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宋究竟病在哪裡?

趙桓的關中巡視工作,進展極爲順利。

到了關中,兵災帶來的影響變得微乎其微,但是關中的民衆,過的日子也就比河東路的百姓,好了那麼一點點。

蔡京把青苗法變成了高利貸,本來定好的兩分利,直接推到了四分利不說,還強制所有的百姓春耕借貸,秋收還款。

再加上地主的租子,皇糧國稅,每年沒有任何的結餘,稍微遇到不是豐年的時候,就是餓死無數的結局。

“那是在做什麼?”趙桓皺着眉,站在隴上,看着遠處的村寨。

“在摔嬰。民間養不起太多的孩子,萬一有孩子降生,能做的就是把孩子摔了。然後找個地方一扔,死老孩子的墳坡很多。官家。”趙英汗津津的說道,他感覺到了王者身上的怒氣,正在醞釀。

“朕既然已經均田,而且稅賦相比較原來的稅賦也變低了很多,三十抽一的農稅,他們承受不起嗎?爲什麼要摔嬰!”趙桓的怒氣旺盛,聲音卻較爲平淡。

趙英推了一把沈從,這怒氣總不能自己一個人承受,陪着官家巡查的還有沈從。

沈從硬着頭皮說道:“春苗剛種下,官家。他們今年沒有餘糧養奶娃。”

“朕知道了。走吧,去秦鳳府,我要見种師中和何慄。”趙桓嘆氣,踏上了車駕,向着秦鳳路而去。

趙桓目光看着關中沃土上辛勤勞作的百姓,這纔是大宋的根基,如果沒有根基,那大宋這個大樹,就只有枯死的結局。

他皺着眉看着千里沃土上的民夫,心有慼慼。

隨着趙桓的做這個皇位愈久,隨着他在宮廷之中,看到的文集越多,隨着他在系統中兌換了更多的文選資料,他才知道這大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摔嬰,不怪百姓。活都活不起時候,養個孩子更是讓孩子遭罪。

這現象應該歸罪於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不以武人爲大帥,專制一道,必以文臣爲經略,以總制之。武人爲總管,領兵馬,號將官,受節制,出入戰守,唯所指揮。

就是每一路的文臣叫經略使,總管軍政財,而武人爲總管,管理兵馬,受經略使的鉗制,出入城郭,聽從經略使的指揮。

所以种師道的永定軍路經略使的職位,大於楊宗閔的總管職位。

文臣指揮軍陣,就會有很多理想主義的操作。

當然因爲种師道本身就是文官出身,又是以武將身份復出,先建節,再成爲經略使,所以他戰陣經驗豐富,屬於文官,而不屬於武官。

這個祖宗之法是誰敲定的?

並非出自宋太祖之手,在宋太祖時期,文官和武官並沒有嚴格的區別,大家同殿爲臣,上馬安天下,下馬談治國。

這個祖宗之法的根源在宋太宗,驢車皇帝雙股中箭,大敗乃還,將門蠢蠢欲動不受控制,爲了鉗制將卒,定下的國策。

宋太祖時講究革故鼎新,皇祚初膺於景命。變家爲國。鴻恩宜被於寰區。大概就是要不斷的變革,把家天下變成國天下,不斷的變革隨着時代變化而變化。

而宋太宗玩的那套爲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紀律已定,物有所常。玩的是萬事在執行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制定好完善的制度在實行。

守內虛外,強幹弱枝也是太宗皇帝率先提出和使用。

這樣重文輕武的國策,就導致了後面的澶淵之盟中,王家擁兵二十萬,坐看宋真宗和遼聖宗在澶州打的天翻地覆不爲所動。

而澶淵之盟不光有積極意義,的確給大宋和遼國帶來了百年承平,但恰恰百年承平,武備鬆弛,成爲了北宋暴斃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澶淵之盟對皇權的削弱,史無前例的削弱。

皇帝的權柄終於從無限大,變成了國家的君王定義的一個轉變。

澶淵之盟中有一條,不引人注意,那就是是大宋與契丹結爲兄弟之國。

往來國書的擡頭都是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契丹皇帝闕下。

這是歷史上,中國皇帝第一次與他人共稱皇帝。徹底打破了中原王朝一直習慣的、一直宣傳的、理念之中根深蒂固的觀念。

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承認了對方是皇帝,那就承認了這天下是可以存在兩個皇帝,甚至多個皇帝。

這樣的變化,讓習慣了華夷之辯,習慣了以蠻夷稱呼他們的中原王朝,徹底失去了進取心。

上層因爲和平快速腐化,沒有了想要收服燕雲之志,也沒有了備戰的想法。

其根源就是皇帝都失去了一統寰宇的想法。

而澶淵之盟的第二變化,更明確了雄州拒馬河爲宋遼邊界。

在澶淵之盟之前,中國這個名詞,或者中原王朝更多的是無邊界的概念,天下有多大,朕,皇帝的疆域就有多大。

目光所及,鐵蹄踏處,皆爲漢土。

即使無法完全收爲己有,也要進行朝貢體系的羈縻,甚至直接設置羈縻都護府,來進行管理。

但是澶淵之盟之後,中原王朝第一次有了疆域之概念,第一次劃分了這就是中原王朝應有之領土。

統一了農耕區之後,其他就無所謂了。

讓中原王朝徹底從擴張走向了內斂。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皇權的極度穩固。五代十國也因此成爲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分裂時期。

這樣做的壞處就是,王朝國力衰弱時,地方同樣孱弱,很容易被人秋風掃落葉一樣覆滅。

金、元、清都是北夷入關。

秦漢唐爲前中國時代,而宋元明清成爲了後中國時代。宋朝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轉折點。

重文輕武的祖宗之法,讓新儒家從學者,徹底變成了學者加官員的二元怪物。

而君臣互相所共同承認的原則,皇帝必須與士大夫“共定國是”的原則,也讓士大夫階級,新儒家學派成爲了政治主體。

這祖宗之法的重文輕武國策,更是把皇帝鎖在了皇宮裡。

皇帝端坐在龍椅上,沉醉在一個文人不斷描繪的璀璨世界裡,不能自拔。

他們不知道這大宋到底何種模樣。

皇帝也徹底失去了進取心,養蛐蛐、鬥狗、玩女人、蹴鞠、畫畫、寫字、木工。成爲他們最擅長的事。

而皇帝,作爲中原王朝的主導,徹底失去了主導的作用。淪爲文人操控的傀儡。

趙桓這一趟河東路和關中路之行,收穫最大的就是打破了自己的固有認識,徹底知道這個世界是何種殘忍的模樣。

對大宋的主要矛盾,也理解更爲深刻。

大宋也必須,需要走出一條新的道路。【注1】

“官家秦鳳路到了,种師中種總管,還有何慄,何經略正在等着呢。”趙英打破了趙桓的沉思。

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們的笑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綱的信到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五百八十三章 東方約翰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朕就是個廢物嗎?(爲舵主“zccharles”加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評價最高的西夏王,現在姓趙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二百二十六章 廢后另立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三百三十九章 韓世忠治軍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做間的難餘易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功爵均田露出一點邊角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廢后另立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七十二章 這怎麼打?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宋皇帝失去了一些朋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評價最高的西夏王,現在姓趙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稟抓到的真正大魚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七百二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鉛從天上來第四十二章 怎麼當一名皇帝?在線等,很急。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囊錐露穎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獵朔州,敢不敢?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四百四十九章 軍卒最終的歸宿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二百八十七章 儒以禮亂法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三百五十九章 沖喜成功第一百零二章 高級生產力,砍了捨不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界這麼大,臣想去看看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江南,朕一刻都待不住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五百一十二章 要不官家哼哼兩句?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謀劃想要圍點打援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八百三十四章 出關,幹他一票!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一百四十六章 鬥蛐蛐的草葉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
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朕梭哈了,你跟嗎?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們的笑話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綱的信到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五百八十三章 東方約翰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朕就是個廢物嗎?(爲舵主“zccharles”加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評價最高的西夏王,現在姓趙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二百二十六章 廢后另立第七百零八章 都是演技派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三百三十九章 韓世忠治軍第六十六章 這小土城還意思叫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麼能不立遺囑?第七百五十九章 官家,下雪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做間的難餘易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功爵均田露出一點邊角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八百一十二章 直言上諫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二十九章 兩位歷史名人接踵而至,有點遭不住!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廢后另立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七十二章 這怎麼打?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宋皇帝失去了一些朋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評價最高的西夏王,現在姓趙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稟抓到的真正大魚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錯誤示範第七百二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鉛從天上來第四十二章 怎麼當一名皇帝?在線等,很急。第二十七章 金人南下的節點在太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過刀,茅過火!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囊錐露穎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獵朔州,敢不敢?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四百四十九章 軍卒最終的歸宿第四百零九章 昭勳閣特製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二百八十七章 儒以禮亂法第六百四十六章 朕要做吉祥物,誰都攔不住!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險的、狡詐的、惡毒的宋人皇帝(5/5)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三百五十九章 沖喜成功第一百零二章 高級生產力,砍了捨不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界這麼大,臣想去看看第七百五十七章 這天地下,萬事都得講道理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江南,朕一刻都待不住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爲了天子風範,不能罵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喊老師來了的班長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五百一十二章 要不官家哼哼兩句?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謀劃想要圍點打援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八百三十四章 出關,幹他一票!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一百四十六章 鬥蛐蛐的草葉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八百四十三章 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