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悍馬h3和大駕玉輅

“我?可以嗎?”趙佶大爲意動,可是身後的那些護衛臣子們,卻個個大驚:“陛下,千金之軀啊……萬萬不可……”

但是要讓這次臣子們直接說出反對的理由,卻又說不出來,或者害怕得罪了這位神通廣大的仙人文飛。總不能當着文飛的面,直接說:“此人來路不明,帶來的東西也不知道有沒有危險……”

趙佶趙佶哪裡怕這些人的話放在心裡,他是書法家,畫家,具有一切藝術家那種浪漫的情調……當然包括了藝術家那種種不着調。

他此刻想起的都是當年唐明皇遊月宮的故事,當年唐明皇手下就是有一個神通廣大的國師葉法善,帶着唐明皇到月宮之中旅遊了一圈。據說唐明皇就是因爲在月宮聽到了仙音之後,回去之後根據記憶譜寫了後世聞名的霓裳羽衣曲。

他那浪漫的情懷一發作,就顧不得別的了。跟着文飛上車。在副駕駛座上坐了下來。就這樣在九千四百人的天子大駕滷薄的護衛之下,在朝廷百官的迎奉之下。一輛出自一千年以後的悍馬h3行駛在通往北趙佶年間前往東京城的官道上!

一路上趙佶唏噓不已,道:“還是仙師這神物鐵車坐着舒服,我那大駕玉輅看起來威風。坐起來可就要命了!”

那是當然,原本這東京城地處後世河南,冬天的溫度也都在零下五六度,還是天氣不壞的時候。文飛看了一眼。趙佶乘坐的所謂玉輅,雖然華麗,用玉貼在馬車上。稱之爲大駕玉輅。但是四面透風,無遮無攔的,坐在上面吹着北風,那種感覺當真是不問可知了。

但是趙佶一進到這汽車裡面,立時就感覺到一種暖氣撲面而來,就有一種溫暖如春一般的感覺。他左右看了半天,愣是沒有發現這車廂之中到底是那裡可以放置炭火的。

東京城外的官道本來就維護的極佳。因爲皇帝親自出行,迎接仙師進京。官道上又重新用黃土墊道,清水灑地。悍馬車的越野性能本來極佳。開的又慢,坐在其中感覺不到絲毫搖晃。

真皮的座椅也相當舒服,還有一種若有若無的音樂聲環繞在耳畔。也不知道用着什麼樂器奏鳴出來,曲調更是怪異。和古來相傳的曲子都是不同。甚至趙佶更能分辨出這曲子不僅僅有着宮商角徵羽這五聲。不由爲之駭然。但是偏偏,他又不得不承認。這種從未有聽過的音樂,自然有着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

趙佶雖然以書畫聞名後世,其實對於音樂也是大家級別。剛剛鑄成九鼎,三指定音之法,先鑄九鼎,再鑄帝坐大鐘,然後鑄四韻的清聲鍾和鑄二十四氣鍾。再調和琴絃,校準樂管。作一代之風的音樂。

就如同後世編撰《宋史》的元朝宰相脫脫所說的那樣,趙佶這傢伙十分聰明,什麼都能幹,就是幹不好皇帝!

趙佶自然不知道文飛這車載音響裡面放着的是鋼琴曲,因爲這裡面只有這種音樂,大概是隨車附贈的發燒碟,音質本來極佳。再加上這裡面的裝修都是花了大價錢的,音箱也相當出衆。坐在車中,人似乎都被音樂環繞。古今中外雖然藝術形式不同,但是對於美的享受卻是一般無二。所以趙佶纔有此言,說文飛這神車做起來不要太過舒服。

文飛嘿嘿一笑,道:“這種車子最擅於爬山涉水,要是跑快起來那才叫做舒服!”文飛這當然是瞎吹了,悍馬雖然出自軍車,可是在這古代純粹沒有路的地方去爬山涉水……尼瑪,又不是坦克,就是坦克也是受不住的。

但是趙佶可不知道文飛是吹牛啊,不斷點頭驚歎,這車裡的一切都讓他感覺到驚奇讚歎。

“我這大駕玉輅,是從唐高宗時製造的,從唐朝一直用到現在。一直修修補補的……”趙佶說起這個就覺着心酸啊。

文飛奇道:“不就是一個馬車麼,造早一個就是了!”

說起這個開始趙佶還搖頭,接着眼前一亮,馬上道:“唐高宗製造的大駕玉輅的穩利堅久,乘坐起來安如山嶽,放杯水在上面也不會搖動。從建好之後到現在的幾百年裡,共三次用它東至泰山舉行封禪典禮,其他巡視出行,不計其數,而玉輅至今完好結實。

我仁廟皇帝的時候,就曾另造一輛玉輅,極盡天下最優秀的工匠手藝製作,乘上去還是搖動不穩定,最後被廢棄不用。元豐年間,又造了一輛玉輅,尤其極盡天下工巧之能事,而還沒有進獻皇上,正陳放在大庭中,恰好車屋倒壞,竟壓碎了,只好仍用唐玉輅。”

文飛微微一笑,那大駕玉輅聽起來也就是減震裝置做的好,其他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此就道:“官家不用着急,等我回去一趟,給官家帶來一個新的大駕玉輅!”

趙佶聽了大喜,他本來很眼紅文飛這輛車子的。但是想來這應該是上界的神車,也就不好意思討要。如今文飛肯送一個大駕玉輅,雖然還比不得這神車,可是已經讓他心滿意足了!

兩人如同老友一般的聊天私語,渾然?沒有初次見面,一個是仙人,一個是皇帝的那種生疏。正聊的入巷,卻聽到歡呼聲如同海浪一般的響起。

這才意識到進了東京城了,這時候文飛留着的天窗就起到了作用。兩個人並排站了起來,就聽到外面鑼鼓喧天,爆竹不斷,山呼海嘯一樣的歡呼聲不斷的傳入文飛耳膜。

文飛都忍不住戰慄起來,他一介宅男,哪裡見過這般場面。一時間鮮血都直冒腦袋上涌去,只覺得腦筋變得暈暈沉沉,腎上腺卻在不斷的分泌涌出。整個人都好像剛剛吸了毒品一般的爽。

他的眼睛漸漸的模糊起來,雙目出奇的可以看到無數百姓在延伸出一道白氣,無數的白氣匯聚在一起,氤氳如同大海在整個東京城的上空的飄蕩着。(未完待續。。)

第15章 匹夫之怒 天下縞素第23章 易洛魁聯盟第57章 直撲盛京第38章 洛成語的迷惘第17章 天星秘穴 生死之門第3章 乙木生氣第25章 一切都要講規矩第34章 不負責任的治療第52章 坐井觀天第30章 入京獻俘第59章 紛繁亂世第29章 什麼叫做神蹟?這就是!第41章 血祭 邪佛第3章 陰謀初現第51章 天賜的沃土第114章 天師的傳說第33章 魂爲陰,魄爲陽第13章 張灝涵第9章 茅山派的?第112章 窮酸書生第55章 文大仙師的計策第37章 忽悠瘸了第27章 詭異神廟第27章 胸有成竹第52章 保州的戰火第14章 剝奪氣運第111章 誰家好男兒第60章 地肺洞天第48章 廢物的禁軍第16章 礬樓的風情第55章 蔡家父子第23章 特效等於神蹟第35章 魔神蚩尤第2章 真正的神術第44章 天蓬大法 巴元醜伯第22章 人生不會總如意第39章 圖騰的豎立第1章 解池生變第20章 王黼第10章 文大教授第1章 見鬼了第39章 皇帝和宰相的反應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15章 人生就是妥協第12章 銅臭上門第1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1章 五雷天心第123章 三十六部雷將第27章 軍中夜遊第7章 阿茲特克黃金第60章 願後世生中國第33章 百無一用第54章 九階經籙第101章 陰司鉅變第11章 古錢和塑料水桶的報復第5章 神將解危第29章 誰說洋鬼子的膝蓋是直的第15章 魔石會和鍊金術第13章 童貫告狀第15章 匹夫之怒 天下縞素第36章 漫天神佛第36章 海盜船第20章 林靈素的決定第40章 玉佩的真相第38章 火藥武器第34章 五雷典法,雷霆威聲第13章 周百萬第50章 龍泉寺第30章 靈界的城池第27章 軍中夜遊第21章 錢幣改革第26章 所謂的遷社第2章 丹藥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15章 囂張魔賊第12章 漢服和衣衫不整第22章 人生不會總如意第88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16章 戰利品第28章 破碎虛空第40章 被困住了第18章 婚禮準備第27章 前因第19章 烏細魯瑪妮第29章 煉丹材料第1章 趙兄,你就不想當皇帝麼?第34章 不負責任的治療第9章 雷霆大雨第28章 衝出魔獄第64章 終章第11章 走出雨林第7章 珍稀毛皮第59章 人之福祿壽第20章 蒸汽鐵船第15章 匹夫之怒 天下縞素第16章 守關第59章 奇異金板第35章 籠袖驕民第17章 現代的礬樓
第15章 匹夫之怒 天下縞素第23章 易洛魁聯盟第57章 直撲盛京第38章 洛成語的迷惘第17章 天星秘穴 生死之門第3章 乙木生氣第25章 一切都要講規矩第34章 不負責任的治療第52章 坐井觀天第30章 入京獻俘第59章 紛繁亂世第29章 什麼叫做神蹟?這就是!第41章 血祭 邪佛第3章 陰謀初現第51章 天賜的沃土第114章 天師的傳說第33章 魂爲陰,魄爲陽第13章 張灝涵第9章 茅山派的?第112章 窮酸書生第55章 文大仙師的計策第37章 忽悠瘸了第27章 詭異神廟第27章 胸有成竹第52章 保州的戰火第14章 剝奪氣運第111章 誰家好男兒第60章 地肺洞天第48章 廢物的禁軍第16章 礬樓的風情第55章 蔡家父子第23章 特效等於神蹟第35章 魔神蚩尤第2章 真正的神術第44章 天蓬大法 巴元醜伯第22章 人生不會總如意第39章 圖騰的豎立第1章 解池生變第20章 王黼第10章 文大教授第1章 見鬼了第39章 皇帝和宰相的反應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15章 人生就是妥協第12章 銅臭上門第1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1章 五雷天心第123章 三十六部雷將第27章 軍中夜遊第7章 阿茲特克黃金第60章 願後世生中國第33章 百無一用第54章 九階經籙第101章 陰司鉅變第11章 古錢和塑料水桶的報復第5章 神將解危第29章 誰說洋鬼子的膝蓋是直的第15章 魔石會和鍊金術第13章 童貫告狀第15章 匹夫之怒 天下縞素第36章 漫天神佛第36章 海盜船第20章 林靈素的決定第40章 玉佩的真相第38章 火藥武器第34章 五雷典法,雷霆威聲第13章 周百萬第50章 龍泉寺第30章 靈界的城池第27章 軍中夜遊第21章 錢幣改革第26章 所謂的遷社第2章 丹藥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15章 囂張魔賊第12章 漢服和衣衫不整第22章 人生不會總如意第88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16章 戰利品第28章 破碎虛空第40章 被困住了第18章 婚禮準備第27章 前因第19章 烏細魯瑪妮第29章 煉丹材料第1章 趙兄,你就不想當皇帝麼?第34章 不負責任的治療第9章 雷霆大雨第28章 衝出魔獄第64章 終章第11章 走出雨林第7章 珍稀毛皮第59章 人之福祿壽第20章 蒸汽鐵船第15章 匹夫之怒 天下縞素第16章 守關第59章 奇異金板第35章 籠袖驕民第17章 現代的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