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生子當如神機雱

“這個王雱……他小子有種別回來!”

晚間富弼沒有休息,還留在中堂之內處理集中而來的彈劾文書。

沒人想打仗,所以王雱在撫寧縣東北掀開的戰爭,是大家都反感懼怕的。土匪倒是不會帶來多大傷害,但卻有可能再次刺痛西夏人的神經。

中堂桌子上一堆文書,都是西北各系官員彈劾王雱的文書,這是集中性送來的。

參知政事韓絳把這些文書逐一翻後,嘆息一聲道:“老王家那兒子這次算是廢了,這些人的彈劾不全是子虛烏有。看的多了以後,我這心裡也不踏實,開始覺得王雱有問題了,結合早前他在西夏的流言蜚語和作爲,回國後遲遲留在撫寧縣不回京。更過分的是,明顯已經有了樞密院解除他指揮權的文書、中書門下召他述職的文書,他怎麼幹的呢?撂挑子不回來,且在無權指揮的情況下掀開了規模不小的戰爭,不但違反了樞密院的程序,更公然挑戰兵馬戒嚴令,把大規模部隊開出撫寧縣轄區。”

說到此處,韓絳道:“下官認爲,中書不能不對這事迴應。”

富弼不耐煩的擺手道:“你說的沒錯,但還無法確定,本相不支持這樣一竿子打死,這其中應該有深層次原因。”

“深層次?”韓絳遲疑着問道:“那便請相公往深處說說。”

富弼道:“首先一個,流言僅僅是流言。其次關於他不回京述職,已經告假,並有了理由。三,關於他是否違背軍制和指揮程序,這要由樞密院來判斷,而我可以告訴你,這也存在爭議,韓大腦殼不會輕易定論王雱違反軍制,樞密院的確有解除他指揮權的文書,但文書的轉發傳達是有程序的,若在公開生效前撫寧縣已經提前進入剿匪的戰時狀態,那麼理論上除非樞密院再有命令,否則就不生效,因爲有個臨陣換將的忌諱原則。這事上本相不敢講王雱沒貓膩,但韓大腦殼大概率不會爲此追究,以韓琦的性格他肯定支持剿匪,那麼除非王雱打輸這一戰,否則就不會被韓琦清算。”

法制派韓絳道:“早在很久前,樞密院、王安石親自簽發的兵馬戒嚴令已經生效的情況下、在不是國戰、非必須的情況下,王雱他怎麼能越境出兵?”

富弼道:“我知道這很不好。但那個地區默認是三不管,官面上卻是大宋銀州行政區,我大宋軍事單位一般以州區爲限制,無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撫寧軍在銀州區域行動、它還真不算個問題。所以韓絳你別不信,除非韓大腦殼認真且和他有仇,否則這事我們處理不了。”

韓絳爲人固執卻不蠢,順着富弼的思路想了想,仍舊覺得王雱存在不少問題,但的確不能在坐實以前於戰爭中給前線扯臺,尤其是在這種管轄權不明確的情況下……

樞密院燈火通明。

關於西北的突發事件,對此最揪心的人是王安石,老王在大問題上信任兒子,可惜也對兒子的許多作爲存在疑惑。

老領導韓琦沒心沒肺的樣子,一邊拿抹布擦拭他心愛的燧發槍,又指指桌子上的一份文書道:“關於張方平從大名府寫來力挺王雱剿匪的文書,你怎麼看?”

王安石道:“這不關張方平什麼事,張方平相公說的那些東西我不敢講子虛烏有,但耳聽爲虛,下官暫時無法評論。”

韓琦放下燧發槍,起身踱步少頃道:“那是你沒在西北帶過兵,就像你說的耳聽爲虛,你無法瞭解西北真實情況。”

王安石楞了楞,捻着不多的鬍鬚道:“那便有請相公細說一下。”

韓琦道:“你知道我大宋西軍,依靠什麼維持嗎?”

王安石道:“難道不是朝廷的軍費?”

韓琦道:“大錯特錯。上四軍經商的傳統,就是從駐防西北開始的,還依託了西北明顯大幅高於內陸的鹽稅,這就是西北官僚和軍爺們自謀出路的辦法,你真以爲依靠朝廷那點撥款,就能抗住我大西北國門?那就顯得你太天真了。”

王安石道:“關於這些略有耳問,但下官不覺得自己天真。”

韓琦轉身上座道:“此點我不想和你爭,否則又要像當年一樣的吵架。你就這點臭脾氣不好,專門和上司擡槓。”

王安石不禁老臉微紅,想到了當年和他吵架的事。

韓琦又道:“范仲淹也像你這麼認爲的,他當時說不信,不信自古以來的軍事先賢們都依靠這個帶兵。”

王安石道:“範公說的沒毛病,我也不信。”

韓琦道:“你們說的對,然而我大宋的制度和政治環境,註定了必須這樣帶兵。至少在大能耐者出現前,必須這樣維持,龐籍、夏竦、老範,以及我韓琦,包括現在的李參,都最終默認了這樣的西北防禦模式。也就是說,你兒子此番出兵,他剿的不是匪,是無數既得利益團體的利益線!”

到此王安石微微色變,擔心的道:“那會不會……”

韓琦哈哈笑着道:“不會,有我在這裡,我這把老骨頭還沒到落幕時候,誰敢鬧事?至多也就是有些不痛不癢的狗叫聲騷擾,那有個卵用,他們怕戰,他們打不過西夏人,甚至打不過土匪,那更打不過王雱。”

“……”王安石瀑布汗,覺得老領導脾氣還是和當年一樣,不像個宰相像個響馬。

韓琦敲着桌子道:“王雱此番不蠢,最大的那頭鯊魚葉慶華,已被王雱用另外的利益捆綁,於是葉慶華會冷眼旁觀,反正不論誰咬誰都是葉慶華的利益。另一個呢,王雱此番做到了道德制高點,採用王道戰略,進行了足夠的戰前鋪墊和渲染,以一戶投奔大宋卻被殘忍殺害的牧民爲突破口,進行了通牒,進而宣戰,且現在看起來他有范仲淹的風格,還發動了邊境地區的牧民參與進去。”

王安石聽出了不少感覺,眉宇也舒展開了。

韓琦道:“這在軍事上不是最佳方案,會帶來我宋軍的過大傷亡,但這樣的好處是:讓任何利益羣體都不敢公然跳出來。因爲我大宋的政治,不允許吃這樣的人血大餅。於是王雱已經給了老夫幫他抗住的機會,即現在這樣聲勢好大的剿匪戰爭之中,無數民衆參與進去,宋軍將士舉着我皇帝陛下和江山社稷的旗號,通過通牒和宣戰,正在打一場公正公平又道德立足點很高的戰,且已經有了流血犧牲。那麼這個時候誰敢跳出來生事,那就是自己找死了,老夫殺人時候絕不手軟。且只要王雱最終打得贏,證明了他的這一套有效,那便是給予老夫下一步改革軍制的契機。”

到此王安石不太關心兒子闖禍的問題了,最關心改革的他,開始詢問改革方向。

韓琦揮退左右,擡起茶喝了一口後道:“官家這些年,越來越過於專權。雖然他總體上是仁慈忍讓剋制的,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對我大宋沒好處。大宋政治的一定程度混亂,軍制的黑洞較大,老夫認爲是因爲官家的專權。自古以來專權者都需要拉攏軍隊,而軍隊的拉攏手段通常是放縱,說穿了,其實這就是我大宋文武對立的由來,尤其我們現在,還面臨了曹家那麼一個複雜因素。”

這些說辭在其他朝代是大不敬,不過在大宋也到不了什麼地方。韓琦就這德行,類似的話他當着皇帝都敢說,不過當然也有代價,導致皇帝不愛用他,喜歡把他冷藏。富弼就比他聰明許多,頭沒那麼鐵。

王安石覺得這的確有些不敬,但要認真想呢,韓琦說的不全面,但確是主要原因。

好在大宋也有一羣有脊樑又固執的人,熱衷於和武人作對,其實也就是和皇帝作對,始終在限制皇帝的權利,限於武人的話語權,聲音最大的就是文彥博歐陽修他們,狄青就是被他們這樣抽了跳起來的。

韓琦接着道:“在早前這些是個微妙平衡。皇帝總想改革,又總是怕疼,怕失去權利,於是患得患失左右搖擺。現在是個機會,官家他身體大不如前,許多想法也變了,不愛管具體事務了。於是只要此番王雱不輸,展現出另外一種有別於現有體制的戰力,咱們又在政治上幫他扛住了,那麼逐步進行軍制改革的機會也就到了。”

“細則呢?”王安石好奇的道。

韓琦撓頭一想後,耍賴的擺手道:“本部這腦子前不久還在思考着河東的三年計劃,這思路還沒轉過來呢,西北那小屁孩就跳起來了,所以我還沒想那麼遠,到時候你具體考慮一下,咱們商量着辦。總之,主要,必須的是:軍隊不能在自謀出路、不能在經商了。張方平這傢伙總體沒多少水平,但他當年有句話沒有說錯,兵在精不在多,狄青的戰法也印證了這觀點。兵多了咱們養不起,提供不了裝備,放着他們自己撈錢就成了烏合之衆,不但沒有戰力,他們還能影響到真正能戰的部隊,軍隊只應該吃皇糧,只應該想一件事就是打仗,如果只想着經商,那就不是軍隊是商隊,然而我懷疑他們連真正的商隊都打不過。”

王安石道:“如此說來,相公同意富弼關於‘全面戰爭暫時打不起來’的策略觀點?”

“不不不。”韓琦擺手道,“富弼也是個傻子,你莫聽他那一套。我沒說戰爭打不起,我是要求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但張方平以前的觀點,狄青以前的戰例,現在王雱的方式,都證明了大宋不需要如此多的軍隊,壓縮編制,禁止經商,變爲精兵就行。”

王安石點頭道:“此點有些道理,以往皇帝管事的時候基本不可能,但現在有這可能。”

韓琦再道:“在以前,我大宋冗兵如此沉重,不全是官家的責任。它也有很多的客觀原因,譬如土地的兼併,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涌入城市,造成維穩壓力的空前,再此基礎上一但發生自然災害,或者是較大的政策變故,爲了保證穩定不反彈,朝廷就總是往廂軍和禁軍塞人,讓他們吃軍糧。這些造成了官僚和軍頭的利益空前之大,也造成了朝廷的負擔空前,財政之八成半用於軍費支出,且西北佔據了大頭,這不可接受。同時,這些毒瘤政策還禁錮了民間的勞動力。”

頓了頓,韓琦嘆息道:“王安石你厲害了,你會生兒子啊,生子當如神機雱。在這個大家都嫌棄人多,無法解決治下就業人羣,無法維持穩定的時代,唯一喊人不夠的是你兒子,當時他甚至從我河東地區接手了上千無產遊民,而現在那些人過的很好。這些方面,我都在河東一定程度上實踐過,是可行的,所以這也會是往後我大宋改革的方向,咱們要做好準備,會有許多硬戰要打,且咱們的戰爭,你兒子王雱已經打響了首戰!”

……

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537章 大魔王的節操第93章 蛋疼的皇佑五年第563章 外交方式宣告失敗第461章 戰略思想的播種第394章 你的觀點已收到第273章 小流氓你敢!第72章 裂變的初形第364章 大俠快要變身了第383章 老奸巨猾的大雱式戰法第58章 雁過不留名模式第299章 將計就計的計劃第272章 一羣暴走工人第440章 兩妖女的戰爭第621章 初心第354章 與老沒蔵達成意向第160章 懶散的日子第551章 查老包的營業稅第114章 宮裡寄來的刀片第637章 皇帝駕崩第337章 詭異的夢姑第140章 成王敗寇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303章 魔降服了道第328章 即將烽火連營第481章 民和大捷、全殲南通密兵團第449章 誰與爭鋒第565章 宋租界之實施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407章 計劃經濟的原形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534章 安卓VS蘋果第124章 盛夏的果實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539章 第一場雪第467章 司馬光的外交第360章 果斷開槍第71章 選擇第507章 皇帝的心願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550章 威脅楊首長第194章 佞臣第77章 訴棍懟訴棍第511章 臣王雱謹對第78章 概率——做多成功第410章 韓大腦殼的威力第591章 《告韓樞密之六點諫言》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220章 娘娘的咆哮第78章 概率——做多成功第113章 鐵頭們恩怨情仇第39章 萌萌噠的包黑炭第378章 關於路權第71章 選擇第380章 仍舊不夠猥瑣第626章 喪屍圍城:龍騎兵的崛起第36章 被抽了只能旺旺叫第590章 又出腦洞第632章 分歧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314章 能不能英雄一把?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590章 又出腦洞第188章 廢物利用第264章 被妖魔化的種鄂第633章 喪屍圍城:帝國的全面反擊第468章 兵至湟水第422章 開口要官第586章 趙宗實的心思第16章 嘴炮無敵第87章 老張太猥瑣了第200章 都被捉了還更新?第17章 被迫做英雄了第573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2.0第175章 大朝見的爭執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113章 鐵頭們恩怨情仇第390章 小舅爺的心思第228章 去朝廷獨門拉橫幅第104章 被老媽抓到了第396章 剿匪戰爭的動員第380章 仍舊不夠猥瑣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342章 無恥混蛋第260章 苦日子到頭第447章 三字經第460章 一場簡單的葬禮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203章 三個撲街第367章 兩個宰相的難題第335章 媽的被搶劫了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332章 東京製造第139章 衙內威武第28章 鐵頭功第309章 六月的雨第252章 砍就砍!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97章 張方平的回饋
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537章 大魔王的節操第93章 蛋疼的皇佑五年第563章 外交方式宣告失敗第461章 戰略思想的播種第394章 你的觀點已收到第273章 小流氓你敢!第72章 裂變的初形第364章 大俠快要變身了第383章 老奸巨猾的大雱式戰法第58章 雁過不留名模式第299章 將計就計的計劃第272章 一羣暴走工人第440章 兩妖女的戰爭第621章 初心第354章 與老沒蔵達成意向第160章 懶散的日子第551章 查老包的營業稅第114章 宮裡寄來的刀片第637章 皇帝駕崩第337章 詭異的夢姑第140章 成王敗寇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303章 魔降服了道第328章 即將烽火連營第481章 民和大捷、全殲南通密兵團第449章 誰與爭鋒第565章 宋租界之實施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407章 計劃經濟的原形第418章 大水衝過龍王廟第534章 安卓VS蘋果第124章 盛夏的果實第159章 悲壯的老陳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539章 第一場雪第467章 司馬光的外交第360章 果斷開槍第71章 選擇第507章 皇帝的心願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550章 威脅楊首長第194章 佞臣第77章 訴棍懟訴棍第511章 臣王雱謹對第78章 概率——做多成功第410章 韓大腦殼的威力第591章 《告韓樞密之六點諫言》第548章 弱智兒童第220章 娘娘的咆哮第78章 概率——做多成功第113章 鐵頭們恩怨情仇第39章 萌萌噠的包黑炭第378章 關於路權第71章 選擇第380章 仍舊不夠猥瑣第626章 喪屍圍城:龍騎兵的崛起第36章 被抽了只能旺旺叫第590章 又出腦洞第632章 分歧第617章 碰瓷黨和訟棍第314章 能不能英雄一把?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590章 又出腦洞第188章 廢物利用第264章 被妖魔化的種鄂第633章 喪屍圍城:帝國的全面反擊第468章 兵至湟水第422章 開口要官第586章 趙宗實的心思第16章 嘴炮無敵第87章 老張太猥瑣了第200章 都被捉了還更新?第17章 被迫做英雄了第573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2.0第175章 大朝見的爭執第116章 宗師理念第113章 鐵頭們恩怨情仇第390章 小舅爺的心思第228章 去朝廷獨門拉橫幅第104章 被老媽抓到了第396章 剿匪戰爭的動員第380章 仍舊不夠猥瑣第123章 反貪風暴走起第342章 無恥混蛋第260章 苦日子到頭第447章 三字經第460章 一場簡單的葬禮第210章 良心痛了第203章 三個撲街第367章 兩個宰相的難題第335章 媽的被搶劫了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332章 東京製造第139章 衙內威武第28章 鐵頭功第309章 六月的雨第252章 砍就砍!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97章 張方平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