:“陛下是想讓翰林院編一本志怪小說集?”

朱銘搖頭道:“非也。第一,要展現異國情調,涉及諸國的風土人情;第二,遣詞造句須得雅俗共賞,儘量用俗語來行文,可以直接講給鄉下的農夫聽;第三,各種故事必須是積極向上的,要讚美仁慈、善良、智慧、勇敢、忠誠、勤勞、堅毅。”

胡安國說:“俗語俗到什麼程度?”

北宋的大儒在註解經典時,行文已經夠俗了,但對於底層百姓而言,很多時候還是看不懂。

朱銘說道:“市井小民平時怎樣講話,這本《天方夜譚》就怎樣行文。而且,必須寫得有趣。”

“這……恐怕不能讓學者來寫。”胡安國道。

朱銘突然想到一個人,笑着說:“翰林院把所有故事都編出來,最後交給李邦彥仔細修改。關於各國的內容,他如果讀不懂的時候,可以跟各國使者交流。”

“是。”胡安國道。

朱銘繼續說:“開篇我都已經想好了,故事發生在天方(泛指阿拉伯地區)某國。有一國王殘暴,每天都要納一妃子,並在雞鳴的時候殺掉。全國百姓恐懼不已,紛紛出逃國外。宰相已經找不到少女,又擔心自己被國王所殺。”

“宰相的女兒聰慧無比,主動嫁給國王爲妃。並在每天的雞鳴之前,給國王講一個故事。”

“國王爲了聽故事,就饒恕她一天。於是宰相的女兒,就堅持每夜給國王講故事,足足講了一千零一夜。”

胡安國驚訝道:“此書聽起來極爲有趣。”

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1068章 1063【一萬多武裝移民的假和尚】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427章 0422【休戰】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803章 0798【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真臘】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388章 0383【俘虜的多種用途】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29章 0028【論史】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1220章 後記七十六鐵路大開發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515章 0510【民夫】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1150章 後記七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誨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1165章 後記二十一孟昭的後人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1152章 後記九第8章 0008【張五】第619章 0614【神來之筆】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272章 0267【立道】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54章 0051【收麥】第1187章 後記四十三菜鳥之間的反覆拉扯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1240章 後記九十六無憂洞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清理一回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467章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970章 0965【窮途末路】第1053章 1048【救濟婦孺】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1183章 後記三十九學馬跟學車也差不多嘛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1092章 1087【高氏還在內鬥】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無情的投票機器】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1010章 1005【武人內訌】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768章 0763【一省大員,開會被抓】第29章 0028【論史】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1108章 1103【熱情的土著】第1172章 後記二十八學術大佬們的文藝匯演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88章 0083【王炸】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1049章 1044【先鋒被圍】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1253章 後記一百零九侍女的晉升之路與家庭進步
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1068章 1063【一萬多武裝移民的假和尚】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427章 0422【休戰】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651章 0646【槍劍弓複合疊陣】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896章 0891【安南蠻兵遇上火器版鴛鴦陣】第803章 0798【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真臘】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388章 0383【俘虜的多種用途】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29章 0028【論史】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1220章 後記七十六鐵路大開發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515章 0510【民夫】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1150章 後記七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誨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1165章 後記二十一孟昭的後人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633章 0628【趙楷的瀟灑日子】第1152章 後記九第8章 0008【張五】第619章 0614【神來之筆】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912章 0907【偉大的波斯學術】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149章 後記六這個大明有點亂第998章 0993【洛陽女王的離場】第272章 0267【立道】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54章 0051【收麥】第1187章 後記四十三菜鳥之間的反覆拉扯第831章 0826【固守與奔襲】第378章 0373【都是老油子】第320章 0315【準備練兵】第404章 0399【鐘相建國大楚】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522章 0517【西夏要歲幣?】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702章 0697【搖尾乞憐】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1240章 後記九十六無憂洞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清理一回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467章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934章 0929【豫王入安南】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970章 0965【窮途末路】第1053章 1048【救濟婦孺】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1183章 後記三十九學馬跟學車也差不多嘛第417章 0412【故友迴歸】第172章 0167【少微星現世】第1092章 1087【高氏還在內鬥】第880章 0875【新首相是無情的投票機器】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1010章 1005【武人內訌】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768章 0763【一省大員,開會被抓】第29章 0028【論史】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1108章 1103【熱情的土著】第1172章 後記二十八學術大佬們的文藝匯演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486章 0481【皇帝出逃】第88章 0083【王炸】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945章 0940【兩將之威】第1049章 1044【先鋒被圍】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775章 0770【老李發現財路】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1253章 後記一百零九侍女的晉升之路與家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