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昊西征

趙安仁走了,在接受了趙禎的親自接見與封賞後,趙安仁選擇了回家爲老母養老送終,走的時候李璋也親自前去送行,而除了他之前,趙安仁也沒有其它的朋友,所以李璋一直送他出城,直到馬車消失在官場上他這纔回城。

不過趙安仁走的時候,還在叮囑李璋,如果大宋有一天要對遼國用兵的話,請他務必要通知自己,畢竟趙安仁對遼國十分的熟悉,哪怕做嚮導也能發揮一些用處,當然他主要的目的不是幫大宋,而是想要迎回蕭耨斤。

對於趙安仁的請求,李璋也一口答應下來,其實對於蕭耨斤他也沒什麼好感,不過這個女人搞亂了遼國,也算是間接幫了大宋,而且她失去權勢後,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女人,根本無足輕重。

天氣一天天的變冷,趙禎和李璋也都在密切關注着遼國那邊的動向,耶律宗真肯定會在冬天來臨之前出兵,而且遼國那邊可比大宋冷多了,如果他再不出兵的話,恐怕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遼國那邊出兵的消息沒有等到,卻等到了党項李元昊出兵的消息,只不過李元昊並不是對大宋出兵,而是再次對遼國發動了猛攻。

不得不說李元昊的確是個善於抓住機會的梟雄,在得知遼國內亂,而且大宋出兵燕雲的消息後,他竟然十分果斷的出兵遼國上京道,上京道是遼國面積最大的一道,幾乎包含後世的整個內蒙古地區。

據西北那邊傳來的消息,李元昊先是從白達旦部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了遼國另一個大部族阻卜部,佔據了卜大王府,隨後一路向北殺向遼國的西北招討司。

本來西北招討司中駐紮着遼國重兵,以鎮守整個草原,可是之前耶律宗真與蕭耨斤內亂時,西北招討司的軍隊也被抽調大半,餘下的部分根本擋不住党項人的鐵騎,僅僅十天,西北招討司就落入黨項手中。

隨着西北招討司的陷落,整個上京道就被李元昊截成了東西兩邊,東邊是遼國的核心區域,五京都在那裡,而且也是契丹人的發源地,整個遼國八成以上的人口都在那裡。

李元昊十分聰明,知道以自己的這點兵力,如果向東打的話,遲早都會被契丹人滅掉,而且大宋又打下了燕雲十六州,更不會允許他染指東部區域,所以他十分果斷的掉頭向西,開始與遼國另一大部,也就是粘八葛部展開了上京道西部的爭奪。

粘八葛部是遼國上京道西部的第一大部族,也是室韋人的一個分支,值得一提的是,室韋人也就是後世蒙古族的祖先,只不過現在室韋人只是一般散沙,各個部族間征戰不休,比如粘八葛部,名義上是一個大部族,但內部卻分爲無數大大小小的部落,彼此間也是打個不停,根本無法集中力量抵抗李元昊的進攻。

“李元昊轉向西部,會不會威脅到咱們在西域的計劃?”垂拱殿中,趙禎拿着党項最新的情報向李璋詢問道。

自從打下了慶州後,党項原來控制的土地幾乎全都落入到大宋手中,這也讓大宋再次打通了西域的通道,雖然大宋最近主要對遼國用兵,同時還要防備李元昊殺回來,但也沒有忘記西域,這幾年一直緩慢而堅定的向西域滲透,而現在李元昊也同樣向西部進兵,日後很可能會與大宋的利益發生衝突。

“很有可能,打通了西域後,原來堵塞的絲綢之路也重新恢復了活力,這幾年聽說有不少商人都冒險重走這條商路,爲咱們大宋也帶來不小的利益,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條商路會越來越重要,所以我覺得咱們也得對西域增加一些關注纔對!”李璋這時也沉聲道。

後世的青海和新疆等地區,現在大都不在大宋的掌握之中,這讓李璋感覺有些不舒服,畢竟那裡以前也是唐朝的領土,所以李璋一直想把西域也納入大宋的管轄之中。

“可是西域也太遠了,咱們實在是鞭長莫及啊!”趙禎這時卻露出爲難的神色道,大宋的疆域雖然遠比不上唐朝,但也不算小,同時代的帝國中很少有比大宋還大的,這主要是封建社會的各種條件太落後,比如交通和通信,導致帝國也有自己的統治極限。

至於大唐的統治疆域雖然很大,但唐朝對邊境並不是實際統治,而是收服各個少數民族,給予民族首領爲官,在大唐強盛時,這些部族自然是依附大唐,但等到大唐衰弱,這些部族卻會反咬一口,這也是中唐之後邊境混亂的根源之一。

李璋聽到趙禎的話也嘆了口氣,因爲趙禎說的是實情,雖然他很想控制西域,但交通和通信卻是個無法解決的問題,除非他能把火車和無線電搞出來。

“李元昊不除,依然是咱們大宋的一個隱患,不過這個傢伙也學聰明瞭,看樣子他是想把日後的精力放在西部草原上,而現在無論咱們還是遼國,都沒精力去理會他,不得不說他出兵的時機選的實在太好了。”李璋當下也再次嘆了口氣道。

“不過李元昊出兵後,黑山軍司卻被他捨棄了,我已經讓人佔據了那裡,黑山與遼國的西京道相臨,日後倒是個出兵遼國的好地方。”趙禎再次說道。

李璋聽後點了點頭,李元昊那邊暫時沒有精力卻管他,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遼國,於是他再次問道:“耶律宗真那邊怎麼樣了,如果他要出兵的話,現在也應該有消息了吧?”

“前幾天傳來遼國南部各個州府集結糧草的消息,看樣子是出兵的前兆,但接下來卻又沒有動靜了,劉平那邊也派出無數密探,只是暫時還沒有查出什麼消息。”趙禎這時也有些頭疼的道。

“劉平把大軍齊聚在古北口,如果耶律宗真從其它方位南下怎麼辦?”李璋這時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當即向趙禎開口問道。

第四百七十六章 冗兵(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麗與女真第七百零二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章 遂城(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古北口之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狂熱的高麗第六百六十四章 王曾去世第四十九章 金山的老丈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六百六十二章 范仲淹(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當面對質(上)第三百零五章 東華門唱名(上)第六十七章 開家早點鋪第四百零二章 我姐還活着?第四百二十章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第三百七十章 即刻回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假傳旨意的妙元第七百六十四章 城破(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劉娥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二章 連中三元王參政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紙的構想第四百三十九章 劉娥要祭祖第一百零三章 妙元的封地第七百六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八章 命案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任遇冷第五十八章 夜幕下的馬車第三百五十一章 軍中的弊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聽政(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野狗的堅持第六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第二章 義莊第三百七十一章 暫押宗正寺第七十二章 劉國舅第一百八十八章 槍、弩、弓第四百四十一章 公主府第三百零一章 曹利用倒臺第六百九十一章 遼國西征第四百零四章 女真人的消息(上)第九十四章 做道姑的小公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生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七十章 又見登聞鼓第六百八十八章 幹髒活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東華門唱名(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招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百零二章 結盟第四百四十四章 腎虛的趙禎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三百五十章 西北來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醜娘告狀第一百零六章 林特的“好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固執的耶律宗真第二百六十八章 婚宴遇晏殊第六十四章 借野狗一用第五百四十八章 抓人第六十七章 開家早點鋪第四百八十六章 “曹國舅”的變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闕詞第六百七十二章 鞭策與動力第四百零三章 要離開了第五百零六章 周家老宅(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戰後(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男兒拜、女兒拜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揹你第七百一十二章 呂武與李太后(上)第六百零四章 戰前第九十五章 高燒不退(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邊境局勢第一百三十章 移動硬盤盒第八十九章 資善堂(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耶律仁先的擔憂第三百六十八章 探望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馬都監第三百五十九章 操練(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黨爭?第四十五章 漫天要價第三十一章 五龍堆第五百八十七章 監視蕭孝先第七百六十二章 猛攻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十四章 搶攤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異常的李用和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八十五章 伴讀=肉盾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成遇的殺心第四百四十章 家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狸兒的婚事第五百零九章 寢宮還是道觀?第五百零三章 回門第三百一十九章 火油第二百八十七章 王欽若病重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我去摘星星吧!第一百章 花生,還是椒鹽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九十章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第六百二十二章 饑民
第四百七十六章 冗兵(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麗與女真第七百零二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章 遂城(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古北口之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狂熱的高麗第六百六十四章 王曾去世第四十九章 金山的老丈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六百六十二章 范仲淹(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當面對質(上)第三百零五章 東華門唱名(上)第六十七章 開家早點鋪第四百零二章 我姐還活着?第四百二十章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第三百七十章 即刻回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假傳旨意的妙元第七百六十四章 城破(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劉娥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二章 連中三元王參政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紙的構想第四百三十九章 劉娥要祭祖第一百零三章 妙元的封地第七百六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八章 命案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任遇冷第五十八章 夜幕下的馬車第三百五十一章 軍中的弊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聽政(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野狗的堅持第六百零三章 打起來了第二章 義莊第三百七十一章 暫押宗正寺第七十二章 劉國舅第一百八十八章 槍、弩、弓第四百四十一章 公主府第三百零一章 曹利用倒臺第六百九十一章 遼國西征第四百零四章 女真人的消息(上)第九十四章 做道姑的小公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生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七十章 又見登聞鼓第六百八十八章 幹髒活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東華門唱名(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招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百零二章 結盟第四百四十四章 腎虛的趙禎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三百五十章 西北來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醜娘告狀第一百零六章 林特的“好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固執的耶律宗真第二百六十八章 婚宴遇晏殊第六十四章 借野狗一用第五百四十八章 抓人第六十七章 開家早點鋪第四百八十六章 “曹國舅”的變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闕詞第六百七十二章 鞭策與動力第四百零三章 要離開了第五百零六章 周家老宅(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戰後(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男兒拜、女兒拜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揹你第七百一十二章 呂武與李太后(上)第六百零四章 戰前第九十五章 高燒不退(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邊境局勢第一百三十章 移動硬盤盒第八十九章 資善堂(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耶律仁先的擔憂第三百六十八章 探望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馬都監第三百五十九章 操練(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黨爭?第四十五章 漫天要價第三十一章 五龍堆第五百八十七章 監視蕭孝先第七百六十二章 猛攻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十四章 搶攤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異常的李用和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八十五章 伴讀=肉盾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成遇的殺心第四百四十章 家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狸兒的婚事第五百零九章 寢宮還是道觀?第五百零三章 回門第三百一十九章 火油第二百八十七章 王欽若病重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我去摘星星吧!第一百章 花生,還是椒鹽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九十章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第六百二十二章 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