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許這就是生活吧

李家書鋪。

“李行首,這回他們怎麼不請朝中官員相助?莫不是這裡面有玄機,故此那些官員不願出手。”

七大茶食人之一的費明稍顯忐忑地向李國忠道。

其餘茶食人也紛紛看向李國忠。

之前誰也看不上他們七大書鋪,都是那羣官員在跟張斐鬥,這回突然聘請他們,弄得他們自己都有些慌張。

別狐狸沒抓着,還惹得一身騷。

李國忠笑道:“你們別瞎想,這裡面沒有玄機,他們這回之所以僱咱們,原因就是上回範司諫並未有幫那韋愚山辯訴,以至於他們對範司諫並非是很信任。”

“這倒是的。”

唐諮點點頭道:“我也去看過那場官司,範司諫顯然是有自己的打算,這一點還真不能與咱們比,咱們拿了錢,就一定會盡力而爲。”

李國忠點點頭:“就是這麼回事。”

其餘茶食人也都反應過來。

範純仁可是諫官,這官司打得是貓膩,你請範純仁打官司,不得將這些貓膩都告訴他,那還打什麼官司,範純仁直接就去參他們一本。

範純仁不具備耳筆的職業道德,他是個職業官員。

當然,範純仁連輸幾回,那些人對他也沒啥信心,這種事還得找耳筆來幹。

費明立刻轉憂爲喜,“那這對咱們而言,可是一個好機會,如今耳筆都快成爲張三專用,提到耳筆,他們就只認張三,如果咱們能贏的話,那咱們就能夠將汴京律師事務所給壓下去。”

李國忠點點頭:“不錯,我也是這麼想的,故此這次咱們一定要全力以赴。”

唐諮又道:“可此桉關鍵在於證據,若對方有鐵證在手,咱們可也難以有所作爲啊!”

李國忠道:“關於證據,我待會跟你們詳細談談,這官司肯定是有得打。”

馬行街,這也是東京汴梁的鬧市之一,尤其是在晚上,熱鬧的程度,可不亞於汴河大街。

又是一場滂沱大雨剛剛過去,各家店鋪就都掛上了燈籠,人們也紛紛出得家門,來到這裡逛夜市。

這是宋朝百姓的專屬福利,別得朝代可是體驗不到的。

“前面出了什麼事,怎麼這麼吵鬧?”

“好像是洪家小鋪。”

“洪家?那不是開賭坊的嗎?賭錢都賭到門口來了。”

“走!咱們也過去瞅瞅。”

只見在一條小巷內,是堵滿了人,走近一看,裡面開着一間小鋪子,小鋪子門前是擠滿了人,有身着短褐的販夫走卒,也有身着華服公子衙內。

一般情況下,二者幾乎不可能同擠於一室。

自古以來,唯有賭博能打破所有的階層。

“什麼?七大茶食人,一賠二,張三一賠一?”

只見一個俊朗的公子哥,站在鋪前,瞟了眼上面的木板,又向桌子後面的少年說道。

那少年見這公子面色不善,趕忙賠笑道:“韓公子見諒,因爲那張三沒有輸過,賠得自然少一些。”

那公子真是韓琦之孫,韓盼。

“是嗎?”

韓盼道:“就怕你輸了賠不起啊!”

那少年心虛地看着韓盼,道:“不不知韓公子打算押多少?”

韓盼五指一張:“五百貫。”

此話一出,人羣中一陣譁然。

不愧是韓盼,出手就是不一樣。

那少年瞧了眼韓盼,是眉頭緊鎖,思索半響後,他一咬牙道:“小子打開門做買賣,沒什麼不敢接的,大不了就將我這祖傳的鋪子給賣了。”

正當這時,只聽得一個更囂張的聲音,“五百貫,也好意思嚇唬人?”

又聽得一人道:“小七莫怕,俺與哥哥支持你。”

只見兩個後生仔,鑽了進來。

正是曹棟棟和馬小義。

曹棟棟一手搭在那少年的肩膀上,“小七,張三一賠一太多了一點,就賠一半,那七大茶食人,一賠五。”

“啊?”

那少年驚訝地看着曹棟棟,“衙內,這這可不行啊!”

曹棟棟道:“你怕什麼,本衙內在這裡,不會讓你賣鋪子的,輸了就算本衙內得,贏了,本衙內要八成,你拿兩成去,如何?”

那少年聽罷,是欣喜地連連點頭,這穩賺不賠的買賣,要是還不答應,那不如就去挑大糞。

韓盼慍色地看着曹棟棟,“衙內,當真一賠五?”

曹棟棟頭一甩,“濤子,改了!”

“哎!”

濤子立刻取下木板來,在另一面寫上“一賠二一,一賠五”。

馬小義挑釁道:“韓公子,你敢押麼?”

韓盼嘴角一揚,“行,既然衙內坐莊,五百貫確實少了一點,我押一千貫七大茶食人。先立字據,待會我就命人將錢送來。”

曹棟棟一揮手:“字據就免了,這點錢,你還不至於賴賬。”

一賠五?

這要不搏,更待何時。

後面人的立刻涌上前來。

“我押七大茶食人一貫錢。”

“我押五文。”

“五文,不收。”

曹棟棟臉一黑。

“啊?”

“收得,收得。”

那少年又向曹棟棟和馬小義,“衙內,小義哥,這等粗活,還是交給小弟來做吧,二位進去喝杯茶,稍坐一會兒。”

託這些賭坊的福,這一次官司,變成全民關注。

其實之前也有拿這事來坐莊的,這些開賭方的也都不傻,張斐這麼能吸引仇恨,開莊肯定會引人來,但是由於前面幾回,對方都是範純仁,錢顗,他們就不敢明着坐莊,就都是偷偷摸摸的幹。

但這回不一樣,這回都是耳筆、茶食人。

那就沒啥顧忌的。

有了參與感,這關注度自然蹭蹭的往上漲。

而張斐對此倒是不太知情,這些天他一直都待在家裡,與許止倩、高文茵、馮南希他們整理證據。

實在是太多了一點。

“真是觸目驚心啊!”

許止倩又放下一本賬目,“就目前我們已經查閱的賬目,這所逃稅收,就已經超過一萬貫錢,要是人人都交稅,朝廷哪會缺錢,也不至於逼着那些百姓多繳稅。”

張斐瞧她一眼:“這你就想多了,錢少有錢少的過法,錢多有錢多的過法,唯有缺錢是永恆不變的。而且底層的那些官吏,他們可都是餓着的,這百姓該交的還是要交,不會有太多改善的。”

許止倩沮喪道:“聽你這麼一說,那咱們打這官司還有何意義?”

張斐笑道:“意義就在於,讓這頭餓狼先將目光轉移到那些又肥又大的豬上面,別總是盯着那些瘦猴子看,啃骨頭有啥意思,大快朵頤不香麼。”

許止倩輕輕哼道:“什麼豬,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狼,朝廷只能算是一頭勐虎,可勐虎也架不住羣狼,故此他們就都選擇吃綿羊。”

說到後面,她委屈地癟了下小嘴。

張斐笑着直點頭:“你這比喻確實要更爲貼切,是這麼回事。”

許止倩鬱悶道:“但這好像沒有辦法解決,就連律法也阻止不了。”

張斐道:“那倒不能這麼說。”

許止倩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不答反問道:“如果綿羊吃完了呢?”

許止倩道:“那他們就只能相互廝殺。”

張斐道:“故此律法的意義就在於,讓他們慢點吃,有規律的吃,給綿羊生孩子、吃草的時辰,別一下子就吃完了,那大家就都玩完了。”

許止倩一翻白眼:“你這說得,我都不想當這律師了。”

張斐聳聳肩:“但這就是生活啊!”

“算了,不說這事了,真是越說越氣。”

許止倩搖搖頭,又向張斐問道:“你認爲李國忠他們會怎麼打這官司?上回我與那李磊交過一次手,他們可也不是善茬,不是那麼好對付。”

張斐想了想,道:“這我也說不準,那得看上面那些人是怎麼操作的,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肯定守着佃農不放的,儘量將責任都推給佃農,然後利用佃農去博得官府的同情,以此來規避稅收。”

許止倩點點頭道:“這也是這場官司最難打的地方。”

張斐點點頭道:“這一點的確是很難,但只是表面上的,只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就能夠將這些不利的因素,變成對我們有利的。

我們甚至可以利用這場官司,讓朝廷重視佃農的生存,以此來立法來給予佃農一些支持。如今的律法,完全就是偏向地主的,要是佃農與地主打官司,幾乎就是不可能贏的,除非是地主將佃農給殺了。”

許止倩眼中一亮,“咱們能做到這一點嗎?”

張斐道:“那得看對方的發揮,他們發揮越好,就越有可能。”

開封府。

“你怎麼是空手回來的,三司的賬目簿呢?”

呂公着看着空手進來的李開,心裡不免咯噔一下。

李開忐忑地瞄了眼呂公着,稍稍低頭:“勾院那邊出了一點意外。”

呂公着聽罷,眉頭一皺,“什麼意外?”

李開道:“這些天不是一直都下暴雨嗎?”

呂公着聽得是一臉困惑,“你可別告訴我,這皇城漲水,繞過各部,正正好把勾院給衝了。”

“知府說笑了。”李開訕訕道:“這洪水要衝,先是衝咱們開封府,咱們離河道比較近。”

呂公着道:“那與這事有何關係?”

李開嘆道:“那勾院的屋頂年久失修,據說最近那邊又有許多貓在屋頂上跑,導致勾院存放賬目的房間被雨水滲入,很多賬目都被侵溼了,現在那邊還都在整理中,要過些天才能送來。”

呂公着聽得都樂了,“這貓都能將屋頂給踩踏了,可真是奇聞啊!是不是他們看錯了,其實是豬在上面跑。”

李開無奈地嘆道:“勾院是那麼說,我也沒有辦法。”

呂公着道:“你就沒有進去看看嗎?”

李開道:“看了,確實是很嚴重,屋裡全都是水,據說是因爲三司得知王介甫來開封府告狀後,就請求三衙那邊派人嚴加看守這些賬目,以免出現疏漏,這幾日就沒有人進去過,一直未有發現。”

三衙,三司,這都上場了呀!呂公着閉目長嘆一聲,又問道:“那與此桉有關的賬目還在嗎?”

李開道:“應該都在,我方纔找到一兩本,有好些頁,字變得比較模湖,但還是能看清楚。”

“過幾日都已經開堂了。”

呂公着嘆道:“你再去勾院一趟,讓他們慢慢整理,不用着急,開堂那天再送來吧,我也懶得看了。”

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融之利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84章 接濟朝廷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675章 謀反案(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官司,就製造官司第315章 監督之道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370章 立法權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奏定音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四百三十七章 稅戰(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黎明破曉前第二百五十章 一報還一報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280章 是條漢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四百八十二章 哥不喜歡被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慶曆二君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戰(十三)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380章 哥之前就坐過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武與法(一)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724章 錯不在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笨的方法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文武與法(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727章 死局?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八十八章 大齡單身狗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682章 公檢法頂呱呱第284章 接濟朝廷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二十三章 給他!都給他!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803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四十五章 熟悉的配方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義之財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815章 番外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法之爭(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
第752章 尚能飯否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融之利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84章 接濟朝廷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68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八十七章 潑皮與影帝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349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675章 謀反案(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六百零九章 沒有官司,就製造官司第315章 監督之道第六百二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中取利(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370章 立法權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四十三章 漏網之魚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源與節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陽謀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奏定音第684章 籠子來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四百三十七章 稅戰(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黎明破曉前第二百五十章 一報還一報第792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四百一十三章 司法必須下縣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天的一把火第280章 是條漢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權力的籠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競賽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四百八十二章 哥不喜歡被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慶曆二君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640章 規則!規則!還是規則!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戰(十三)第二百零六章 有本事你幫壞人第693章 聽證會(三)第380章 哥之前就坐過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五百一十六章 文武與法(一)第六十章 還變勞什子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794章 誰挖的坑誰來填第724章 錯不在我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笨的方法第八十章 堂審(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文武與法(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381章 何不食肉糜第727章 死局?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八十八章 大齡單身狗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682章 公檢法頂呱呱第284章 接濟朝廷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二十三章 給他!都給他!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筆糊塗賬第803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四十五章 熟悉的配方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七)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義之財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325章 一票難求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迴禁區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七章 翻異別勘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請張三第815章 番外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法之爭(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