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

太皇太后孟太后是大宋的又一個奇女子。

在肅王和景王謀反之事中,趙桓曾經讓程褚調查過大宋的兩宮太后,其中一個太后就是孟太后。

她的祖父是梅州防禦使、馬軍都虞候、太尉孟元,在元祐七年,孟天后被宋哲宗,也就是宋徽宗趙佶的哥哥趙煦。冊封了爲皇后。

但是趙煦登基之時剛剛十歲,他的祖母高太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整整八年,高太后是極端的保守派,反對一切變法和新政。

而宋哲宗趙煦從十歲到十八歲這八年,在朝堂和宮內,都是高太后的牽線木偶。

在高太后死後,宋哲宗正式親政,積怨已深的他,開始了瘋狂反撲,將保守派一擼到底。

和保守派一起被貶斥的同樣還有孟皇后。

因爲孟皇后,同樣是乘着高太后和向太后的東風,執掌中宮,宋哲宗親政,自然令其離開了中宮。

孟太后因此被貶,被安置在了廢妃、嬪出家所居的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衝真”。

元符三年,宋哲宗駕崩,元祐黨人以向太后爲首,再次擡頭,而孟皇后再次被擡舉成爲了太后,從瑤華宮中,搬到了汴京皇宮成爲了高高在上的太后。

但是向太后僅僅在九個月之後,就病逝,趙佶立刻親政,以元祐黨人碑爲導火索,重用蔡京等新黨。

孟太后受此牽連,再次被趕出了汴京皇宮,再次居住在了瑤華宮。

而後金人南下,宋徽宗趙佶膽怯無能準備禪讓南幸,重新把孟太后這尊牌坊請了出來,立於宮中,安撫舊黨。

但趙佶走的太過匆忙,孟太后還沒有搬到汴京皇宮,她居住的瑤華宮就失火了,移居延甯宮沒兩天,後延甯宮又失火了。

當時局勢動盪,京城被圍,太原隨時有城破的危險,孟太后遂出宮居住相國寺前之私宅之中。

這就是爲何趙桓從來沒見過孟太后本人的原因。

之後趙桓親征之後,宋徽宗二十六子逃離汴京,孟皇后直接從相國寺的私宅離開了汴京,前往了廬山修養。

這一修養就是四年,趙桓南征北戰經營了四年,孟太后是元祐黨人的舊人推出的代表人物,自然也經營了四年。

趙佶南幸挖的坑,現在需要趙桓來填。

“陛下呀,老拙也不知道當初蓋了多少章,當時寫了多少份詔書,哪裡知道還有孟皇后起復之事,這,這可如何是好呀。”趙佶做側位,臉色極爲惶恐的說道。

他當初南幸匆忙,急匆匆的壓根都不知道簽了多少詔書,戳了多少個大璽,他連把孟太后復爲太后的詔書都沒細看。

趙桓看着趙佶狗肉不上桌的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還以爲趙佶完全知道對手是誰,才躲在艮嶽宮裡不敢動彈,沒想到只是聞到了點味兒,直接就慫的自我禁足。

這讓趙桓想到了縮頭烏龜這四個字。

“老拙昨日吃的有些多了,略微有些腹脹,身體不適,能不能暫且回艮嶽?”趙佶看着不言語的趙桓,一陣心虛,甚至動了開溜的心思。

嗯?

趙桓沉默,縮頭烏龜是不是有點擡舉他了?

家宴,參加的都是大宋宗親,當然也分遠近,現在宴樓上的人,多數都是趙佶的兄弟和他的子嗣。

這自然也包括趙桓,他是皇帝,坐在主位上,但是他旁側還有一個座位。

趙桓知道那是誰的坐位,並不是朱璉要坐這裡,朱璉乃是貴妃,不是皇后,她一天不是皇后,就一天不能坐在主位之側。

這座位是孟太后的座位。

人,早就到齊了。

趙桓不大喜歡這種家宴,次次缺席,這次由內侍省牽頭,組的這局家宴,一說皇帝要到,這些親王郡王跑的比誰都快,衝到了這宴樓之內。

唯獨少了孟太后,所有人眼巴巴的都在等着孟天后過來。

“上皇還是以身體爲重,平日多以休養爲主,讓御醫院的太醫過去給上皇看看。”趙桓同意了趙佶的說法,並且准許了他臨陣脫逃的把戲。

“趙英,宴都準備好了嗎?”趙桓皮笑肉不笑的問道。

這次以孟太后爲首的舊黨再次捲土重來,並且手裡攥着大宋朝大半壁江山的臣子,來勢洶洶。

趙英小聲的說道:“都是從西華門外的尚膳樓傳過來的菜,只等太后到了,就能開席。”

“需要從宮外傳菜嗎?”趙桓手裡拿着种師道的種家遺錄忽然一停。

趙英搖頭說道:“自大官家回了京之後,出了文華樓鬧鬼那檔子事,沒抓到鬼之前,這御膳局的飯菜食材,臣實在是有些不大放心。”

“已經有幾個試菜的宦人死了。”

趙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坐直了身子,點頭說道:“那就從尚膳樓傳菜。你爲什麼不報?”

趙桓知道局勢緊張,舊黨反撲的厲害,但是他從來沒想到,這宮裡,趙英的內侍省,都死了幾個試菜宦人的地步。

“御膳局有人壓着這件事,臣也就是今天才知道死了人,官家歸京吃的第一口就是尚膳樓傳的菜。”趙英擦了擦額頭的汗。

若非鬧鬼讓趙英長了個心眼,試菜死掉的,怕就不是內侍省的閹人,而是他趙英自己了。

趙桓點了點頭,用力的搓了搓面龐。

孟太后來了。

孟天后戴龍鳳珠翠冠、身着五彩翟紋袍,領、袖、裾都紅色雲龍紋樣的鑲緣,腰飾深青蔽膝,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等飾物,下穿青襪青舄,坐在八人擡着的軟轎上。

由遠及近。

她的身前身後僕從雲集,人還未到,傳聲的宦官,已經從福寧宮傳到了這宴樓之內。

曹嫺在趙桓前往燕京之前安排她居住在福寧宮內,之後沒過幾天,她就再次被迫搬到了【清雅別緻】的小樓之內。

騰空的福寧宮自然是給了這位太皇天后。

“趙英,你瞧瞧,你瞧瞧,人家這出行,前後光僕從就數十人,大攆、華蓋,人家那八人擡的大攆上,還掛着鳥籠子呢。這是什麼?這就是尊貴典雅。”

“朕天天出個門,四匹馬拉個唐朝留下的改裝車,就完事了,學着點!”趙桓笑着對趙英說道。

第七百九十七章 官家之憂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七十章 惹禍上身的白象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七十八章 蔡京病死潭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錢好燙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四百三十章 鞏義皇陵的誓言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十八章 要在汴京城吃晚飯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九百一十二章 大結局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五十八章 老是被動挨打,是贏不了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八百六十九章 塘口的大趨勢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五百八十三章 東方約翰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岳飛小傳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四百一十章 韓世忠的眼疾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七百七十章 惹禍上身的白象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
第七百九十七章 官家之憂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七十章 惹禍上身的白象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三章 神器帝位 有德者居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六百三十八章 官家到底在整什麼幺蛾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五百零六章 自然之怒,衆生平等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稅改制的閉環,讓李綱很爲難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七十八章 蔡京病死潭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宮局和四司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報枉爲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這錢好燙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九章 躲過了初一,還躲過了十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四百三十章 鞏義皇陵的誓言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歲月靜好之後的負重前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十八章 要在汴京城吃晚飯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九百一十二章 大結局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糾結!第五十八章 老是被動挨打,是贏不了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線告急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四百三十四章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六百三十一章 肅王府的中廳,有些可怕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將第八百六十九章 塘口的大趨勢第一百九十一章我在遙望,月亮之上!(1/5)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五百八十三章 東方約翰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岳飛小傳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四百一十章 韓世忠的眼疾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七百七十章 惹禍上身的白象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六百九十七章 牽朕的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