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

白虎軍因爲去年的戰績,在高麗境內聲勢正高,難免有點趾高氣昂,金富軾的文書到了白虎軍之後,白虎軍方面持有反對意見。

而金富軾本人,也對這條命令,有一定的疑惑。

軍隊四處擄掠,是一種很常見的事,這次的擄掠不過是花郎軍的常例罷了,只不過事辦砸了。

“哪裡來的壓力?白虎軍?”魏承恩嗤之以鼻的問道。

論驕兵悍將,這種事,大宋軍隊不管是河間軍還是山海軍,亦或者是新成立的燕京軍,哪一個不是戰功卓著,在戰場所向披靡?

也沒見大宋軍隊有這種歪風邪氣,白虎軍倒好,去搖了搖旗子,回來之後,就狂吹天下第一,恨不得和岳飛的河間軍一爭高低。

“是。”金富軾老實的說道。

魏承恩沉默的看着金富軾,最終只能嘆氣,高麗混到現在這個模樣,不是沒有原因的,哪怕是官家的內帑,在高麗下了重注,扶持高麗的民生,但是他們並不懂這其中的含義。

“前唐皇帝有句名言,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你可知其中含義?民富,纔有民強呀,我的門下侍中。”魏承恩不知道該如何訓誡金富軾,連金富軾崇尚漢學之人,都不在乎百姓,更遑論高麗的其他人。

“這句不是出自《荀子·王制》中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嗎?前唐文皇帝常用此話訓誡衆人,怎麼就成了他的名言了呢?”金富軾據理力爭的說道。

金福轍猛地捂住了眼睛,羞愧難忍,他當然聽明白了魏承恩說的是高麗之政,而金富軾居然討論起了漢學。

實在是讓金福轍汗顏,金福轍拉住了還要爭辯兩句的金富軾,說道:“魏提督,臣以爲,還是解散高麗花郎軍爲好,大宋天軍就在遼東,若高麗有難,隨時可以馳援。”

金福轍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沒有惶恐,也沒有焦慮,更多的是坦然。

高麗的軍隊,他太清楚那是一羣什麼樣的人,花郎軍本來籌建之時,就是擇貴人子弟之美者,敷粉裝扮之,名曰花郎。

上戰場前光膀赤臂還要以粉敷面,本來高麗一直如此,他也沒當回事,可是在遼東見過了大宋軍的神威以後,他才知道真正的軍隊到底是什麼樣的。

高麗的花郎軍依已然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大宋連塊遮羞布都沒給高麗,高麗國王押解至汴京,隨意安排在了鴻臚寺之後,從未召見,可見一斑。

既然已經現在這個模樣,何不解散高麗官軍?左右不過是一羣土匪罷了,在大宋的庇護下,高麗解散高麗官軍,高麗反而會變得更好。

他當然知道這句話的背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哪怕是被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

能做眼下大宋的狗,何嘗不是一種榮幸?

“侍郎大善。”魏承恩看着一臉坦然的金福轍點頭說道。

他早有這個意向,也想好了方略和具體執行的方略,本打算以此次白虎軍舉動爲契機,開始小規模的解散高麗官軍。

既然金福轍也有此等想法,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解散高麗花郎軍,實乃是百姓之福。若是能求得大宋軍的駐紮,那更是萬幸中的萬幸了。”金福轍略有幾分嘆息的說道。

“你可知請神容易送神難?”魏承恩滿臉的笑意。

金福轍俯首說道:“爲什麼要送呢?倘若哪一天再不分高麗大宋,豈不更妙?”

“哈哈哈哈……”魏承恩拍着膝蓋狂笑,金福轍想的很美,可惜他們活着的時候看不到那一天了。

現在的高麗已經實質上歸附大宋,但是在名義上,大宋皇帝未有明旨罷黜高麗王爵,那高麗還是藩國。

想要走到那一步,何其困難?

金富軾略有幾分苦悶的看着兩個人,他沒太聽懂這番對話的含義,仔細品味了很久,才驚訝的說道:“侍郎,你……”

“好了,此事稍後再議,先嚴防死守,防止金國鼠疫進入高麗,纔是我們目前最緊張的事,大正的縣正,先押解歸京,他做的錯事,自有大宋的刑部和大理寺去問責。”魏承恩打斷了金富軾的話,開始商議高麗的政事。

大正的縣正,等同於大宋的知縣事,在高麗上下嚴防死守的時候,大正縣的縣正枉顧國法,私自放金人入關,性質極爲惡劣,隨後可以隱瞞金人蹤跡,釀成了慘禍。

大正一村被焚,責任不僅僅在白虎軍身上,大正縣衙上下均有責任。

常朝散去之後,金富軾滿臉惶恐的拉着金福轍說道:“二弟呀,你糊塗呀,怎麼能當着滿朝文武的人,說出這等話來!”

“解散高麗官軍,你恐怕要遺臭萬年了,怎麼能這麼糊塗呢!”

金福轍滿臉的坦然,說道:“遺臭萬年就遺臭萬年,解散高麗官軍,勢在必行,那不是軍隊,那是流匪!”

“小國在夾縫中就是如此,不管我們的堪輿圖畫的比例多大,都擋不住我們是個小國的事實,倘若宋人和金人對高麗真的有意,不管我們供養多少軍隊,有什麼意義?”

“與其做在牆頭上左顧右盼,還不如直接投靠大宋來的痛快!”

“我們高麗就這麼大的地方,就這麼多土地,就這麼多人丁,宋金不管誰勝了,誰敗了,最後不都是這樣的結果嗎?”

“至少咱們投靠了大宋朝,百姓不會被人當做奴僕,有衣穿,有飯吃。而不是弄一羣花郎,徒增笑柄!”

金福轍說完就轉頭離開了高麗王宮,他不後悔自己這番話,高麗與其在夾縫中生存,還不若直截了當投靠正在冉冉升起的大宋。

魏承恩是提督,是宋人,是大宋派來的天使,他坐在高麗王宮中處理政事,雖然知道白虎軍作惡多端,也只是耳聞,哪裡有他親眼所見來的痛心疾首?

魏承恩手裡拿着一封札子,這封札子是來自白虎軍的一封密報,由到大宋皇城司的察子送來。

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糊塗了的完顏宗翰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五百八十七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第五百一十三章 戀愛輔助器第三百三十二章 兔子與猛虎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二十二章 橫在金國咽喉的一根刺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三十五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煙熏火燎水淹抓耗子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飛的謹慎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一章 高麗提督乾的太好!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以民爲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五對負重輪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設新大宋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們在搞什麼?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五百九十七章 測不準的國帑第八十三章 你們要朕御駕親征?!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閱圖》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三百九十三章 那便一去不返!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貿行軍監察司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五百零一章 札子砸臉
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糊塗了的完顏宗翰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五百八十七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第五百一十三章 戀愛輔助器第三百三十二章 兔子與猛虎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二十二章 橫在金國咽喉的一根刺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三十五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二十四章 沒有火藥的戰爭是安靜的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韓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種的深田恭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三百二十五章 煙熏火燎水淹抓耗子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飛的謹慎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一章 高麗提督乾的太好!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以民爲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五對負重輪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設新大宋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們在搞什麼?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五百九十七章 測不準的國帑第八十三章 你們要朕御駕親征?!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定要這樣嗎?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閱圖》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三百九十三章 那便一去不返!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貿行軍監察司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五百零一章 札子砸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