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議四處行在

趙桓對岳飛的印象一直是那個渾身書卷氣的形象,直到現在,他的形象才愈加豐滿起來。

“但願如叔父所言,若是不成,朕就把皇族遷到燕京,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趙桓樂呵呵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實在不行,等到金國滅了,去霍霍遼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趙桓和齊安郡王又深入交流了關於內政之事,達成一致之後,就離開了郡王府。

他今天其實就是來告訴老趙家的人,朕不在京中的時候安穩點,否則都拉到北方吃沙子。

習慣了汴京風華的皇族們,最吃這一套了。

趙桓回到車駕看着拿着鳳琮不斷揣摩的朱璉,笑着搖了搖頭,拍拍她的腦袋,說道:“現在開心了?本來在孟太后手裡,朕不方便要,叔父也算是明事理的人,知道這東西,不能再把持着了。”

趙桓的大駕玉轤依舊在向前駛動着,汴京的街景映入眼簾,朱璉也久未出宮,看到街道的商鋪,滿是歡快。

趙桓的車駕碾過御街上昨夜未曾燒盡的柴火,緩緩的駛進了大宋的皇宮。

“官家,昨夜完顏宗幹去拜訪自殺,被王稟救了下來。”沈從低着頭說道。

“你不過年嗎?朕不是給你們放了年休嗎?”趙桓接過了沈從遞過來的札子說道。

沈從摸了摸腦袋,笑着說道:“臣也沒有去處。”

趙桓點了點頭,打開了札子,看完之後,搖了搖頭,說道:“不過如此。”

趙桓從寬大的袖子裡,掏出了种師道留給他的英才錄,在札子上王家彥後面,寫了兩句。

報國無門,自殺無膽。

勇氣和擔當這兩個品德,哪裡有那麼容易?

今年過年,汴京多了幾分沉重,因爲去年金兵來襲的事,並沒有過去。當然,也多了幾分的輕快,因爲大宋終於迎來了一個不是糊塗蛋的皇帝。

更讓汴京人開心的事,今年拜年之後,終於不用不再躲在旮旯角落縫裡打牌九,而是堂而皇之的走進了茶肆裡。

聽一段說書,再打上一盤三國殺,其樂無窮。

“話說,諸葛亮北伐祁山,曹魏大都督曹真曹子丹領兵禦敵!當夜,曹子丹滿面愁容,展轉無眠,趙佶衆將領議事,爲何?”

“乃是諸葛亮,下來戰書,約明日決戰!”

“曹子丹滿面愁容,喝問諸將如何對敵,司徒王朗七十六高齡,不屑一顧言道:諸葛亮,不可小覷,與其論正統,必輸無疑。諸葛貴爲蜀漢宰相,封侯拜相,對其無用,退蜀軍,置其死地,只需老夫明日一席話語。”

“郭淮過郭伯濟欲言又止,司徒王朗見狀,滿腹自信言道:靠陣前數語,怎可退敵?呵呵。”

“次日,王朗立於陣前,問道:來人可是諸葛孔明?”

“武鄉侯諸葛亮,笑稱:正是。”

……

說書人繼續講着,講的並不是張翼德怒鞭督郵起,三英虎牢關戰呂布,而是武鄉侯罵死王朗的橋段,引起陣陣喝彩。

趙明誠看着周圍的人,連連搖頭,人王朗高才博雅,而性嚴整慷慨,多威儀,恭儉節約,是魏國名臣,病逝喜喪。

怎麼到了官家編排的三國通俗演義裡,就變成了這等模樣?

一羣不讀書的泥腿子們,就是沒見過世面。

趙明誠將手中的扔了出去,說道:“烽火狼煙!”

“哈哈哈,我贏了。”趙明誠哈哈大笑起來,旁人收攏了牌九,他一扭頭,看到了宮正的轎子,緩緩進入了皇宮,他臉上掛着一絲笑容。

當日趙英說的時機成熟,原來是入宮做一個宮正,倒是正五品的官,比他當初的江州知府的官威還要大。

已經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了。

“再來一把,你這個傢伙怎麼這麼聰明呢?”茶肆打牌的人不忿的說道。

趙明誠搖頭,這羣人壓根沒看出來,自己在武將牌曹真上做了記號嗎?

“不去不去,今天某要去樊樓瀟灑瀟灑。”趙明誠哈哈大笑,離開了茶肆。

現在的生活,就是高雅!

李綱在趙明誠坑了趙佶回京之後,給了他一大筆的錢,這筆錢不玩金石學,不去官賣會,足夠他瀟瀟灑灑的過一輩子了。

李清照匆匆進宮,是因爲今天那是復朝的大朝會的日子,她同樣也要上朝。

“恭請陛下。”押班魏承恩大聲的喊道。

趙桓從大慶殿後走上了御座,看着朝臣們說道:“今日朝議燕京府、臨安府、重慶府、本溪湖爲行在之事。”

趙桓扔出去的話瞬間炸了鍋!

皇帝要在燕京設置行在的事,大家其實在年前都得到了消息,官家之意極爲堅決,朝臣們其實也是支持官家此等決議。

但是這一下子設置了四處行在,是不是有點多了?

宇文虛中出列說道:“官家,本溪湖在金國啊。是金國的東京路遼陽府之下啊。”

宇文虛中這一句話,讓朝臣們才恍然,好像確實如此,本溪湖他們初聞有點熟悉,宇文虛中的一番話才讓諸位大臣恍然大悟。

這是把行在都設在了金國了?

開年的第一個朝議,朝政大臣直接有點懵,今年的官家不再是之前的模樣,而是渾身上下充斥着自信兩個字。

趙桓笑着說道:“兩年之內滅金,定本溪行在,弦控東京路,反正都是吵鬧,索性把這事一起說了吧。”

“遼東在秦時屬遼東郡,一直到南北朝之時都未曾有變,後才被高句麗給竊了去,隋三徵高句麗,前唐文皇帝,徵高句麗,唐高宗時,滅高句麗,這才收復遼東故土,遼東郡分屬河北道和安東都護府。”

“這自古以來的疆域,本身就是高句麗趁着中原內亂,才竊去,現在國內諸事已定,爲何朕不能在遼東本溪定個行在?”

趙桓的話讓朝臣有些沉默,他們是文臣,武將們的眼神裡都是躍躍欲試,特別是以王稟眼中的光芒更盛。

官家終於將自己滅金之志說了出來。

“能行嗎?”朱勝非撓頭喃喃自語的說道。這也是大多數朝臣們內心真實的想法,能行嗎?

大宋武備鬆持已有百年,官家登基也才一年,雖然有捷勝、永定、永興、河間四路精兵,但是這對大宋的朝臣來說,還是有點匪夷所思了。

趙桓笑了笑說道:“能不能收復失地,是朕和將卒的事,你們就說,定在本溪成不成!”

李綱率先出列,說道:“若能一舉收復遼東,定行在於本溪是應有之意,臣認爲,本溪乃是金人逞兇之根本,原因就是鐵料。”

“據皇城司的察子回報,本溪是金人最大的露天鐵山,如果能定行在於本溪,則可以徹底控制遼東諸郡,無兵戈之利,臣以爲可行。”

趙鼎想了想說道:“臣以爲定行在於遼陽更爲妥帖,本身遼陽就是千年古城,交通也更加便利一些。行在必有行宮,臣以爲,定在遼陽更爲妥帖。”

宇文虛中站了起來,說道:“臣以爲不妥。還是定會寧府更好,會寧府後,是一望無際的黑土地。更容易控制整個遼東郡。”

王稟站了出來,說道:“官家,此時還未滅金,談此事,臣以爲爲時尚早。”

趙桓點了點頭,他今天就是放出風來,試探下朝臣們的反應,看他們是不是支持自己的滅金之戰。

也不是朝臣們膨脹,他的預設話題是已經收復遼東,定行在之事。

“等到散朝之後,再廟算滅金之略。先說燕京行在吧。”趙桓將滅金的具體之事,放到了常朝,將行在之事放在了朝會。

釋放自己即將向北移駕之事。

滅金的事情,八字的一撇還沒畫,現在說這個不着急。

“官家,臣以爲燕京行在,還是太過粗獷了些,定行在,臣沒什麼意見,就是怕委屈了官家。”朱勝非滿臉愁容的說道。

李綱也是有這樣的擔心,官家錦衣玉食慣了,也就去河東路吃了一趟苦,這長久呆的地方,官家要是不順意,那朝臣們絕對沒什麼好日子。

“這個不用擔心,朕這裡無礙,你們說你們的就是。吃點苦而已,一切以國事爲主。”趙桓無所謂的說道。

吃苦耐勞是五好青年的標籤之一,作爲新世紀的五好青年,趙桓當然也有這種品質

有一座七十二萬平方米的大別野讓自己可勁兒的造,想想就很刺激。

七十二萬平方米和七十二平方米,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五百四十五章 馬可波羅,你被偷梗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胡神醫和趙神醫的隔空對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行你上!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八百四十七章 胡元的怒吼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綱更高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八十一章 不好,完顏宗望要跑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國戰神,不過如此(六月份打賞結算第五次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該死的庶出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七百章 只需要平A就夠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不議和!(爲月票滿200加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除惡務盡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七章 略懂,略懂第四百八十七章 羊毛妮製品熱銷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觀刑(略高能,慎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出關,幹他一票!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七百九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關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九百零九章 將後背露給敵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系統,還是那味兒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統再升級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七百三十四章 褪了毛的符節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八百五十二章 《經稷考》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四百二十一章 岳飛剿匪深得朕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內帑和國帑
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威鎮遠大炮!第五百四十五章 馬可波羅,你被偷梗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胡神醫和趙神醫的隔空對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行你上!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八百四十七章 胡元的怒吼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綱更高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爭的創傷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八十一章 不好,完顏宗望要跑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國戰神,不過如此(六月份打賞結算第五次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該死的庶出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七百章 只需要平A就夠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不議和!(爲月票滿200加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除惡務盡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七章 略懂,略懂第四百八十七章 羊毛妮製品熱銷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觀刑(略高能,慎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諫如流是明君的必備技能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出關,幹他一票!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動水溢第七百九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關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九百零九章 將後背露給敵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窮奢極侈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系統,還是那味兒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輝煌的死去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統再升級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七百三十四章 褪了毛的符節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八百五十二章 《經稷考》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四百二十一章 岳飛剿匪深得朕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內帑和國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