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臣王雱謹對

最難的已經算是過去了,五月五日靠時務策論三道,歐陽修相公親自監考。

其實到了這裡所謂的監考是不存在的。這些東西翻書也沒用,這纔是官員素質中最難的,卻也是大雱的強項,最容易得分的部分。

論經義許多書呆子都是強項的,他們卻一半的機會栽在這個時務策論的部分。因爲這部分書中幾乎沒有答案。

時至今日大魔王有過太多的時務策論面世,都算經典,還不止一次被大儒李覯推崇過。加之王雱的政績基本是誰都比不了,所以歐陽修自己心裡也清楚,這三場僅僅是走個過程,除非王雱精神失常、大逆不道,否則就算他的答卷不是考官想要的,也否定不了他。

因爲大魔王已經有了神蹟般的政績,威望如日中天,他自然可以無視這部分規則,不論他答的是什麼,只要歐陽修不給高分,鐵定又是歐陽修被人罵死,如同當時一樣被人用黃瓜雞蛋狂扔。

想這麼想,但歐陽修也不會讓大雱這麼輕鬆過關。

司馬光的確找過歐陽修,實際情況是限於大宋政策,司馬光要求歐陽修立題目考一次宗教事務答辯。這是因爲有大宋整體的政治正確在,而王雱對待這些事務素來激進,就有可能會踩陷阱中招。但歐陽修不傻,知道王雱沒那麼容易進陷阱的,歐陽修也懶得待見司馬光。

所以第一時務,歐陽修提出了司法方面的題目。

客觀的說,這不是歐陽修給王雱下套子,因爲確有不少聲音反應:在司法刑案方面,王雱這個不良法官曾經有些很多劣跡。

這樣的題目正中大雱下懷,訟棍誰不會做。兩年前蘇軾那篇《答刑賞忠厚之至論》,王雱是專門深入研究過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爲的就是這種時候應對歐陽修。老歐陽對小清新蘇軾的偏愛是不遺餘力的。

在知道了歐陽修的心思之後,又結合後世各種訟棍思維,大雱要應答這題就簡單了,簡直是胸有玄機,下筆如神的態勢,看得歐陽修一愣一愣的。

明知道這小子不是這個風格,他就是個不懂法的昏官,然而偏偏還不能說他答錯了。

“不對……”看着王雱答題的現在,歐陽修又覺得他不是不懂法,不懂法的人寫不出這些比較深刻的理論來,他小子是喜歡“知法犯法”,和那個包拯沒什麼不同。

汗,到現在爲止歐陽修都認爲包拯是個違法亂紀的小人,但是講律法理論誰都講不過他。

只用了三分之一時間王雱就完成了。

歐陽修拿起來通篇看了後,到也四平八穩,除了工整不犯錯外,甚至還在有些靈氣?於是捻着鬍鬚頻頻點頭。

隨即,歐陽修好奇的問道:“奇了怪,最早前你有篇時論發表,那篇文章老夫也看過。你喪心病狂的表達過律法不是爲了公正,而是階級思維的折射和需求。現在怎麼口徑不一樣了?”

王雱搖頭晃腦的道:“明公明鑑,人是會變的。每個時期都會不同,這是因爲人在不斷學習,然後根據新的認知進行老的糾錯。您說的文章的確是我寫的,但那只是我年少輕狂時的想法,那時,我甚至是個孩子不是嗎?”

歐陽修翻了翻白眼,又指着試卷道:“那麼這篇是你大考時的作答,往後你會對此持之以恆嗎?”

王雱笑而不語。

歐陽修道:“身爲考生,爲何不答考官之疑問?”

王雱道:“明公明見,我已經說過人是會變的,就像您現在回看您年輕時,興許您會覺得尷尬臉紅。我也一樣,我不能保證我將來是個什麼樣,誰都無法保證。”

“這就爲難了,若無法確定你之爲人品性,則本堂如何給分、如何爲大宋選拔肱骨官員?”歐陽修捻着鬍鬚問道。

王雱搖頭晃腦的應答:“明公謬論也。此場既考‘法’,那法不禁止皆可爲,法也不能誅心。哪怕您確認我心思齷蹉品性低下也不能說,客觀的講這是科考,此場考試中您的作用是‘判斷試卷’,而不能是‘胡亂判斷考生人格’。若您真的做了不是唯法而是唯心。您自身考法的同時也違背了初衷不是嗎?”

歐陽修泄氣的道:“行行行,你過關就過關唄,不用一口氣給老夫扣那麼多帽子,真是的,你這種標新立異的訟棍詆譭,老夫見的多了。”

於是第一場答辯後,王雱高分過關。

且後面兩場歐陽修知道考不倒王雱,又感激他在大宋至暗時刻帶軍贏得了國戰,於是後面兩場歐陽修故意賣人情,提出的考題恰好是王雱比較有成就的方面:農牧之國用爲二題,製造之國用爲三題。

這兩題負責的說,王雱就是用《金1瓶1梅》手法也能答出花來,且任何人都反駁不了,因爲王雱就是泰斗,且有業績的支撐。

且在這兩場考試中,也算第一次定調了大宋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概念,這有點算是歐陽修曾經怒批的“標新立異”,但有個繞不開的問題是,大雱寫的東西素來不生僻,基本深入淺出,至此也算是對歐陽修交差了。

所以,這兩場考試王雱再次滿分過關……

五月六日是最後一場會考,全部主考官彙集,皇帝親臨出題,而後皇帝自己閱卷。這就是所謂的殿試。

對於一般人此場可考可不考,不論結果如何,除非考試中把皇帝得罪了或大逆不道,其實到此已經算進士。一般來說,參加殿試是因爲“前面太優秀,是個好苗子”,於是提交給皇帝自己選擇頭甲排名

是的這個時期只有頭甲名次之爭,才需要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進行確認。

大宋進士有三個檔次,頭甲叫及第,要皇帝欽點,這是第一梯隊。其次算是“進士出身”,意思就是處於中流。末尾的叫“同進士出身”,算是跌跌撞撞卻勉強進入進士系列。

需要參加殿試進行最後確認,就代表大雱之前的答卷妥妥第一梯隊,“及第”已經十拿九穩,只是排名之爭奪而已。

此番此老趙拖着病體親臨,且親口敘述了考題。

聽了後大雱頓時傻眼,老趙的題目是“問太子之心於國用”。

臥槽看似老趙越來越着急了,上次他就問了大雱,大雱不答。於是老趙鉚上了的樣子,此番把這問題以殿試題目扔出來,既聰明又囂張,讓王雱不得不答。

思考頃刻,王雱提筆書寫如下:

太子爲一國之要,實將臨馭宇內。約束百官者爲國心,錯綜萬機中持仁政爲民心。倡率兩心者便爲太子之心。

綱紀法度爲國心之本,植根於諸司百府則吏治可變。務實寬仁爲民心之本,需發乎自然,起於仁心,始於知知基層疾苦者。充周嚴密,毫無紕漏者不可得亦不可信也。

自我太祖皇帝定萬世之至計“開明”始,國家大治未成,但實已馭臣民歸心。政務總不免欺矇虛冒,民心總不免怠惰者,實無操之掌上必要,顧所能顧之事,操所能操之心,爲豁達也,無懼於利口之羞。

今我陛下實以仁政,按職而責事,隨事而居功,已致臣工全體歸心,實再無標新立異之必要。

臣王雱謹對。

到此王雱放下筆起身,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如果老趙滿意,那基本就是狀元及第,如果不滿意大雱也沒辦法,總之大雱纔沒有那麼蠢,不會指名道姓說該立誰爲太子。大不了不合格,當做沒考殿試,進士出身也很是可以了。

接下來,開始相互傳閱大雱的試卷,老趙看的時候,進行了很久的沉思。

相爺們則很無語,這個大水貨號稱最能水的一個,但最關鍵時刻的殿試,他竟是隻三言兩句就結束。說他撂挑子耍賴呢,也不像,但要說這是他的全部想法和實學,那也遠遠不是。

王安石也覺得兒子太滑頭,太粗暴了。簡單說,兒子這篇答卷別看僅僅只有幾句話,然而厲害了,拍馬屁從太祖皇帝拍到了今上,主要說了大宋核心“開明”。

他小子還說綱紀法度需要在全國抓,這是吏治之本。又說務實爲民心之本,但不能刻意,這過程要發乎自然,要有基層疾苦經驗。這根本像是在說趙宗實嘛,因爲從這層面說,趙宗實算是“最基層”的一個,相比其他宗室子弟他是日子最難過的人,更瞭解民間。

此外王雱還說:思維嚴密,一點錯誤都沒有的那些人不可能有,有了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不能信。

媽的這也像是特指趙宗實,大概意思就像他說的“政務總有期滿虛冒的、民衆中也有懶惰不乖的”,但不要想把什麼都機關算盡,不要想把什麼都操之於掌中。

大抵意思:能基本約束百官,又寬仁開明的基本就是合格太子,有些小毛病不怕,沒毛病看着很完美的那些、是因爲大家沒深入瞭解過他們,那些纔要多個心眼進行提防。

最後這小子說:從太祖皇帝立下的規矩而言,今上已經做的很不錯,依職責而辦事,沒太多謀大事心理,就算無欲則剛。對大宋有不有功得看運氣,遇到了就去對應,處理完了就是功,沒有就別瞎折騰,別去強求功勞。這就是他說的“隨事而居功”。

大抵上,大雱說國家雖還沒有大治,但老趙的仁德基本已經取得了天下民衆認可,官員隊伍當然還有毛病,但也算曆朝最歸心最盡力的羣體。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標新立異劍走偏鋒的必要,選個和老趙差不多一樣萌的太子就行。

至於這個人到底是誰,顯然又在說趙宗實,他畢竟是趙禎的養子,和趙禎接觸最多,最熟悉,若趙宗實不像趙禎的話,其他人就更不像,這個論點毫無懸念,基本不可能被推翻。

這篇答卷,讓老奸巨猾的相爺們面面相視,而老趙則神色古怪的繼續沉思。

厲害了,其實這篇殿試答論只是王安石不喜歡而已,依照老王的尿性,當然誰支持大刀闊斧的變法,那就立誰爲太子。

可惜小老王關鍵時刻滑頭了,他說現在已經做到歷朝最好,暫時不需要亂來,選擇開明又不愛折騰那個上位過度一下就行。

大老王不喜歡這樣,但架不住其他人喜歡啊,富弼就覺得這樣的思維非常不錯。

老奸巨猾的相公們明白,可以預見的是王雱對帝王心的把握非常精準,他這篇殿試答辯興許不是對國家最好的,卻一定會是今上以及部分溫和保守派喜歡的。

沒辦法,這個小奸臣就這德行,從來不要節操。但他開場就說“開明是大宋太祖皇帝定下的萬世之至計”,趙禎又自來是這樣的乖孩子尿性,所以絕對沒人敢針對此篇“胡說八道”而抽他的,這就是開明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奸臣異端的溫室土壤……

第532章 毛驢派概率論第419章 摸着大雱過河第369章 任重道遠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559章 這下丟人了第69章 耿天騭太坑了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51章 出征太湖縣第251章 最壞的打算、光明的起點關於王安石的次子和小妾第390章 小舅爺的心思第219章 小子哪裡走第410章 韓大腦殼的威力第594章 最後的騎士:戰神再臨第185章 凜冬真至第526章 亂入聖地第350章 奸雄、以及傾城女第11章 終於還是栽了第414章 來自軍事上的肯定第145章 要立場堅定第408章 二代蒸汽機試車第367章 兩個宰相的難題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463章 百團突圍第196章 福康帝姬的得意技第73章 劍聖精神第342章 無恥混蛋第79章 救人要緊第45章 一天一夜的信念第337章 詭異的夢姑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7章 彩虹呢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7章 彩虹呢第346章 看他臉腫的第137章 最壞的打算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300章 魔刀再現第577章 和展大俠達成共識第243章 撫寧縣被賣了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373章 最強光環醒覺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446章 不平等條約第162章 有權真可以爲所欲爲第361章 不要亂開槍第83章 大腕範第400章 生子當如神機雱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163章 怕是糟糕了第268章 年度大朝見、皇帝的強心針第621章 初心第228章 去朝廷獨門拉橫幅第166章 凜冬已至第40章 被查水錶了第317章 上樞密書第149章 決策系統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529章 吏治整頓緩步深入第138章 哎吆我去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122章 九陰真經第82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58章 甩脫包裹、輕裝前行第613章 喪屍圍城:暴風驟雨第474章 偏向虎山行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125章 大魔王的征途第157章 又一次,刀下留人第580章 和司馬光合作第108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299章 將計就計的計劃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81章 二進宮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150章 再次,刀下留人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632章 分歧第205章 殊途同歸第510章 六戰六捷,勢如破竹第491章 戰爭的咆哮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38章 冷暴力第153章 巔峰思維即是奧義第489章 新的技術點帶起一個面第562章 三方會談第277章 董事會的巡查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85章 兩個和尚擡水吃政策第393章 兩小無猜的世界第414章 來自軍事上的肯定第278章 嘉佑年的第一場雨第366章 再上奸臣書第563章 外交方式宣告失敗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392章 葉無雙的人口紅利
第532章 毛驢派概率論第419章 摸着大雱過河第369章 任重道遠第117章 節節攀升第559章 這下丟人了第69章 耿天騭太坑了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51章 出征太湖縣第251章 最壞的打算、光明的起點關於王安石的次子和小妾第390章 小舅爺的心思第219章 小子哪裡走第410章 韓大腦殼的威力第594章 最後的騎士:戰神再臨第185章 凜冬真至第526章 亂入聖地第350章 奸雄、以及傾城女第11章 終於還是栽了第414章 來自軍事上的肯定第145章 要立場堅定第408章 二代蒸汽機試車第367章 兩個宰相的難題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463章 百團突圍第196章 福康帝姬的得意技第73章 劍聖精神第342章 無恥混蛋第79章 救人要緊第45章 一天一夜的信念第337章 詭異的夢姑第339章 沒蔵訛龐惱火了第7章 彩虹呢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7章 彩虹呢第346章 看他臉腫的第137章 最壞的打算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300章 魔刀再現第577章 和展大俠達成共識第243章 撫寧縣被賣了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373章 最強光環醒覺第608章 神堂上的大魔王第466章 錯綜複雜的戰略形勢第446章 不平等條約第162章 有權真可以爲所欲爲第361章 不要亂開槍第83章 大腕範第400章 生子當如神機雱第643章 那臺書桌第163章 怕是糟糕了第268章 年度大朝見、皇帝的強心針第621章 初心第228章 去朝廷獨門拉橫幅第166章 凜冬已至第40章 被查水錶了第317章 上樞密書第149章 決策系統第355章 真的已經瘋了第529章 吏治整頓緩步深入第138章 哎吆我去第640章 狂風掃落葉第122章 九陰真經第82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58章 甩脫包裹、輕裝前行第613章 喪屍圍城:暴風驟雨第474章 偏向虎山行第54章 汝妻我養之第125章 大魔王的征途第157章 又一次,刀下留人第580章 和司馬光合作第108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第502章 再一次藥丸!第299章 將計就計的計劃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東京製造第81章 二進宮第46章 張方平厲害了第641章 渤海之盟第150章 再次,刀下留人第377章 葉姑娘的黑科技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632章 分歧第205章 殊途同歸第510章 六戰六捷,勢如破竹第491章 戰爭的咆哮第89章 大宋特色的彈幕第38章 冷暴力第153章 巔峰思維即是奧義第489章 新的技術點帶起一個面第562章 三方會談第277章 董事會的巡查第567章 黑暗騎士的信念第585章 兩個和尚擡水吃政策第393章 兩小無猜的世界第414章 來自軍事上的肯定第278章 嘉佑年的第一場雨第366章 再上奸臣書第563章 外交方式宣告失敗第376章 小隆中對第392章 葉無雙的人口紅利