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

“倭國缺什麼?”

趙桓敏銳的感覺到了機會,白銀!

大宋很有錢,但是也很缺錢,坊間缺錢回易流轉。

大宋嚴禁私鑄錢幣,一經發現就是滅人滿門,但是依然擋不住私鑄成風。

自從宣和三年,趙佶在江南玩了一把焦土戰略之後,江南私鑄已經蔚然成風,但是依舊缺錢。

十分的缺錢。

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都在瘋狂造錢,銅錢,銅鐵錢,甚至鐵錢大肆橫行於市集。

哪怕是這樣,私鑄成風的時代,大宋依然缺錢,所以纔有了交子這種不符合時代的紙幣。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大宋的商貿極爲發達。

承平百年,武備不振是壞的結果,那麼商貿極爲繁榮昌盛,就是有利的一面,大宋缺錢太厲害了。

這也是趙佶當初推動各路用錢引時候,爲何民間會配合。

他們希望通過依靠國家信用來推動紙幣的發展,繼而解決缺錢的問題。

但是趙桓卻深刻的知道,這是大宋年間,缺錢的事,靠印是不行的,還是得靠鍛造。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大宋雖然缺錢缺的厲害,已經影響到了各地的回易,但是依舊不適合紙幣的大肆發行。

民衆沒有那個防僞的意識,朝堂也沒有關於通貨膨脹的任何觀感。

不對,通貨膨脹,當初是誰在自己耳邊提過一嘴來着?

趙桓陷入了沉思,御駕親征之前,有人跟自己談到了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那是誰來着?

李綱稍微想了想,臉上露出了了然的神情,笑着說道:“官家,倭國缺的東西簡直太多了,從民生到軍備都缺,不知道官家要做什麼?白銀?”

“就是白銀。大宋現在需要大額貨幣來支撐金融交易。”趙桓愣愣的回了一句,馬上反應過來,自己這話在李綱聽起來,可能有些拗口,他立刻說道:“大宋缺錢已久,而白銀在我大宋稀少,可做大宗回易時候的媒介。”

李綱回到道:“官家,白銀在我大宋只能存儲在國庫裡,用於每年向北做歲賜。”

“不過官家此次雲中路戰事順利,韓世忠在平州,又演了一出關門打狗,金人只能乞和,到現在王稟佔着臨潢不走,他金人不也是無可奈何?所以,白銀流通也是可行。”

“大宋無法將白銀作爲官家所說的大額貨幣進行回易,最關鍵的就是產量不足。我大宋不產銀啊。”

李綱理解能力很好,瞬間聽懂了這大額貨幣的含義。

趙桓點了點頭,眼中冒着金錢的光芒說道:“但是他倭國產啊!他倭國一窮二白,隨便倒騰點什麼,就能賺不少錢呢。”

“賣什麼給倭國?”李綱已經皺着眉思考起來。

怎麼才能正確的將大宋存在倭國的白銀取出來呢?

李綱喃喃的說道:“極盡奢華,雍容華貴的奢侈品。琉璃、絲綢、官窯、茶葉,這些倭國上層人喜歡的東西!”

趙桓想了想說道:“還有各種精鍛的佛器,再弄點奢華的寺廟的圖紙,這些東西,都是好東西啊!”

都是好東西啊!一老一小在文德殿互相笑着。

不管是琉璃,絲綢,官窯的瓷器,都是價值極高的貨物,但是這些東西,真的說有用嗎?

都是上層人士才能享用的東西,他們如果喜歡,就必須要用白銀來換,就會越壓迫百姓。

上層人士最容易腐化,這些玩意兒看似沒有危害,但是經年累月,那就是積重難返了。

特別是趙桓要給倭國的那種非常宏偉寺廟的圖紙,那你說佛像要不要做成金的?你鍛造不出好看好用的佛像,是不是要用我大宋的?屋頂是不是用點琉璃瓦?

那櫻花下的琉璃瓦在夕陽下熠熠生輝,天皇和皇后踱步在櫻花樹下,看着天邊殘陽西下,照耀在恢弘的寺廟中,無數虔誠的信徒,不斷的向着寺廟而去。

喔!多麼唯美的畫面!

奇觀啊!奇觀誤國啊!

趙桓相信倭國皇室,面對來自天朝上國的奢靡文化,村長打架的倭國國主,一定會用最大的力量建設起奇觀來。

趙桓忽然想到了什麼,笑着說道:“那什麼,太宰啊,你找個畫家,畫風景的那種,畫一幅《櫻花樹下的隆興寺》,畫的一定要美。”

“讓人心生嚮往而迫不得已的那種美。送給倭國的使者,這是一衣帶水,友誼的見證。”趙桓對這個一衣帶水咬的很重。

就是欺負倭人沒文化。

“再畫一副《夕陽下的皇宮》,要讓倭國有和我大宋回易的強烈需求,然後白銀結算。”

“再差人臨摹一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土包子們也見識下什麼叫做天朝上國。”

李綱點頭,說道:“臣還有一些想法,倭國一直在學習我中原王朝的文化,臣想着請官家准許,倭國人到我大宋學習書法、繪畫、樂理,讓他們回去去教化倭國。”

趙桓看着李綱,鄭重的說道:“有些東西可以學,有些東西不能讓他們學。特別是廣備攻城作不得任何倭人靠近。”

“即將開辦的軍校,就不要讓倭人知曉好了!”

“臣知道輕重。這都是社稷神器之學,他倭人還不配。”李綱俯首說道。

大宋雖然武德不盛,但是依然是一個講究華夷之辯的時代,李綱這些讀書人連宋武人都看不起。

指望讀書人看的起倭人?可能嗎?

事實上,倭人一直在派人到大宋,想要學習大宋的文化、經濟、軍事還有武備鍛造等技藝,奈何沒人傳授給他們。

很大原因是工匠們也不是很看得起蠻夷。

手藝人都是傳男不傳女的秘學,怎麼可能傳給外邦人?

所以,李綱提議的倭人到太學就學,那簡直是無上的榮譽,就是學回去的是書法、繪畫、佛學……

趙佶的瘦金體挺好看的。

趙桓覺得李綱這招比自己還要狠的多。

這是要養一羣大治廢宅出來嗎?

“官家,臣覺得倭人一定會感恩戴德,畢竟教化之功。”李綱笑着說道。

趙桓哈哈大笑,妙人。

真正對倭人有用的鍛造技術,有用的治國之學,他倭人學不了。

甚至是連儒學這種酸老九的學問,都在禁止的行列裡。

之乎者也,他倭人也不配。

李綱之所以和趙桓同流合污的陰謀這三個國家,其實更多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驗。

海貿是大宋的重要財政收入,但是倭人多爲海賊,李綱對陰倭人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這些明面上堂而皇之的支持,其實背地裡都是陰惻惻的謀劃。

如果不是站在朝堂宰相,站在皇帝的角度,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還會以爲他趙桓在與鄰睦好,但是這幾道命令的背後,是何等的謀劃?

大理、倭國不出事纔怪。

李綱略微覺得有些不妥的說道:“官家,哪裡學的這些旁門左道?官家,君子以…”

趙桓打斷了李綱勸諫的話,說道:“少保走的時候,一直叮囑朕,要陰險一些,要狠辣一些。現在是多事之秋,我大宋剛剛均田,別人越亂,邊疆越安穩,不管是謀國,還是謀地,都需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朕知道,少保也知道,不過,這都是權宜之計,到我大宋再次強盛起來!一言定國,如果不尊,則天兵將至!這纔是煌煌正道。”

“朕在雲中路,在燕京路手裡攥着幾個殺招,陰損的很,都未曾使出來。”

“贏!堂堂正正!”

“但是大宋需要時間啊。這是李太宰告訴朕的。”

李綱俯首說道:“官家心裡如同明鏡高懸,臣不多言語,此時多事之秋,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是陰刻,非御下,也非御國之善舉。還望官家知曉。”

“臣在的時候,還能勸着官家,攔着官家,若是臣走了,官家當日日三省。萬事三思而後行。”

李綱的聲音裡帶着唏噓,趙桓頭皮發麻,送走一個種少保,就已經讓趙桓非常狼狽,這李綱說什麼喪氣話!

“太宰才四十三歲,不要說喪氣話。”趙桓算是知道了這些大臣的嘴皮子,三言兩語就能讓人的情緒變化。

“官家,臣有一請,就是這三國使臣參與太上皇禪讓大典。這樣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也安了使者的心思。不知官家以爲如何?”李綱俯首問道。

趙桓點頭,自己放權給宰相,這等芝麻點的小事,還用問嗎?

“官家,太上皇不能殺。”李綱突然說道。

趙桓瞪着眼看着李綱,這才知道,這傢伙跟自己在這裡兜兜轉轉說什麼燕京城,說什麼三國使者,都是屁!

圖窮匕見,閒扯淡說完了,話題轉到了太上皇身上,這話題自然就可以展開說了。

“趙英,你先先去。”趙桓揮揮手讓趙英下去。

自從宮中頻頻出事,趙桓的日常起居就是趙英,還有那五個隨着他北上的太監負責。

所以文德殿內並沒有扎眼的人物,趙桓相信這羣太監不會把今日的話,傳的哪裡都是。

但是接下來討論太上皇的事,根本連第三個人都不能知道,即使是趙英。

“你不怕朕殺了你嗎?朕都說了,不當講,就不要講。李太宰這麼聰明的人,還用我多說嗎?我知道你想說太上皇的事。”趙桓冷氣森然,他看着李綱問道。

李綱稍微感受了一下大殿裡的溫度,笑着說道:“官家不會殺我,一是捨不得,找個宰相哪有那麼容易。二是這事臣覺得官家心裡也在猶豫。”

“太上皇真的不能死。”

“昔有楊廣弒父殺兄,得煬帝千古罵名。官家乃是我大宋不世明君,北伐金人定鼎之功,無出其右。官家,不可因小事而廢了自己的英明。他趙佶不配。”

李綱是真的什麼都敢說,直接把趙佶的名諱都說出來了。

“這說服不了朕。”趙桓搖頭,他不在乎名聲,趙佶不死,代表着守舊勢力不死,趙桓不希望自己人亡政息,大宋再陷入過去的死循環裡。

“趙佶他必須死,他不死,我大宋沒有未來。朕意已決。”趙桓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因爲青史留名的問題,而不殺趙佶。

大宋需要的是一場徹頭徹尾,沒有任何餘地的改革。

而趙佶就是守舊派的代表,只有把他物理消滅,則大宋纔有未來。

李綱搖頭說道:“前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也只是逼迫高祖李淵退位而已,軟禁在宮裡就是。太上皇一個失去了權勢的廢人,能翻得出什麼浪來?”

“朝政非議,羣臣心思不穩,官家,不利於朝政啊。大宋亦民心不穩,天下百姓莫不視官家爲君父,君父弒父,朝綱崩壞,不利於我大宋。”

“還請官家三思。”

趙桓還是搖頭,脫離任何歷史背景討論歷史人物,是立不住任何的跟腳的。

李世民的時候是新國初開,一切都在蒸蒸日上,李世民什麼文治武功,李淵能翻得出什麼浪花來?

自己這是北宋末年,不徹底清除守舊派,如何繼續做事?

“官家,可知前宋太祖劉義隆?”李綱再次開口說道。

李綱,你等一下,宋太祖不是趙匡胤嗎?你這直接給宋太祖改名換姓是不是過分了?

【歷史事件提醒:劉義隆: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第三位皇帝,廟號太祖,諡號文皇帝。一生殫精竭力北伐,意圖終結大分裂時代,但是晚年的北伐失敗,導致劉宋國力蕭條。】

【而劉義隆也被二十年的太子劉勳所殺,開啓了劉宋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最後被權臣蕭道成所取代,成立了南齊。】

趙桓看着劉宋的資料,就覺得了不得。

劉宋居然是一個有寒門庶族建立的朝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寒門掌機要的朝代,而且像謝靈運、祖沖之都是劉宋的人。

還有《世語新說》、《後漢書》也是成書於劉宋年間。

嘖嘖,了不得啊。

“官家,劉勳弒父取而代之,朝政崩壞,帝王更迭極爲頻繁,終於耗盡了最後一絲氣運,而這劉勳後世也稱之爲元兇勳,賊勳,逆勳。任何前宋的史書,都未曾承認過劉勳的帝位。”

“弒父之惡名,窮弒極逆,開闢未聞,生民以來,未聞斯禍,官家三思。”李綱俯首說道。

趙桓搖頭說道:“朕不在乎史書給朕安排什麼名頭。朕不在乎。朕要的是國泰民安,四海昇平。百姓富碩,勞有所獲,安居樂業就夠了。”

李綱彷彿猜到了趙桓要說這個,愁容滿面的說道:“那官家,趙構南方謀算自立,太上皇身死,趙構豈不是有了爲父報仇的大義?授人以柄之事!不能做呀。”

趙桓沉思了很久,點頭說道:“有理。”

即使再不滿趙佶二十六年來的所作所爲,他也不能拼上大宋價值觀崩潰,物理消滅趙佶。

他趙佶,真的不配拉着大宋陪葬。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三百五十九章 沖喜成功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八百三十三章 赤子頑童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五十三章 殺不殺呢?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閱圖》第二百四十章 朕送你們八個字!(六月份打賞結算加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二百九十九章 種少保配享官家太廟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給李太宰帶了伴手禮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議四處行在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八百零三章 五鳳樓上,酸氣瀰漫第三百六十四章 系統升級成功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進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搞清楚誰是敵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五百四十八章 那是爲了國朝?那是饞它的利潤!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二十章 金人夜戰猛如虎,但還是要夜襲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確實蠻大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八百四十四章 胡神醫要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確實蠻大的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爲六月份打賞結算!)第八百五十章 整個會寧府亂成了一鍋粥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構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八百六十二章 包治百病,大力丸?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設新大宋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節度使遼河垂魚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八十六章 長生不老之藥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三百五十九章 沖喜成功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八百三十三章 赤子頑童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五十三章 殺不殺呢?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閱圖》第二百四十章 朕送你們八個字!(六月份打賞結算加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四百七十五章 煙花攻勢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一百零四章 左右丞名單確認第二百九十九章 種少保配享官家太廟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給李太宰帶了伴手禮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議四處行在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八百零三章 五鳳樓上,酸氣瀰漫第三百六十四章 系統升級成功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進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搞清楚誰是敵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重要通知!重要通知!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五百四十八章 那是爲了國朝?那是饞它的利潤!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二十章 金人夜戰猛如虎,但還是要夜襲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確實蠻大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八百四十四章 胡神醫要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和人的差距確實蠻大的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綱瘋了(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八百六十五章 逼宮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爲六月份打賞結算!)第八百五十章 整個會寧府亂成了一鍋粥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構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羣叛徒!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去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八百六十二章 包治百病,大力丸?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設新大宋第五百章 德先生和賽先生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節度使遼河垂魚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一百四十一章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第八十六章 長生不老之藥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