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官家比李綱更高明

唐閎來到殿上之後,趙桓簡單了敘述了一下自己的設想,唐閎表示很簡單,並且產量可以做到很大,至少可以滿足御醫院調派出去的醫者使用的份額。

這讓趙桓心中那塊巨石,終於落地了幾分,而趙桓也給宗澤和韓世忠寫了書信,叮囑他們小心防範。

“鄂州知府,宋少卿,朕以爲直接流放去嶺南好了。”趙桓咬牙切齒的說道。

不是鄂州知府的瞞報,這事能鬧騰的這麼兇?

之前蘇州知府瞞着趙桓水患,那是僅僅瞞着皇帝,但是該通報汴京,讓朝廷做出處理和支援。

趙桓可以容忍這樣的潛規則,畢竟朝堂這種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地方,沒點不爲人道的規矩,實在是說不過去。

但是他不能容忍鄂州知府的隱瞞,潭州是流民起事,導致州府被攻破,潭州知府都被暴起的百姓給剁了腦袋,他也報不上來。

難道他鄂州也被攻破了?!

“臣以爲還是帶枷進京比較妥當。”宋世卿拿出了一本《大宋律》翻了翻說道。

“找到了,《卷三·尚書吏部》吏治第三十二款。“

“官家,按照大宋律,鄂州知府,爲瀆職之罪,下詔申斥乃是應有之意,可是這鄂州知府的行徑,極爲惡劣,並且造成了大規模的影響,按律帶枷革職流放嶺南。”

趙桓看着宋世卿手裡的大宋律,還真的看到了關於鄂州知府的處理辦法。

【諸食祿之官,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奪祿一季。公罪下下,並解見任,奪當年祿,追告身。公罪極惡,帶枷歸京。】

大宋律·卷三·尚書吏部,乃是脫胎於唐六典·卷二,宋隨唐制,骨還是唐骨。

這一卷,主要記錄的就是考覈官員任免、考覈以及獎懲。

而宋世卿說的第三十二款,乃是考覈。

爲官一方做父母官,一旦獲得中下以下的考評,這名官員,就會降級,罰俸一個季。若是公罪,就是下下考評!

下下評,這名官員,就會被奪去官身,流放嶺南,運氣好點皇帝想起來,還能起復用,運氣不好,就只能在嶺南建設大宋了。

公罪極其惡劣,就是帶着枷鎖進京面聖,通常意味着,砍頭。

趙桓疑惑的指着下面一條問道:“凡親、勳、翊衛皆由考第,考第之中,增減三等,這句是罪加三等的來歷嗎?”

親,就是宗親,勳,就是勳貴。這些人的考第是增減三等。

按照趙桓的理解,就是立功多加三等,犯罪就也是罪加三等。

宋世卿點頭應道:“官家,這就是臣認爲鄂州知府應該押解歸京的原因,鄂州知府趙承佑乃是趙氏宗親,他是鎮恭懿王趙元偓的第六世孫,理應罪加三等。”

趙桓一副朕聽明白了的模樣,仔細揣摩了半天,才問道:“就是按照宋少卿的說法,趙承佑因爲是宗親,才罪加三等,帶枷進京。”

“那他欺瞞瘟疫肆虐之事,居然算不上公罪極惡?”

鄂州知府因爲是宗親罪加三等才帶枷鎖進京,他原來的罪惡居然就撈了箇中下評的考覈?

這就是趙桓的問題,鄂州知府的瞞而不報,居然還算不上公罪極惡。

宋世卿疑惑的看着官家,又看了一眼趙英,仔細思量了良久,才懂了官家這個問題的含義。

他小心的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官家,水患之後常有瘟疫,不算什麼稀奇事,若非鄂州知府乃是宗親,需要罪責三等,否則頂多落一箇中下評,算不上公罪下下和公罪極惡。”

“吏部考覈,多由吏部牽頭,官家可以問問鄭少卿。”

“鄭望之。”趙桓喊了一嗓子問道。

鄭望之左右看了看,不停的給李綱打眼色,這個奏對,他不能回答!

否則自己怕是要以左腳踏入文德殿,被去官流放了!

但是李綱連看都沒看鄭望之一眼,鄭望之那道札子,戳到了官家無嗣的痛腳上,作爲一直希望大宋皇帝更加剛猛一點的太宰,他不希望看到有影響君權的存在。

皇帝越強勢,他的商改才能走的越遠。

鄭望之只好硬着頭皮,出列說道:“官家,的確如此,這私罪和公罪有很多講究,趙承佑之事,完全稱不上公罪。”

“一般都是激起民變纔算是公罪,比如已經死了的潭州知府。公罪極惡,一般都是方臘漆園起事那種規模纔算。”

趙桓點了點頭,示意鄭望之回班,他可以毫無理由的把金國使者以左腳邁入燕京給砍了。那是兩國交鋒,做的再過分,也都是爲了勝利。

但還不至於爲了點私事,就無緣無故的把鄭望之給拖出去砍了,或者去官。

鄭望之的恐懼,趙桓看得出來,他身後的人,趙桓已經完全清楚,解決的辦法,就是再生個兒子,這事急嗎?不急。

不如解決鄂州瘟疫急。

趙桓終於明白了爲什麼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評了。

大宋是個封建王朝!

以民爲本,還停留在紙面上,甚至還是孟子的學說,在儒家學說裡,都屬於末學,不爲當權者所喜。

在大宋,百姓不重要。

這就是鄂州知府只能算是中下評的原因。

而這番奏對,顯然,宋世卿略帶幾分甩鍋的操作,是完全明白了官家那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的本質。

鄭望之當然也明白,站在文德殿常朝上的人,哪個不是人精?

但是他既然拿出了那道札子,就註定沒有回頭路,只能硬着頭皮的回答了問題。

“胡元前往遼東,命宗澤前往鄂州,提舉王善爲靈官,敕加凝神殿侍宸,加封特授太素大夫,主持鄂州瘟疫之事。李邦彥、唐閎等人各司其職。”趙桓下令,讓朝臣們退下了。

李綱走了兩步,又回頭,等在了原地,看着官家說道:“官家,臣彈劾鄭少卿指斥乘輿之罪。”

“李太宰還沒走呀。”趙桓聽到了李綱說話,才發現李綱並沒有離開文德殿,坐直了身子說道:“李太宰,指斥乘輿可是重罪。”

指斥乘輿,通常指的是不尊重皇帝,指着皇帝的車駕罵,那能尊敬皇帝嘛?

李綱說的就是鄭望之那道札子之事。

“身爲臣子,非議聖上,指斥乘輿,證據確鑿,而且就在官家手裡,不治其罪,不能正視聽,明朝宇。”李綱還在堅持。

“朕不想興黨爭之禍,李太宰。”趙桓一個字一個字的說道。

李綱猛地擡起頭,盯着坐在御前的官家看了良久,才低頭誠服說道:“官家聖明,是臣思慮不周了。”

“哪裡算是什麼聖明,我大宋百年基業,都毀在了黨爭這兩個字上,朕自然要小心避免,最好的法子還是再生個皇子。這件事朕心裡有數。”趙桓一臉輕鬆的說道。

自己這副身子骨已經被系統給檢查修復妥當,生個兒子,簡單。

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一百七十三章 朕決心已定!誓於寧武共存亡!(爲“王天明真帥”加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二百零一章 岳飛是個敞亮人啊!(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九十五章 後宮紛爭起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不議和!(爲月票滿200加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七百三十二章 岳飛在城頭上做早飯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們要抓週樹人,和我魯迅有何關係?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二百九十二章 趙構自立爲吳王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七百二十章 論跡又論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們的笑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八百三十三章 赤子頑童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十章 金人夜戰猛如虎,但還是要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略懂,略懂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觀+1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界這麼大,臣想去看看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七百五十五章 官家的物資被扣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二百七十七章 蔡京和官家真是越看越像!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
第四百三十九章 顏值並不是一切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一百七十三章 朕決心已定!誓於寧武共存亡!(爲“王天明真帥”加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七百零七章 有人想讓自己挪挪地方?第二百零一章 岳飛是個敞亮人啊!(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八百九十五章 後宮紛爭起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不議和!(爲月票滿200加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七百八十一章 克烈部求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七百三十二章 岳飛在城頭上做早飯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動然拒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們要抓週樹人,和我魯迅有何關係?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網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二百九十二章 趙構自立爲吳王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七百二十章 論跡又論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運也是劫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們的笑話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五百七十章 能做大宋的狗,真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八百三十三章 赤子頑童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十章 金人夜戰猛如虎,但還是要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略懂,略懂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觀+1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界這麼大,臣想去看看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來呀,地上涼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七百五十五章 官家的物資被扣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趙構居然還有個孩子?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國帑和內帑並列第二百七十七章 蔡京和官家真是越看越像!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譴使四出,招諭海番揚聖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