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

趙桓的興奮主要是想要讓府州,或者說永興軍路徹底納入大宋的控制之內,任何一個皇帝,健全的王朝,都無法容忍尾大不掉的藩鎮性質的存在。

當然戰爭狀態除外。

自從欽天監少監姚舜輔,梳理報告大宋蝗災的時候,趙桓一直對蝗災極其關注,畢竟許下了要生食蝗蟲防災的許諾,自然要多多關注。

當然,大宋汴京的那些賭客們註定要失望了,因爲大宋的皇城司終於注意到有人拿皇帝開涮的行爲,對各大盤口進行突擊的檢查,這一次的整風行動,瞬間讓整個大宋的盤口崩解,流盤無數。

因爲大宋皇帝徹查賭局,就代表着大宋皇帝,看着蝗災起,已經是不可磨滅的事實,開始耍起了皇權的無賴,在大宋皇帝入場當裁判的時候,這賭,已經沒有了成立的必要。

趙桓自從當了皇帝,就開始接受到大量的整治黃河的信息,以及欽天監姚舜輔對蝗災的整理之後,他對黃土高坡的水土流失有了進一步的領悟。

在過去趙桓接觸到的信息,黃土高坡的水土流失,完全是因爲中國人在黃土高坡的活動,大肆濫砍濫伐,導致了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尤其是皇帝爲了營造宮殿,大規模濫伐。

甚至有隨着時代的變遷,皇室的宮殿規模越來越小,是因爲採不到合適的木頭,千年的古木轟然倒塌,中國人的活動,對環境是災難性的存在,這種論點屢見不鮮。

這樣的論據枉顧從大宋皇宮開始,將三省六部搬出皇宮,皇宮規模不需要那麼大的基本事實,也枉顧中國木工的技術蓬勃的發展。也不顧客觀事實,古樹多數都是空心的事實。皇帝住在古樹建成的房子裡,他慌不慌?

經過這種絲毫沒有聯繫的論據,證明出一個論點,中國人是有原罪的,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罪魁禍首,尤其是中國人。

但是這個論點,根本無法解釋,在漢唐時已經有了大規模水土流失的現象,因爲黃河築堤在漢時,就已經成爲了一種治理黃河的方法。

其實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就是氣候的變化,黃土高坡的降水量,從商周時代開始變得寒冷,連食鐵獸滾滾們,都從關隴搬家到了川蜀地區。

而蝗災的接連造成的生態毀滅,加速了這一過程。

這種在環保上的反智宣傳的基本邏輯,和人權的基本邏輯,目的就是魯迅的那個問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意識形態輸出,進而加劇對人才的收割,以及智商稅的收割。

畢竟吃某家的牛肉,亞馬遜就不會冒火。

澳洲的山火燒了一整年無法撲滅,幾千萬的印第安人看着人權的基本邏輯,再看着狹小,充斥着賭場和妓館的自留地,也不知道對人權這個觀點如何理解。

哦,爲了感謝印第安人獻上的頭皮、土地和財富,出現的感恩節,連印第安人也要和美利堅一起在感恩節那天感恩。

回到大宋做皇帝之後,尤其是經過了李邦彥的輿論戰接連失利之後,“你打你的,我的我的”這種輿論戰的思維建立之後,讓趙桓對後世的一些執政上的理念,有了深入的瞭解。

你說我有原罪,我建立三北防護林,並不是因爲我真的有原罪,只是爲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建就是四十一年,從未斷絕。如今塞上明珠,而澳洲山火一燒就是一整年。

你說我沒有人權,我翻開舊紙堆,從新塑造周禮,並不是我真的沒有人權,只是爲了中原這片土地文明的延續,這一做就是七十一年。

在真正的面對大災大難的考驗之時,隨着事件的激化,塑造了幾十年的價值體系的崩毀速度,是斷崖式的崩解。

最後給百姓一句或許這就是人生吧。能夠解釋幾十年的價值觀的塑造?

孫歷的表情十分的痛苦,爲什麼每到讓官家心情不好的時候,趙英都不在呢?

他無奈的說道:“官家,折家的札子,說是暫有餘力。”

趙桓愣了一下,說道:“不,他已經竭盡全力了,隨時要崩潰了,永興軍路需要朕的支援。”

嗯?

“召集常朝大臣入殿,全力馳援永興軍路!”趙桓大手一揮,示意孫歷前去召集羣臣。

至於永興軍路到底需不需要支援?大宋皇帝說需要,那必然是需要。

而且不是僅僅需要糧草,而且還需要全面支援。

官吏、退役軍卒組成的縣尉、稅稽查已經上路,馳道、倉儲、均田的政策早就在摩拳擦掌,秦鳳軍安定府州穩定,已經率先開拔。

至於永興軍路是否真的需要?

在種師中率領秦鳳軍介入永興軍路之後,折家二房摺子彥面前只有兩條路。

反出大宋!率領他們二房,投奔西夏,金人現在蜷縮在會寧防線裡,看着牆外的河間軍瑟瑟發抖。但是眼下西夏蝗災,投奔西夏的結果,只不過是和西夏一起死在蝗災之中罷了。

打開城門!讓种師中的秦鳳軍率軍進城,這樣將近百年的經營,養寇自重瞬間華爲無用。

摺子彥很不甘心,正如他給皇帝的札子一樣,永興軍路還有餘力可以防治蝗災。

但是大宋的皇帝壓根就不在意他的聲音,趁着西夏蝗災無力動兵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進了府州。

在摺子彥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學那任得敬一樣跑去西夏的時候,府州城門就已經被打開,秦鳳軍在種師中的率領下進了城。

大批的官吏、商賈也闖進了府州。

這個小盆地,再不是他們折家的小天下。

在領土完整上,趙桓絕對不允許有第二種聲音。

摺子彥是之前府州知府,折可求的二子,他們這一脈被稱爲二房,並不是因爲摺子彥,而是因爲折可求是折可適弟弟。

折可適帶領涇原軍馳援太原戰死,折可求竊了長房的位置,所以才叫他們這一脈爲二房。

在宋金之戰中,選擇首鼠兩端的二房,最終是沒有走到最後,被官家趁着西夏蝗災,快刀斬亂麻,徹底抹去。

“走吧,我也該進京看看官家了。”种師中已經老到了知天命的時候,在完成了最後一個夙願後,這名老人,準備去京師見見官家。

當然,他把摺子彥二房這一系也都帶上。只是在折家,种師中發現了一對母子。

“你們是任妃和李仁友?”种師中疑惑的看着這兩個人,最後得到了這個結論。

任得敬那個老狐狸,倒是在最後的時候,保留了一些清醒,把自己的女兒和外孫,送出了西夏。

西夏王在大宋的府州。

西夏的局面比大宋朝堂的預估更加惡劣。

第五百一十三章 戀愛輔助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餘睹獻圖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六百一十章 主場作戰的優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樓(5/5)第五百六十九章 濟南府至道書院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第四百二十五章 齊安郡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岳飛的一生之敵第一百零九章 皇帝斷家務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六章 誰上火 滋醒他!第八百八十七章 兩軍陣前,狺狺狂吠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宋皇帝的軟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八百二十章 無恥之尤!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六百三十四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三十二章 兔子與猛虎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邊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六百六十二章 高麗提督的【最後】一天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規的火槍不太優秀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見皇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一百八十二章 河東路戰敗,官家崩於陣前!(六月第一結算打賞加更!!)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肥美的蛋糕,該怎麼分?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鋼鐵直男的直男表現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
第五百一十三章 戀愛輔助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餘睹獻圖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六百一十章 主場作戰的優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樓(5/5)第五百六十九章 濟南府至道書院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第四百二十五章 齊安郡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岳飛的一生之敵第一百零九章 皇帝斷家務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六章 誰上火 滋醒他!第八百八十七章 兩軍陣前,狺狺狂吠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宋皇帝的軟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八百二十章 無恥之尤!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六百三十四章 皈依者狂熱第三百三十二章 兔子與猛虎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邊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給岳飛換個綽號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六百六十二章 高麗提督的【最後】一天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規的火槍不太優秀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見皇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一百八十二章 河東路戰敗,官家崩於陣前!(六月第一結算打賞加更!!)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肥美的蛋糕,該怎麼分?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英的分析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鋼鐵直男的直男表現第八百三十七章 廣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