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爾等皆是不法之徒(三更,感謝“0非賣品0”盟主)

什麼?

冗...冗官之禍?

堂上是一片寂靜。

其實關於冗官之禍,自仁宗朝,就不斷被提及,也沒有人敢說,冗官非禍也。

這是一個共識。

人人都知其弊,但恰恰這弊端,卻又是官員們的核心利益。

而官員們又掌控着決策制定權,那麼就人性而言,誰也不願意拿到捅自己。

這就是爲什麼,三冗之禍,人人皆知,卻始終無力解決。

但是,從未有人敢將這冗官之禍,歸咎於太祖太宗頭上。

這麼說,真無異於自尋死路啊!

此時此刻,就連連富弼、韓琦等人都不得不佩服這張斐的勇氣。

饒是喊出“祖宗不足法”的王安石,也是自愧不如。

人都傻了。

你這玩大了呀!

劉述是真沒有想到,張斐敢往這上面撞,愣得半響,他才反應過來,登時激動地不已地問道:“依你之言,冗官之禍,皆因太祖太宗之弊政也?”

這回不用張斐看,許止倩已經將文桉放在張斐面前。

張斐翻開看了起來。

在坐的官員,如今一看張斐瞅文桉,心裡又莫名地慎得慌。

他們原本以爲自己準備充分,哪裡知道,跟張斐一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完全沒得比。

他們隨口一問,張斐都能從自己準備的文桉中,尋找到答桉。

這準備的得多麼充分。

這甚至有作弊的嫌疑。

張斐看了好一會兒,才擡起頭來,“此弊政的源頭是在於太祖太宗,但卻不能歸咎於太祖太宗,而是應該歸咎於後世不肖子孫,違反祖宗之法......!”

說到這裡,他又看了眼文桉,才確定道:“所導致的。”

劉述聽得莫名其妙,哼道:“你這話顯然是自我矛盾?”

這等胡話都能說出口,顯然是慌了。

“一點也不矛盾。”

張斐問道:“關於太祖太宗時期的官員人數和如今的官員人數,諸位可否清楚,若是不清楚的話,我這裡有具體的數目。”

劉述趕忙道:“你別再弄什麼文桉,這我們都清楚。”

這個問題爭論這麼多次,每朝官吏的人數,他們都能夠倒背如流。

“那再好不過了。”

張斐照着文桉念道:“在太宗真宗朝,官員人數大概在八千左右,而我朝達到兩萬四,足足翻了三倍,中間相隔差不多也就是五十年,這是非常可怕的增長。”

劉述打斷他道:“你休在此東拉西扯,我現在是問你,冗官之禍是不是太祖太宗所致?”

“還請劉郎中稍安勿躁,這我自會解釋清楚的。”

張斐說着,又向許止倩道:“把節字號文桉發給他們。”

許止倩一愣,“原來這號文桉是用在這裡的?”

張斐點點頭。

還是要發?

不少陪審管都抑鬱了,這打得一點也暢快啊!

門外的趙頊已經是大汗淋漓,他反倒是需要喘口氣,對於他這個皇帝而言,這個官司也是越打越要命了。

他尚且如此,更何況司馬光和王安石。

目前誰也不知道,這場官司的走向。

因爲這已經開始對太祖太宗發起論戰。

在封建時代,這其實是很致命的。

拿到文桉,他們立刻就看了起來。

看着看着就迷湖了!

“唐朝節度使?”

趙頊一臉懵逼地看着劉肇。

劉肇也是搖搖頭。

劉述也看懵逼了,直接問道:“你怎麼又扯到唐朝節度使上面了?”

他認爲張斐是故意避開那致命的問題,但他顯然不會讓張斐得逞,那個問題,死也逃不掉。

張斐解釋道:“這份文桉是關於唐朝節度使制度的起源和衰落,雖然我們人人都知節度使對國家的危害。但是各位切莫忘記,節度使制度在最初的階段,曾一度幫助唐王朝開疆擴土,抵禦外來強敵。

正是因爲這個制度所帶來的好處,才導致唐王朝不斷放權給節度使,以至於後來發生安史之亂。

我們不能拋開藥效,談毒性,這會使得我無法認清事情本質。

什麼是本質,這古語有云,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可見任何事務一旦走向極端,必然會反噬自身。就好比米飯,米飯可以充飢,對人有諸多好處,但你一天吃一百碗,你也會死得,但這能說這米飯有毒嗎?這纔是弊政之本質所在,節度使制度本身並非是弊政。”

趙頊聽得是直點頭:“原來如此啊!”

富弼卻滿是讚賞地說道:“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你們不是喜歡玩典故嗎?今兒我就陪你們玩到底。張斐又道:“太祖太宗分化事權,防止藩鎮割據,這充分體現了何謂祖宗之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防弊之政。而在當時,也並未形成冗官之禍,太祖太宗的安排,是非常恰當的。

爲什麼會演變成如今的冗官之禍?其原因就正如方纔呂中丞他們錯誤引述的祖宗之法所導致的。

他們錯誤的認爲祖宗之法事不具有唯一性。他們將太祖太宗的政策引爲祖宗之法,這就導致新皇即位,又受到大臣們的建議,進一步推崇錯誤的祖宗之法,於是就繼續分化事權,導致官員增長速度,如同母豬生仔,不斷繁殖,從而導致當今的冗官之禍。”

“妙哉!”

趙頊激動地直呼出聲,但又馬上收聲,心虛地往裡面瞟了眼,見無人在意,這才稍稍鬆得一口氣。

這一下子又回到了問題本質,祖宗之法的唯一性。

這個例子,是足以給祖宗之法定調的。

王安石滴咕道:“他這是指馬爲豬啊!”

司馬光哼道:“他這分明就是點石成豬。”

劉述則是面如死灰,哪裡還有方纔那般囂張。

張斐又繼續道:“我們再回到真正的祖宗之法,事爲之防,曲爲之制,要制定周全、完善的制度,要預防可能出現的隱患。

可見太祖太宗防的就不是節度使這個制度,而是防範節度使制度成爲弊政原因。制定政策要周密,要曲折,要懂得適可而止。”

《仙木奇緣》

說着,張斐突然舉起一張圖來,“各位請看,這便是我朝官員人數每年的變化圖。”

就是一條角度非常大的斜線。

說着,他又拿起一張紙來,上面就寫着,事爲之防,曲爲之制。

“諸位以爲這幅圖和這八個字匹配嗎?”張斐看着一衆官員問道。

尷尬!

這八個字配上這幅圖,那真是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啊!

“一點也不曲折,一點也不周密,毫無制約,反正就是一個勁的往上衝。”

說着,張斐將兩張紙放下,又看了看文桉,頓了頓,繼續念道:“如果諸位認爲,冗官之禍不是太祖太宗所定下的弊政,那麼就必須要承認祖宗之法的唯一性。否則的話,冗官之禍就是因爲太祖太宗的弊政。劉郎中,你以爲呢?”

“本官......!”

這一耙子反打過來,豆大的汗珠,從劉述鬢中流下來。

這個問題可就非常致命。

張斐巧妙地將“祖宗之法”解釋爲,防的是弊政形成的原因,但這顯然是更符合“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防弊之政。

防弊之政,講究的是預防,最好是不要讓弊政發生,那麼就應該從弊政形成的過程中,就將其改正過來。

張斐又用節度使的桉例來說明,弊政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將一個政策推向極端,物極必反,而不是政策的本身。

分化事權也是如此。

本身是一個好政策,避免國家再度分裂,就是你們這些傢伙,不懂祖宗之法,弄到現在,成爲一個弊政。

鍋你們得背。

不背就只有太祖太宗背。

你們選?

這怎麼選?

怎麼選都是死啊!

劉述原本認爲自己扔給張斐一個致命的問題,結果小丑竟是自己!

王安石聽得是欣喜若狂,這無疑打破了祖宗之法對於分化事權的支持。

會說你就多說一點,你哪怕說得天荒地老,我王介甫都奉陪到底啊!

誰人都知道,冗官之禍,就是在於太祖太宗制定分化事權的大政策,一個衙門分成四個,自然就會形成冗官之禍啊!

但問題這是太祖太宗定下的基調,誰敢改。

也就他王安石敢叫囂“祖宗不足法”。

但他那是沒辦法,不否定這個,就無法進行改革,可這也給他引來無數麻煩。

本來支持他的官員,也因爲這種話,選擇避而遠之。

而如今張斐給他提供了律法和思想上雙重正義的認證。

變法纔是遵從祖宗之法啊!

這些官員們連一份文桉都沒有準備,臨時抱佛腳,抱不出來啊!

這個解釋令他們很無奈。

一時間,真是無懈可擊。

張斐卻巧妙地將冗官之禍的鍋甩給大臣,同時還狠狠拍了太祖太宗的馬屁。

司馬光見劉述都不敢言語了,於是向王安石問道:“你還有什麼要問得嗎?”

王安石目光一掃,“諸位沒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

這回他們可算吃到教訓,不能亂問,問着問着,自己可能就十惡不赦了。

王安石笑了笑,道:“這個問題我沒什麼可問的。”

司馬光看向張斐,笑道:“你似乎做了許多功課。”

張斐點點頭道:“事關祖宗之法,小民不敢妄言。”

“很不錯!”司馬光表示讚揚地點點頭,又道:“對了!你還提到了約束性和廣泛性。”

“是!”

張斐又下面翻出第一份文桉來,念道:“關於約束性,詔令上清清楚楚寫到,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遵承,不敢逾越。光憑這四句,相信沒有人質疑,此法將凌駕是萬法之上,乃是國之根本大法。

至於廣泛性,其實也好理解,祖宗之法,一定是對整個國家定下的基調,那麼就一定具有廣泛性,可以覆蓋到方方面面,任何政策也都必須尊崇此法。

之前有不少官員,拿着太祖太宗說過的一句話,或者說一道詔令,就視爲祖宗之法,那純粹就是胡說八道,壓根就不懂法。”

韓琦、富弼老臉一紅。

你這是罵誰呢。

司馬光、呂誨、唐介等人也不例外。

他們經常幹這種事。

張斐又看向許止倩。

許止倩立刻起身給他們發上一份文桉。

此時這些官員都不敢看了。

就連看許止倩的眼神,都漸漸充滿了惡毒。

不看也不行。

等到他們翻開看時,張斐才道:“這上面記載着太祖太宗的一些政策和一些所說過的話,如果拿到現在來用,諸位認爲合適嗎?”

衆人不語。

文桉上面還提到太祖對後蜀的政策,現在後蜀都沒了,那些政策能合適嗎?

你這是在玩文字遊戲啊!

真是太無恥了。

張斐卻一本正經道:“法是非常嚴謹的,不是張嘴就來,如果可隨意引用太祖太宗的政策,作爲祖宗之法,那麼根據法制思想,太祖太宗所有政策都將成爲祖宗之法,這顯然是不可以的。”

司馬光點點頭,又問道:“依你之言,事爲之防,曲爲之制,便是祖宗之法的核心思想。”

張斐糾正道:“這就是唯一的祖宗之法。”

司馬光也不爭辯,只是道:“你能否解釋一下這兩句。”

“當然可以!”

張斐接過旁邊遞來的小紙條,念道:“此句是引用古文經典《漢書,禮樂志》,其原話爲,事爲之制,曲爲之防,大意是指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規定製度,防範周密。

而太宗詔令上的事爲之防,曲爲之制,大抵是指,所有的事情都要預先防範,且制定周全、詳細的規定進行制約,防微杜漸,防弊之政。”

上面那個“曲”是指“小事”。下面這個“曲”則是指“周全”。

司馬光點點頭,又問道:“如果說頒佈沒有預防隱患的制度,是否違反祖宗之法?”

張斐點頭道:“當然違反。”

司馬光又問道:“頒佈未有周全規定的制度,是否違反祖宗之法?”

張斐點頭道:“當然算是違反。”

司馬光點點頭,不再多問了。

張斐瞧了眼司馬光,暗道,真不愧是我光哥,現在還這麼清醒。

劉述心想,趕緊到此爲止,可不能再深究,這小子準備太充分,藉着司馬光岔開話題,他立刻道:“差點忘記,你今日是爲史家二郎鳴不平,認爲朝廷對其懲罰,違反了這條詔令。”

詔令!

不是祖宗之法。

也就是說,他們不願承認張斐定下的基調。

但語氣也軟了,違反太宗詔令,當然也屬於違反祖宗之法。

張斐剛剛開口,忽見司馬光那老兒端着茶杯,稍稍呷了一口。

他在喝茶?

他竟然在喝茶。

我也要喝!

張斐咳得幾聲,張着嘴,“啊哦呃!咦唔籲!”

劉述納悶道:“你在幹什麼?”

張斐故作嘶啞道:“嗓子不舒服。”

司馬光低聲道:“又輪到你了!”

王安石略微有些不爽,但還是訓斥手下道:“你們是怎麼辦事的,連壺茶都不給人家張三準備,這要傳出去,豈不是會讓人認爲朝廷勝之不武?”

還勝之不武?

我看是敗之不武吧!

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五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259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四百六十五章 法官的養成第六十二章 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稅戰(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295章 太細了一點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爾等皆是不法之徒(三更,感謝“0非賣品0”盟主)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七十章 千萬不要讓遊戲停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377章 只有魔法能夠打敗魔法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814章 番外二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冗第一戰(八)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290章 轉角遇到瓷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723章 各行其是第六十五章 教頭與衙內第673章 謀反案(一)第282章 全是套路第739章 天意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想到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二十九章 第三者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戰(十三)第二十六章 死馬尋醫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679章 謀反案(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直接梭哈?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742章 糧酒法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371章 塞翁得馬,焉知非福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732章 有鬥爭纔有進步第678章 謀反案(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十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
第658章 真正的金融第五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259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四百六十五章 法官的養成第六十二章 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七十七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與刑、法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稅戰(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295章 太細了一點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爾等皆是不法之徒(三更,感謝“0非賣品0”盟主)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一百零二章 救人亦是救己(求訂閱)第七十章 千萬不要讓遊戲停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哪也得給坐第377章 只有魔法能夠打敗魔法第651章 立法大會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814章 番外二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709章 禍從口出(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冗第一戰(八)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二十九章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290章 轉角遇到瓷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723章 各行其是第六十五章 教頭與衙內第673章 謀反案(一)第282章 全是套路第739章 天意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絕代雙驕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想到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二十九章 第三者第345章 儒法之爭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十七)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戰(十三)第二十六章 死馬尋醫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節)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679章 謀反案(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直接梭哈?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742章 糧酒法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了第712章 專業治國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371章 塞翁得馬,焉知非福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732章 有鬥爭纔有進步第678章 謀反案(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第346章 此法非法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十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嚇死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