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

汴京。皇城,後苑。

皇帝趙禎看似精神仍舊不那麼好,卻以比韓琦更傻的方式扛着一隻燧發槍。

槍是精品槍,僅僅是木質槍把的用料、工藝、雕刻,就無處不顯匠心。

聽說開槍之前要擼1管,這叫前戲和預熱。

汗,所謂的聽人說系列,這條槍正是大雱轉增給韓琦,韓琦爲了給河東買槍背書,於是轉送來京城給皇帝嚐鮮。如此反覆轉手,也不知道他們聽誰說的“開槍之前要先擼1管”。

於是現在,老趙拿着抹布不聽的擦拭。

又長了一歲的福康帝姬在旁邊興奮的看着皇爸爸表演。

見周圍的人不明覺厲。現在龍傲天心態的老趙就更得意了,一邊擦槍一邊笑道,“這乃是王雱研發打造的,他送給了韓琦。韓琦有孝心,以八百里加緊送來京城給朕,叫做燧發槍,聽說無比神奇,能顛覆現有戰爭方式,依照說明書研究許久,今日朕乃是第一次試射,希望能有效果吧。”

福康帝姬好奇的道:“爲何不是大雱直接送給您?”

趙禎道:“這小孩不走尋常路,朕護着他,因他拉的仇恨已經很大了。所以這事上他很聰明,若他直接送給朕,便又會是老夫子們口裡的‘胡鬧’,他們都會說朕糊塗陪着小孩玩物喪志。但韓琦認可後送來,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少頃後,把前方的人員清空了,老趙在二百步外的距離對着假山石開火。

碰的一陣煙火,把全部人嚇的跳起來。真沒想到動靜還蠻大的。

開槍的老趙自己則嚇得扔了槍就跑,然後驚恐的看着落在地上的燧發槍。

前方則是沙石飛揚稀里嘩啦的,假山石被燧發槍近距離轟缺了一塊。

“陛下之威武光芒,照耀着大宋!”

老陳當即笑着拍馬匹,其實他自身倒未必覺得有多厲害,老陳自問扔個石頭過去也能造成比這還大的破壞。

現在的皇帝總體像個熊孩子,卻見識仍舊有,得意非凡的捻着鬍鬚,等着旁邊的人拍完馬匹後才又讚歎道:“實在沒預料到小孩此番打造的東西非凡如斯?我大宋不缺乏創新和神童,但在朕看來,做的最好的是王雱了。韓琦對朕說,不要鄙視燧發槍的威力不如神臂弩,但因爲門檻低,培訓軍士容易,價格便宜到恐怖。韓琦親口告訴朕,這個東西的採購價格只是神臂弩的四十分之一。”

“什麼!”

“什麼什麼……”

周圍的人全都震驚了,這不是在做夢吧?

在這裡的人除了來湊熱鬧的福康帝姬外,都是皇城司的人,都是內行。用慣了神臂弩的他們,的確認爲燧發槍的威力也僅僅是夠用,但如果真的獲得代價低,那顯然就是一種顛覆。

“老僕斗膽請問陛下,這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幾何?”老陳問道。

關於這個趙禎還真不知道,於是看向了狄青。因爲之前是交給狄青測試的。

狄青道:“聽韓琦相公說這把槍乃是特製精品,射程已大幅超越了西夏版神臂弩達六百步以上,不過量產版的達不到,只得四百五十步。不考慮拋射方式的話,的確也剛巧超過了我大宋神臂弩的射程。”

言下意量產版的性能差距還較大,而且箭只就是用來拋射的,所以總體上還是不如神臂弩。

到此一來,皇城司的隨員,以及皇帝又有些失落的心態,覺得不太完美。

不過狄青真是軍事天才,這裡的人當中只有他最理解王雱的思路,又抱拳道:“陛下明見,燧發槍的確不完美,不過它最大特點是顛覆戰爭規則,神臂弩太少,而長工手的訓練太難,就以臣的心得,合格長弓手沒兩年是練不出來的,且訓練代價太高,合格箭只的造價非常不低。所以小王大人這項革新,對我大宋意義重大。就以臣久經戰陣的經驗來說,對於一般人,戰場最大的困難在於心理壓力。需要真刀真槍面對面廝殺流血,這個心理過程對大多數人是難點,只有極少數存活下來的老兵能慢慢適應,於是縱觀歷史戰爭,往往克服了心理障礙的勇敢軍隊,只要不犯明顯的戰略錯誤,通常都戰無不勝。”

這方面狄青絕對有發言資格,因爲他真是身先士卒拼殺過無數次的,說服力強,以至於其他人不怎麼懂,只得頻頻點頭。

狄青接着道:“燧發槍的用意不在威力,而是能給普通軍士心理安慰,讓他們避開刀刀見血的概念進行遠程打擊。所以臣敢說,假如真能大量裝備,的確能大幅改善我大宋非精銳部隊士氣軍心不足的狀況。”

頓了頓狄青又道:“當年宋夏之戰,張方平相公就有過名言,素質不過關的士兵越多越是反作用。事實證明是真的,大多數營養不良的農家子弟被迫拿起兵刀,在恐懼到極限的條件下且訓練不足,還要上陣,面對真刀真槍,死的人一多就有人想退,如此就形成趨勢,負面情緒像瘟疫一樣的在軍中傳播,相反困住了能戰精銳的手腳。於是臣認爲戰爭的問題首要在精兵,且首戰非常之關鍵,需要有絕對精銳贏得首戰後,後面的隊伍纔好帶。這就是臣當時放着兩萬天武軍不用,只以八百精騎突擊崑崙關之戰術用意。”

狄青就是八百精騎在崑崙關大捷了,這是事實,大家只能接受。

趙禎也聽出了些感覺,點頭道:“接着說。”

然而狄青也差不多說完了,總結道:“就以臣的經驗看,張方平相公在理論層面上提出了大家不願意面對的戰爭本質,而王雱則以燧發槍,實際解決了張方平相公當時提出的問題。”

狄青這麼添油加醋的吹捧了一番,龍傲天心態的皇帝越發覺得YY了,感覺真不是蓋的,朕啓用張方平又擡舉王雱真是神來之筆啊,誰說朕一味包庇縱容、不會用人的?

到此皇帝也不好意思太過表揚小孩,轉而捻着鬍鬚道:“朕就說了嘛,張方平真是我大宋肱骨之臣,朕當年力排衆議啓用他是有原因的。他們卻總是不理解朕,認爲朕耍性子縱容。前些日子他們揪着一些張方平的小錯誤愣是不鬆手,讓朕下不來臺,比包拯當年還可惡,最後逼得張方平不得已下遞交辭呈。”

陳總管岔開道:“既是如狄帥說的這般神奇,這東西應當大量裝備啊。”

然而說的容易,這纔是真正的政治問題,甚至就是公然的變法。

涉及的問題和既得利益者實在太多,趙禎有這個心思,卻一想就頭大,精力不繼都不說了,實在沒勇氣在這大病後身體不好的時候走這路了。

燧發槍並非沒毛病,毛病是一大堆,要找真能找出來不少來,幹這種事文人總是很厲害,天神都能被他們找出毛病來的。

一但被找出來的毛病過多,傳統軍備供應商的推波助瀾下,那要從軍事上就弄出不少問題來。

有一點趙禎並沒糊塗,韓琦富弼之所以喜歡殺軍官是有原因的。大宋很大一羣中高級將領他們不關心戰力,也不關心武器性能,簡單說就是哪些軍備帶給他們的利益大,他們就叫嚷着有用,就接收。其他的則拒絕。

當年真正懂軍伍的狄青夾戰功上任樞密副使,僅僅只提及了“大宋不需要過度依賴騎兵和神臂弩”,那幾乎就是人人喊打的局面。當時歐陽修叫的最兇,但他只不過是個被人利用了的噴子而已。

張方平也跳出來抽過狄青。那也不過是張方平認爲狄青政治不正確,在大宋根深蒂固的風氣已經養成後、國朝處於內憂外患強敵在側時期,不宜大動軍制。不代表老張覺得狄青說的錯。

考慮到此,近段時間以來看到王雱從基層不宣傳的逆向變法方式,皇帝認爲是有些效果的,現在王雱的抗風險能力還太弱,聲望不夠,張方平都被他們給咬下去了。

而燧發槍也只是研發初期,毛病還太多,產能遠遠不足。這個時候根本沒能力顛覆軍制、若提前去宣揚了讓那些軍閥官僚提前反彈,那就是傻子行爲。

從這裡說,趙禎在心裡爲王雱喊一聲贊,小孩甚至就沒在撫寧縣外宣傳過這東西。然後他很巧妙的避嫌、爲了不被人彈劾“私造秘密武器”,小孩不宣傳卻把這東西給了韓琦,韓琦這人麼,討厭他的人一堆。但是絕不會有人說他“意圖不軌”。然後韓琦還把首槍送來,讓皇帝提前知道了這些事心中有數。

這樣一來就做的很完美,在朕心中有數的同時,撫寧縣與河東不宣傳,卻作爲試點從底層展開這項變革。由此一來,在燧發槍並不違反大宋律的情況下就簡單多了,不會成爲政治問題在一開始就遭遇那羣人的集火。

雜音肯定會有,但那並非全國性問題,且韓琦和王雱被人指責諸如“亂搞、闖禍”什麼的已經習以爲常。大宋那些猶如白紙一張純潔的老夫子不能被說,但這兩劣跡斑斕的貨色,被人告一下也真的不那麼重要。

加之韓琦這人其他不會幹,就會殺軍官搞威懾,於是理論上燧發槍不違背大宋律的情況下,還真的只能在河東軍系中推行這個變革,纔是阻力最小的試點地區。這事乃天作之合,只有韓琦能震得住,又願意拉這樣的仇恨。

換其他官僚麼,就猶如狄青口裡的“沒士氣的新兵”了,他哪怕是忠心耿耿想做事的人,不過一但有阻力會得罪人,也就寧願觀望等待大氣候。但是趙禎無比清楚,誰都不去做,誰都在等大氣候的時候,就永遠不會有所謂的大氣候。

這就是大宋的病根。

河東在政治上有韓琦坐鎮,又是個滿身污點不怕被人戳脊梁骨的人,軍事上河東也就成爲最佳的改革試點地區。因爲衆所周知,內地南方是保守派和腐儒的大本營,局勢最複雜,思維最是保守。陝西與河北的話,一個直面西夏,一個直面遼國,輕易的改革動搖軍心、顛覆原有防守方式後,一但出了問題那真是誰都付不了責任。

於是想到這裡趙禎心情大好,真的是運氣,不論地區以及所涉及的人員,還是變革的最佳的試點區,失敗了滅火不會太困難,不過一但成功,當有朝一日真的有顛覆,依靠河東軍系以及神童的撫寧新軍,就能扛住大宋東西兩線邊患,那麼真正對傳統軍制釜底抽薪的時候就到了。

要改革永遠沒有秘訣,必須能不依賴以往的東西。這就是小孩一直再說的自力更生。

趙大叔沒什麼執行力,號稱多謀少斷,但就是愛想,還喜歡往好處想。於是自己忽悠自己,想到這裡無比的雞血,哪怕韓琦和王雱自身沒那麼多用意,就是不停的試錯,做着做着就成這局勢了,趙大叔卻也認爲是天作之合,非常滿意自己的“用人謀略”。

“從始至終,朕的方式和判斷一直無錯。”

到此老趙昂頭挺胸的宣佈:“關於小孩撫寧縣以及河東韓琦的動作,朕知道了就行,無需刻意宣傳,也無需刻意保密。就當做正常會發生的事對待就行。”

狄青和陳總管急忙躬身表示明白。

老趙感覺累了,離開前道:“傳朕旨意,加王雱官銜正八品給事郎、加樞密院編修事官。另外王雱這傢伙最喜歡搗鼓新事務,喜歡研發,爲了免除他後顧之憂,朕特賜他皇家制造牌子,讓他可以全力搞發明。”言罷離開了。

樞密院編修事算個可有可無的小官員,不是常置的事務官,有點像是技術性的小委員,卻也真是樞密院的正式系列。說起來,還真的比較適合大雱那比較喜歡寫策論編教材的人。

然後王雱之前是正九品,現在升正八品,政績好麼,一口氣跳兩級倒也是在小官身上很常見的。反正規律總是越低級越容易升,往後就越來越困難,到一定時候則有天花板,譬如不是皇帝信任的人、沒有進士出身的就有天花板。

又以大宋的體制,知縣乃是中央特派員,這類人身兼一些京城中樞職務很常見,只是詭異的在於,一般不是進士的人不會這樣,皇帝現在真的是熊孩子狀態了,沒有進士血統的情況下他把小屁孩王雱升兩級、還加了樞密院編修事頭銜。這的確很少見。

最牛逼的是皇家制造牌子,那幾乎等於匠作監二號。於是理論上王雱現在製造神臂弩都是合法的。在生產的權限上比兵部的軍造監還大,和匠作監平級……

第344章 這次幫您,以後就不幫了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447章 三字經第390章 小舅爺的心思第491章 戰爭的咆哮第239章 給我綁了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625章 萬衆歸心第16章 嘴炮無敵第445章 裝逼被雷劈第551章 查老包的營業稅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634章 大魔王的思考第99章 兩個都簡單粗暴第297章 聲望逐步進入化勁階段第534章 安卓VS蘋果第636章 真義氣雱第227章 雞毛蒜皮的問題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639章 工業的王座第410章 韓大腦殼的威力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298章 李富貴的一天第436章 藥丸啊!第220章 娘娘的咆哮第388章 形勢如此第603章 我的奮鬥第603章 我的奮鬥第555章 風暴前夜第635章 遼的一國兩制第293章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第520章 被神仙姐姐壓倒第429章 趙公主投誠第386章 高層大變動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586章 趙宗實的心思第206章 兩頭鯊魚的大戲第566章 長崎港事件第61章 隔壁小王休要放肆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第274章 兩年第173章 全部掛路燈第481章 民和大捷、全殲南通密兵團第539章 第一場雪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494章 三集羣加一戰法第536章 柳生的劍聖禪意第592章 十面埋伏、雪上加霜第199章 真被請去喝茶了第369章 任重道遠第233章 大西北的那些事第229章 會哭鬧的孩子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28章 去朝廷獨門拉橫幅第209章 煤場的一天第394章 你的觀點已收到第344章 這次幫您,以後就不幫了第90章 鐵頭功厲害了第26章 怕是出事了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142章 訴棍對訴棍第473章 卓洛蘭的戰後總結第119章 被毆打了第68章 我要開銀行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306章 老韓琦雞血了第88章 年號至和第302章 不近人情第513章 東華門唱名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606章 最後的騎士:新一軍的遠征第556章 狗腦子打出來了第234章 誰的戰爭?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169章 圓月彎刀第44章 戰鬥驢的尿性第65章 放開那個神童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第462章 出兵的正式授權第95章 京城來人第623章 新的成果第496章 大魔王瑟瑟發抖第329章 又是一盤大棋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423章 狐朋狗友第419章 摸着大雱過河第87章 老張太猥瑣了第236章 大宋B2C模式第423章 狐朋狗友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367章 兩個宰相的難題第285章 又有刁民想害朕第13章 上街記得戴頭盔第44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45章 當頭棒喝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557章 逐步接近巔峰
第344章 這次幫您,以後就不幫了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447章 三字經第390章 小舅爺的心思第491章 戰爭的咆哮第239章 給我綁了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625章 萬衆歸心第16章 嘴炮無敵第445章 裝逼被雷劈第551章 查老包的營業稅第283章 見首不見尾第634章 大魔王的思考第99章 兩個都簡單粗暴第297章 聲望逐步進入化勁階段第534章 安卓VS蘋果第636章 真義氣雱第227章 雞毛蒜皮的問題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639章 工業的王座第410章 韓大腦殼的威力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298章 李富貴的一天第436章 藥丸啊!第220章 娘娘的咆哮第388章 形勢如此第603章 我的奮鬥第603章 我的奮鬥第555章 風暴前夜第635章 遼的一國兩制第293章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第520章 被神仙姐姐壓倒第429章 趙公主投誠第386章 高層大變動第417章 不一樣的汴京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586章 趙宗實的心思第206章 兩頭鯊魚的大戲第566章 長崎港事件第61章 隔壁小王休要放肆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第274章 兩年第173章 全部掛路燈第481章 民和大捷、全殲南通密兵團第539章 第一場雪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494章 三集羣加一戰法第536章 柳生的劍聖禪意第592章 十面埋伏、雪上加霜第199章 真被請去喝茶了第369章 任重道遠第233章 大西北的那些事第229章 會哭鬧的孩子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28章 去朝廷獨門拉橫幅第209章 煤場的一天第394章 你的觀點已收到第344章 這次幫您,以後就不幫了第90章 鐵頭功厲害了第26章 怕是出事了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401章 至暗時刻第142章 訴棍對訴棍第473章 卓洛蘭的戰後總結第119章 被毆打了第68章 我要開銀行第179章 大舅子被抓了第306章 老韓琦雞血了第88章 年號至和第302章 不近人情第513章 東華門唱名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606章 最後的騎士:新一軍的遠征第556章 狗腦子打出來了第234章 誰的戰爭?第515章 對嘉佑三年的總結第169章 圓月彎刀第44章 戰鬥驢的尿性第65章 放開那個神童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第462章 出兵的正式授權第95章 京城來人第623章 新的成果第496章 大魔王瑟瑟發抖第329章 又是一盤大棋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423章 狐朋狗友第419章 摸着大雱過河第87章 老張太猥瑣了第236章 大宋B2C模式第423章 狐朋狗友第281章 色字當頭一把刀第367章 兩個宰相的難題第285章 又有刁民想害朕第13章 上街記得戴頭盔第441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45章 當頭棒喝第434章 第一筆農業補貼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557章 逐步接近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