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

計省本身的職能,因爲缺少了三司使和各種司所,導致了計省名存實亡。

趙桓從歷史的長河裡,看到了大宋應該建立一個新計省,而這個新的計省的正職應該是屬於三公九卿,長時間出現在常朝裡。

而新計省,需要擔任其本職工作。

包括商稅、農稅等財稅的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改良方案並組織實施。

還需要分析和預測宏觀經濟形勢,參與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對大宋的商業活動提出具體的指導和要求。

還需要擬訂朝堂與地方、國家與企業的分配政策,完善鼓勵包括居養院和安濟坊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

還需要建立新的稅法和稅收審計工作。

還需要大宋越來越繁榮的海貿的市舶司的稅務,也就是海關稅如何徵收和各種貨物徵收比例。

還需要負責各路、州、府的財會審計。

這都是計省本身應該乾的事,但是元豐改制之後,這些職能,都歸了戶部所有。

戶部本來就負責大宋的人丁和官員任命和考覈,工作繁重,還負責稅收。

加了計省的工作職能後,就顯得轉不過來圈了,但是能夠勉強應付。

畢竟在趙桓登基之前,大家都是踩着西瓜皮滑,滑到哪裡算哪裡。

現在商改的不斷推進,戶部力有未逮的弊端逐漸顯露。

連錢都花不出去,不正說明,大宋的朝堂正在逐漸的失去了他本來的作用?

趙桓看到了大宋的朝堂的弊政,但是他現在卻無力去改變,確切的說時機還不成熟。

就以組建商部來說。

從親從官抄了吳敏和李擢家,內帑暴富開始,趙桓就開始計劃商部諸事,整整兩年,從選人到從各個部分分權,用了整整兩年。

這還是有李綱的幫襯才做了起來。

但是依舊是個大體的框架,如果不是李綱倒騰出來個飛梭織布機,商部能不能走下去,還模棱兩可。

趙桓看着朝臣們渴望的目光,說道:“這樣吧。”

“先說貨幣的事,大宋的錢引不能超發,這是底線!一塊銀元一張錢引。絕對不可超發。”

趙桓先給大宋的財會改革定了個下限,這個下限是一個保障,防止大宋手工作坊的薄弱經濟體,在財會改革的衝擊下,被直接沖垮。

大宋很富有,但是封建王朝的經濟都是工坊和小農經濟,很容易就會導致各種社會亂象。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趙都知,我記得咱們內帑有很多的票號錢莊,對吧。”趙桓忽然說道。

趙英一愣,這常朝什麼時候有他的事了?

“是的,主要都是在北地,約有一百多家大宋的票號,官家的銀元就是從這些票號裡兌出去的。”趙英俯首趕忙說道。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把內帑的票號錢莊,給了商部,讓商部組建大宋錢莊吧。”

趙英的眼睛越瞪越大!

官家最開始用內帑,填補陳留門戰死軍民的撫卹。

在雲中路補大宋軍卒的糧餉。

在河東路借錢給孫博和何慄,填了常平倉的窟窿。

平州戰事中,內帑出錢買糧。

大宋書坊成立的時候,內帑的書坊全部給了進奏院和李邦彥,組建了大宋書坊!收益歸了國帑!

連聖旨打劫的一千萬銀元,都歸了國帑!

現在內帑所剩不多的票號和錢莊……官家也要拿到外朝去?

李綱、鄭望之、朱勝非面面相覷,官家這是又要做什麼?他們莫名的看着趙桓,不知道他意欲何爲。

趙桓看着趙英的臉色,就知道他不捨得。

大宋的內帑書坊沒了,絲坊給了紡織所,抄家的錢,也都拿出來做了國用軍事民事。

現在票號錢莊,也要沒了?

趙桓笑着說道:“組建一個大宋錢莊,制定和執行貨幣的發行和回收,制定貨幣政策,管理民間錢莊,很有必要。”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當初兩蜀地區,選擇趙構而不是朕原因嗎?”

李綱點頭說道:“片錢不入蜀。”

雖然朝堂上,誰都沒指名道姓,但是這個片錢不入蜀,蜀中錢引如廢紙的政令,是趙佶爲了削蜀中地皮而下的政令。

這導致了蜀中對汴京朝堂的天然不信任。

趙桓看到朝臣們都是明白人,這羣人尖子們,都知道蜀中爲何選擇趙構。

都不糊塗啊。

趙桓笑着說道:“大宋的商貿極爲繁榮,但是缺錢。並不是大宋不夠富有,而是大宋缺少交易用的貨幣,也就是錢荒。”

“朕用一道聖旨打劫了倭國一船銀子,弄了一千萬的大宋銀元。”

“旨在建立以白銀爲本位貨幣,建立一種新的貨幣制度。”

“到底發多少銀元?到底印多少錢引?錢引誰來印?銀元和鐵錢兌換比例是多少?大宋對外貿易使用銀元結算時又應該依據什麼條例?都沒個章程。”

“太上皇當初一拍腦袋,印一堆錢引,一拍大腿,印一堆錢引。”

“這樣的印法,就是民不聊生,民心不在、社會動盪,稍微有點事,就是離心離德。”

“朕從來不怪蜀中百姓,是大宋對不起他們。”

戶部侍郎鄭望之站了起來,說道:“官家,要不這事,交給戶部來做?”

趙桓看着鄭望之,看的鄭望之心裡發毛。

然後鄭望之才悻悻的坐下,他已經看懂了官家的眼神裡的意思。

戶部當初吞了計省的活兒都沒幹好,這個銀本位體系顯然是一個極爲重要的部門,戶部吃不下。

“我說鄭少卿啊,這戶部已經夠胖了,再吃就走不動道咯。”朱勝非嗤笑了一聲,笑着說道。

柳成卿拍了拍鄭望之,笑了起來。瞬間,文德殿內,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趙桓也是搖了搖頭,朱勝非說了自己想說的話,戶部的職能太多了,再多就週轉不開了。

柳成卿疑惑的問道:“官家,完全沒必要把內帑的票號拿出來啊,讓陳沖從國帑支點錢,把這事辦起來就是,爲何要把內帑的錢拿出來呢?”

柳成卿的疑惑也是常朝上,六部九卿和大宋的太宰李綱,內心的疑惑。

“官家臣以爲不妥,再建一些票號錢莊就是,官家登基以來從未從國帑拿過錢,還一直在補貼國帑,現在再把票號錢莊拿出來,內侍省怎麼辦?”李綱也站了起來,反對官家再次肢解內帑的舉動。

“是呀,官家,大宋百姓的唾沫星子會把我們這些人罵死的,薄待誰都不能薄待官家。”柳成卿趕忙站起來應和。

這要是真的把皇帝的小金庫折騰空了,被百姓知道了,他們得被罵死!

趙桓搖了搖頭說道:“內帑還有些許的產業,夠花就行。”

趙桓一直在有意識的清除內帑的產業,包括他繼位的時候,繼承的內帑工坊和後來查抄的工坊。

他一直在有意識的減少趙家積累財富的能力。

朝臣們不懂,即使懂了也不敢亂想。

但是趙桓卻知道,內帑是畸形的產物。

內帑的產業,都不隸屬於國家,而是隸屬於皇帝私人所有。

而皇帝,是這天下權力最大的人,內帑必然缺少監督,會滋生出多少貪腐和特權?

若內帑的規模越來越大,產業越來越大,到最後就會變成了一個極爲龐大的畸形的利益集體。

而這個利益集體,成爲大宋這顆正在新生的大樹上的新的蛀蟲。

趙桓想要大宋永昌,自己還不停擴大內帑,製造特權,製造畸形利益集體,那纔是石樂志。

李綱顯然和趙桓配合已久,多少想明白了點大宋皇帝內心的想法。

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表述。難道要勸官家昏聵點嗎?

“官家,大宋也不缺這個錢,還是重新組建吧。”李綱依舊梗着脖子說道。

李綱這個態度就表明了他在堅決反對趙桓的政令。

並非反對趙桓建立大宋錢莊的想法,而是反對趙桓對內帑的不斷削減。

李綱是大宋的宰執,而且是那種不結黨的獨臣,他想要做一個道德聖人,不願意自己身上有污點。

他還想要跟着趙桓勵精圖治,改變大宋目前的困局。

這都決定了,他需要一個強權皇帝來支持他。

軍、政、財全部強權的皇帝!

趙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那麼舉手表決吧。先表決第一項,令商部陳沖,組建大宋錢莊的事,同意的舉手。”

幾位重臣統統舉手,表示同意並支持趙桓的這個政令。

大宋錢莊現在還叫錢莊,過兩年說不定叫什麼名字,而陳沖,過幾年,絕對能就站在了朝堂之上。

鄭望之俯首說道:“官家慧眼啊!這計省的問題,其實歸根到底還是貨幣的問題,唯有解決了貨幣之事,才能順利的解決其他問題。官家果然是官家。”

柳成卿笑道:“甚幸,至治之君也!”

“官家英明!”幾位朝臣不太整齊,卻極爲真誠的說道。

趙桓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你們呀,就知道拍馬屁,拍的朕都信了。”

“好了好了。表決第二項決議。”

趙桓頓了頓,他臉上忽然露出了笑容,剛纔靈機一動,他想到了個不錯的的主意。

他笑着說道:“內帑票號錢莊歸商部之事,不同意的舉手。”

朝臣們的緩緩的擡起頭看着趙桓,他們看着官家臉上的笑容,眼中盡是疑惑。

不是應該是同意的舉手嗎?

同意的舉手,和不同意的舉手,天差地別。

同意的舉手,即使不舉手也有保留自己看法或者說棄權的含義。

而趙桓這一招,不同意的舉手,就有些意思了。這表示明確的反對!

李綱等人互相看了兩眼,官家這是耍賴啊!

趙英緩緩的、顫抖着把手舉了個半截,在趙桓目光的威脅下,又將手緩緩放下了。

李綱笑了笑,將手舉了起來,說道:“官家,臣不同意。”

李綱一帶頭,其他的幾位重臣終於鬆了一口氣,也都把手舉了起來。

“行了,把手放下吧。朕跟你們說道說道這內帑的事。”趙桓看着朝臣們的表現,知道這不是抖個機靈,就能把事情解決的了。

趙桓的理由依舊是那個不願意製造利益團體,不願意給大宋添加隱患的理由。

他說了很久,朝臣們的臉色開始猶豫。

顯然官家的擔心是存在的。

“不如這樣吧,官家。票號和錢莊歸了商部,讓陳沖拿去組建大宋錢莊,這臣不反對了。”

“但是這收益,就是存儲管理的財資,歸內帑所有,如何?”李綱想了個折中的法子說道。

大宋的票號和錢莊的存取錢業務,是要收管理費的,和某寶某微的手續費差不多。

但是性質不大相同。大宋的錢莊的存錢是不能用作貸款和投資,所以收益僅有保管費用。

而且某地大規模支取的時候,調運銀兩和鐵錢供此處支取,還要承擔運費和運輸的風險。

獲利有一些,但不是很多。

某寶某信,拿着錢,可沒少搞投資。

趙桓看着李綱堅持的神情,知道今天這事怕是繞不過去了。

自己找了個好宰執,可是這個宰執有時候讓人有些頭疼。

但是人是他自己選的,他硬着頭皮也得接受李綱的反對。

他笑着說道:“那今天的常朝先到這裡,陸少卿,把今天朝議的內容整理好,朕晚上要看。”

“諸位也辛苦了一上午了,下午還要忙一下,回去之後,把大宋錢莊的事,定個章程出來,大家各抒己見,明日常朝,再議此事。”

“李太宰,你留一下。朕和你有點事商量。”

李綱俯首稱是,其他幾人離開了文德殿,殿上就只剩下了李綱和陸宰兩個外廷大臣,還有內廷的趙英,以及皇帝趙桓。

連宮人都退下了。

這是當初留下的習慣,屏退左右,秘密的事秘密的說。

現在李清照接手了內廷的管理後,宮人們都安生了,但是這個習慣卻留下了。

“新計省要建,你籌備着,這事是大事,不能馬虎。”趙桓先把最重要的事說了。

新計省不是不建,而是現在不適合建。

不把貨幣問題解決了,計省建起來和過去一樣,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原來計省的立意絕對是好的,可惜執行後才發現難度太大了些。

“臣省(xing)的。”李綱俯首說道。

趙桓點頭,才說起了內帑的事,他和李綱溝通很久。

最後還是依據裡李綱的建議,票號歸商部經營,而保管費收益,歸內帑所有。

“那就這一百多家,其他票號的收益和這一百家收益區分開來。不能在多了。”趙桓無奈同意。

他說服不了李綱,因爲李綱已經預設立場,說多少次都是白說。

他需要趙桓足夠的強權。

而李綱也無法說服官家,他始終無法理解,官家爲何堅持的削減內帑。

不過兩人各退一步,一個把內帑的錢莊交給了大宋,讓大宋的監察部門監察。減少出現的蛀蟲的可能性。

一個把收益歸了內帑,算是讓官家的日子不那麼難過。

不過經過溝通,李綱多少明白了些官家此舉的目的,他笑着說道:“官家,自古以來就是這個模樣。”

“自六王畢,四海一,六合之內,皆皇帝之土,一家之天下矣。”

“現在官家的權勢和尊貴,是官家應得的。”

“若非官家臨危受命,於危難之際,救國救民,現今這天下不知道何等模樣。”

李綱最後勸了一句,離開了文德殿,他還有事要做。

趙桓看着李綱的背影,愣愣的出神,其實他和李綱的根本衝突,是理念的衝突。

在趙桓心中,大宋之天下,歸屬於大宋天下內所有百姓!不屬於自己,也不屬於趙家!

而李綱的內心,依舊是君君臣臣那一套的家天下。

趙桓從沒認爲自己這天下就是自己的。

而且他認爲這天底下最大的蛀蟲不就是自己這個皇帝嗎?

可惜的是,就是與自己配合極爲默契的李綱,都不太同意自己的理念。

趙桓陷入了沉思,難道是朕矯情了?

李綱的意思很明顯,官家明明是食物鏈頂端的老虎,非要吃草?

李綱連午飯都沒吃,他需要跟陳沖交流下,保證官家對財權的控制。

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朕旨意,劫船!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特有屬性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綱更高明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鋼鐵直男的直男表現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舊人一朝終散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奧斯卡影帝!(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朕,演視而不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九百零二章 再走天下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二百四十六章 男人的友誼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朕旨意,劫船!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八百八十三章 對情報安全的自信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二百零一章 岳飛是個敞亮人啊!(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宋皇帝的軟肋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岳飛小傳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金融工具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陰影裡的毒蛇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
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爲國攻略之離間計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線第七百六十八章 淳樸的莊稼人的勉爲其難第五百四十九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漢土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朕旨意,劫船!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八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特有屬性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綱更高明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七十八章 給員外打工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鋼鐵直男的直男表現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舊人一朝終散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奧斯卡影帝!(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之,要優雅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朕,演視而不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九百零二章 再走天下路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二百四十六章 男人的友誼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二百五十六章 籍家充國庫(爲舵主“FriedrichSH”加更!)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朕旨意,劫船!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八百八十三章 對情報安全的自信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三百一十章 趙構再議登基第二百零一章 岳飛是個敞亮人啊!(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六百七十章 大宋走入了新的良性循環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彥的三問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宋皇帝的軟肋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三百二十三章 當了*子還要立牌坊第七百六十二章 奪命追魂鉤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岳飛小傳第八百五十一章 夕陽下的海晏河清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八百七十四章 麒麟郎哪是膽慫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調王稟回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魚龍舞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遺民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金融工具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陰影裡的毒蛇第九十二章 忠奸無所謂,重要的是能幹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