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

那個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對任何人都寬仁無比的大宋皇帝,居然還有着如此不聞人知的一幕?!

鼠疫之事,乃是機密中的機密,朝堂中知道的一隻手都數的過來,無外乎种師道、趙桓、趙英和李綱四人了。

就連沈從都不知道有鼠疫這檔子事,趙桓留下鼠疫的後手,都是交給趙英直接督辦。

李清照用力的攥着手中的紙張,那個頑劣子一點都不知道憐惜自己!做出如此決定,是打算了好了要戰死在雲中路或者河東路嗎!!

值得嗎?

李清照皺着眉想了很久,才確定了,當時的趙桓賭命的做法,非常值得。

當時那種境遇,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哪裡來的大宋新生?

李清照插着手,想了很久才點頭說道:“李太宰說的有理,那就暫時瞞着他吧。”

李綱將手中的茶盞說道:“這天下的百姓其實可以分爲士、農、工、商。”

“士就是官吏,農就是普天之下的辛勤耕耘土地的農民,他們保證了大宋的糧食。工匠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而商,通常情況下指的商賈。”

“在官家心裡,這農就是這造茶盞的陶土,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農民。”

“沒有了農,就沒有糧食,沒有兵源,一切的一切都將化爲烏有。在某看來,官家如此的認知,極爲正確。”

李清照笑盈盈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茶盞,這就是趙桓和大宋其他皇帝最大的不同。

自己那個頑劣子,始終心繫天下百姓,不管到哪一步,李清照都不認爲自己男人會失敗的理由,就是如此。

而農民是什麼?

是一切的基礎,他們之中會產生新的士,新的工,新的商。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兵源。

有了兵,有了武器,纔會有一切。

用趙桓自己的話說,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弓弦籠罩之地,就是大宋之土。

這種全新的認知和孟子的君爲輕,社稷爲重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又超脫於孟子。

這就是李清照最喜歡趙桓的一點,身處高位,飛在雲端之上,卻又能看到一切困難,也願意看到一切的苦難。

哪個皇帝能夠做到?

“而現在這商賈,就是茶杯。”李綱將茶蓋打開,苦笑着說道:“你看這中的茶水,茶葉不都是商賈週轉天下所掙下的利潤嗎?也是支撐着我大宋開邊拓土最大的財政收入。”

“你是說油水吧。”李清照笑着說道。

她看着茶水和茶葉,這就是讓人想不通的地方。

明明天下就這麼多的貨物,但是經過商賈的來回倒騰,居然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

並且反過來讓天下生產更多的貨物,進一步的促進大宋的繁榮。

“天下之物皆有定數,可偏偏這商賈就這麼古怪,他們難不成還能造物不成?明明商賈不事生產。”李綱也是連連搖頭,這是大宋這一百多年來的一個讓人奇怪的話題,從來沒有聖賢書教他們爲何如此。

但是事實就擺在面前,繁榮的商貿,帶來了極大的財政收入,而這些收入,還是當初商稅撲買制的情況下,收上來的稅賦。

以後只會越來越多,並且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李綱繼續說道:“長期以往下去,恐怕用不了幾十年,天下商賈縱橫天下,商稅怕是要達到前所未有之數,說不定等到哪一天,就沒有農稅了。”

“我當初問過官家這事,官家說這是在集中生產力的優勢。雲裡霧裡,看不懂。”

李清照嘆氣的說道:“這次邸店商賈聯合的抵制低價軍糧之事,處理失當,對我大宋不利,對官家的政策不利。李太宰你覺得應該怎麼處理?”

趙桓在津口建大船之事,衆所周知,甚至親自到津口視察船塢,並且和萬國商賈見了個面,雖有個冒充粟特人之事,讓萬國商貿展,出現了些許瑕疵。

但官家鼓勵商貿的信號,對大宋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眼下邸店糧商聯合抵制低價軍糧之事,是一個極爲棘手的事。

李綱笑着說道:“官家前段時間讓刑部制定軍婚法時,採用了聽證一例。某以爲是個好主意,此次邸店商賈鬧事,正是試試這聽證一事,能不能廣而行之。”

“那就麻煩李太宰了。”李清照點頭,這也是她心裡的一個想法。

李綱站了起來說道:“官家在前面撫軍,我們在後方就是專門做這些事而已,談不上麻煩和辛苦。天色不早了,我這就去安排,儘快解決此事。”

李綱離開匯英閣的時候,臉色變得有些陰沉。

此次商賈聯合抵制低價軍糧之事,不僅僅是商賈的問題,肯定有些官員在其中渾水摸魚,欺上瞞下!

一切國事皆吏治,是李綱處理國事之中摸到的一個竅門。

大宋糧草的調運,是一種名爲糧引的形式存在。

汴京存有糧草若干,需要運往前線。

而燕京的糧商,需要將糧草調運到汴京,這個時候只要將糧草調運到燕京府的轉運司,就可以得到錢引,到汴京取運販賣。

這種轉運的方式大大的增加了百姓的便利性,同樣節省了大宋軍糧調運的消耗。

而這個轉運的方法的發明人,正是現在的中書舍人陸宰。

戰事吃緊的時候,陸宰就拿着從錢引裡得到的思路,找到了官家,得到了官家一切以保證糧草供給的要求之後,大膽施爲,效果還不錯。

但是現在糧引,肯定是出了什麼朝堂大臣們,不知道的岔子,才導致了“低價”這兩個字的出現。

“幹活的時候一個個看不到人,爲國赴難的時候,找不到人,找撈錢的門道的時候,倒是一等一的好手啊。”李綱看着月色,急匆匆的趕往了陸宰的府上。

他需要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麼事,讓一直非常穩定和爲國肯散家財的大宋商賈,不得不走上這樣一條道路。

在官家御駕親征的時候,搞出這樣的事,其背後一定有人攛掇!而且還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

陸宰是中書舍人兼轉運使,這個交通部的部長,深夜依舊在看着手中的札子,聽到李綱登門的時候,親自迎進了家門之後,說道:“某知道李太宰要問什麼,李太宰且看這個。”

“這是邸店一等商賈寫的書信,就連他們都遭到了毒手,快要撐不下去了。”

李綱拿起札子說道:“那可是邸店一等商賈,一定糧商都扛不住了,那些小商賈們,豈不是更難?”

札子裡的內容讓李綱非常疑惑,他以爲的邸店一等商賈應該是家財萬萬貫,良田千頃,門客僕從數千。

可是這些糧商哭窮的札子,讓李綱有些摸不到頭腦。

“這些都是真的嗎?”李綱將札子放下,沉重的問道。

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三百九十三章 那便一去不返!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東路的三道防線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七百三十四章 褪了毛的符節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四百八十八章 保州六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界這麼大,臣想去看看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八十二章 決勝局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貫自縊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直鉤釣魚,失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前車之師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了金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開玩笑!第五百一十四章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六十九章 塘口的大趨勢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五百二十二章 強扭的瓜,它不甜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一百四十五章 種二忽悠上線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七百二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鉛從天上來第七百六十三章 自然之下,人人平等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八百四十五章 瞪一眼就懷上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八百四十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七百五十四章 綏靖,救不了大宋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六百九十五章 曾經的榮耀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貿行軍監察司
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三百九十三章 那便一去不返!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東路的三道防線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義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二百八十章 留宿延福宮之滁州西澗第四百零一章 虛張聲勢和金國公主第七百三十四章 褪了毛的符節第七百三十九章 鷹嘴兜鍪第四百八十八章 保州六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世界這麼大,臣想去看看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八十二章 決勝局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貫自縊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直鉤釣魚,失敗。第八百三十一章 前車之師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了金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第八百一十三章 大宋官家哄人的手段,十分枯燥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八十七章 這個王喆很有料!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開玩笑!第五百一十四章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五百二十章 域外戰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六十九章 塘口的大趨勢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五百二十二章 強扭的瓜,它不甜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一百四十五章 種二忽悠上線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五百零五章 氨水第七百二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鉛從天上來第七百六十三章 自然之下,人人平等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八百四十五章 瞪一眼就懷上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奉命造反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四十六章 決勝戰車再升級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六百七十四章 憶往昔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爲什麼不投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子的鷹鵰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獻府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鄰家有女極爲聰盈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師師再進京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五百七十九章 渣男之名,從東到西,無人不曉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豬隊友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九百一十章 關於生存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八百四十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五百二十三章 鉤直餌鹹,離水三尺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應該更狠點第七百五十四章 綏靖,救不了大宋第八百二十六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大忽悠上線第六百九十五章 曾經的榮耀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貿行軍監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