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

大宋老趙家這強本弱枝的國策,趙桓可以理解一點點,但是這把晉陽毀掉,怎麼看都有點頭疼砍腳的失智。

在燕雲十六州不在手中之時,毀掉晉陽,大宋拿天靈蓋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嗎?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生,少算不勝,而況不算乎?

趙桓想到了前些日看到的這句話,乃是武聖孫臏所言。

這趙光義算是太膨脹了,未有燕雲,先毀晉陽,以爲自己能拿下燕雲十六州,未曾想被孤兒寡母的遼國蕭皇后,給打的狼狽而逃。

雙股中箭,得名驢車皇帝。

這次憑着太原城軍民一心和种師中的支援,算是勉強守住了太原城,但是下次呢?

再修一座像晉陽古城那樣的大城?可是,修一座大城要多少錢?

趙桓有些頭疼。

他只知道當時李治和武則天修大明宮的時候,把京官的俸祿都給停了。

而這晉陽古城週四十里,十里之城,面積約爲二十五平方公里。

大約爲兩千五百萬平方米。是明清皇宮紫禁城的三百四十七倍之多!

雖然不是皇宮,不用那麼考究,可是一座大城,需要千年沉澱,趙桓哪有千年時光去再建?

趙桓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重現晉陽當初的輝煌,那個週四十里,二十道城門的晉陽,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殘垣斷壁和夯土,就出現在他的面前,告訴他,當初的晉陽城多麼宏偉。

一千年河東的晉陽城,一千年河西的太原城。

趙桓已經走過了晉陽,終於來到了這個大宋的北大門,太原城。

入目就是一座極小極小的城郭,周十里,小土城一個。

太原城原來就不足十米的土城牆被毀的差不多了。

串樓依在,雁翅臺上的投石機依然有人在看守着,太原城民有些怕了,即使雁門關已經回到了宋人之手,並且由天子親軍親事官把守。

但是太原城民還是相信自己這高大的雁翅臺上的投石機。

禁軍的馬軍前往太原城通傳種師中,天子到了太原城。

這只是個通傳的儀式而已,表示官家這個天子,尊重這個河東路的率臣,事實上种師中早就知道官家到了晉中,一早就準備好了迎接聖駕。

趙桓進城前,先看到的是串樓下的累累白骨,和掛在穿樓上的一具具屍體。無數烏鴉盤旋着串樓之上,看到禁軍大隊人馬,也未曾飛起。

還有那堆積如山的木料,都是被毀掉的串樓,還有護城河上的被填平,河道里被碎冰凍住的屍首。

趙桓好似看到了太原城軍民在守衛太原城時,那種決絕。

彷彿無數的契丹奴金人不斷的衝擊着串樓,而太原城軍卒奮死應敵的場景,嘶吼聲喊殺聲似乎就在耳邊經久不絕一般。

這是幻覺,趙桓沒來到大宋之時,就是承平已久的盛世,人們豐衣足食,爲了些許雞毛蒜皮沒小事吵個沒完沒了。

何曾見過如此陣仗?他勉強維持住了身形,他知道那都是幻覺,但是他必須頂住這種戰陣對他衝擊。

亂世,就是如此模樣啊!

禁軍大隊人馬緩緩入城,城中四處都是被投石機石塊砸爛的模樣,還有爲了修建雁翅臺上的投石機,被拆毀的民房,連太守府都被拆的一乾二淨。

真正的油盡燈枯的太原城,居然守住了這座城池,簡直不可思議。

再難也要重建太原啊!否則怎麼對得起太原城的軍民?

毀家紆難。

這四個字突兀的出現在了趙桓的面前,久久不去。

也不是种師中沒有眼色,天子親至,爲什麼不將屍體殘垣斷壁清理一下?

這種基本迎接天子巡查的手法,种師中爲官已久,安能不知?

實在是太原城內遍地都是事,而太原城外,岳飛據雁門關,抵抗着還想奪回雁門關的金兵。

而他還需要防備完顏宗翰繞道再襲太原,這些事都忙不過來,面子工程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來。

所以,在趙桓面前,就是一片狼藉的模樣。

他端坐在城門口,手中端着當初官家賜下的魚符和旌旗,這是表示率臣交回兵權。

畢竟天子已至。

趙桓深知自己不是軍事天才,瞎指揮反而給大軍帶來困擾,讓种師中將率臣虎符和旌旗大印一併交給了种師道。

自現在起,河東路率臣變更爲了种師道。

反正是兄弟倆,种師道只能坐在轉椅上,這河東路的軍事,還是种師中去做。

“臣惶恐,未經官家准許,擅自矯詔,大金吊伐錄之事,還請官家降罪。”种師中請罪,這事就是矯詔。

趙桓搖了搖頭,這等小事,他才懶得計較,自己當初給了耶律大石一張地圖,种師中做的事,是在補充他的計劃而已。

“情勢急迫,種帥言重了。趙英,頒旨吧。”

太原城總要撫卹,大宋將士也要加官進爵,否則誰會跟他這個皇帝幹?

“朕慶登儲,安享泰寧之祉,晉陽乃吾漢人之聖地,晉陽之禍,事出太宗。”聖旨的開頭第一句,先把罪名按在了驢車皇帝的頭上。

“以違天拒命,烈火焚城,復引晉、汾之水,盡毀之,毀晉陽,自廢武功,修大小丁字街近九百於道,謀釘龍脈,以破不祥之兆,亙古奇聞,何其荒誕。”

趙桓這一句,讓聽宣的太原城民,心頭觸動極大,要是當初的圍四十里的大城,守城還能如此慘烈?

趙桓也是無奈之舉,這要是不清算驢車皇帝的罪惡,怎麼安撫得了太原城以及河東路之民?

罵自己祖宗的事,趙桓毫無壓力,反正他又不是驢車皇帝的後人。

“李嗣本、耿守忠二人罔顧聖命,投敵叛國,隆德府義勝軍,望風而降,具言中國虛實。反戈一擊,金人如入無人之境,直趨太原。童貫及臨事乃蓄縮畏懾,奉頭鼠竄,夜開太原門而出,日馳數百里赴闕,人心亥散。太原城危在旦夕。”

趙英陰陽頓挫的聲音再次響起。

隆德府義勝軍在李嗣本、耿守忠兩人的率領下,投降了金人,還把太原城的虛實堪輿圖告訴了完顏宗翰。

而當時的宣撫使童貫,率領捷勝軍直接一天跑了數百里,跑回了汴京,太原城人心渙散,太原城危在旦夕。

种師道和种師中心中無不駭然,這是要將這三個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啊!

人還沒死,已經被蓋棺定論。

趙桓沒有怪罪張孝純投敵的想法,完全是因爲當時的太原守軍已經先人一步投降了!

宣撫使童貫帶着剩下的主力逃跑了!

這張孝純一個純粹的文人,你指望他能做什麼?

守住太原的正規軍只有那死的所剩無幾的三千捷勝軍,還有太原的百姓!

他必須給太原百姓一個交待。

第二百七十七章 蔡京和官家真是越看越像!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東路的三道防線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感謝信(結尾有爆更計劃)第三百五十八章 給官家沖沖喜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八百四十五章 瞪一眼就懷上了?第五百六十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原子彈!(爲舵主“小走狗1”加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二章 三個皇帝同臺競技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十二章 反情報體系系統建設第一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六百六十一章 高麗提督乾的太好!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四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測的策論!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第三百三十九章 韓世忠治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八百九十七章 名曰皇權的挖掘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裡的鍘刀,閒不住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六百六十二章 高麗提督的【最後】一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六百六十一章 高麗提督乾的太好!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肥美的蛋糕,該怎麼分?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唐納德·桓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三百四十三章 趙構連夜扛着船跑的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
第二百七十七章 蔡京和官家真是越看越像!第八百三十五章 無恥之尤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意喧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東路的三道防線第四十八章 一個普通人的解決方案感謝信(結尾有爆更計劃)第三百五十八章 給官家沖沖喜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二百零二章 勇義冢的忠魂銘(均訂滿200,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一份臣構言?!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四十三章 我要當個好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八百四十五章 瞪一眼就懷上了?第五百六十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宋原子彈!(爲舵主“小走狗1”加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武皇開邊意未已,邊亭流血成海水!第二章 三個皇帝同臺競技第三百五十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趙構了!第十二章 反情報體系系統建設第一人第七百七十三章 以身飼蟲胡不歸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第六百一十五章 錦州生門第六百六十一章 高麗提督乾的太好!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廚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六十章 今日讓你病,明日要你命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承佑換王稟,成不?第四十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測的策論!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第三百三十九章 韓世忠治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勝天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七百九十四章 要不,再放放血?第八百九十七章 名曰皇權的挖掘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六百二十四章 留辮不留頭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裡的鍘刀,閒不住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六百六十二章 高麗提督的【最後】一天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貿的潛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權臣!這兩個字怎麼寫?第九十四章 將門有將,相門無相,真正的大宋格局!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六百六十一章 高麗提督乾的太好!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肥美的蛋糕,該怎麼分?第九十章 從前有個太監很厲害第五百六十五章 兀格啊,時代變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唐納德·桓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三百四十三章 趙構連夜扛着船跑的第七章 大宋軍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樑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四十九章 有仙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悶聲才能發大財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官家是個仁善的人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麼表現能表現的很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