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

陣圖取來的時候,是密封成卷,趙桓先拿着打開看了一下,如同電影帷幕一樣巨大的地圖卷子一起,由無數的小地圖拼接而成。

【北地堪輿圖:由108張小地圖構成大地圖,比例尺爲1比2000米,包括了大同府、太原府、真定府、燕州、營州等地圖,軍事地圖,概不外泄。】

【標註了非常密集的等高線、稍有軍事理論基礎可完美根據地圖復刻沙盤,在戰鬥中,甚至連一個石塊都可能成爲弓箭手的藏身之地。還會標註橋樑、旱地、水地、沼澤地等內容,居家旅行殺人放火必備良器!】

趙桓看着如此複雜的地形圖,就一陣頭大,這麼複雜的圖形,這些古代的將領能看得懂嗎?

【中國可考證、有實物、最早的軍事地圖,名曰駐軍圖。出現在公元前168年,繪製的湖南省蕭水一帶,比例尺約爲1比8000米,河流、道路。城鎮、駐軍、轄區、工事、防區邊界線一清二楚。軍事地圖的讀圖能力,我想,這些將領可能比你更在行。】

趙桓自然知道古代的地圖,可能超過了他的認知,因爲他面前的這幅汴京堪輿圖的詳盡程度,不亞於後世那些地圖。現在這個軍事地圖如此繁雜,他的確有點看不懂。

作戰計劃种師道可以幫忙制定,但是這地圖的分配,就輪到自己頭大了!

“李綱,四壁守禦使,汴京城防圖給你。”

“种師道,領取太原城防務圖以及大同防務圖,命令你弟弟种師中,率軍前往大同,消滅完顏婁室部。”

“陛下……我無事可做嗎?”韓世忠一臉懵,他怎麼都沒想到分派活兒,只有三個人有事做,自己無所事事。

閒着的還有童貫,沈從以及韓世忠。

“韓世忠,有一場天大的功勞等着你。就不知道你敢不敢幹了。”种師道微笑着看着韓世忠說道。

韓世忠看着笑容滿面的种師道,再看着一臉高深莫測的新帝,有些莫名其妙的說道:“是什麼?”

“營州,也就是渝關。你可明白?”趙桓說道,這渝關就是山海關,只不過名稱不同而已。

“現在察子彙報,整個營州只有一萬金軍駐守,我想讓你千里趕往營州,拿下山海關。”趙桓將韓世忠的任務說了出來。

只是他也在猶豫,營州到汴京將近四千裡地,行軍可不是鬧着玩,帶着輜重部隊行軍,就是趕路,也至少需要四個月的時間才能趕到!

“率多少人前去?多少輜重?輜重民夫多少人?”韓世忠皺着眉頭問道。

“率三萬精銳西軍步騎,日夜不輟,民夫五萬,攜帶輜重與精兵一起出發。”种師道目光灼灼的說道。

“秦鳳軍不馳援汴京,前往太原。而種少保所率精兵十萬,被我帶走三萬之數。那京城就只有七萬可戰之兵!金兵精悍,這萬一出點什麼事,京師危矣。”韓世忠稍加思索說道。

不過他很快將目光看向了童貫,不僅僅是韓世忠,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向了童貫,整個京城可戰之兵,除了沈從那三千親從官以外,就只剩下童貫的七萬捷勝軍,還是能戰之兵。

“有何吩咐,陛下但講無妨。”童貫聽着聽着回過味兒來,一拜到地的說道。這會兒在皇宮裡,自己真的有什麼想法,那親從官的刀子雖然不沾士大夫的血,可沒說不沾宦官的血。

童貫想了想說道:“如果是想要讓捷勝軍守城自然無礙,他們也是大宋軍士,自然聽從陛下差遣。”

“不。”趙桓非常肯定的說道。

“汴京城,城堅池固,根本不能輕易被破城。所以我要你帶着七萬捷勝軍前往太原支援秦鳳軍一起拿下太原府的敵寇,之後一路北上,拿下大同府!”趙桓非常肯定的說道。

童貫閉着眼睛思考了一會兒,上前走了兩步,在汴京堪輿圖上看了半天,一拜到地的說道:“陛下宏圖偉略!”

种師道對趙桓想要三線開戰的想法,十分不解。

這不符合他對趙桓的瞭解,這個膽小的老實孩子,居然沒有把所有的強兵悍將籠絡在汴京城內,反而一股腦派了出去。

在太原開戰,在營州開戰,在汴京開戰,三線同時作戰!

其中最爲危險的就是汴京之戰,所有的強兵悍將都排了出去,只剩下七萬種家軍和六七萬的禁軍防守城池,金兵攻破城池的概率將大大的增加!

但是他對這次三線之戰舉雙手贊成。

即使一時間破了這金兵圍城,那又能如何呢?

只要大同府和山海關在這金人手中,大宋就永無安寧之日,只要金人兵強馬壯,就是懸在大宋頭頂的巨劍,稍有不慎,大宋就有滅國之險。

現在是拿下大同和營州的最好時刻。

完顏宗翰帶着大同守軍傾巢而出,大同現在僅有三萬金兵防守,而營州因爲路途遙遠,金兵只有一萬,現在拿下這兩地,在境內的這些金兵將變成關在門裡的狗,任人宰割了。

很危險,但是隻要成功,受益無窮。

這就是趙桓和种師道商量的退敵之法,三線作戰。真正的消滅金兵的威脅!

种師道認爲這很危險,但是值得一試,即使失敗,還能有比現在更加糟糕的場面嗎?

童貫低頭沉思了很久,眼中盡是迷茫,似乎看到了初登基之時的趙佶一樣,當時的他也是雄心勃勃,一心要收復燕雲失地,勵精圖治。

只是沒有一年就被破敗的朝堂和滿是窟窿的大宋河山消磨掉了鬥志,變成了個藝術家

。深居皇城而不出,重用蔡京把持朝政,大肆斂財,過自己的小日子。

要下注嗎?

童貫搖了搖頭,他是趙佶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絕對不可能再投新帝,趙英將會代替他,執掌宦官牛耳。

自己老了。

“陛下,臣年事已高,遠征大同之事,還請陛下另請高明,不過捷勝軍那七萬兒郎,可給种師中,讓其帶領前往太原。收復大同。陛下,臣先退了。”童貫五體投地,跪拜之後,離開了文德殿。

朝堂內的衆人皆不言語。

韓世忠與童貫有舊怨,他當年在西軍時殺掉了一個駙馬,當時童貫在秦鳳路任節度使,認爲這潑皮在撒謊,只是按首級功勳作數。即使到現在,韓世忠也與童貫不說話。

而种師道與童貫也有舊怨,好好的大宋西軍,被童貫帶着去燕雲十六州打了幾次硬仗,西軍被打了個半殘,不僅如此,回來的西軍一個個都跟流氓一樣,四處劫掠。

讓他好生整治了一頓,到現在西軍還是有兵痞之氣,讓他十分惱火。

沈從與童貫有舊怨,作爲皇城司的上一指揮,趙楷爲皇城司提舉,命令他。宋徽宗趙佶,命令他。都無可厚非。可是童貫身爲宦官之首,也經常命令他。關鍵是讓他蒐集民間美女給趙佶,而且要那種不情願入宮的女子……

李綱、宗澤乃是文臣,與童貫天生敵對,彈劾童貫的奏章沒有一百也有九十了,天敵。

無人說話的文德殿,看着童貫離開。

對大宋朝堂的派系林立狗鬥之盛,趙桓終於有了新的認識。這都是什麼時候了,一個打過好多次大帳的宦官,就這樣一言不發的走了?

“去把童貫叫進來,就說朕說了,不去也得去。真的不去,小心朕砍了他。”趙桓對趙英說道。

一衆大臣面色很差,童貫要走,這新帝還不讓走?

這算什麼事?一個太監而已,後宮裡的能打的太監可不少,要是監軍,隨意挑幾個太監就是,何必是童貫呢?

“別心裡有怨懟。再怎麼說,收復失地燕雲十六州的功勞也是童貫打下來的。你們先看看陣圖再說。”趙桓對着底下幾位大臣說道。

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五百三十二章 宋之壽亭侯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五十三章 殺不殺呢?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誰與爭鋒(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三百四十三章 趙構連夜扛着船跑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七百九十七章 官家之憂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四百五十章 種少保墳前跪像+1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糊塗了的完顏宗翰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六百八十九章 放權與京觀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二十二章 橫在金國咽喉的一根刺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口徑纔是正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唐納德·桓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百九十二章 趙構自立爲吳王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三百零三章 宇文虛中歸京第 六百九十六章 取朕甲冑來!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六百四十七章 仰四十五!開炮!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宋的官家越來越像個皇帝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五百七十三章 不要讓王楷跑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那是爲了國朝?那是饞它的利潤!第八百零三章 五鳳樓上,酸氣瀰漫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
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五百三十二章 宋之壽亭侯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五十三章 殺不殺呢?第七百五十三章 借他人頭一用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誰與爭鋒(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三百四十三章 趙構連夜扛着船跑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祥瑞,又見祥瑞!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七百九十七章 官家之憂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四百五十章 種少保墳前跪像+1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糊塗了的完顏宗翰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六百八十九章 放權與京觀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二十二章 橫在金國咽喉的一根刺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口徑纔是正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常平倉失火了(3/5)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唐納德·桓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百九十二章 趙構自立爲吳王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三百零三章 宇文虛中歸京第 六百九十六章 取朕甲冑來!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閻羅轉世的證據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六百四十七章 仰四十五!開炮!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宋的官家越來越像個皇帝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五百七十三章 不要讓王楷跑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那是爲了國朝?那是饞它的利潤!第八百零三章 五鳳樓上,酸氣瀰漫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